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解说词历史背景

1、隋朝末年,隋炀帝变本加厉,愈加骄奢,荒淫无度。官府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2、公元611年,隋炀帝一意孤行,发兵远征高丽。老百姓心中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点燃。

山东王薄、河南李密、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到处是农民起义的旗帜,到处是反抗暴政

的呼声。 3、太原留守李渊本为隋朝命臣,但长期得不到隋炀帝信任。李渊与窦皇后次子李世民认为,只有拥兵自立,才能保住家族地位和利益,并趁机扩张势力。在李世民的反复劝说下,李渊

终于起兵。短短半年,李渊父子统率的军队超过20万。公元617年三月,隋炀帝被杀,隋

朝灭亡。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即位,改国号唐。

随后,隋末农民战争变成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

4、公元624年,各地农民军和割据地主武装被彻底消灭,山河归一。

统一中国的不朽功业主要由李世民领导下完成。

李世民战功赫赫,遗憾的是,他没能成为太子。

天下必归枭雄。于是,一场流血政变就在眼前。

公元626年初夏的一个清晨,十几个士兵埋伏在玄武门外,此刻,他们只等待一个

人的发令。

他们的将领正是唐高祖之子——李世民。这一天对他而言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他挑选

了最得力的尉迟敬德等九员大将与他同战,而他对战的目标,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太子

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此时刚刚走出玄武门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感觉情况不妙,但为时已晚。李世民出现在

眼前,他高声叫住二人。仓皇之间,李元吉欲拉弓射杀李世民,然而忙乱之下,竟然三次都

无法张弓搭箭。反倒是冷静的李世民取出弓来,一箭射去,当场将太子李建成射死马下。随

后双方展开混战,李元吉也中箭落马。

5、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被迫交出兵权,并下诏退位。李世民

登基,是为唐太宗,改年号贞观。

杀兄逼父,这种人间惨剧自然有悖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李世民通往皇权之路与

对二者的评价却有天壤之别,这究竟是为什么?如何开创贞观之治,重整破碎不

堪的大唐山河,组建一个团结高效的核心领导集团便成当务之急。出现原因/采取措施

1、李世民善于纳贤由来已久。早在公元621年,身为秦王的他就创办了文学馆,广泛搜罗

贤才,罗致当世文士。馆中集有“十八学士”:既有以诗赋文章名世的虞世南、褚亮、许敬

宗等,又有以经史学问著称的孔颖达、陆德明、姚思廉等,还包括了极富政治军事才干的房

玄龄、杜如晦、杜淹等人。 “十八学士”组成了李世民的智囊团,不仅帮助他成功夺取皇

位,而且成为日后“贞观之治”的核心力量。 然而,从秦府到皇宫,李世民此时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朝廷环境,这险峻的局面来

自当时朝廷中的三种人。 面对复杂的局势,李世民如何让这三类出身不同的人为其所用? 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他下令召见一位大臣。这位大臣正是玄武门事变中,坚定站

在太子李建成一边并为其出谋划策的魏征。

李世民严厉地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三兄弟。 魏征却神色自若地说,太子要

是早听我的,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大祸了。

大臣们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然而李世民却很欣赏魏征的率真,理解他的忠其所事,不但不再追究旧怨,而且马上重用魏征。

感激于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魏征从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世民听取了魏征的建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于是贞观年间形成了兼听纳谏的

良好风气。 除魏征外,当时经常进谏的大臣还有王珪(gui)、戴胄(zhou)、马周、张玄素

等人,以及他的妻子长孙皇后,甚至在隋炀帝时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闻名的封德彝(yi)也有多次进谏的记录。

太宗在位二十多年,进谏的官员多达三十余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总共二百余

事,达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于改进朝政、帮助唐太宗施行正确的决策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也正是李世民对此的清醒认识,让他具备了多数君王所缺失的宽容与大度。 唐太宗武装夺取皇权两个月后,这一天清晨,都城长安异常热闹,诸子百官从四面

八方涌向玄武门,他们要来参加唐太宗亲自主持的题为“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力图找到

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然而辩论一开始,便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派意见。 李世民认为魏征说的有道理,便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然而,进行“大治”呢? 李世民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他不禁自问,为何曾经繁荣富强的隋王朝,不到40年便土崩瓦解?他总结隋炀帝灭亡的三大原因:一是大兴土木,广治宫室,二是搜罗美

女,淫乐无度,三是东征西讨,穷兵黩武。 李世民惊叹于那些在隋朝盛世中创造奇迹的民众,在随后的战乱中,爆发了如此巨

为了不重蹈隋朝覆辙,李世民和大臣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治国。 在他眼里,百姓如同水,君主如同船,君民一体,休戚与共。当君主的如果通过损

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会引发政权的颠覆。 正是知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李世民反复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在这种理念之下,李世民定下了“抚民以静”的策略,形成了一整套以民为本的思

想。他将这些思想转化为一系列具体政策,“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才得以步步展开。 而君臣论治的主要内容则记录在唐玄宗时期史官吴兢所撰《贞观政要》一书中,被

后人传颂。 便令2、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武德律》,制定《贞观律》,后来,长孙无忌又组织19位大臣

与法律专家为《唐律》作注,完成《唐律疏议》三十卷。《唐律》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最古

老、最完备的一部法典,对后来的封建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 完备的法律条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法。对此,唐太宗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亲戚故友、王公大臣概不能外。公元635年,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因违反军令而被李

靖治罪,后免死改判发配边疆,有人上书请求念其为秦王府旧臣予以宽大,李世民说:“理

国守法,事须画一。赦免了他便开了侥幸之路,有功的人很多,赦免他,其他人也会轻于犯

法。”于是驳回上书,维持原判。 皇帝以身作则,执法如山,在“朕即天下”的时代,还有哪个皇帝敢于像李世民这

样,把自己关进权力的笼子里? 法治的另一面是教化,李世民多次强调执法要“慎刑宽刑”,“死者不可再生,用

法务在宽简”。

公元631年,他将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 而且对复审有了明确规定,以增加纠正冤狱错案的机会。第二年,李世民亲自审问囚犯,当他看到死刑犯即将被处死时,心中顿

