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的诗史--南北朝诗掠影

2015-07-22 程章灿 文史知识

被“黑”的诗史——南北朝诗掠影

撰文/程章灿

一 为南北朝诗歌编一部选本,虽然不缺少理由,但这些理由也不是不证自明,需要先说在前面。这样的不自信,是历史强加于我们的负担之一。

魏晋南北朝建筑之佛教建筑

在人们熟悉的文学史和诗歌史框架中,南北朝诗歌从来不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单元。相反,它作为一个整体,被“黑”的机会要比被“点赞”的机会多得多,被有意遗忘的时候要比被历史记住的时候多得多。什么仇,什么怨,竟然让它身后聚集起那么多“敌对势力”,一言难尽。对南北朝文学抱有合理或不合理的偏见,投以正当或不正当的鄙视的,不乏名声赫赫的诗文大家、名家。比如唐代诗仙李白,他在诗篇《古风》里就曾经高声宣扬:“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建安以来的文学都入不了他的法眼,诗歌当然也在其中,南朝诗歌是自郐以下,更可以一笔抹煞。考虑到李白的时代坐标,这两句诗几乎就是专门“黑”南北朝文学的。又比如另一个唐代大文豪、被宋代大文豪苏轼捧成“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轮到他来“黑”南北朝文学的时候,更是不加掩饰,肆无忌惮。在《荐士》诗中,韩愈指名道姓嘲笑南朝文学,把它们说成几乎一文不值:“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再比如苏轼,他对南北朝文学也常常口诛笔伐,锋芒所向,从作家到批评家无一幸免。他在致友人的书信中,轻蔑地批评《文选》所收录的西汉苏武、李陵的赠答诗歌,至于李陵与苏武的书信,他认为“词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可惜编纂《文选》的梁昭明太子萧统“拙于文而陋于识”(《答刘沔都曹书》),缺少眼光,才被齐梁小儿蒙混过去。

李白、韩愈、苏轼自然是文坛大人物,但大人物也免不了说大话,而且还难免造成“英雄欺人”的结果,不管这结果是他们有心的,还是无意的。所以,听大人物们说话,切不可盲目轻信,照单全收,否则就上了英雄的当。表字玄晖、因为出任宣城太守而得到“谢宣城”这个雅号的诗人谢朓,毫无疑问是生活在南齐时代的,比建安时代晚了差不多二百五十年。可是,李白一边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一边又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分明是此一时彼一时,到哪山唱哪山的歌。清代诗家亦兼诗评家的王士祯,早就看出了青莲居士的自相矛盾。他的《论诗绝句》说:“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我们无法否认,受到李白钦敬的谢朓正是他所鄙夷的六朝诗人之一,正如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声称“六代淫哇总废声”与“一生低首谢宣城”的是同一个人。

从整体上“黑”南北朝文学,还有一个常见的策略,那就是把南北朝文学简单化为齐梁文学、梁陈文学、陈隋文学,或者置换为六朝文学、六代文学,然后从政治上将其贬低,从道德上加以申斥。南北朝在地缘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南北政权走马灯似地频繁更换,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社会风气通脱任诞,思想自由不羁,在喜欢大一统盛世的中国人看来,六朝就是一个不堪回首的乱世,一个夹于汉唐两个盛世之间的衰世、高峰之间的低谷。唐代史官对六朝的批判不遗馀力,对南朝的负面形象塑造“居功至伟”,于是,南朝文学,包括这个时代的诗歌,因为先天背上了“乱世”和“衰世”的政治黑锅,沦为文学史上的弱势群体,成为习惯上被轻视甚至被忽视者。南朝作为六朝大家庭的一分子,基本上是家中最不“成器”的一员,更逃脱不了这个命运了。如此下来,后代很多作家,即使私淑或者暗地里服膺南朝文学,但是从政治正确出发,总要想方设法,与南朝撇清关系,避之唯恐不及。

实际上,南北朝的历史是复杂而鲜活的,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南北朝全然视为南北对峙分裂,把南北朝诗歌视为盛世的过渡、衰世的低谷,失于平面化,流于简单化。当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而东魏与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6世纪的中国,曾经又一次出现过“三国时代”。漂泊北朝的南朝诗人颜之推,曾经写过一首诗,题为《从周入齐夜渡砥柱》,就形象地勾画出这个活生生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唐朝人丘悦作过一部《三国典略》,其核心主题就是这一段历史,可惜很少人还记得。

历史如此,诗歌也是这样。当文学史把南朝诗歌与汉魏或者魏晋诗歌联接,或者相并列,作为魏晋南北朝或者汉魏六朝文学的组成部分,就有一个权威的声音警示我们:汉魏、魏晋乃至晋宋的诗歌,多少还有可能与风骨、骨力扯上关系,到了齐梁、梁陈、陈隋,就每况愈下,越发靡丽,甚至不可救药了。所以,是作为“后生”的南北朝多少分享了魏晋或汉魏的荣光,而作为前辈的魏晋和汉魏则多少受到了南北朝的牵累。几百年以后,盛唐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过“不觉前贤畏后生”,几乎可以移用来比拟这种局面。所以,尽管很多后代诗人作家从南北朝诗歌中获得哺养,却羞于承认,或者勇于否认,说轻一些,这叫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如果说重一些,那就是忘恩负义。

