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目前,蒙牛管理团队核心成员撰写的《蒙牛内幕》成了众多企业家、经理人、学者、媒体乃至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书洋洋30万字,总结了蒙牛成功的核心优势(关键因素),读来很有启发,现节选书中部分精华,以飨读者。
《蒙牛内幕》从蒙牛发展历程、蒙牛经营模式、蒙牛文化等方面着手,全方位透视蒙牛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成长轨迹,并力图提炼出对众多经营管理者乃至一般人有所启示的普遍规律。总结起来,蒙牛的成功要素有以下五点:
企业家:牛根生——蒙牛成功的核心灵魂
没有牛根生就一定没有如此成功的蒙牛。他的经历(原伊利生产经营副总裁)、品德(正直、仁厚、坚韧等)、价值观(财散人聚,经营人心,大胜靠德,大智靠学等)在同样大师级别的企业家中,牛根生可能是最令人佩服的一个。
中国的民营企业普遍处于初创阶段,企业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创始人的综合水平。(中国民营企业离欧美的职业经理人时代还很远)。
企业家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所以中国乳业也就仅仅出现一个空前绝后的牛根生一人,而不会有第二人。
企业文化:本质就是牛根生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为人之道”,蒙牛将企业文化上升到了企业核心的高度,而不是一些企业所谓的“口号”。
以其“经营人心”为例:
——蒙牛强调“举贤避亲”,防止企业的家族化倾向;
——选才“三合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选合适的人才,而不是一些企业的高才低用,低才高用。
——“上礼下”规则:只允许上级送下级财物,禁止下级送上级礼物。
——“三正氛围”塑造“三全员工”,公司只有具备“正义、正气、正确(决策)”的基本面,奉行“公平、公正、公开”,才会有“上下同欲”,才会有“全心、全力、全时”的员工。
——“集体开会,领导坐地上”“老牛出差深圳睡地板”等等
……
如果书中所描述的都在坚持不懈的实施,蒙牛的企业文化取中国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制度文化之长,令人敬佩!
企业战略——决定了蒙牛真正的成功
蒙牛使命和远景:强乳兴农;创第一品牌,建中国乳都。
蒙牛总体经营战略:专注乳业同步发展,整合资源滚动做强。
——显然,不熟不做,专注于乳业,不盲目多元化,是蒙牛的根本发展战略。
经营思路:目标导向——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
重大决策:如市场
布局(先打深圳等);工厂布局(国际水准样板工厂,国际示范牧场等),广告集中上央视等等。
反观国内的许多公司,仅仅几千万,几个亿的销售额,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就开始四面出击,寻找所谓的“馅饼”(其实更多的时候是陷阱),盲目的实施多元化战略。
有所不为,才有所为!专注!专注!再专注!烦躁的中国企业家们,前进的途中还是歇歇脚吧。
制度——保障战略、策略的实施
蒙牛靠牛根生、杨文俊等原伊利高层10人齐心协力投资创立,一开始就按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运作。
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在规范的制度保障下,蒙牛的创始人们才真正会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患难与共,比肩作战!
后来,随着摩根等投资银行的介入和香港的上市,蒙牛的上市公司运行制度更加健全。
几年前,摩根等国际投行之所以看中蒙牛,不只是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更加看中的是蒙牛的经营团队和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
“系统好,凡夫变天才;系统不好,天才变凡夫”,在好的制度里,一个平凡的员工会发挥其应有的贡献,但是在一个不完善的制度里,人才也会变成庸才。
蒙牛能被摩根等财团看中,能够成为香港最“牛”的上市公司之一,有产权明晰,独立运行的机制,股东价值为先,相对先进的管理制度是前提条件。
营销策划——四两拨千斤,令人惊叹!
蒙牛绝对是营销的顶尖高手,其综合策划水平应该在养生堂之上,在中国的消费品业界可能无出其右!
“运筹帷幄,决策千里,98%的成功在于家中的营销决策”“媒体无大小,新闻无小事”“事件营销是品牌的成长线”“事事都是营销点”“定期主动给媒体发送稿件”等等,从这些标语就可见营销策划和公关的重视程度。
虽然蒙牛的中央台广告很猛,但相比于它的事件营销那是小巫见大巫。蒙牛深知“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吸引公众的眼球。
“公关第一”“事件营销第一”,蒙牛和牛根生本人都做到了。最近数年,关于蒙牛的媒体报道多达数万篇,单单9月5日一天,网络上关于蒙牛的新闻就多达30多条!
“争创内蒙古第二品牌”“神五上天”“摩根参股”“香港上市”“老牛捐股”“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还有《蒙牛内幕》本书……
只要注重事件营销,善于炒作的蒙牛的从来不缺乏素材,连“牛根生参加央视春节晚会”也成了新闻,最近关于“蒙牛到底是花多少元赞助超级女声”都成了许多媒体的报料!
蒙牛的营销炒作绝对可以成为中国最经典的营销
教科书标准案例!
作为营销人也不得不感叹:这是近年来最令人尊敬的快速消费品企业!