生怜悯,便下令释放还家,约定来年秋季回来接受处决。又令将全国所有死囚一律释放,让

他们在期限之前来京师集合。 第二年秋天期限到时,没有人督促,没有人组织,头一年释放的总共390居然一个不少全都按时到达集合。李世民十分感动,下令全部赦免。 贞观年间,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这天,长安城万人空巷,大家纷纷涌向长安城东。 这一天,皇帝脱去龙袍,换上短衣便鞋,他要亲自下田耕种,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 这种景象,在古代数不清的封建帝王中并不多见,而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一位。3、藉田之礼荒废既久,现在得以恢复,百姓惊骇之余,无不欢呼雀跃。 在农业社会,粮食丰欠与水利建设息息相关。都江堰的建成,促成天府之国的千年

富庶与稳定。一次洪水或一次大旱,就可致百姓颗粒无收,而且可能造成社会动荡,政权动

摇。4、为了加强水利建设,唐太宗整顿治水机构,工部设水部郎中和员外郎,京师设都水监,

掌管京师河渠疏浚与灌溉事宜。贞观年间,仅《新唐书》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达27个。

为解决扬州旱灾修建的扬州勾城塘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八百余顷。从此,扬州连年

丰收。沧州疏通无棣河、长芦河、漳河及衡河,从此无复水害。公元633年,夏州朔方(今

陕西横山)开延化渠,引乌水入库狄泽。公元636年,汴州陈留(今属河南)开观音陂,溉

田百顷,给粮食丰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社会,发展经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口。 这是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陕西地方戏曲——弦板腔,曲目多取自历史演义和民间故

事。这些老艺人们生活在咸阳市一个叫袁家村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唐朝时期距离都城长安有相当的距离,曾经在隋朝末年经历过战乱,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汉人不得不迁移北方。 今天,老艺人们常常聚到一起对着北方唱起他们的戏曲,这戏曲中饱含了他们祖辈

漂泊的经历,以及艰难生活的写照。 隋末战乱,北方突厥掠去大量汉人。同时,不少汉人为避乱而纷纷北逃,导致人口

锐减。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人口仅存二百余万,不及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李世民即位后,马上意识到人口严重缺乏的问题,迅速增加人口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5、为稳固住汉人人口,唐太宗还规定:男20女15为法定结婚年龄;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

当奖励;无能力娶妻者政府给予帮助。李世民还把婚姻及人口增加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指标,作为升降的参考。 今天,袁家村很多村民的先辈都是当时李世民从北方迁回的,而这里的人们最热衷

的弦板腔曲目,也是歌颂李世民的传统曲目《乾坤袋》。 到了李世民之子唐高宗即位之初的公元652人口近两千万,比武德年间增加了近一倍。人口是维系一个政权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检验治

国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李世民“抚民以静”的政策带来的效果十分明显。公元630年,关中农业丰收,流

九年、十三年一直到十六年,又是丰收年成。 6、边患问题。 公元628年,唐太宗消灭割据势力梁师都,基本上解除了全国各地割据混乱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两年后,名将李靖率唐军肃清了多年危害边疆的突厥势力,使唐王朝北方边疆

得以安定下来。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或被击败,或主动归附。

唐朝势力达至天山南北,西部边疆从此稳定。 虽然当时的唐朝有足够的兵力取得战争胜利,但李世民认为,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且稳定并不长久。只有采取怀柔政策,以德服人,平等视之,才能让他们真心归附。

公元641年隆冬,16岁的文成公主穿嫁衣,画红妆,这位聪慧美丽、饱读诗书的

公主,即将离开故乡,远嫁遥远的吐蕃,成为其首领松赞干布的夫人。

这也是唐太宗与少数民族的联姻策略,不仅为吐蕃送去一桩婚事,还让文成公主带

去大唐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以及各种药物和书籍,甚至大批工匠和乐队。

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在和亲的队伍护送下,文成

公主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进入吐蕃,也让汉人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冶金

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先后在西藏传播开来。

后人传颂的故事。 在陕西的乾陵博物馆里,收藏了作为陪葬品的唐代官俑,他们中有汉人,也有少数

民族。东突厥归附中央政府之后,为加强管理,唐太宗将他们中的大部分留在原地定居,保留原来的组织和风俗习惯,实行高度自治。另一部分则迁至内地,其成功治理的经验又推广至其他少数民族部落。 这些底座上方曾经矗立着“十四国蕃君石像”,他们是当时被唐太宗征服并归顺的

14个少数民族首领。

唐朝威震寰宇,天下各族感恩戴德,纷纷融入唐朝大家庭,俯首称臣,尊称李世

民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共主”。 唐太宗李世民受到各少数民族如此爱戴和感念的背后,折射的是大唐帝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辽阔、稳定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具有的强大的归附力和影响力。 唐太宗统治下的贞观一朝的强盛,不仅表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辽阔、四夷来朝,

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享太平时代,而且表现在

7、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 李世民设文学馆、弘文馆,罗致贤才文士搜集整理经籍图书。他酷爱读史,十分强

调历史经验对于当下的影响。《晋书》《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南史》《北史》《隋书》,这是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史”中的其中八部史书。正是贞观年间在李世民的主持下完成的。 这是为名“昭陵六骏”的浮雕石像,“六竣”指的是在唐王朝建立之前,李世民先

后骑过的六匹战马,这些浮雕展现了李世民和其所乘战马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英姿。而当上

皇帝之后,武将出身的李世民坚持“偃武修文”的治国方略。不仅促成全国大兴文治,而且

自身读书不辍。史载,李世民经常彻夜苦读,“不知东方既白”。 有李世民如此高雅的文化爱好和倡导及其身体力行,贞观一朝的文化发达便水到渠

成。 然而,世间所有好戏都有落幕的那一天。公元643年,贞观盛世迎来一个拐点。8、打击 这一年的正月十七日,一代名臣魏征逝世。这对于唐太宗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他宣布罢朝五日,还令文武百官都要参加魏征的丧礼。

出殡那天,唐太宗登上皇家禁苑的西楼,遥望夕阳下渐渐远去的送葬行列,悲恸不

已,发出“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的哀叹。

李世民无限感念魏征,他之后对群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u二)逝,遂亡一镜矣!”