南北朝诗歌是南北朝文学的主体。它要挺直腰杆,获得自己的地位,也不难,只要唤醒文学史中的历史记忆,洗去曾经的骂名和污名,摆出曾经树立的典范,摊开曾经积累的资本,就能名正而言顺了。

二 谁都知道,诗史与政治史是两码事。诗史与诗风的盛衰节奏,并不一定与政治史合拍。政治史可以截然划清界限,而诗歌史的分期往往是模糊重叠的。一个诗人可以跨越两个朝代,一种诗风也可以绵延于两个时段。可是,轮到要为某一段诗史划清起迄点,大多数时候还是照搬或者参照政治史上的朝代起迄、王位更代。有一些诗坛的新动向,正好发生于前后两个朝代之间,所以,诗歌史上有所谓“晋宋之际”的说法,这无疑是一个左右逢源的时期,也是一种前后两个朝代都不得罪的分法。谁都知道,人为地为诗史划定一个明确的起迄点,无非是慰情聊胜于无的做法。对这部诗选来说,与其把晋宋之间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不如模糊一些为好,模糊就有可能灵活,有空间机动。如晋宋之际的谢瞻,就是这种灵活、机动的产物。谢瞻本人由晋入宋,虽然入宋只活了两年,在刘裕即位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他的《九日从宋公戏马台诗》更是作于刘裕上台之前,当时的国号还是晋,但晋早已有名无实,真正执掌天下权柄的是宋公刘裕。天下早已是刘裕的天下,只是国号暂时没换而已。这正可以突出诗歌史和政治史的不同步。

接下来,是颜延之和谢灵运。这两位也是由晋入宋,但在刘宋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他们代表的是南北朝诗人中最重要的一群——世族诗人。从《世说新语》以及六朝史传中,经常可以看到世族子弟早慧、文才卓异的例子。谢玄自许芝兰玉树生于阶庭,那是陈郡谢氏家门内的自尊和自豪;颜延之《赠王太常》称许琅琊王氏“舒文广国华”,那是旁观者的揄扬和恭维。这些都有事实的依据,并没有太多的夸张。在门阀政治最为典型的东晋时代,以王导和谢安为核心的王谢两家在政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甚至有“王(琅琊王氏)与马(王室司马氏),共天下”的说法。在文坛特别是诗坛上,世族尤其是王谢这两个一等高门的表现,格外令人瞩目。东晋南朝诗坛上的新风气和新时尚,都是由世家大族引领的,从东晋的玄言诗到南朝的山水诗、永明声律说,从谢惠连体、联句到赋得体,几乎无一例外。也许是因为玄言诗后来的诗史评价不高,所以,东晋诗史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非世族高门出身的陶渊明,风头压过了一群王谢子弟。但另一方面,晋宋之际,“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的玄言诗,被新兴的山水风气取代,开创新风的人物,也出自世家大族,尤其是谢混、谢灵运等人。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这固然是诗史内在理路的流转,也是世族文学审美趣味的自我变革。南朝时代,世家大族在政治上不复东晋往昔的簪缨辉煌,但在诗坛上依然独领风骚,人杰辈出。谢家的谢瞻、谢灵运、谢惠连、谢朓,王家的王微、王僧达、王融、王籍、王褒,庾肩吾、庾信父子,刘孝绰、刘令娴兄妹,在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文化文学传统。颜延之、袁淑、张融、沈约等等,也都是世族出身。北朝诗人中,杨素、卢思道也都有世族的背景。

与世族贵族相比,南朝王室多半不是老资格的贵族,而是由武转文,但也对诗史有贡献。创立刘宋的刘裕是行伍出身,不通文学,据说连签字画押都搞不定,亏得有谋士及时点拨,教他只管把字写大,就能显出王者气魄。他那些几乎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子孙,无法理解乃祖乡巴佬似的俭啬,更看不上他的略输文采。到了第三代的宋孝武帝刘骏、刘铄、刘昶(都是宋文帝的儿子),兄弟三人都有文才,一举弥补了前两代文采的不足,替刘宋王室赢回了面子。萧齐皇帝中,虽然没有前朝的刘骏与后代的萧衍那么突出的文才之士,但竟陵王萧子良和随郡王萧子隆,却都喜欢接触文学之士,谈诗论艺,相处甚欢。特别是围绕萧子良西邸的“竟陵八友”,以及永明时代由西邸文士开始扇扬的诗歌声律说,引领了南朝诗歌的新风尚,最终使中国诗歌走上了声律化的道路。诗史功劳簿上,绝不能少了这一笔。梁武帝萧衍及其子萧统、萧纲、萧绎,文学史上合称“四萧”,父子四人都有才学,纵观中国历史,也不多见。总之,南朝王室贵族与世族贵族这两个群体,是最盛产诗人的,南朝诗歌有显著的贵族趣味,是丝毫不足为奇的。

鲍照是南朝寒素诗人的代表。在世族占据政治和文学要津的时代,寒门出身的鲍照备受压抑,在压抑中喷薄而出,发出了愤懑不平的高亢声音,闯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殊为难得的是,他的妹妹鲍令晖也有罕见的文才。这是南朝并不多见的女诗人之一。此外,还有另外一位女诗人——彭城刘氏出身的刘令娴。鲍、刘两位门第背景绝然不同,恰好可以作为南朝女诗人的代表。

