农村“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研究
实 验 方 案
乐至县八一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多年遵循的一贯准则。我们要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就应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渗透于学校的各个环节。要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德育在某些学校仍然是喊得多,做得少,片面追求升学率仍然是学校首选,平时喊得比较多的仍然是安全第一,特别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德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片盲区。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农村中相当多的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留下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姑且称之为“留守学生”。这些越来越多的“留守学生”,在家无父母的管教,对他们的抚养、教育和监管的重任,就落在了其父母的长辈或亲戚朋友身上。这些祖父辈们,相当多的人未跨进过学校门槛,其狭隘的认识,贫乏的知识,僵化的思维定势,传宗接代的世俗目光,锁定了他们的教育方式,而孙辈们对他们的絮叨和赘言,往往嗤之以鼻,充耳不闻,加之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无法顾及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便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及不良人员的影响,使其染上诸多不良恶习,如:
1、青少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尊敬别人的现象屡屡发生,以大欺小等等。
2、行为不端正,攀比心严重,如抽烟、酗酒、爱吃零食、讲究穿着、早恋、惹事生非等。
3、不遵守班规校纪,甚至作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如损坏公物、偷窃、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夜不归宿等等。
特别是那些独自生活的留守学生的问题尤为严重,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困惑,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危害他们自身,也给学校、社会带来诸多影响。“一个人智力出了问题,对社会来说是次品,如果品德出了问题,则是社会的废品,甚至是社会的毒瘤。”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受到不良教育环境影响的结果,第二是长期应试教育的恶果,第三是家长忽视,学校不重视的结果,第四是教师的素质不高所影响。基于此,如何解决“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有识之士己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对农村留守学生发展状况、“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有所研究,也形成了一些成果: 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行为、人际交往等,也有涉及农村留守学生道德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但专门进行农村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却很少,也尚未真正找到适合农村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的可行办法。
二、概念的界定:
1、农村留守学生:指的是农村人口中的民工进城务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下未成年的子女在家,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的在校学生。
2、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3、“留守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行为准则,使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二00一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求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针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学生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200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深入贯彻实施,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更为突出,“留守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为此作了许多探索,如吴祥质的《新时期的青少年德育研究》、李景骏的《浅谈初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余代乎的《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探索》等等,他们的这些研究对“双差生”的问题作了较多的论述,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问题却较少涉及,更谈不上系统的研究,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制定了本研究方案,旨在与同行切磋并希望寻求
到一条能让“留守学生”们养成好道德品质的道路。
四、研究的目标:
1、探索培养“留守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途径和方法。
2、寻找净化学校、社会环境的有效策略。
3、保证农村“留守学生”成长发展的正确方向,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五、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乐至县八一小学的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初中二00七级一班、二班的全体“留守学生”。
(二)、研究的方法:
1、行为研究法
教师根据德育的任务、要求,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这是克服德育工作中重说教、轻训练的一种有效教育方法,一般形式有:参观、访问、开展书评、影评和各种竞赛活动、参加义务劳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合作意识、自控能力。
2、环境熏陶法
即通过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对学生进行各级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一种方法,这主要是通过学校校风、班风、学风、教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形式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
3、学科渗透教育法
即各学科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课标,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本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因素,以说理、讨论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
4、自我教育法
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集体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克服不良思想品德,提高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羞耻心、同情心等,锻炼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精神粮食,南昌市道德水平。
