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二物理上册各章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 单项选择

1. 火车速度为

120km/s

A. 4km/min B. 35m/s C. 72km/h D. 340m/s

2.坐在车内的乘客发觉原来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车头方向运动,这说明

A.车速越来越大 B.车速越来越小 C.车速不变 D.与车速的变化无关

3.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4.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飞龙7型”反舰导弹可由飞机或舰艇发射,在离海面很低的高度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速度达500 m/s,其射程超过32 km,世界上只有我国和俄罗斯研制成功了超音反舰导弹,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快,很难拦截。若用它打击15 km处的来犯舰,则敌舰最多只有

A.64 s防御准备时间 B.30 s防御准备时间 C.34 s防御准备时间 D.94 s防御准备时间 5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 B C

D 6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17.31cm B17.32cm C17.52cm D17.30cm

7( )

A

B

C

D 8某同学骑自行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 A40m/s B20m/s C10m/s D5m/ 9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递的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 )

A

B

C

D

二 多项选择

11有一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如果以人做参照物,则

A.小船是静止的 B.小船是运动的

C.小船和河水是静止的 D.小船、河水都是运动的。

12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几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0.71 B. 茶杯的高度是11.2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1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正确

A. 测量时刻度尺要沿着被测长度 B. 测量时刻度尺必须从物体的左端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 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字后面必须写明单位

1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

A.甲下降B.乙下降C.乙下降D.丙下降

第二章

一 单项选择

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3.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5.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 6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前,烛焰会随之摇曳,这是因为( )

A 肯定被风吹动 B 扬声器纸盒振动带动空气振动

C 人视觉上的一错觉 D与外界无关

7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变音调 B 改变响度 C 改变音色 D 改变频率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振动的声源,就一定有声音 B 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声源

C 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够发声D 不振动的物体,有时也能够发声 9分贝是用来计量( )

A 音调的高低 B 响度的大小 C 音品的好坏 D 声音的强弱

1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的产生原因( )

A 水振动 B 水振动 C 瓶内空气振动 D瓶内空气振动

二 多项选择

11.下列四个句子,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B引吭高歌;C她是唱高音的; C请勿高声喧哗.

1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1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第三章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 ( )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凝固

2.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 )

A.铁、冰、玻璃是晶体 B.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

C.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

4.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 )

A.盐水从雪中吸热 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

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水起化学作用

5.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 )

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

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

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

6.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 ( )

A.熔点 B.凝固点 C.冷凝点 D.沸点

7.上题中,发生物态变化的先后过程是 ( )

A.汽化、液化 B.熔化、汽化 C.汽化、凝固 D.升华、液化

8.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10.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 二多项选择

11.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C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C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12.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14.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的质量减少了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质量减少了 D水的质量增大了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9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

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3.如图2所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4.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

5.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6.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光速极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7.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象的大小取决于( )

A.镜的大小 B.人本身的大小 C.镜放置的高低 D.人离镜的距离

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9.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

10.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二 多项选择

1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

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1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自己的脸部照射

1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 B.水池底看来起来比实际浅

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D.看着镜子化妆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8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km

第五章

一 单项选择

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

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4.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

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5.如图7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出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

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

图7 点。则可判断,该元件一定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O S S' C.凸面镜 D.凹面镜

6.如图9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7.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 )

A.冰凸透镜 B.冰凹透镜 C.冰砖 D.冰三棱镜

8.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9.航空摄影摄制人员要从高空给地面上的物体照相,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为 ( )

A.50mm以内 B.恰为50mm C.略大于50mm D.在100mm以外

10.放映幻灯时,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

A.换上大屏幕

B.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减小屏幕到幻灯机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D.增大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

二 多项选择

11.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 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

A.小孔成像 B.叉鱼时,要把叉对准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中鱼

C.影子的形成 D.太阳灶

13.在实像与虚像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 ) ...

A.虚像是人们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不能用光屏得到,也不能直接用眼看到

B.人眼既能看到实像又能看到虚像,而屏幕上只能呈现实像,不能呈现虚像

C.由于光的反射只能形成虚像,由光的折射只能形成实像

D.平面镜只能形成虚像,凸透镜只能形成实像

14.(2012湖南益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第六章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0cm

C、一个初中生书包的质量约50kg 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0kg

2.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3.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C.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质量为2000kg的铝球,其体积为1m3 时, (铝的的密度为2.7g/cm3 )则: ( )

A、一定是空心的 B、一定是实心的 C、可能是空心,也可能是实心的 D、无法判断

5.一实心铜球和一实心铝球,体积相同,将他们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两盘中,则( ) :

A、天平仍然平衡 B、铝球一端下沉 C、铜球一端下沉 D、无法确定

6.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

A.铝球 B.铜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7.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 ) (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8.2003年10月22日“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用某种金属做微重力实验。 在太空中,这种金属的哪个物理量一定不会改变( )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密度