从题材内容上看,南北朝诗歌有关山水、离别、拟古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山水诗是南朝对于诗史的特别贡献,在山水描写中融入赋笔的细腻描绘、人生的玄理思考和心理情绪的投射,技术越来越圆熟,体式也越来越稳定。并称“大小谢”的谢灵运和谢朓的山水诗各有千秋,一个多用赋笔,一个多用比兴,一则以理趣胜,一则以意趣长。到南朝后期,山水写景技术更加成熟。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深得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阴铿、何逊等人在物色描写方面的功力,连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也不敢小觑。实际上,后来的山水诗人,任他腾挪变化,大抵都跳不出南朝人划出的金箍圈子。

送行赠别诗也屡见不鲜,往往嵌入山水景色的描写,情景交融,韵味悠长。有这样一幕场景:送行与被送行者都是诗坛名家,都留下了诗作,而且还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这就是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与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对读这两首诗,就好比透过两台摄影机,观看那幕江边依依惜别的情景。

拟古是汉魏六朝文学的时尚,几乎跟流行病一样风行。此风在南朝方兴未艾。每一个成名的南朝诗人集中,基本都可以找到拟古的作品,只是数量多少不同而已。如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就是这种风气中的典型产品。拟古是对前辈典型的模仿,是对前贤大家的学习,是从艺术大家仓库中借贷,是文学经典化的一种认定方式。《拟魏太子邺中集》和《杂体三十首》,都是拟古组诗,规模大,规划周密,而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有自觉的艺术追求。如何开掘和利用传统文学资源,如何通过拟古超越前人乃至评骘历史,谢灵运和江淹凿通了新的通道,开启了新的可能。喜爱摹拟的人,并非都没有开阔的文学视野,也并不都少转益多师的胸襟。

在《史记》和《汉书》中,当刘邦、项羽等大英雄出现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时,总有歌诗相伴出现,于是我们读到了《大风歌》和《垓下歌》。歌诗使这些历史人物形象立体化,也增添了历史故事的戏剧性和抒情性。一方面,这可以说是史书中最早的一种“有诗为证”;另一方面,就歌诗而言,这也可以说是“有史为证”。南朝诗歌中也有同类的诗作:很多诗人在生命的危急关头,往往是在即将死于非命的临终时刻,多有赋诗抒怀明志,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些诗作中浸透了政治的沉重,铺满了宦途的荆棘,充满了生命的忧愤低回。这与通常印象中南朝贵族歌吟的悠闲节奏与靡丽词采,形成了有张力的对照。南北朝历史上,谢晦、谢世基、谢灵运、范晔、吴迈远等人都作过临终诗。《南史·梁本纪》载:“(魏师至,帝)在幽逼,求酒饮之,制诗四绝。其一曰:‘南风且绝唱,西陵最可悲。今日还蒿里,终非封禅时。’”这也几乎可以算作梁元帝萧绎的临终绝唱。刘昶仓皇逃命时的断句,江总题在鲁广达棺材上的短诗,虽然与临终诗有所不同,但在表达生命沉思方面,与临终诗是同一主题的。

“诗可以群”,意思是说诗歌可以促进人与人间思想感情的交流,有益于社会群体的和谐相处。汉武帝时代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即使真实可信,也是相当个别的现象。南北朝时代,友朋间的诗歌赠答、唱和与联句,堪称日常现象,表明“诗可以群”这种社会功能,可以普遍而有效地发挥出来了。参与赠答、唱和与联句的,不乏诗坛名家。谢灵运与谢惠连之间,是同族兄弟之间亲密的文字往来。颜延之与王僧达、范云和何逊,是忘年交之间的赠答。柳恽和吴均、杨素与薛道衡,彼此地位高下有别,但篇什往返,相知赠答,交流的主要是诗友之间的情谊。这些赠答诗,不仅诗体之间形成对话关系,其使用的词语意象也往往相同或相似,形成彼此关联的关系。

“来而不往,非礼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赠答诗中有社交礼仪,有秀才人情,也有风雅竞争。如果赠答诗彼此意脉承连,或者形式类同,联系更直接,更明确,更紧密,那就是唱和诗了。一唱一和,其乐融融。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特地使用谢惠连标志性的蝉联格(也称“谢惠连体”),借此向这位“可爱”的族弟致敬。另外几篇唱和诗,如王僧达《和琅琊王依古》、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王融《和王友德元古意二首》以及庾信《和侃法师》等,也颇有特色。有点奇怪的是,这几篇都是和作,而不是原唱。原唱较易,和作较难,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老生常谈。但是,南朝唱和诗不和韵,没有后来唱和诗那么多拘束,作和诗的人先认真拜读了赠诗,被激起争胜之心,就有可能产生好诗。