编者的话:目前,蒙牛管理团队核心成员撰写的《蒙牛内幕》成了众多企业家、经理人、学者、媒体乃至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书洋洋30万字,总结了蒙牛成功的核心优势(关键因素),读来很有启发,现节选书中部分精华,以飨读者。
《蒙牛内幕》从蒙牛发展历程、蒙牛经营模式、蒙牛文化等方面着手,全方位透视蒙牛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成长轨迹,并力图提炼出对众多经营管理者乃至一般人有所启示的普遍规律。总结起来,蒙牛的成功要素有以下五点:
企业家:牛根生——蒙牛成功的核心灵魂
没有牛根生就一定没有如此成功的蒙牛。他的经历(原伊利生产经营副总裁)、品德(正直、仁厚、坚韧等)、价值观(财散人聚,经营人心,大胜靠德,大智靠学等)在同样大师级别的企业家中,牛根生可能是最令人佩服的一个。
中国的民营企业普遍处于初创阶段,企业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创始人的综合水平。(中国民营企业离欧美的职业经理人时代还很远)。
企业家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所以中国乳业也就仅仅出现一个空前绝后的牛根生一人,而不会有第二人。
企业文化:本质就是牛根生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为人之道”,蒙牛将企业文化上升到了企业核心的高度,而不是一些企业所谓的“口号”。
以其“经营人心”为例:
——蒙牛强调“举贤避亲”,防止企业的家族化倾向;
——选才“三合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选合适的人才,而不是一些企业的高才低用,低才高用。
——“上礼下”规则:只允许上级送下级财物,禁止下级送上级礼物。
——“三正氛围”塑造“三全员工”,公司只有具备“正义、正气、正确(决策)”的基本面,奉行“公平、公正、公开”,才会有“上下同欲”,才会有“全心、全力、全时”的员工。
——“集体开会,领导坐地上”“老牛出差深圳睡地板”等等
……
如果书中所描述的都在坚持不懈的实施,蒙牛的企业文化取中国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制度文化之长,令人敬佩!
企业战略——决定了蒙牛真正的成功
蒙牛使命和远景:强乳兴农;创第一品牌,建中国乳都。
蒙牛总体经营战略:专注乳业同步发展,整合资源滚动做强。
——显然,不熟不做,专注于乳业,不盲目多元化,是蒙牛的根本发展战略。
经营思路:目标导向——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
重大决策:如市场
布局(先打深圳等);工厂布局(国际水准样板工厂,国际示范牧场等),广告集中上央视等等。
反观国内的许多公司,仅仅几千万,几个亿的销售额,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就开始四面出击,寻找所谓的“馅饼”(其实更多的时候是陷阱),盲目的实施多元化战略。
有所不为,才有所为!专注!专注!再专注!烦躁的中国企业家们,前进的途中还是歇歇脚吧。
制度——保障战略、策略的实施
蒙牛靠牛根生、杨文俊等原伊利高层10人齐心协力投资创立,一开始就按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运作。
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在规范的制度保障下,蒙牛的创始人们才真正会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患难与共,比肩作战!
后来,随着摩根等投资银行的介入和香港的上市,蒙牛的上市公司运行制度更加健全。
几年前,摩根等国际投行之所以看中蒙牛,不只是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更加看中的是蒙牛的经营团队和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
“系统好,凡夫变天才;系统不好,天才变凡夫”,在好的制度里,一个平凡的员工会发挥其应有的贡献,但是在一个不完善的制度里,人才也会变成庸才。
蒙牛能被摩根等财团看中,能够成为香港最“牛”的上市公司之一,有产权明晰,独立运行的机制,股东价值为先,相对先进的管理制度是前提条件。
营销策划——四两拨千斤,令人惊叹!
蒙牛绝对是营销的顶尖高手,其综合策划水平应该在养生堂之上,在中国的消费品业界可能无出其右!
“运筹帷幄,决策千里,98%的成功在于家中的营销决策”“媒体无大小,新闻无小事”“事件营销是品牌的成长线”“事事都是营销点”“定期主动给媒体发送稿件”等等,从这些标语就可见营销策划和公关的重视程度。
虽然蒙牛的中央台广告很猛,但相比于它的事件营销那是小巫见大巫。蒙牛深知“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吸引公众的眼球。
“公关第一”“事件营销第一”,蒙牛和牛根生本人都做到了。最近数年,关于蒙牛的媒体报道多达数万篇,单单9月5日一天,网络上关于蒙牛的新闻就多达30多条!
“争创内蒙古第二品牌”“神五上天”“摩根参股”“香港上市”“老牛捐股”“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还有《蒙牛内幕》本书……
只要注重事件营销,善于炒作的蒙牛的从来不缺乏素材,连“牛根生参加央视春节晚会”也成了新闻,最近关于“蒙牛到底是花多少元赞助超级女声”都成了许多媒体的报料!
蒙牛的营销炒作绝对可以成为中国最经典的营销
教科书标准案例!
作为营销人也不得不感叹:这是近年来最令人尊敬的快速消费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