5、个别教育法
它是与集体相对而言的,指用个别接触的方式进行教育,如个别指导、个别谈心、带领个别学生参观访问、调查以及行为训练养成等。这种方法很适合性格古怪的学生。
6、联系法
通过家访,与个别学生的亲朋邻里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或设立家长联系热线电话,与在外的学生家长及时联系。
7、榜样教育法
即通过榜样的言行,把抽象的政治思想概念、人生价值和道德规范加以具体化、人格化,使受教育的学生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教育的一种方法。
8、法制教育法
通过法制课,观看法制影视,请司法干警作现场报告等,教育学生养
成良好的首先行为。
9、情感感染法。让全体师生用爱心来影响“留守学生”。教师适时家访,上门嘘寒问暖,辅导功课;同学间相互协作,结“对子”,一个或两个学生帮助一个“留守学生”,学校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留守学生们感觉到“父母未在身边,胜过父母在身边”的家的温暖。
六、研究的过程:
本研究方案的周期为两年。即从2005年9月开始至2007年8月结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
1、建立由县、镇、学校领导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顾问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及各自的任务。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实验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采用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等形式,对全校教师、学生教学现状进行了解,确定研究对象。
3、制定研究方法。主研人员会同学校领导、教师,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研究方法,制定实验方案。
4、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集中学习实验方案、德育教育的理论讲座,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及相关报刊杂志关于德育研究的内容,使研究人员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
5、拟定“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
6、召开实验学生及监护人会议,课题组成员就实验的目的、意义等作广泛的宣传动员,让他们明白实验的周期、实验的内容、目标,希望得
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达到搞好本研究的共识。
7、研究前测。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准重难点和突破点。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
1、认真组织学习研讨活动。
(1)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重温实验方案,学习有关德育的资料,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派研究人员参加相关的德育学术会议,参加县教育科研培训。
(2)课题组将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成绩,寻求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重点观察对象在课内外、校内外的表现,对其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
2、虚心请教。在实验准备期,课题组将不断探索,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向有关专家、领导请教,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相关知识。
3、全面实施研究方案。
(1)按计划开展活动,在这一阶段,课题组将自始至终坚持按照方案,认真研制实验活动方案,开展影评、参观、访问、个别谈心、行为训练、法制报告等活动。设立家长联系热线电话,与在外的家长及时联系。学科老师挖掘学科中道德教育的因素,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2)适时修正方案。为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课题组将定时对原有方案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修正,最后形成较完善的实验方案。
4、阶段小结,撰写实验经验和研究工作报告。
5、研究后测,对照前测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6、整理资料,将其进行分类归档,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将实验成果在学校推广,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
1、广泛征求意见。
2、完成研究报告和科研总结。
3、汇编各种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4、成果展示。
5、申请检测完成结题。
七、领导管理:
1、成立顾问小组,聘请顾问:
邓维礼 李高明 李光明。
2、设立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龚建平
副组长:李代兴、伍昌富
3、设置课题研究小组:
主研:龚建平、李代兴、伍昌富、伍冬梅、邓玉莲
协研:倪金、李事山、张艳英
八、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1、有县教研室、镇教育指导组、学校领导的具体指导,全校老师的大力支持。
2、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充分认识到“留守学
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研究工作,确保本研究顺利进行。
3、工作落实,本研究有计划、有目的、有个案记录,有总结报告等。
4、我校全体研究人员身处农村,有着广泛的研究资源;同时,我校原来曾研究过县级课题《“留守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虽未结题,但己有了一定的实践、理论基础。
5、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支持,为科研资金提供了有力保证。
6、我校有图书室,里面有大量的藏书,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条件。
九、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书面总结、开研讨会、撰写经验论文,典型活动方案等。 总结性成果:科研总结、研究性报告、撰写论文,全面总结课题组工作,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十、落实经费:
1、经费总额:预计2万元。
2、经费来源:上级拨款与学校自筹相结合。
3、经费分配:
第一阶段:预计5仟元。主要用于资料准备、情况调查、理论学习、购买课题研究所必需的书籍,考查学习差旅费。
第二阶段:预计8仟元。主要用于调查、打印资料、撰写论文、理论学习差旅费,专家指导所必需的费用。
第三阶段:预计7仟元。主要用于撰写论文、整理资料、围绕结题所产生的一切费用。
十一、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求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2、200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4、吴祥质,《新时期的青少年德育研究》
5、李景骏,《浅谈初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6、余代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探索》
7、李雪,《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
二00五年九月