范云与何逊之间不仅有赠答,还有联句。比如何逊《酬范记室云》。所谓联句,就是一首诗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成一篇。这种创作方式兴起于东晋南朝,有的每人两句,如刘孝绰与妹妹刘令娴的联句,兄妹合作,有心灵感应,整体感较强。有的每人四句,如范云与何逊的联句。范、何联句分开来看,很像是两首五绝,各说各话,并不像后代的联句诗那么浑然一体。这是联句诗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诗可以群”的另一种表现,是同题共作,这是从建安时代开始蔚为风气的,到南朝更为频繁,更加自觉。永明时代,诗人同题唱和颇多,有几次规模都相当可观。比如,永明七年(489)著名学者刘瓛去世后,由随郡王萧子隆和竟陵王萧子良发起,曾以《经刘瓛墓下作》为题,组织谢朓、虞炎、柳恽、沈约等人同题共作。另一次则是为谢朓送行的同题创作,参加者有沈约、范云、王融、萧琛、谢朓等九人。这次同题共作,配备的是一支“超豪华”的团队,值得另眼相待。

如何拈题,如何选韵,决定了诗歌的写作方式。在南朝诗史上引人注目的赋得和分韵,表面上是两种制题方式,实际上是两种写作方式。赋得其实就是分题,这种制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赋得眼前景物,一种是赋得古人的成句。如江总《赋得三五明月满》和张正见《薄帷鉴明月》,都属于后一种。南朝贵族宴集或游乐场合分题作诗,经常采用这种赋得形式。分派题目之外,又进一步分派诗韵,要求以限定的韵字作诗。这就叫做分韵,也叫做赋韵。曹景宗《华光殿侍宴赋韵》,就是一次典型的分韵创作,行伍出身的曹景宗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赋得也好,分韵也罢,实质上是南朝诗史文人化、贵族化和宫廷化的体现。

分题与分韵,可以说是作诗中的双重“双规”原则,说易行难。一重是用规定的题目和规定的韵部作诗,另一重则是在规定的场合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诗作。借用柳宗元的诗句,这真是所谓“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花不自由”(《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南朝诗史由朴素的古诗走上声律化的道路,走向唐代格律诗形式的逐渐完善,就是一段从自由走向不自由、再从不自由走向自由的路程。在这个过程中,南朝诗史也使自身逐渐地从不重要走向重要。

就语言形式来说,南北朝诗歌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大类,五言诗是正体大宗,七言诗是新兴诗体。五言诗作者多,在南朝前期已经相当成熟。七言诗体则起步较晚,作者较少,幸亏有鲍照这样的大家不拘旧格,大胆革新,勇于创造,才为七言诗积累一点像样的家底。直到梁代,在钟嵘的诗学批评专著《诗品》中,仍是只评五言诗,不评更为古典的四言体,也不评七言诗,因为在当时很多人眼中,七言诗较为俚俗,尚未成大气候。挨到南朝末期,才有了较多较成熟的七言诗作。七言与五言联袂登台亮相,方无愧怍。就诗体发展而言,乐府诗与文人诗可以比作南北朝诗歌发展的双轮或者两翼,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互动,是包括南北朝在内的历代诗歌发展的重要动力。留存至今的南北朝乐府民歌,就是这种民间文学的一部分。我们今天看到的民歌文本,大多数通过南朝尤其是南朝史官和乐府机构而保存下来,很多都已然经过文人的改写。北朝的民歌尽管经过翻译、改写乃至剪裁,仍然保持了不同于南方的北地风貌。在传唱和写定的过程中,文人从民歌那里,汲取了内容与形式的资源,进而推动了文人诗的发展。

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木兰从军》之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政治史上的南北朝,以分为主,诗歌史上的南北朝,则以合为主。笼统地说,南北诗歌有同有异,北朝诗歌总体上不及南朝繁盛,大多数时候,南朝在前面引领风气,而北朝在后面追随。南朝的文学名家,在北朝往往有自己的“粉丝”,北朝“粉丝”之间还互不相能,以至彼此掐架,闹得不亦乐乎的,也不是仅见的事。细分开来说,某些诗人、某些题材、某些篇章,也有北朝反超南朝的,这就像当时南北朝聘使往来,在行人言辞交锋的场合,也不见得每次都是南朝占据上风。但总体上还必须承认,南朝诗歌比北朝发达得多,所以,任何一部诗歌选本,都是南朝诗人远多于北朝诗人。不过,《木兰辞》往往成为这一段诗歌选本的压轴篇章,却为总结这段诗史带来了别一番意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本文节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7期)