9.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 ,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 )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重量比木头大 C.铁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10.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积不变)它的密度为( )

A、(ρ甲+ρ乙) /2 B、ρ甲ρ乙 / (ρ甲+ρ乙)

C、2ρ甲ρ乙 / (ρ甲+ρ乙) D、ρ甲ρ乙/ 2 (ρ甲+ρ乙)

二 多项选择

1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B. 物体有质量是由天平称出来的

C. 质量为3.5×107毫克可能是一个小学生的质量

D. 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它等于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12.某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总是调不平衡,其可能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左、右托盘放反了 B. 游码没有拨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C. 横梁上的刀口离槽了 D. 平衡螺母质量太小了

13.对于密度公式ρ= m/V的正确理解为(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质量m成正比 B. 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 C. 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体积V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14.下面有关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因此,同一种物质其密度大小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B. 密度的单位kg/m3比g/cm3要大

C.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D. 通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答案:

第一章

1-5:BBDBC 6-9:CBCB

11:AC 12:ABC 13:ACD 14:ABD

第二章

1-5:BBCBD 6-10:BBBBC

11:AC 12:ABC 13:ABC 14:ABC

第三章

1-5:ACDBD 6-10:DACDB

11:AD 12:AB 13:BD 14:BCD

第四章

1-5:BBCBC 6-10:BBABC

11:ABC 12:AD 13:CD 14:BCD

第五章

1-5:DDABA 6-10:CAACB

11:ABD 12:ACD 13:ACD 14:ABD

第六章

1-5:BCDAC 6-10:CAACC

11:ACD 12:BCD 13:ABC 14:BD

第一章

一 单项选择

1. 火车速度为

120km/s

A. 4km/min B. 35m/s C. 72km/h D. 340m/s

2.坐在车内的乘客发觉原来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车头方向运动,这说明

A.车速越来越大 B.车速越来越小 C.车速不变 D.与车速的变化无关

3.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4.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飞龙7型”反舰导弹可由飞机或舰艇发射,在离海面很低的高度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速度达500 m/s,其射程超过32 km,世界上只有我国和俄罗斯研制成功了超音反舰导弹,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快,很难拦截。若用它打击15 km处的来犯舰,则敌舰最多只有

A.64 s防御准备时间 B.30 s防御准备时间 C.34 s防御准备时间 D.94 s防御准备时间 5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 B C

D 6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17.31cm B17.32cm C17.52cm D17.30cm

7( )

A

B

C

D 8某同学骑自行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 A40m/s B20m/s C10m/s D5m/ 9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递的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 )

A

B

C

D

二 多项选择

11有一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如果以人做参照物,则

A.小船是静止的 B.小船是运动的

C.小船和河水是静止的 D.小船、河水都是运动的。

12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几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0.71 B. 茶杯的高度是11.2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1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正确

A. 测量时刻度尺要沿着被测长度 B. 测量时刻度尺必须从物体的左端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 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字后面必须写明单位

1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

A.甲下降B.乙下降C.乙下降D.丙下降

第二章

一 单项选择

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3.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5.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 6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前,烛焰会随之摇曳,这是因为( )

A 肯定被风吹动 B 扬声器纸盒振动带动空气振动

C 人视觉上的一错觉 D与外界无关

7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变音调 B 改变响度 C 改变音色 D 改变频率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振动的声源,就一定有声音 B 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声源

C 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够发声D 不振动的物体,有时也能够发声 9分贝是用来计量( )

A 音调的高低 B 响度的大小 C 音品的好坏 D 声音的强弱

1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的产生原因( )

A 水振动 B 水振动 C 瓶内空气振动 D瓶内空气振动

二 多项选择

11.下列四个句子,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B引吭高歌;C她是唱高音的; C请勿高声喧哗.

1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1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第三章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 ( )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凝固

2.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 )

A.铁、冰、玻璃是晶体 B.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

C.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

4.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 )

A.盐水从雪中吸热 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

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水起化学作用

5.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 )

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

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

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

6.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 ( )

A.熔点 B.凝固点 C.冷凝点 D.沸点

7.上题中,发生物态变化的先后过程是 ( )

A.汽化、液化 B.熔化、汽化 C.汽化、凝固 D.升华、液化

8.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10.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 二多项选择

11.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C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C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12.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14.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的质量减少了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质量减少了 D水的质量增大了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9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

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3.如图2所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4.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

5.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6.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光速极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7.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象的大小取决于( )

A.镜的大小 B.人本身的大小 C.镜放置的高低 D.人离镜的距离

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9.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

10.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二 多项选择

1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

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1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自己的脸部照射