农村“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研究
实 验 方 案
乐至县八一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多年遵循的一贯准则。我们要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就应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渗透于学校的各个环节。要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德育在某些学校仍然是喊得多,做得少,片面追求升学率仍然是学校首选,平时喊得比较多的仍然是安全第一,特别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德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片盲区。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农村中相当多的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留下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姑且称之为“留守学生”。这些越来越多的“留守学生”,在家无父母的管教,对他们的抚养、教育和监管的重任,就落在了其父母的长辈或亲戚朋友身上。这些祖父辈们,相当多的人未跨进过学校门槛,其狭隘的认识,贫乏的知识,僵化的思维定势,传宗接代的世俗目光,锁定了他们的教育方式,而孙辈们对他们的絮叨和赘言,往往嗤之以鼻,充耳不闻,加之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无法顾及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便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及不良人员的影响,使其染上诸多不良恶习,如:
1、青少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尊敬别人的现象屡屡发生,以大欺小等等。
2、行为不端正,攀比心严重,如抽烟、酗酒、爱吃零食、讲究穿着、早恋、惹事生非等。
3、不遵守班规校纪,甚至作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如损坏公物、偷窃、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夜不归宿等等。
特别是那些独自生活的留守学生的问题尤为严重,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困惑,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危害他们自身,也给学校、社会带来诸多影响。“一个人智力出了问题,对社会来说是次品,如果品德出了问题,则是社会的废品,甚至是社会的毒瘤。”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受到不良教育环境影响的结果,第二是长期应试教育的恶果,第三是家长忽视,学校不重视的结果,第四是教师的素质不高所影响。基于此,如何解决“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有识之士己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对农村留守学生发展状况、“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有所研究,也形成了一些成果: 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行为、人际交往等,也有涉及农村留守学生道德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但专门进行农村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却很少,也尚未真正找到适合农村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的可行办法。
二、概念的界定:
1、农村留守学生:指的是农村人口中的民工进城务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下未成年的子女在家,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的在校学生。
2、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3、“留守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行为准则,使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二00一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求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针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学生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200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深入贯彻实施,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更为突出,“留守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为此作了许多探索,如吴祥质的《新时期的青少年德育研究》、李景骏的《浅谈初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余代乎的《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探索》等等,他们的这些研究对“双差生”的问题作了较多的论述,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问题却较少涉及,更谈不上系统的研究,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制定了本研究方案,旨在与同行切磋并希望寻求
到一条能让“留守学生”们养成好道德品质的道路。
四、研究的目标:
1、探索培养“留守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途径和方法。
2、寻找净化学校、社会环境的有效策略。
3、保证农村“留守学生”成长发展的正确方向,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五、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乐至县八一小学的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初中二00七级一班、二班的全体“留守学生”。
(二)、研究的方法:
1、行为研究法
教师根据德育的任务、要求,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这是克服德育工作中重说教、轻训练的一种有效教育方法,一般形式有:参观、访问、开展书评、影评和各种竞赛活动、参加义务劳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合作意识、自控能力。
2、环境熏陶法
即通过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对学生进行各级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一种方法,这主要是通过学校校风、班风、学风、教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形式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
3、学科渗透教育法
即各学科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课标,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本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因素,以说理、讨论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
4、自我教育法
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集体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克服不良思想品德,提高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羞耻心、同情心等,锻炼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精神粮食,南昌市道德水平。