2015-07-22 程章灿 文史知识

被“黑”的诗史——南北朝诗掠影

撰文/程章灿

一 为南北朝诗歌编一部选本,虽然不缺少理由,但这些理由也不是不证自明,需要先说在前面。这样的不自信,是历史强加于我们的负担之一。

魏晋南北朝建筑之佛教建筑

在人们熟悉的文学史和诗歌史框架中,南北朝诗歌从来不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单元。相反,它作为一个整体,被“黑”的机会要比被“点赞”的机会多得多,被有意遗忘的时候要比被历史记住的时候多得多。什么仇,什么怨,竟然让它身后聚集起那么多“敌对势力”,一言难尽。对南北朝文学抱有合理或不合理的偏见,投以正当或不正当的鄙视的,不乏名声赫赫的诗文大家、名家。比如唐代诗仙李白,他在诗篇《古风》里就曾经高声宣扬:“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建安以来的文学都入不了他的法眼,诗歌当然也在其中,南朝诗歌是自郐以下,更可以一笔抹煞。考虑到李白的时代坐标,这两句诗几乎就是专门“黑”南北朝文学的。又比如另一个唐代大文豪、被宋代大文豪苏轼捧成“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轮到他来“黑”南北朝文学的时候,更是不加掩饰,肆无忌惮。在《荐士》诗中,韩愈指名道姓嘲笑南朝文学,把它们说成几乎一文不值:“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再比如苏轼,他对南北朝文学也常常口诛笔伐,锋芒所向,从作家到批评家无一幸免。他在致友人的书信中,轻蔑地批评《文选》所收录的西汉苏武、李陵的赠答诗歌,至于李陵与苏武的书信,他认为“词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可惜编纂《文选》的梁昭明太子萧统“拙于文而陋于识”(《答刘沔都曹书》),缺少眼光,才被齐梁小儿蒙混过去。

李白、韩愈、苏轼自然是文坛大人物,但大人物也免不了说大话,而且还难免造成“英雄欺人”的结果,不管这结果是他们有心的,还是无意的。所以,听大人物们说话,切不可盲目轻信,照单全收,否则就上了英雄的当。表字玄晖、因为出任宣城太守而得到“谢宣城”这个雅号的诗人谢朓,毫无疑问是生活在南齐时代的,比建安时代晚了差不多二百五十年。可是,李白一边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一边又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分明是此一时彼一时,到哪山唱哪山的歌。清代诗家亦兼诗评家的王士祯,早就看出了青莲居士的自相矛盾。他的《论诗绝句》说:“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我们无法否认,受到李白钦敬的谢朓正是他所鄙夷的六朝诗人之一,正如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声称“六代淫哇总废声”与“一生低首谢宣城”的是同一个人。

从整体上“黑”南北朝文学,还有一个常见的策略,那就是把南北朝文学简单化为齐梁文学、梁陈文学、陈隋文学,或者置换为六朝文学、六代文学,然后从政治上将其贬低,从道德上加以申斥。南北朝在地缘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南北政权走马灯似地频繁更换,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社会风气通脱任诞,思想自由不羁,在喜欢大一统盛世的中国人看来,六朝就是一个不堪回首的乱世,一个夹于汉唐两个盛世之间的衰世、高峰之间的低谷。唐代史官对六朝的批判不遗馀力,对南朝的负面形象塑造“居功至伟”,于是,南朝文学,包括这个时代的诗歌,因为先天背上了“乱世”和“衰世”的政治黑锅,沦为文学史上的弱势群体,成为习惯上被轻视甚至被忽视者。南朝作为六朝大家庭的一分子,基本上是家中最不“成器”的一员,更逃脱不了这个命运了。如此下来,后代很多作家,即使私淑或者暗地里服膺南朝文学,但是从政治正确出发,总要想方设法,与南朝撇清关系,避之唯恐不及。

实际上,南北朝的历史是复杂而鲜活的,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南北朝全然视为南北对峙分裂,把南北朝诗歌视为盛世的过渡、衰世的低谷,失于平面化,流于简单化。当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而东魏与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6世纪的中国,曾经又一次出现过“三国时代”。漂泊北朝的南朝诗人颜之推,曾经写过一首诗,题为《从周入齐夜渡砥柱》,就形象地勾画出这个活生生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唐朝人丘悦作过一部《三国典略》,其核心主题就是这一段历史,可惜很少人还记得。

历史如此,诗歌也是这样。当文学史把南朝诗歌与汉魏或者魏晋诗歌联接,或者相并列,作为魏晋南北朝或者汉魏六朝文学的组成部分,就有一个权威的声音警示我们:汉魏、魏晋乃至晋宋的诗歌,多少还有可能与风骨、骨力扯上关系,到了齐梁、梁陈、陈隋,就每况愈下,越发靡丽,甚至不可救药了。所以,是作为“后生”的南北朝多少分享了魏晋或汉魏的荣光,而作为前辈的魏晋和汉魏则多少受到了南北朝的牵累。几百年以后,盛唐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过“不觉前贤畏后生”,几乎可以移用来比拟这种局面。所以,尽管很多后代诗人作家从南北朝诗歌中获得哺养,却羞于承认,或者勇于否认,说轻一些,这叫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如果说重一些,那就是忘恩负义。

南北朝诗歌是南北朝文学的主体。它要挺直腰杆,获得自己的地位,也不难,只要唤醒文学史中的历史记忆,洗去曾经的骂名和污名,摆出曾经树立的典范,摊开曾经积累的资本,就能名正而言顺了。

