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安全管理》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作业要求

1.名词解释要求能够准确概括出其基本涵义;

2.简答题要求答案中应覆盖拟考核的重要知识点,列出答题要点;

3.论述题要求紧扣题目,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分析论证。

一. 作业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公共安全事件

2. 公共安全决策管理

3.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4. 风险事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公共安全事件的分类及其标准是什么?

2、我国自然灾害管理的体制是什么?

3、公共安全沟通管理的内容及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述西方公共安全管理对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改革的启示有哪些。

2、试析目前中国社会安全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事件是危及到大多数(非全体人民,也非个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并可能引起以一系列的公共性问题,进而导致价值系统崩溃、社会秩序紊乱的事件。

2. 公共安全决策管理:决策与反应,决策组织和人员在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的逆境中(有限的时间、信息、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应对危机而采取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3.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4. 风险事件:可能性、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和概率的事件,与危机事件相比,风险事件往往是没有发生的,但有可能发展的事件。风险事件有可能是公共安全安全事件,但不完全是。

二、简答题

1.标准多元:范围、性质、成因等多种。标准的变化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空范围: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发生领域: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成因和性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通常这样划分。分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

2.管理体制: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中央政府统揽全局、总体指挥,地方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强调地方灾害管理主体责任的落实;强调灾害管理过程中的综合协调,注重中国人民解

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突击队作用的发挥。

3.内容:公共安全管理有四种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即为沟通。沟通为实现其管理职能的主要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再好的危机管理计划也无济于事。” “危机处理的经验表明,危机处理的第一要务是沟通,第二要务是沟通,第三要务还是沟通。”原则:F,Factual(实事求是),first(第一时间),fast(快速),frank(坦率),feeling(情感),forum(协商),flexibility(灵活),Feedback(反馈)。

三、论述题(根据阐述内容,酌情量分)

1. 对我国的启示:管理职能的明确性、管理范围的广泛性、管理主体的专门化、管理手段的立法化、管理机制的协调性。

2. 我国社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基本健全,但是管理机构的执行不够严格,就目前的食品安全、药物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我国的管理机构对自身职能认识不够清楚,管理的范围具有广泛性,执法不严,处理程序不直接。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安全管理》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作业要求

1.名词解释要求能够准确概括出其基本涵义;

2.简答题要求答案中应覆盖拟考核的重要知识点,列出答题要点;

3.论述题要求紧扣题目,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分析论证。

一. 作业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公共安全事件

2. 公共安全决策管理

3.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4. 风险事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公共安全事件的分类及其标准是什么?

2、我国自然灾害管理的体制是什么?

3、公共安全沟通管理的内容及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述西方公共安全管理对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改革的启示有哪些。

2、试析目前中国社会安全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事件是危及到大多数(非全体人民,也非个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并可能引起以一系列的公共性问题,进而导致价值系统崩溃、社会秩序紊乱的事件。

2. 公共安全决策管理:决策与反应,决策组织和人员在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的逆境中(有限的时间、信息、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应对危机而采取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3.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4. 风险事件:可能性、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和概率的事件,与危机事件相比,风险事件往往是没有发生的,但有可能发展的事件。风险事件有可能是公共安全安全事件,但不完全是。

二、简答题

1.标准多元:范围、性质、成因等多种。标准的变化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空范围: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发生领域: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成因和性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通常这样划分。分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

2.管理体制: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中央政府统揽全局、总体指挥,地方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强调地方灾害管理主体责任的落实;强调灾害管理过程中的综合协调,注重中国人民解

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突击队作用的发挥。

3.内容:公共安全管理有四种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即为沟通。沟通为实现其管理职能的主要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再好的危机管理计划也无济于事。” “危机处理的经验表明,危机处理的第一要务是沟通,第二要务是沟通,第三要务还是沟通。”原则:F,Factual(实事求是),first(第一时间),fast(快速),frank(坦率),feeling(情感),forum(协商),flexibility(灵活),Feedback(反馈)。

三、论述题(根据阐述内容,酌情量分)

1. 对我国的启示:管理职能的明确性、管理范围的广泛性、管理主体的专门化、管理手段的立法化、管理机制的协调性。

2. 我国社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基本健全,但是管理机构的执行不够严格,就目前的食品安全、药物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我国的管理机构对自身职能认识不够清楚,管理的范围具有广泛性,执法不严,处理程序不直接。


相关文章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大纲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教学对象: 公共事业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8学时) 编写单位: 基础医学院卫生管理教研室 编 写 人: 杨春艳 审 定 人: 蒋汝 ...查看


  • 公共组织学的研究视域
  • 作者:李传军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07期 一.公共组织学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和MPA教育发展的势头良好.公共管理学科研究领域的广泛性和MPA培养目标的务实性是其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与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 ...查看


  • 公共管理学小抄
  • 公共管理学小抄 作者:jullin 2010-09-04 16:26 星期六 晴 公共管理学 1.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经济学.政 ...查看


  • 自考公共管理考核目标
  •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弄清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明确公共管理学的涵义和特点: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公共管理学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二)考核知识 ...查看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
  • 公共产品:也称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P16)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 ...查看


  •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环境[1] 通常所说的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如果以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为界来看影 ...查看


  • 黎民公共管理学1讲绪论
  • 第一讲 什么是公共管理 学习要点: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一.公共管理的涵义 (一) ...查看


  •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研究
  •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研究 摘要:公共安全与公共治理密切相关.本文从公共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 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 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公共安全治理投入. 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安全 治理体制的观点. 要害词:公共治理 公共 ...查看


  •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黎明 主编)课后习题
  •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黎明 主编)课后习题 第一章 绪论 公共管理:是关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 ...查看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第一套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 A. 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 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