1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 B.水池底看来起来比实际浅

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D.看着镜子化妆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8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km

第五章

一 单项选择

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

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4.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

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5.如图7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出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

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

图7 点。则可判断,该元件一定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O S S' C.凸面镜 D.凹面镜

6.如图9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7.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 )

A.冰凸透镜 B.冰凹透镜 C.冰砖 D.冰三棱镜

8.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9.航空摄影摄制人员要从高空给地面上的物体照相,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为 ( )

A.50mm以内 B.恰为50mm C.略大于50mm D.在100mm以外

10.放映幻灯时,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

A.换上大屏幕

B.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减小屏幕到幻灯机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D.增大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

二 多项选择

11.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 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

A.小孔成像 B.叉鱼时,要把叉对准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中鱼

C.影子的形成 D.太阳灶

13.在实像与虚像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 ) ...

A.虚像是人们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不能用光屏得到,也不能直接用眼看到

B.人眼既能看到实像又能看到虚像,而屏幕上只能呈现实像,不能呈现虚像

C.由于光的反射只能形成虚像,由光的折射只能形成实像

D.平面镜只能形成虚像,凸透镜只能形成实像

14.(2012湖南益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第六章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0cm

C、一个初中生书包的质量约50kg 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0kg

2.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3.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C.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质量为2000kg的铝球,其体积为1m3 时, (铝的的密度为2.7g/cm3 )则: ( )

A、一定是空心的 B、一定是实心的 C、可能是空心,也可能是实心的 D、无法判断

5.一实心铜球和一实心铝球,体积相同,将他们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两盘中,则( ) :

A、天平仍然平衡 B、铝球一端下沉 C、铜球一端下沉 D、无法确定

6.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

A.铝球 B.铜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7.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 ) (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8.2003年10月22日“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用某种金属做微重力实验。 在太空中,这种金属的哪个物理量一定不会改变( )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密度

9.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 ,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 )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重量比木头大 C.铁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10.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积不变)它的密度为( )

A、(ρ甲+ρ乙) /2 B、ρ甲ρ乙 / (ρ甲+ρ乙)

C、2ρ甲ρ乙 / (ρ甲+ρ乙) D、ρ甲ρ乙/ 2 (ρ甲+ρ乙)

二 多项选择

1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B. 物体有质量是由天平称出来的

C. 质量为3.5×107毫克可能是一个小学生的质量

D. 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它等于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12.某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总是调不平衡,其可能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左、右托盘放反了 B. 游码没有拨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C. 横梁上的刀口离槽了 D. 平衡螺母质量太小了

13.对于密度公式ρ= m/V的正确理解为(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质量m成正比 B. 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 C. 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体积V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14.下面有关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因此,同一种物质其密度大小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B. 密度的单位kg/m3比g/cm3要大

C.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D. 通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答案:

第一章

1-5:BBDBC 6-9:CBCB

11:AC 12:ABC 13:ACD 14:ABD

第二章

1-5:BBCBD 6-10:BBBBC

11:AC 12:ABC 13:ABC 14:ABC

第三章

1-5:ACDBD 6-10:DACDB

11:AD 12:AB 13:BD 14:BCD

第四章

1-5:BBCBC 6-10:BBABC

11:ABC 12:AD 13:CD 14:BCD

第五章

1-5:DDABA 6-10:CAACB

11:ABD 12:ACD 13:ACD 14:ABD

第六章

1-5:BCDAC 6-10:CAACC

11:ACD 12:BCD 13:ABC 14:BD


相关文章

  • 广州各区期末试卷(初中)
  • 初一试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 http://bbs.eduu.com/thread-1780967-1-1.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语文)http://bbs.eduu.com/thread-17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1
  •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C ) A. 篮球的直径 B.乒乓球的直径 C.手掌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长度 2.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 ) A .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 B .1988年在 ...查看


  • 八年级初二上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 ----------------------- 页面 1-----------------------附录 物理补充习题 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附录 物理补充习题 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 声 现 象 一声音是什么 振动 声源 水 小 大 真空 ...查看


  •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检测卷及答案
  •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检测卷 一.选择题:(22题×2=44分) 1.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 轻舟 B .山 C .河中的水 D .轻舟上的人 2.下列说法错误 ...查看


  • 初二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物理 考生注意:1.本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以下四个图都是我们物理书上的,与它们对应的 ...查看


  • 物理手抄报
  •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 是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洗澡的故事 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 ...查看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2]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来源: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 ...查看


  • 初二上册物理数学期中考试卷
  • 八年级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以下四个图都是我们物理书上的,与它们对应的相关知识不正确 的是 ( ) 声音可以 这是一个有效减 用牙齿可以 声音的音调取决于 发生反射 弱噪声的装置 听到声音 物体振动的频率 A B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