失去了魏征这面最宝贵的镜子,还有谁能来直言不讳地提醒唐太宗的过失呢?随着魏征这个标志性人物的离去,“贞观之治”的夺目光华也似乎随之渐渐黯淡下来。

杜如晦、长孙皇后、魏征、房玄龄、马周、高士廉、李靖„„忠臣、爱妻、谏士一一离去。在这种情况下,贞观后期的李世民有所松懈,出现了令人遗憾的“渐不克终”现象。 李世民晚年健康状况不佳,加以遭遇废立太子风波和征讨高丽的失败,致使情绪低落,诸病缠身。公元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年仅52岁。 太宗驾崩,天下同悲,长安城中,百姓泪流成河。少数民族同胞自发组织上百人的队伍,千里迢迢赴长安吊唁。 丧事一切从简。 尽管李世民在其晚年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能大体上坚持约己克俭的原则。这对于一位创立伟大功业的封建帝王来说,实在是令人动容的美好品德。 “贞观之治”彻底落下了帷幕。一个伟大的时代,终于在落寞悲伤的气氛中画上了句号。 爱民如子、从善如流、自省内敛、求贤若渴、崇尚简朴、克俭制欲„„李世民在他任上毫无疑问拥有上述美德,这对于一个权力至高无上的帝王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李世民说过:用人当作镜子,可以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曾经拿魏征作为检验自己对错的一面镜子,现在,唐太宗离去了,却成为后世上至最高帝王下至普通官吏的一面永不磨灭的镜子。 开元时期的史学家、《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他认为,唐尧、虞舜、夏禹、殷汤、周之文武、汉之文景,都比不过贞观时代。编辑《新唐书》的史臣们也说,唐太宗治下的贞观年代,是汉朝以来未曾有过的盛世。 “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贞观时期的中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和谐社会,在皇帝自身德行、君臣之间与君民之间的良好关系乃至民族关系等方面,留下了值得珍视的遗产。唐太宗和他的时代,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中。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下的治世)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1]

历史背景编辑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1]

纳,或择善而从。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3]

政治编辑 唐太宗即位後,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令隋末动汤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分权行政

中国君主专制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中央集权。这种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

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珪,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

[5]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6]

从谏如流

唐太宗重用人才,虚怀纳谏,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6]

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防范贪污主要取决于一套科学修明的政治体制,光靠事后的打击只能取效于一时,不能从根子上铲除贪污赖以滋生的社会土壤。[4]

完善制度

唐太宗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这些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7]

轻刑订律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

军事编辑 太宗即位时年仅27岁,唐王朝在太宗统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唐太宗大力推行府兵制,屡次对外用兵,经略四方,先後平定东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征高句丽,联姻吐蕃、高昌,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加上太宗能维护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太宗则被周边诸族尊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向唐室进贡。唐太宗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9-11]

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作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

劫持唐使。王玄策只身逃到吐蕃,借来吐蕃军和尼泊尔军向印度进发。连战三天,印度军大败。唐军斩首三千余级,水中淹死印度兵约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副使蒋师仁追上并俘虏之。此战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匹。

疆域编辑

经济编辑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奖励垦荒,“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5]

薄赋尚俭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徵发不夺民时;同时太宗崇尚节俭,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救灾恤贫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唐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予耕作,以安定民生。唐初关中连年灾荒,太宗即开仓赈济灾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为灾民赎回卖出子女,使灾民得以度过荒年。[5]

扶持商业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中国君主专制王朝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种田人要低好几个等次。这也是中国的君主专制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人口编辑

《新唐书·志四十一》: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12]

外交编辑

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文化编辑

在文化方面,唐太宗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君长遣子弟到来留学。

1.设馆兴学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学馆,有十八学士,即位後更在京设弘文馆,徵集图书二万余卷;同时重建地方州县学校,扩充京师国子监,延聘名儒出任学官,生员多至万人,并接受新罗、吐蕃、日本等的君长皆派子弟来华求学,由是时文教生员背景多元,复兴卓然有成。[14]

2.撰经修史

命孔颖达等人修定《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学;又置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朝国史,开官修历史的风气。

太宗戮力复兴文教,奖励学术,外国君长如高句丽、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来唐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传播四方。东亚各国尤以日本、高丽为甚,深受唐文化影响。[15] 后世影响编辑 成就

1.奠定国基(对当世影响)

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对后世影响)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15]

3.政风沿袭(对后世影响)

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对当世影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15]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16]

不足

贞观时期的初唐处于帝国的上升阶段,贞观之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唐太宗本人施政的问题上。

按照儒家经典教义来改造皇帝,自王莽死于乱刃之中以后,就成了儒家知识分子们退而求其次的理想。明君唐太宗,正是这种理想的产物。这种改造与被改造,其实是从玄武门事变后开始的。事变后的太宗急于获得社会舆论的认可,自然就和怀有“内圣外王”理想的儒家知识分子们一拍即合。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有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特征。[17] 十渐不克终疏

在贞观年间漫长的进谏与纳谏游戏中,唐太宗与他的臣僚们正变得越来越形式主义。大臣们极力想要压抑太宗的私欲,将他纳入“内圣外王”的正确轨道,所以频繁进谏。太宗则几乎逢谏必纳,对进谏者无不大加赏赐,但在行动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改观:奖赏过谏臣之后,想去游猎仍然会去;想修筑新的别宫仍然会修。所以,改造唐太宗的活动,最终演变成了单纯的进谏和纳谏活动,而且完全流于形式主义。

