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
首先,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孩子主动学习、愿意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去学习,可以使孩子全情投入,精力集中,激发起极大的学习热情。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兴趣,注意发现孩子经常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外语学习中,可以采用“卡片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可以利用阅读幽默有趣的外语短文、双语故事,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水平,并由此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 孩子只要满怀兴趣地学习,就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这就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美国知名教育学者丹尼斯.乔登提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四味良药,值得借鉴。
1、多一点勤奋、多一点认真
只要努力认真地去学习就会有收获,孩子也会变得更愉悦。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不再动不动就说没兴趣。
2、兴趣不是与生俱来,是后天形成的
兴趣是各种努力而达成的结果:只要你尽力,你就能得到一定的收获,就会产生自我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而产生兴趣。所以说兴趣往往是在做了之后才产生的。
3、不要忘记体验成功的愉悦
兴趣总是伴随着愉快的体验。在学习时,每完成一件学习任务,每有一些学习上的收获,都会令孩子产生愉悦感。这时,需要有意识地体验这种愉悦感。随着这种“我可以”的自我肯定意识不断增加,自信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兴趣自然也变浓了。
4、有时候面子还是要的
如果认真学习了,成绩也提高了,那么同学、老师和家长就会赞许自己,也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如果不好好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业上就无法得到他人的重视,自己也会没面子。所以有时候面子还是要的。
第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资本”,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好是坏,对他的学业至关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搞好学习,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却会严重地防碍学习,虽然有时一些细小的不良学习习惯的恶果一时不容易看出来,却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终将导致孩子学业上的失败。
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读书可以获得新知,也可以增加乐趣,家长
要为孩子选择一些书,这些书一定要适合孩子阅读。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
要让孩子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爱学习自己的各门课程,不偏科。要会学习,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家长要不断地告诫孩子在学校要会听课,专心投入,思维跟上老师授课,课堂积极发言,能用语言表述清楚,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回到家里,每天都要学习一堂课,先复习后做作业,今天的作业今天完成,如没有作业,就预习、复习、看书,养成规律,到点就自觉学习,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排斥孩子的玩,但要让他明白什么时间玩,怎么玩。玩就玩得痛快,学就学得进入状态。因为学习、玩乐,一张一弛,本身就是一条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需要强调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要反复训练。当孩子刚有了好的学习习惯苗头时,家长要通过及时鼓励来强化。鼓励的方法很多,有语言、体态、神态、物质奖励等,只要方法得当。家长不必吝啬夸奖,但轻易不要使用惩罚。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父母要利用模仿、暗示、感染的心理机制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爱读书的父母,是很难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所以,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好。比如希望孩子学习能力高,父母就必须对求知、学习有较高的兴趣,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会模仿效法的。
此外,父母还要多和孩子沟通,多陪陪孩子,要为孩子营造和睦相处、彼此理解、相互包容的家庭环境,营造爱读书、爱学习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受到积极的暗示,受到感染,使孩子能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着、成长着。
第四、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差的。
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优点,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切忌抱怨孩子学习不好,成绩不高,要经常看到孩子的优点,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学会运用鼓励、表扬机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考试考好了,先祝贺,再鼓励,“你真行,棒极了”;考不好,也不要和坏成绩较劲,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学会宽容和理解。心理学家多湖辉说:每当考得不好时,母亲就说“你的实力不只如此,还有很多未发挥出来的潜力,加油吧!”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家长们学习。
总之,孩子自主学习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用心培养,一定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学;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会学。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
首先,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孩子主动学习、愿意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去学习,可以使孩子全情投入,精力集中,激发起极大的学习热情。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兴趣,注意发现孩子经常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外语学习中,可以采用“卡片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可以利用阅读幽默有趣的外语短文、双语故事,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水平,并由此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 孩子只要满怀兴趣地学习,就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这就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美国知名教育学者丹尼斯.乔登提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四味良药,值得借鉴。
1、多一点勤奋、多一点认真
只要努力认真地去学习就会有收获,孩子也会变得更愉悦。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不再动不动就说没兴趣。
2、兴趣不是与生俱来,是后天形成的
兴趣是各种努力而达成的结果:只要你尽力,你就能得到一定的收获,就会产生自我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而产生兴趣。所以说兴趣往往是在做了之后才产生的。
3、不要忘记体验成功的愉悦
兴趣总是伴随着愉快的体验。在学习时,每完成一件学习任务,每有一些学习上的收获,都会令孩子产生愉悦感。这时,需要有意识地体验这种愉悦感。随着这种“我可以”的自我肯定意识不断增加,自信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兴趣自然也变浓了。
4、有时候面子还是要的
如果认真学习了,成绩也提高了,那么同学、老师和家长就会赞许自己,也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如果不好好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业上就无法得到他人的重视,自己也会没面子。所以有时候面子还是要的。
第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资本”,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好是坏,对他的学业至关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搞好学习,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却会严重地防碍学习,虽然有时一些细小的不良学习习惯的恶果一时不容易看出来,却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终将导致孩子学业上的失败。
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读书可以获得新知,也可以增加乐趣,家长
要为孩子选择一些书,这些书一定要适合孩子阅读。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
要让孩子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爱学习自己的各门课程,不偏科。要会学习,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家长要不断地告诫孩子在学校要会听课,专心投入,思维跟上老师授课,课堂积极发言,能用语言表述清楚,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回到家里,每天都要学习一堂课,先复习后做作业,今天的作业今天完成,如没有作业,就预习、复习、看书,养成规律,到点就自觉学习,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排斥孩子的玩,但要让他明白什么时间玩,怎么玩。玩就玩得痛快,学就学得进入状态。因为学习、玩乐,一张一弛,本身就是一条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需要强调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要反复训练。当孩子刚有了好的学习习惯苗头时,家长要通过及时鼓励来强化。鼓励的方法很多,有语言、体态、神态、物质奖励等,只要方法得当。家长不必吝啬夸奖,但轻易不要使用惩罚。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父母要利用模仿、暗示、感染的心理机制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爱读书的父母,是很难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所以,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好。比如希望孩子学习能力高,父母就必须对求知、学习有较高的兴趣,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会模仿效法的。
此外,父母还要多和孩子沟通,多陪陪孩子,要为孩子营造和睦相处、彼此理解、相互包容的家庭环境,营造爱读书、爱学习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受到积极的暗示,受到感染,使孩子能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着、成长着。
第四、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差的。
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优点,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切忌抱怨孩子学习不好,成绩不高,要经常看到孩子的优点,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学会运用鼓励、表扬机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考试考好了,先祝贺,再鼓励,“你真行,棒极了”;考不好,也不要和坏成绩较劲,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学会宽容和理解。心理学家多湖辉说:每当考得不好时,母亲就说“你的实力不只如此,还有很多未发挥出来的潜力,加油吧!”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家长们学习。
总之,孩子自主学习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用心培养,一定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学;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