二 谁都知道,诗史与政治史是两码事。诗史与诗风的盛衰节奏,并不一定与政治史合拍。政治史可以截然划清界限,而诗歌史的分期往往是模糊重叠的。一个诗人可以跨越两个朝代,一种诗风也可以绵延于两个时段。可是,轮到要为某一段诗史划清起迄点,大多数时候还是照搬或者参照政治史上的朝代起迄、王位更代。有一些诗坛的新动向,正好发生于前后两个朝代之间,所以,诗歌史上有所谓“晋宋之际”的说法,这无疑是一个左右逢源的时期,也是一种前后两个朝代都不得罪的分法。谁都知道,人为地为诗史划定一个明确的起迄点,无非是慰情聊胜于无的做法。对这部诗选来说,与其把晋宋之间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不如模糊一些为好,模糊就有可能灵活,有空间机动。如晋宋之际的谢瞻,就是这种灵活、机动的产物。谢瞻本人由晋入宋,虽然入宋只活了两年,在刘裕即位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他的《九日从宋公戏马台诗》更是作于刘裕上台之前,当时的国号还是晋,但晋早已有名无实,真正执掌天下权柄的是宋公刘裕。天下早已是刘裕的天下,只是国号暂时没换而已。这正可以突出诗歌史和政治史的不同步。

接下来,是颜延之和谢灵运。这两位也是由晋入宋,但在刘宋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他们代表的是南北朝诗人中最重要的一群——世族诗人。从《世说新语》以及六朝史传中,经常可以看到世族子弟早慧、文才卓异的例子。谢玄自许芝兰玉树生于阶庭,那是陈郡谢氏家门内的自尊和自豪;颜延之《赠王太常》称许琅琊王氏“舒文广国华”,那是旁观者的揄扬和恭维。这些都有事实的依据,并没有太多的夸张。在门阀政治最为典型的东晋时代,以王导和谢安为核心的王谢两家在政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甚至有“王(琅琊王氏)与马(王室司马氏),共天下”的说法。在文坛特别是诗坛上,世族尤其是王谢这两个一等高门的表现,格外令人瞩目。东晋南朝诗坛上的新风气和新时尚,都是由世家大族引领的,从东晋的玄言诗到南朝的山水诗、永明声律说,从谢惠连体、联句到赋得体,几乎无一例外。也许是因为玄言诗后来的诗史评价不高,所以,东晋诗史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非世族高门出身的陶渊明,风头压过了一群王谢子弟。但另一方面,晋宋之际,“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的玄言诗,被新兴的山水风气取代,开创新风的人物,也出自世家大族,尤其是谢混、谢灵运等人。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这固然是诗史内在理路的流转,也是世族文学审美趣味的自我变革。南朝时代,世家大族在政治上不复东晋往昔的簪缨辉煌,但在诗坛上依然独领风骚,人杰辈出。谢家的谢瞻、谢灵运、谢惠连、谢朓,王家的王微、王僧达、王融、王籍、王褒,庾肩吾、庾信父子,刘孝绰、刘令娴兄妹,在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文化文学传统。颜延之、袁淑、张融、沈约等等,也都是世族出身。北朝诗人中,杨素、卢思道也都有世族的背景。

与世族贵族相比,南朝王室多半不是老资格的贵族,而是由武转文,但也对诗史有贡献。创立刘宋的刘裕是行伍出身,不通文学,据说连签字画押都搞不定,亏得有谋士及时点拨,教他只管把字写大,就能显出王者气魄。他那些几乎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子孙,无法理解乃祖乡巴佬似的俭啬,更看不上他的略输文采。到了第三代的宋孝武帝刘骏、刘铄、刘昶(都是宋文帝的儿子),兄弟三人都有文才,一举弥补了前两代文采的不足,替刘宋王室赢回了面子。萧齐皇帝中,虽然没有前朝的刘骏与后代的萧衍那么突出的文才之士,但竟陵王萧子良和随郡王萧子隆,却都喜欢接触文学之士,谈诗论艺,相处甚欢。特别是围绕萧子良西邸的“竟陵八友”,以及永明时代由西邸文士开始扇扬的诗歌声律说,引领了南朝诗歌的新风尚,最终使中国诗歌走上了声律化的道路。诗史功劳簿上,绝不能少了这一笔。梁武帝萧衍及其子萧统、萧纲、萧绎,文学史上合称“四萧”,父子四人都有才学,纵观中国历史,也不多见。总之,南朝王室贵族与世族贵族这两个群体,是最盛产诗人的,南朝诗歌有显著的贵族趣味,是丝毫不足为奇的。

鲍照是南朝寒素诗人的代表。在世族占据政治和文学要津的时代,寒门出身的鲍照备受压抑,在压抑中喷薄而出,发出了愤懑不平的高亢声音,闯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殊为难得的是,他的妹妹鲍令晖也有罕见的文才。这是南朝并不多见的女诗人之一。此外,还有另外一位女诗人——彭城刘氏出身的刘令娴。鲍、刘两位门第背景绝然不同,恰好可以作为南朝女诗人的代表。

从题材内容上看,南北朝诗歌有关山水、离别、拟古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山水诗是南朝对于诗史的特别贡献,在山水描写中融入赋笔的细腻描绘、人生的玄理思考和心理情绪的投射,技术越来越圆熟,体式也越来越稳定。并称“大小谢”的谢灵运和谢朓的山水诗各有千秋,一个多用赋笔,一个多用比兴,一则以理趣胜,一则以意趣长。到南朝后期,山水写景技术更加成熟。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深得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阴铿、何逊等人在物色描写方面的功力,连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也不敢小觑。实际上,后来的山水诗人,任他腾挪变化,大抵都跳不出南朝人划出的金箍圈子。