贞观八年,一个小官僚皇甫德参进谏说:“陛下往日修筑洛阳宫,耗费民力;收取地租,则过分征敛;民间女子都喜欢梳高髻,也是向宫里学的。”太宗听后大怒:“这个皇甫德参,是不是国家不征用一个劳动力,一斗地租都不收取,然后朕的宫女们都剃着光头,他才满意?”至于他对着长孙皇后说要找机会杀了魏征这个“田舍汉”,自然更有名。也正是在这一年,魏征敏感地觉察出了太宗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他直言不讳地说道:“陛下如今不再喜欢直言了。虽然还勉强接受,但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豁达。”同样是在这段时间,魏征开始以自己的“目疾”为借口,屡屡“求为散官”。[17]

贞观十三年(639年),魏征有一篇系统批评贞观之治走下坡路的奏章,后人题为《十渐不克终疏》,其中说道:“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顷年以来,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还揭露唐太宗说过“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在用人方面,“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信之,或一朝疑而远之……”

魏征所说是贞观中期的情况,魏征之后,这样正直的声音就少多了。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充容徐氏上疏批评时政:“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等等。这些批评的存在,是全面了解贞观时代的重要参考。[18] 历史评价编辑

赞扬

唐·吴兢:“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以来,未之有也。”[19]

北宋·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20]

北宋·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北宋·苏辙:“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北宋·范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为太宗乎?及其成功,复归于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曾巩:“法度之行,礼乐之盛,田畴之制,详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取,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万古所不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近人曾有学案争议,最后多方核实,此段是说太宗超越前王,而非不及)

北宋·何去非:“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21]

北宋·胡寅:“两汉盛时,太宗所可及也。禹、汤、文、武之业,岂不在所希慕乎!” 南宋吕祖谦:“当时之治,不唯贞观而已,虽并隆于尧、舜可也。”

南宋陆九渊:“太宗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功业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听拂逆之辞于畴昔所恶之臣。呜呼!此其所以致贞观之治,庶几于三代之王者乎?”

南宋真德秀:“后世人主好学者莫如唐太宗,贞观之规模不可以不复。”

郭思贞:“二帝三王之治,后世莫能及者,顺人之道,尽乎仁义也。唐太宗以英武之资,克敌人如拉朽,所向无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耳。”

元吴澄:“三代以后享国之久唯汉与唐,唐之可称者三君而已。太宗文皇帝身兼创业守成之事,纳谏求治励精不倦,其效至于米三钱,外户不闭,故贞观之盛有非开元元和之所可及,而太宗卓然为唐三宗之冠。”

元·戈直:“至于后世之君,莫不列之讲读,形之论议,景仰而效法焉。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两汉之贤君六七作,何贞观之政独赫然耳目之间哉?”“然屈己以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以下,绝无而仅有者也。后人之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禹以本固邦宁为难,汤以时沈克终为难,太宗身兼创业、守成之事,不以其已能者自满,而以其未能者为惧,其致贞观之治也哉!”

明太祖:“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明季历代论书汇编,有评价唐太宗:“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后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后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明·赵弼:“(太宗)传三百载之唐柞哉,太宗在位朝有贤良之宰辅,内有长孙之贤后,致治之美庶乎? 成康秦汉以来皆莫及也。实天之时四夷入仕及朝贡者数百人皆痛哭剪发势面割耳流血洒地,非有得于华夷之心而能然乎。史臣曰:秦汉以来功德兼隆一人而已”。

浚仪国史修文志:“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以来,未之有也。” 明宪宗:“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莫若贞观之盛。”“其济世康民,伟有成烈,卓乎不可及也,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于二帝三王之道,有治未纯也。然而嘉尚之者,以其可为行远登高之助也。”

张绪通:“整个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朝代,即汉代与唐代奉行道的哲学。这两个帝国是当时全部地球文明中最健康、最幸运、最先进的国度。监狱是空的,遗落在街道上的贵重东西没有人捡,所有国民充满自信。这是因为这两个朝代的政府达到了礼制与正义政府的水准。历史学家把这两个朝代称为中国的黄金时代。”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 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并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 柏杨《中国人史纲》:“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参考资料

 1.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5-07-2] 2. 《通典》记载杜正伦奏“……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3. 《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一·魏徵》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2015-07-3] 4. 贞观盛世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引用日期2015-07-3] 5. 《简明中国古代史》,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6. 李世民为政举措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15-07-3] 7. 唐太宗李世民爱民开明的为君之道 .深圳新闻网.2011-07-28[引用日期2015-06-24] 8.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 9.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唐之德大矣!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 无不州县,

遂尊天子曰“天可汗”。三王以来,未有以过之。至 荒区君长,待唐玺纛乃能国

 10.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渠领共言 :“生荒陋地,归身圣化,天至尊赐官爵,与为

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世为唐臣。”乃诏碛南䴙弟鸟泉之阳置过邮六十八所,具群马、湩、肉待使客,岁内貂皮为赋。

贞观之治解说词历史背景

1、隋朝末年,隋炀帝变本加厉,愈加骄奢,荒淫无度。官府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2、公元611年,隋炀帝一意孤行,发兵远征高丽。老百姓心中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点燃。

山东王薄、河南李密、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到处是农民起义的旗帜,到处是反抗暴政

的呼声。 3、太原留守李渊本为隋朝命臣,但长期得不到隋炀帝信任。李渊与窦皇后次子李世民认为,只有拥兵自立,才能保住家族地位和利益,并趁机扩张势力。在李世民的反复劝说下,李渊