5、个别教育法
它是与集体相对而言的,指用个别接触的方式进行教育,如个别指导、个别谈心、带领个别学生参观访问、调查以及行为训练养成等。这种方法很适合性格古怪的学生。
6、联系法
通过家访,与个别学生的亲朋邻里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或设立家长联系热线电话,与在外的学生家长及时联系。
7、榜样教育法
即通过榜样的言行,把抽象的政治思想概念、人生价值和道德规范加以具体化、人格化,使受教育的学生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教育的一种方法。
8、法制教育法
通过法制课,观看法制影视,请司法干警作现场报告等,教育学生养
成良好的首先行为。
9、情感感染法。让全体师生用爱心来影响“留守学生”。教师适时家访,上门嘘寒问暖,辅导功课;同学间相互协作,结“对子”,一个或两个学生帮助一个“留守学生”,学校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留守学生们感觉到“父母未在身边,胜过父母在身边”的家的温暖。
六、研究的过程:
本研究方案的周期为两年。即从2005年9月开始至2007年8月结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
1、建立由县、镇、学校领导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顾问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及各自的任务。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实验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采用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等形式,对全校教师、学生教学现状进行了解,确定研究对象。
3、制定研究方法。主研人员会同学校领导、教师,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研究方法,制定实验方案。
4、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集中学习实验方案、德育教育的理论讲座,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及相关报刊杂志关于德育研究的内容,使研究人员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
5、拟定“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
6、召开实验学生及监护人会议,课题组成员就实验的目的、意义等作广泛的宣传动员,让他们明白实验的周期、实验的内容、目标,希望得
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达到搞好本研究的共识。
7、研究前测。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准重难点和突破点。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
1、认真组织学习研讨活动。
(1)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重温实验方案,学习有关德育的资料,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派研究人员参加相关的德育学术会议,参加县教育科研培训。
(2)课题组将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成绩,寻求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重点观察对象在课内外、校内外的表现,对其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
2、虚心请教。在实验准备期,课题组将不断探索,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向有关专家、领导请教,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相关知识。
3、全面实施研究方案。
(1)按计划开展活动,在这一阶段,课题组将自始至终坚持按照方案,认真研制实验活动方案,开展影评、参观、访问、个别谈心、行为训练、法制报告等活动。设立家长联系热线电话,与在外的家长及时联系。学科老师挖掘学科中道德教育的因素,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2)适时修正方案。为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课题组将定时对原有方案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修正,最后形成较完善的实验方案。
4、阶段小结,撰写实验经验和研究工作报告。
5、研究后测,对照前测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6、整理资料,将其进行分类归档,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将实验成果在学校推广,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
1、广泛征求意见。
2、完成研究报告和科研总结。
3、汇编各种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4、成果展示。
5、申请检测完成结题。
七、领导管理:
1、成立顾问小组,聘请顾问:
邓维礼 李高明 李光明。
2、设立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龚建平
副组长:李代兴、伍昌富
3、设置课题研究小组:
主研:龚建平、李代兴、伍昌富、伍冬梅、邓玉莲
协研:倪金、李事山、张艳英
八、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1、有县教研室、镇教育指导组、学校领导的具体指导,全校老师的大力支持。
2、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充分认识到“留守学
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研究工作,确保本研究顺利进行。
3、工作落实,本研究有计划、有目的、有个案记录,有总结报告等。
4、我校全体研究人员身处农村,有着广泛的研究资源;同时,我校原来曾研究过县级课题《“留守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虽未结题,但己有了一定的实践、理论基础。
5、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支持,为科研资金提供了有力保证。
6、我校有图书室,里面有大量的藏书,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条件。
九、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书面总结、开研讨会、撰写经验论文,典型活动方案等。 总结性成果:科研总结、研究性报告、撰写论文,全面总结课题组工作,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十、落实经费:
1、经费总额:预计2万元。
2、经费来源:上级拨款与学校自筹相结合。
3、经费分配:
第一阶段:预计5仟元。主要用于资料准备、情况调查、理论学习、购买课题研究所必需的书籍,考查学习差旅费。
第二阶段:预计8仟元。主要用于调查、打印资料、撰写论文、理论学习差旅费,专家指导所必需的费用。
第三阶段:预计7仟元。主要用于撰写论文、整理资料、围绕结题所产生的一切费用。
十一、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求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2、200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4、吴祥质,《新时期的青少年德育研究》
5、李景骏,《浅谈初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6、余代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探索》
7、李雪,《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
二00五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