送行赠别诗也屡见不鲜,往往嵌入山水景色的描写,情景交融,韵味悠长。有这样一幕场景:送行与被送行者都是诗坛名家,都留下了诗作,而且还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这就是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与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对读这两首诗,就好比透过两台摄影机,观看那幕江边依依惜别的情景。

拟古是汉魏六朝文学的时尚,几乎跟流行病一样风行。此风在南朝方兴未艾。每一个成名的南朝诗人集中,基本都可以找到拟古的作品,只是数量多少不同而已。如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就是这种风气中的典型产品。拟古是对前辈典型的模仿,是对前贤大家的学习,是从艺术大家仓库中借贷,是文学经典化的一种认定方式。《拟魏太子邺中集》和《杂体三十首》,都是拟古组诗,规模大,规划周密,而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有自觉的艺术追求。如何开掘和利用传统文学资源,如何通过拟古超越前人乃至评骘历史,谢灵运和江淹凿通了新的通道,开启了新的可能。喜爱摹拟的人,并非都没有开阔的文学视野,也并不都少转益多师的胸襟。

在《史记》和《汉书》中,当刘邦、项羽等大英雄出现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时,总有歌诗相伴出现,于是我们读到了《大风歌》和《垓下歌》。歌诗使这些历史人物形象立体化,也增添了历史故事的戏剧性和抒情性。一方面,这可以说是史书中最早的一种“有诗为证”;另一方面,就歌诗而言,这也可以说是“有史为证”。南朝诗歌中也有同类的诗作:很多诗人在生命的危急关头,往往是在即将死于非命的临终时刻,多有赋诗抒怀明志,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些诗作中浸透了政治的沉重,铺满了宦途的荆棘,充满了生命的忧愤低回。这与通常印象中南朝贵族歌吟的悠闲节奏与靡丽词采,形成了有张力的对照。南北朝历史上,谢晦、谢世基、谢灵运、范晔、吴迈远等人都作过临终诗。《南史·梁本纪》载:“(魏师至,帝)在幽逼,求酒饮之,制诗四绝。其一曰:‘南风且绝唱,西陵最可悲。今日还蒿里,终非封禅时。’”这也几乎可以算作梁元帝萧绎的临终绝唱。刘昶仓皇逃命时的断句,江总题在鲁广达棺材上的短诗,虽然与临终诗有所不同,但在表达生命沉思方面,与临终诗是同一主题的。

“诗可以群”,意思是说诗歌可以促进人与人间思想感情的交流,有益于社会群体的和谐相处。汉武帝时代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即使真实可信,也是相当个别的现象。南北朝时代,友朋间的诗歌赠答、唱和与联句,堪称日常现象,表明“诗可以群”这种社会功能,可以普遍而有效地发挥出来了。参与赠答、唱和与联句的,不乏诗坛名家。谢灵运与谢惠连之间,是同族兄弟之间亲密的文字往来。颜延之与王僧达、范云和何逊,是忘年交之间的赠答。柳恽和吴均、杨素与薛道衡,彼此地位高下有别,但篇什往返,相知赠答,交流的主要是诗友之间的情谊。这些赠答诗,不仅诗体之间形成对话关系,其使用的词语意象也往往相同或相似,形成彼此关联的关系。

“来而不往,非礼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赠答诗中有社交礼仪,有秀才人情,也有风雅竞争。如果赠答诗彼此意脉承连,或者形式类同,联系更直接,更明确,更紧密,那就是唱和诗了。一唱一和,其乐融融。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特地使用谢惠连标志性的蝉联格(也称“谢惠连体”),借此向这位“可爱”的族弟致敬。另外几篇唱和诗,如王僧达《和琅琊王依古》、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王融《和王友德元古意二首》以及庾信《和侃法师》等,也颇有特色。有点奇怪的是,这几篇都是和作,而不是原唱。原唱较易,和作较难,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老生常谈。但是,南朝唱和诗不和韵,没有后来唱和诗那么多拘束,作和诗的人先认真拜读了赠诗,被激起争胜之心,就有可能产生好诗。

范云与何逊之间不仅有赠答,还有联句。比如何逊《酬范记室云》。所谓联句,就是一首诗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成一篇。这种创作方式兴起于东晋南朝,有的每人两句,如刘孝绰与妹妹刘令娴的联句,兄妹合作,有心灵感应,整体感较强。有的每人四句,如范云与何逊的联句。范、何联句分开来看,很像是两首五绝,各说各话,并不像后代的联句诗那么浑然一体。这是联句诗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诗可以群”的另一种表现,是同题共作,这是从建安时代开始蔚为风气的,到南朝更为频繁,更加自觉。永明时代,诗人同题唱和颇多,有几次规模都相当可观。比如,永明七年(489)著名学者刘瓛去世后,由随郡王萧子隆和竟陵王萧子良发起,曾以《经刘瓛墓下作》为题,组织谢朓、虞炎、柳恽、沈约等人同题共作。另一次则是为谢朓送行的同题创作,参加者有沈约、范云、王融、萧琛、谢朓等九人。这次同题共作,配备的是一支“超豪华”的团队,值得另眼相待。