终于起兵。短短半年,李渊父子统率的军队超过20万。公元617年三月,隋炀帝被杀,隋

朝灭亡。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即位,改国号唐。

随后,隋末农民战争变成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

4、公元624年,各地农民军和割据地主武装被彻底消灭,山河归一。

统一中国的不朽功业主要由李世民领导下完成。

李世民战功赫赫,遗憾的是,他没能成为太子。

天下必归枭雄。于是,一场流血政变就在眼前。

公元626年初夏的一个清晨,十几个士兵埋伏在玄武门外,此刻,他们只等待一个

人的发令。

他们的将领正是唐高祖之子——李世民。这一天对他而言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他挑选

了最得力的尉迟敬德等九员大将与他同战,而他对战的目标,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太子

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此时刚刚走出玄武门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感觉情况不妙,但为时已晚。李世民出现在

眼前,他高声叫住二人。仓皇之间,李元吉欲拉弓射杀李世民,然而忙乱之下,竟然三次都

无法张弓搭箭。反倒是冷静的李世民取出弓来,一箭射去,当场将太子李建成射死马下。随

后双方展开混战,李元吉也中箭落马。

5、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被迫交出兵权,并下诏退位。李世民

登基,是为唐太宗,改年号贞观。

杀兄逼父,这种人间惨剧自然有悖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李世民通往皇权之路与

对二者的评价却有天壤之别,这究竟是为什么?如何开创贞观之治,重整破碎不

堪的大唐山河,组建一个团结高效的核心领导集团便成当务之急。出现原因/采取措施

1、李世民善于纳贤由来已久。早在公元621年,身为秦王的他就创办了文学馆,广泛搜罗

贤才,罗致当世文士。馆中集有“十八学士”:既有以诗赋文章名世的虞世南、褚亮、许敬

宗等,又有以经史学问著称的孔颖达、陆德明、姚思廉等,还包括了极富政治军事才干的房

玄龄、杜如晦、杜淹等人。 “十八学士”组成了李世民的智囊团,不仅帮助他成功夺取皇

位,而且成为日后“贞观之治”的核心力量。 然而,从秦府到皇宫,李世民此时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朝廷环境,这险峻的局面来

自当时朝廷中的三种人。 面对复杂的局势,李世民如何让这三类出身不同的人为其所用? 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他下令召见一位大臣。这位大臣正是玄武门事变中,坚定站

在太子李建成一边并为其出谋划策的魏征。

李世民严厉地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三兄弟。 魏征却神色自若地说,太子要

是早听我的,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大祸了。

大臣们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然而李世民却很欣赏魏征的率真,理解他的忠其所事,不但不再追究旧怨,而且马上重用魏征。

感激于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魏征从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世民听取了魏征的建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于是贞观年间形成了兼听纳谏的

良好风气。 除魏征外,当时经常进谏的大臣还有王珪(gui)、戴胄(zhou)、马周、张玄素

等人,以及他的妻子长孙皇后,甚至在隋炀帝时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闻名的封德彝(yi)也有多次进谏的记录。

太宗在位二十多年,进谏的官员多达三十余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总共二百余

事,达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于改进朝政、帮助唐太宗施行正确的决策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也正是李世民对此的清醒认识,让他具备了多数君王所缺失的宽容与大度。 唐太宗武装夺取皇权两个月后,这一天清晨,都城长安异常热闹,诸子百官从四面

八方涌向玄武门,他们要来参加唐太宗亲自主持的题为“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力图找到

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然而辩论一开始,便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派意见。 李世民认为魏征说的有道理,便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然而,进行“大治”呢? 李世民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他不禁自问,为何曾经繁荣富强的隋王朝,不到40年便土崩瓦解?他总结隋炀帝灭亡的三大原因:一是大兴土木,广治宫室,二是搜罗美

女,淫乐无度,三是东征西讨,穷兵黩武。 李世民惊叹于那些在隋朝盛世中创造奇迹的民众,在随后的战乱中,爆发了如此巨

为了不重蹈隋朝覆辙,李世民和大臣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治国。 在他眼里,百姓如同水,君主如同船,君民一体,休戚与共。当君主的如果通过损

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会引发政权的颠覆。 正是知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李世民反复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在这种理念之下,李世民定下了“抚民以静”的策略,形成了一整套以民为本的思

想。他将这些思想转化为一系列具体政策,“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才得以步步展开。 而君臣论治的主要内容则记录在唐玄宗时期史官吴兢所撰《贞观政要》一书中,被

后人传颂。 便令2、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武德律》,制定《贞观律》,后来,长孙无忌又组织19位大臣

与法律专家为《唐律》作注,完成《唐律疏议》三十卷。《唐律》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最古

老、最完备的一部法典,对后来的封建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 完备的法律条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法。对此,唐太宗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亲戚故友、王公大臣概不能外。公元635年,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因违反军令而被李

靖治罪,后免死改判发配边疆,有人上书请求念其为秦王府旧臣予以宽大,李世民说:“理

国守法,事须画一。赦免了他便开了侥幸之路,有功的人很多,赦免他,其他人也会轻于犯

法。”于是驳回上书,维持原判。 皇帝以身作则,执法如山,在“朕即天下”的时代,还有哪个皇帝敢于像李世民这

样,把自己关进权力的笼子里? 法治的另一面是教化,李世民多次强调执法要“慎刑宽刑”,“死者不可再生,用

法务在宽简”。

公元631年,他将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 而且对复审有了明确规定,以增加纠正冤狱错案的机会。第二年,李世民亲自审问囚犯,当他看到死刑犯即将被处死时,心中顿

生怜悯,便下令释放还家,约定来年秋季回来接受处决。又令将全国所有死囚一律释放,让

他们在期限之前来京师集合。 第二年秋天期限到时,没有人督促,没有人组织,头一年释放的总共390居然一个不少全都按时到达集合。李世民十分感动,下令全部赦免。 贞观年间,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这天,长安城万人空巷,大家纷纷涌向长安城东。 这一天,皇帝脱去龙袍,换上短衣便鞋,他要亲自下田耕种,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 这种景象,在古代数不清的封建帝王中并不多见,而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一位。3、藉田之礼荒废既久,现在得以恢复,百姓惊骇之余,无不欢呼雀跃。 在农业社会,粮食丰欠与水利建设息息相关。都江堰的建成,促成天府之国的千年

