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

德阳市黄河路小学 周光明

一、指导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三、课前准备

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指导过程:

1、A 让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海洋世界。

(各式各样的鱼、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一望无际的海底平原、郁郁葱葱的海底森林、充满神奇的海底城市、沉睡千年的沉船……)

B 看课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海底世界。

2、A 了解浩瀚的海底世界最好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海底两万里》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叫什么名字?它有哪些特点? B 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本艘与众不同的潜艇和船上物件。

3、有了交通工具去旅行,我们首先应该规划好自己的旅行路线,那么《海底两万里》旅行线路是怎样的呢?

(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4、A 在这么长的探险路程中遇到了哪些惊险又刺激的事情呢? (学生汇报:珊瑚岛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穿越海底地道、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B 看课件,对故事情节加深了解。

5、A 路线和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那么这么厚厚的一本书中共计有多少个人物?

(学生汇报:四个半人,分别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 “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和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

B 这些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为什么?(学生回答) 尼摩船长:

⑴、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⑵、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出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⑶、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⑷、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在船扶手上装有高压电),遇事沉着冷静;⑸、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意;⑹、从“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可以看出他的神秘、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理。

阿龙纳斯:

⑴、从他积极参与政府的远征考察活动,可以看出他热爱科学考察事业,具有正义感,希望造福人类;⑵、从他敢于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作海底两万的探险旅行和在海底的感悟中,可以看出他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渊博的知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康塞尔:

⑴、从A、他愿意冒生命危险跟随主人参与捕鲸行动;B、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抢救;C、在南极缺氧的时候,把最后一丝空气留给主人三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仆人。⑵、从他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并用专门的本子分类记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做事仔细认真有条不紊的人。

尼德·兰:

⑴、经验丰富的捕鲸手。每次投放鱼叉都百发百中。⑵、他性情火暴,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法拉格特:

法拉格特“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

6、法拉格特舰长来到太平洋上干什么?他成功吗?

(学生回答:追捕海上怪兽“独角鲸”,没有成功,反而让独角鲸撞翻了,使教授三人落入了大海。)

7、“独角鲸”是原来就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最后三人最后在怪兽上避难,才发现原来是“鹦鹉螺

号”潜艇)

8、现在我们对整个过程都了解了,谁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跟随尼摩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在短短的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大鲨鱼、章鱼博斗,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鹦鹉螺号”自此也神秘地消失了„

五、课堂总结

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

人。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六、拓展训练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名人传》,并把阅读所得整理成读书笔记。

七、板书设计:

海底两万里》 (法)凡尔纳

科学 小 说

潜水艇 人 物

生物学 情

2015-3-05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

德阳市黄河路小学 周光明

一、指导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三、课前准备

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指导过程:

1、A 让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海洋世界。

(各式各样的鱼、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一望无际的海底平原、郁郁葱葱的海底森林、充满神奇的海底城市、沉睡千年的沉船……)

B 看课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海底世界。

2、A 了解浩瀚的海底世界最好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海底两万里》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叫什么名字?它有哪些特点? B 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本艘与众不同的潜艇和船上物件。

3、有了交通工具去旅行,我们首先应该规划好自己的旅行路线,那么《海底两万里》旅行线路是怎样的呢?

(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4、A 在这么长的探险路程中遇到了哪些惊险又刺激的事情呢? (学生汇报:珊瑚岛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穿越海底地道、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B 看课件,对故事情节加深了解。

5、A 路线和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那么这么厚厚的一本书中共计有多少个人物?

(学生汇报:四个半人,分别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 “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和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

B 这些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为什么?(学生回答) 尼摩船长:

⑴、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⑵、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出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⑶、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⑷、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在船扶手上装有高压电),遇事沉着冷静;⑸、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意;⑹、从“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可以看出他的神秘、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理。

阿龙纳斯:

⑴、从他积极参与政府的远征考察活动,可以看出他热爱科学考察事业,具有正义感,希望造福人类;⑵、从他敢于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作海底两万的探险旅行和在海底的感悟中,可以看出他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渊博的知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康塞尔:

⑴、从A、他愿意冒生命危险跟随主人参与捕鲸行动;B、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抢救;C、在南极缺氧的时候,把最后一丝空气留给主人三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仆人。⑵、从他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并用专门的本子分类记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做事仔细认真有条不紊的人。

尼德·兰:

⑴、经验丰富的捕鲸手。每次投放鱼叉都百发百中。⑵、他性情火暴,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法拉格特:

法拉格特“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

6、法拉格特舰长来到太平洋上干什么?他成功吗?

(学生回答:追捕海上怪兽“独角鲸”,没有成功,反而让独角鲸撞翻了,使教授三人落入了大海。)

7、“独角鲸”是原来就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最后三人最后在怪兽上避难,才发现原来是“鹦鹉螺

号”潜艇)

8、现在我们对整个过程都了解了,谁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跟随尼摩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在短短的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大鲨鱼、章鱼博斗,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鹦鹉螺号”自此也神秘地消失了„

五、课堂总结

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

人。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六、拓展训练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名人传》,并把阅读所得整理成读书笔记。

七、板书设计:

海底两万里》 (法)凡尔纳

科学 小 说

潜水艇 人 物

生物学 情

2015-3-05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工公开课教案
  • 篇一: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鱼>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鱼>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及表现美的能力: 2.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3.学习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 ...查看


  • [海底世界]教案
  • <海底世界>课时二教学设计 海滨小学 赖清桥 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与解读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查看


  • 海底世界教案2
  • <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案 温沫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生动具体的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楚,全文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用设问句 ...查看


  • 22海底森林学教案
  • 海底森林学教案 学习目标: 1. 住文中幻想与现代科学的对接 2. 受作者描绘的幻想的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观 3. 随人物的行踪,把握小说情节 4. 养自己在科学基础上的想象力,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积极探索大自然的豪情 学习重难点: 1. ...查看


  •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海底旅游]大班体育
  • 运动<海底旅游> 内容与要求 1.自主选择"海底景点"进行奔跑.跳.平衡等动作的练习,探索各种材料的玩法,并尝试合作. 2.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海底秘密的愿望. 3.培养幼儿勇敢协作.遵守规则等良好品质. 重点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奇妙的海底世界
  •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海洋生物,综合运用搓.压.盘.手捏等多种方法表现海底生物的形态糕 2.会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装饰. 3.能充分想象.尽情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海底世界"视频. 2.师幼共同收 ...查看


  • [长城万里行]教案
  • 长城万里行 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梦"的含义,并从作者的"梦"中获得启示: 2.体会课文以"梦"为主线贯穿全文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海底世界
  • 有益学习经验: 1.亲近大自然,爱护动物,有同情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知道大海中常见的几种鱼类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3.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过程: 一.海底观光:观看录象片----海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