如何拈题,如何选韵,决定了诗歌的写作方式。在南朝诗史上引人注目的赋得和分韵,表面上是两种制题方式,实际上是两种写作方式。赋得其实就是分题,这种制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赋得眼前景物,一种是赋得古人的成句。如江总《赋得三五明月满》和张正见《薄帷鉴明月》,都属于后一种。南朝贵族宴集或游乐场合分题作诗,经常采用这种赋得形式。分派题目之外,又进一步分派诗韵,要求以限定的韵字作诗。这就叫做分韵,也叫做赋韵。曹景宗《华光殿侍宴赋韵》,就是一次典型的分韵创作,行伍出身的曹景宗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赋得也好,分韵也罢,实质上是南朝诗史文人化、贵族化和宫廷化的体现。

分题与分韵,可以说是作诗中的双重“双规”原则,说易行难。一重是用规定的题目和规定的韵部作诗,另一重则是在规定的场合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诗作。借用柳宗元的诗句,这真是所谓“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花不自由”(《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南朝诗史由朴素的古诗走上声律化的道路,走向唐代格律诗形式的逐渐完善,就是一段从自由走向不自由、再从不自由走向自由的路程。在这个过程中,南朝诗史也使自身逐渐地从不重要走向重要。

就语言形式来说,南北朝诗歌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大类,五言诗是正体大宗,七言诗是新兴诗体。五言诗作者多,在南朝前期已经相当成熟。七言诗体则起步较晚,作者较少,幸亏有鲍照这样的大家不拘旧格,大胆革新,勇于创造,才为七言诗积累一点像样的家底。直到梁代,在钟嵘的诗学批评专著《诗品》中,仍是只评五言诗,不评更为古典的四言体,也不评七言诗,因为在当时很多人眼中,七言诗较为俚俗,尚未成大气候。挨到南朝末期,才有了较多较成熟的七言诗作。七言与五言联袂登台亮相,方无愧怍。就诗体发展而言,乐府诗与文人诗可以比作南北朝诗歌发展的双轮或者两翼,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互动,是包括南北朝在内的历代诗歌发展的重要动力。留存至今的南北朝乐府民歌,就是这种民间文学的一部分。我们今天看到的民歌文本,大多数通过南朝尤其是南朝史官和乐府机构而保存下来,很多都已然经过文人的改写。北朝的民歌尽管经过翻译、改写乃至剪裁,仍然保持了不同于南方的北地风貌。在传唱和写定的过程中,文人从民歌那里,汲取了内容与形式的资源,进而推动了文人诗的发展。

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木兰从军》之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政治史上的南北朝,以分为主,诗歌史上的南北朝,则以合为主。笼统地说,南北诗歌有同有异,北朝诗歌总体上不及南朝繁盛,大多数时候,南朝在前面引领风气,而北朝在后面追随。南朝的文学名家,在北朝往往有自己的“粉丝”,北朝“粉丝”之间还互不相能,以至彼此掐架,闹得不亦乐乎的,也不是仅见的事。细分开来说,某些诗人、某些题材、某些篇章,也有北朝反超南朝的,这就像当时南北朝聘使往来,在行人言辞交锋的场合,也不见得每次都是南朝占据上风。但总体上还必须承认,南朝诗歌比北朝发达得多,所以,任何一部诗歌选本,都是南朝诗人远多于北朝诗人。不过,《木兰辞》往往成为这一段诗歌选本的压轴篇章,却为总结这段诗史带来了别一番意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本文节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7期)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简述(待打印)
  • 一.先秦诗歌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 ...查看


  • [华夏掠影]游抱犊寨
  • 游抱犊寨,阴天,较冷,人多 标签:抱犊寨 纪实摄影 搜狐图片 张立波 图片摄  分类:人文摄影 2011-03-25 23:38 抱犊寨不是一个村庄,而是一座名山的名称.它位于鹿泉市境内,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地的旅游景区. 抱犊寨 ...查看


  • 诗歌手抄报内容:楚辞的作用与影响
  •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 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 ...查看


  • 李白和杜甫诗作的不同
  • 李白和杜甫诗作的不同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并峙的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史"一个高扬浪漫主义风帆:一个手握现实主义大笔.二者皆是以诗人的个人特性结合时代特点而自成 ...查看


  • 魏晋南北朝诗歌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 一.复习提要 本章应按课文后的"提示"要求,背诵应该背诵的诗篇,且熟记 有些诗歌的名句及出处. 熟悉这一章中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尤其是象曹植.左思.陶渊 明.庚信等一批作家. 要注意分析一些重要作 ...查看


  • 学校功能室布置
  • 三楼西墙 1. 整面墙涂成天蓝色(包括门的颜色). 2. 黑板拿掉,换成荣誉榜和活动掠影. 3. 讲台用木板包起来,并做成三层,可用来摆放一些奖杯和奖牌及学生作品. 4. 荣誉榜和活动掠影上安装立体标语"今天的小发明家,明天的大科 ...查看


  • 中国数学家及其著作的地理学分析
  • 第21卷增刊科学学研究 V01.21Supp2003年12月 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 Dec.2003 文章编号:1003-2053(2003)07-0035-03 中国数学家及其著作的地理学分析 贾文毓 (山西 ...查看


  • 小学生必知文学常识
  • 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5个). 20.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小学语文课外文学常识 1.李白,字太白,世称‚ ...查看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1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