富庶与稳定。一次洪水或一次大旱,就可致百姓颗粒无收,而且可能造成社会动荡,政权动

摇。4、为了加强水利建设,唐太宗整顿治水机构,工部设水部郎中和员外郎,京师设都水监,

掌管京师河渠疏浚与灌溉事宜。贞观年间,仅《新唐书》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达27个。

为解决扬州旱灾修建的扬州勾城塘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八百余顷。从此,扬州连年

丰收。沧州疏通无棣河、长芦河、漳河及衡河,从此无复水害。公元633年,夏州朔方(今

陕西横山)开延化渠,引乌水入库狄泽。公元636年,汴州陈留(今属河南)开观音陂,溉

田百顷,给粮食丰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社会,发展经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口。 这是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陕西地方戏曲——弦板腔,曲目多取自历史演义和民间故

事。这些老艺人们生活在咸阳市一个叫袁家村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唐朝时期距离都城长安有相当的距离,曾经在隋朝末年经历过战乱,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汉人不得不迁移北方。 今天,老艺人们常常聚到一起对着北方唱起他们的戏曲,这戏曲中饱含了他们祖辈

漂泊的经历,以及艰难生活的写照。 隋末战乱,北方突厥掠去大量汉人。同时,不少汉人为避乱而纷纷北逃,导致人口

锐减。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人口仅存二百余万,不及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李世民即位后,马上意识到人口严重缺乏的问题,迅速增加人口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5、为稳固住汉人人口,唐太宗还规定:男20女15为法定结婚年龄;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

当奖励;无能力娶妻者政府给予帮助。李世民还把婚姻及人口增加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指标,作为升降的参考。 今天,袁家村很多村民的先辈都是当时李世民从北方迁回的,而这里的人们最热衷

的弦板腔曲目,也是歌颂李世民的传统曲目《乾坤袋》。 到了李世民之子唐高宗即位之初的公元652人口近两千万,比武德年间增加了近一倍。人口是维系一个政权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检验治

国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李世民“抚民以静”的政策带来的效果十分明显。公元630年,关中农业丰收,流

九年、十三年一直到十六年,又是丰收年成。 6、边患问题。 公元628年,唐太宗消灭割据势力梁师都,基本上解除了全国各地割据混乱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两年后,名将李靖率唐军肃清了多年危害边疆的突厥势力,使唐王朝北方边疆

得以安定下来。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或被击败,或主动归附。

唐朝势力达至天山南北,西部边疆从此稳定。 虽然当时的唐朝有足够的兵力取得战争胜利,但李世民认为,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且稳定并不长久。只有采取怀柔政策,以德服人,平等视之,才能让他们真心归附。

公元641年隆冬,16岁的文成公主穿嫁衣,画红妆,这位聪慧美丽、饱读诗书的

公主,即将离开故乡,远嫁遥远的吐蕃,成为其首领松赞干布的夫人。

这也是唐太宗与少数民族的联姻策略,不仅为吐蕃送去一桩婚事,还让文成公主带

去大唐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以及各种药物和书籍,甚至大批工匠和乐队。

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在和亲的队伍护送下,文成

公主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进入吐蕃,也让汉人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冶金

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先后在西藏传播开来。

后人传颂的故事。 在陕西的乾陵博物馆里,收藏了作为陪葬品的唐代官俑,他们中有汉人,也有少数

民族。东突厥归附中央政府之后,为加强管理,唐太宗将他们中的大部分留在原地定居,保留原来的组织和风俗习惯,实行高度自治。另一部分则迁至内地,其成功治理的经验又推广至其他少数民族部落。 这些底座上方曾经矗立着“十四国蕃君石像”,他们是当时被唐太宗征服并归顺的

14个少数民族首领。

唐朝威震寰宇,天下各族感恩戴德,纷纷融入唐朝大家庭,俯首称臣,尊称李世

民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共主”。 唐太宗李世民受到各少数民族如此爱戴和感念的背后,折射的是大唐帝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辽阔、稳定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具有的强大的归附力和影响力。 唐太宗统治下的贞观一朝的强盛,不仅表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辽阔、四夷来朝,

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享太平时代,而且表现在

7、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 李世民设文学馆、弘文馆,罗致贤才文士搜集整理经籍图书。他酷爱读史,十分强

调历史经验对于当下的影响。《晋书》《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南史》《北史》《隋书》,这是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史”中的其中八部史书。正是贞观年间在李世民的主持下完成的。 这是为名“昭陵六骏”的浮雕石像,“六竣”指的是在唐王朝建立之前,李世民先

后骑过的六匹战马,这些浮雕展现了李世民和其所乘战马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英姿。而当上

皇帝之后,武将出身的李世民坚持“偃武修文”的治国方略。不仅促成全国大兴文治,而且

自身读书不辍。史载,李世民经常彻夜苦读,“不知东方既白”。 有李世民如此高雅的文化爱好和倡导及其身体力行,贞观一朝的文化发达便水到渠

成。 然而,世间所有好戏都有落幕的那一天。公元643年,贞观盛世迎来一个拐点。8、打击 这一年的正月十七日,一代名臣魏征逝世。这对于唐太宗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他宣布罢朝五日,还令文武百官都要参加魏征的丧礼。

出殡那天,唐太宗登上皇家禁苑的西楼,遥望夕阳下渐渐远去的送葬行列,悲恸不

已,发出“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的哀叹。

李世民无限感念魏征,他之后对群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u二)逝,遂亡一镜矣!”

失去了魏征这面最宝贵的镜子,还有谁能来直言不讳地提醒唐太宗的过失呢?随着魏征这个标志性人物的离去,“贞观之治”的夺目光华也似乎随之渐渐黯淡下来。

杜如晦、长孙皇后、魏征、房玄龄、马周、高士廉、李靖„„忠臣、爱妻、谏士一一离去。在这种情况下,贞观后期的李世民有所松懈,出现了令人遗憾的“渐不克终”现象。 李世民晚年健康状况不佳,加以遭遇废立太子风波和征讨高丽的失败,致使情绪低落,诸病缠身。公元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年仅52岁。 太宗驾崩,天下同悲,长安城中,百姓泪流成河。少数民族同胞自发组织上百人的队伍,千里迢迢赴长安吊唁。 丧事一切从简。 尽管李世民在其晚年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能大体上坚持约己克俭的原则。这对于一位创立伟大功业的封建帝王来说,实在是令人动容的美好品德。 “贞观之治”彻底落下了帷幕。一个伟大的时代,终于在落寞悲伤的气氛中画上了句号。 爱民如子、从善如流、自省内敛、求贤若渴、崇尚简朴、克俭制欲„„李世民在他任上毫无疑问拥有上述美德,这对于一个权力至高无上的帝王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李世民说过:用人当作镜子,可以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曾经拿魏征作为检验自己对错的一面镜子,现在,唐太宗离去了,却成为后世上至最高帝王下至普通官吏的一面永不磨灭的镜子。 开元时期的史学家、《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他认为,唐尧、虞舜、夏禹、殷汤、周之文武、汉之文景,都比不过贞观时代。编辑《新唐书》的史臣们也说,唐太宗治下的贞观年代,是汉朝以来未曾有过的盛世。 “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贞观时期的中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和谐社会,在皇帝自身德行、君臣之间与君民之间的良好关系乃至民族关系等方面,留下了值得珍视的遗产。唐太宗和他的时代,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中。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下的治世)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1]

历史背景编辑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1]

纳,或择善而从。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3]

政治编辑 唐太宗即位後,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令隋末动汤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分权行政

中国君主专制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中央集权。这种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

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珪,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

[5]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6]

从谏如流

唐太宗重用人才,虚怀纳谏,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6]

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防范贪污主要取决于一套科学修明的政治体制,光靠事后的打击只能取效于一时,不能从根子上铲除贪污赖以滋生的社会土壤。[4]

完善制度

唐太宗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这些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7]

轻刑订律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

军事编辑 太宗即位时年仅27岁,唐王朝在太宗统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唐太宗大力推行府兵制,屡次对外用兵,经略四方,先後平定东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征高句丽,联姻吐蕃、高昌,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加上太宗能维护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太宗则被周边诸族尊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向唐室进贡。唐太宗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9-11]

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作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

劫持唐使。王玄策只身逃到吐蕃,借来吐蕃军和尼泊尔军向印度进发。连战三天,印度军大败。唐军斩首三千余级,水中淹死印度兵约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副使蒋师仁追上并俘虏之。此战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匹。

疆域编辑

经济编辑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奖励垦荒,“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5]

薄赋尚俭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徵发不夺民时;同时太宗崇尚节俭,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救灾恤贫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唐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予耕作,以安定民生。唐初关中连年灾荒,太宗即开仓赈济灾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为灾民赎回卖出子女,使灾民得以度过荒年。[5]

扶持商业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中国君主专制王朝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种田人要低好几个等次。这也是中国的君主专制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人口编辑

《新唐书·志四十一》: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12]

外交编辑

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文化编辑

在文化方面,唐太宗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君长遣子弟到来留学。

1.设馆兴学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学馆,有十八学士,即位後更在京设弘文馆,徵集图书二万余卷;同时重建地方州县学校,扩充京师国子监,延聘名儒出任学官,生员多至万人,并接受新罗、吐蕃、日本等的君长皆派子弟来华求学,由是时文教生员背景多元,复兴卓然有成。[14]

2.撰经修史

命孔颖达等人修定《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学;又置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朝国史,开官修历史的风气。

太宗戮力复兴文教,奖励学术,外国君长如高句丽、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来唐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传播四方。东亚各国尤以日本、高丽为甚,深受唐文化影响。[15] 后世影响编辑 成就

1.奠定国基(对当世影响)

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对后世影响)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15]

3.政风沿袭(对后世影响)

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对当世影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15]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16]

不足

贞观时期的初唐处于帝国的上升阶段,贞观之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唐太宗本人施政的问题上。

按照儒家经典教义来改造皇帝,自王莽死于乱刃之中以后,就成了儒家知识分子们退而求其次的理想。明君唐太宗,正是这种理想的产物。这种改造与被改造,其实是从玄武门事变后开始的。事变后的太宗急于获得社会舆论的认可,自然就和怀有“内圣外王”理想的儒家知识分子们一拍即合。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有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特征。[17] 十渐不克终疏

在贞观年间漫长的进谏与纳谏游戏中,唐太宗与他的臣僚们正变得越来越形式主义。大臣们极力想要压抑太宗的私欲,将他纳入“内圣外王”的正确轨道,所以频繁进谏。太宗则几乎逢谏必纳,对进谏者无不大加赏赐,但在行动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改观:奖赏过谏臣之后,想去游猎仍然会去;想修筑新的别宫仍然会修。所以,改造唐太宗的活动,最终演变成了单纯的进谏和纳谏活动,而且完全流于形式主义。

贞观八年,一个小官僚皇甫德参进谏说:“陛下往日修筑洛阳宫,耗费民力;收取地租,则过分征敛;民间女子都喜欢梳高髻,也是向宫里学的。”太宗听后大怒:“这个皇甫德参,是不是国家不征用一个劳动力,一斗地租都不收取,然后朕的宫女们都剃着光头,他才满意?”至于他对着长孙皇后说要找机会杀了魏征这个“田舍汉”,自然更有名。也正是在这一年,魏征敏感地觉察出了太宗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他直言不讳地说道:“陛下如今不再喜欢直言了。虽然还勉强接受,但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豁达。”同样是在这段时间,魏征开始以自己的“目疾”为借口,屡屡“求为散官”。[17]

贞观十三年(639年),魏征有一篇系统批评贞观之治走下坡路的奏章,后人题为《十渐不克终疏》,其中说道:“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顷年以来,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还揭露唐太宗说过“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在用人方面,“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信之,或一朝疑而远之……”

魏征所说是贞观中期的情况,魏征之后,这样正直的声音就少多了。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充容徐氏上疏批评时政:“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等等。这些批评的存在,是全面了解贞观时代的重要参考。[18] 历史评价编辑

赞扬

唐·吴兢:“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以来,未之有也。”[19]

北宋·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20]

北宋·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北宋·苏辙:“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北宋·范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为太宗乎?及其成功,复归于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曾巩:“法度之行,礼乐之盛,田畴之制,详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取,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万古所不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近人曾有学案争议,最后多方核实,此段是说太宗超越前王,而非不及)

北宋·何去非:“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21]

北宋·胡寅:“两汉盛时,太宗所可及也。禹、汤、文、武之业,岂不在所希慕乎!” 南宋吕祖谦:“当时之治,不唯贞观而已,虽并隆于尧、舜可也。”

南宋陆九渊:“太宗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功业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听拂逆之辞于畴昔所恶之臣。呜呼!此其所以致贞观之治,庶几于三代之王者乎?”

南宋真德秀:“后世人主好学者莫如唐太宗,贞观之规模不可以不复。”

郭思贞:“二帝三王之治,后世莫能及者,顺人之道,尽乎仁义也。唐太宗以英武之资,克敌人如拉朽,所向无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耳。”

元吴澄:“三代以后享国之久唯汉与唐,唐之可称者三君而已。太宗文皇帝身兼创业守成之事,纳谏求治励精不倦,其效至于米三钱,外户不闭,故贞观之盛有非开元元和之所可及,而太宗卓然为唐三宗之冠。”

元·戈直:“至于后世之君,莫不列之讲读,形之论议,景仰而效法焉。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两汉之贤君六七作,何贞观之政独赫然耳目之间哉?”“然屈己以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以下,绝无而仅有者也。后人之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禹以本固邦宁为难,汤以时沈克终为难,太宗身兼创业、守成之事,不以其已能者自满,而以其未能者为惧,其致贞观之治也哉!”

明太祖:“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明季历代论书汇编,有评价唐太宗:“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后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后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明·赵弼:“(太宗)传三百载之唐柞哉,太宗在位朝有贤良之宰辅,内有长孙之贤后,致治之美庶乎? 成康秦汉以来皆莫及也。实天之时四夷入仕及朝贡者数百人皆痛哭剪发势面割耳流血洒地,非有得于华夷之心而能然乎。史臣曰:秦汉以来功德兼隆一人而已”。

浚仪国史修文志:“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以来,未之有也。” 明宪宗:“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莫若贞观之盛。”“其济世康民,伟有成烈,卓乎不可及也,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于二帝三王之道,有治未纯也。然而嘉尚之者,以其可为行远登高之助也。”

张绪通:“整个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朝代,即汉代与唐代奉行道的哲学。这两个帝国是当时全部地球文明中最健康、最幸运、最先进的国度。监狱是空的,遗落在街道上的贵重东西没有人捡,所有国民充满自信。这是因为这两个朝代的政府达到了礼制与正义政府的水准。历史学家把这两个朝代称为中国的黄金时代。”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 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并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 柏杨《中国人史纲》:“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参考资料

 1.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5-07-2] 2. 《通典》记载杜正伦奏“……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3. 《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一·魏徵》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2015-07-3] 4. 贞观盛世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引用日期2015-07-3] 5. 《简明中国古代史》,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6. 李世民为政举措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15-07-3] 7. 唐太宗李世民爱民开明的为君之道 .深圳新闻网.2011-07-28[引用日期2015-06-24] 8.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 9.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唐之德大矣!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 无不州县,

遂尊天子曰“天可汗”。三王以来,未有以过之。至 荒区君长,待唐玺纛乃能国

 10.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渠领共言 :“生荒陋地,归身圣化,天至尊赐官爵,与为

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世为唐臣。”乃诏碛南䴙弟鸟泉之阳置过邮六十八所,具群马、湩、肉待使客,岁内貂皮为赋。


相关文章

  • 20世纪史家探索史学民族风格成就举要
  • 作者:陈其泰 人文杂志 2004年06期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1-0131-08 如何形成和增强中国史学的民族风格,是关系史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推进当代中国 史学达到新的高度 ...查看


  • 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
  • 中华国学精粹典藏 <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 <中国100系列丛书>是不同于一般通史著作的读物.它是以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战争.著作.文化为线,通过叙述100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影响,为发明创造.学术文化和中外关 ...查看


  • 中考历史基础知识点大全
  • 中考历史精讲基础知识点大全 目 录 一. 历史基础知识 1. 中国古代史 „„„„„„„„„„„„„„„„„„„„„„„„„„„„„„1 2. 中国近代史 „„„„„„„„„„„„„„„„„„„„„„„„„„„„„„3 3. 中国现代史 „ ...查看


  • [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677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 (历史学专业本科试用)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152 总学分:9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适用专业:历史学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一.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史&g ...查看


  •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封建时期皇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君统治下的君主专制,较为有效的配置了社会资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封建制度依然肆意践踏人权,扭曲人的思想,厉行文化专制,阻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皇 ...查看


  • 七下历史1-22课
  •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问答式复习(1--4课) 1. 隋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答: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 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出现"开皇之治"的局面? 答:隋文帝. 3. 隋朝是在哪位皇帝在位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 1.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 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 1)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是我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 ...查看


  • 知识点七下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1)建立:581年,杨坚称隋文帝,都城长安. (2)重新统一南北:589年隋灭陈. (3)隋朝类似于秦朝,都因暴政而短命. 2.大运河:(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