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六上:[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本文较长的特点,将本课教学定位为一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赏析的阅读课。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即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对课文内容质疑,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英雄垂暮部分;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第三课时完成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复述课文和小练笔的教学任务。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导课

上节课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风采,嘎羧得到人们的救护,起死回生,二十多年过去,嘎羧已成为垂暮英雄。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

[第一课时的教学,已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四个精彩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同时学习第一片段。此时,学生不难理解嘎羧生命最后的辉煌是后面的三个片段。]

二、指导品读重披战甲──由句而意而词,感悟英武豪气

1.嘎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战甲就是其中一个,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嘎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嘎羧的心情变化。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句子──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和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嘎羧见到象鞍后的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本文对战象嘎羧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其形象特征,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重点语句,揣摩其义,初步感受嘎羧形象。]

2.嘎羧在见到象鞍前后,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嘎羧心情的波动?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心情是很急躁的,从语段中的十分亢奋烧得通红轻吼急促地踏着等词语可以看出。而见到象鞍后心情变得平静了,从一下子安静下来呼呼吹去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等语句能体会到。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品句、品词,揣摩重点词语的描写,由句而意而词,符合学生阅读心理,利于感悟嘎羧的英武豪气。]

3.嘎羧在见到象鞍前的内心如此焦躁,它还可能有哪些举动呢?

[拓展想象是高年段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之一,教师可抓住焦躁举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目的是为了体会战象对当年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象鞍的怀念,对见到旧时战友的激动。预设答案:还可能扇动着它的大耳朵;我觉得它可能焦躁地甩着尾巴;嘎羧还可能会用它那硕大的身躯去撞象房]

4.如何朗读这些语段?(可让学生练习读一读;然后指名朗读;评价;再指名读;评价;全班齐读。)

[本教学环节设计总体意图是:以抓住重披战甲时嘎羧的心情为主要线索,先引导学生找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相关句子,再品句中关键词语,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切合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这样教,简单、自然、扎实。]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本文较长的特点,将本课教学定位为一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赏析的阅读课。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即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对课文内容质疑,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英雄垂暮部分;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第三课时完成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复述课文和小练笔的教学任务。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导课

上节课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风采,嘎羧得到人们的救护,起死回生,二十多年过去,嘎羧已成为垂暮英雄。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

[第一课时的教学,已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四个精彩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同时学习第一片段。此时,学生不难理解嘎羧生命最后的辉煌是后面的三个片段。]

二、指导品读重披战甲──由句而意而词,感悟英武豪气

1.嘎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战甲就是其中一个,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嘎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嘎羧的心情变化。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句子──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和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嘎羧见到象鞍后的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本文对战象嘎羧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其形象特征,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重点语句,揣摩其义,初步感受嘎羧形象。]

2.嘎羧在见到象鞍前后,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嘎羧心情的波动?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心情是很急躁的,从语段中的十分亢奋烧得通红轻吼急促地踏着等词语可以看出。而见到象鞍后心情变得平静了,从一下子安静下来呼呼吹去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等语句能体会到。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品句、品词,揣摩重点词语的描写,由句而意而词,符合学生阅读心理,利于感悟嘎羧的英武豪气。]

3.嘎羧在见到象鞍前的内心如此焦躁,它还可能有哪些举动呢?

[拓展想象是高年段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之一,教师可抓住焦躁举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目的是为了体会战象对当年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象鞍的怀念,对见到旧时战友的激动。预设答案:还可能扇动着它的大耳朵;我觉得它可能焦躁地甩着尾巴;嘎羧还可能会用它那硕大的身躯去撞象房]

4.如何朗读这些语段?(可让学生练习读一读;然后指名朗读;评价;再指名读;评价;全班齐读。)

[本教学环节设计总体意图是:以抓住重披战甲时嘎羧的心情为主要线索,先引导学生找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相关句子,再品句中关键词语,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切合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这样教,简单、自然、扎实。]


相关文章

  • 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语教学
  • 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语教学 协合中心学校:李彩英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用粉笔.黑板.嘴巴.教材.教案来教授学生,无外乎讲.练结合,极易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 ...查看


  • 三种照应一般情(文中的照应)
  • 听一听 宋朝的王安石,有个儿子叫王元泽,小时候就挺聪明.在七岁那年,有人用一只大笼子,装了一头獐和一头鹿送给王安石.王安石想考考儿子的思维能力.就问儿子:"你看,这笼子里,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小元泽是第一次看到这两 ...查看


  •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课时.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 ...查看


  • 难忘的一天评课稿
  • 篇一:评课稿 < 难忘的一天> 庹家小学 陈正 荣 <难忘的一天>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它是一篇记叙文,写的是一个 十岁的儿童为邓爷爷做了电子计算机的表演,并先后与这位伟人两次握手 ...查看


  • 我付出 我快乐5
  • 我付出 我快乐 香河县城内一小 朱凤艳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1995年,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敬和向往,我自豪地登上了三尺讲台.从此,在教育这块沃土上,用语言播种希望,用 ...查看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 ...查看


  • [失物招领]教案
  • [<失物招领>教案] 来源:小语在线作者:实小语文组 12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失物招领>教案.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 ...查看


  • 教学进度安排
  •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备注 1 亿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读法) 4课时 2 亿以内数的写法.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4课时 3 亿以上的数的认识 4课时 4 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检测.评析 4课时 5 角的度量 4课 ...查看


  • 小语三年级看图作文教学
  • 小语三年级看图作文教学--<小白兔的草帽>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11-25 11:36:33 作者:北站小学 曾晋 发布者:jianrong 三年级看图作文教学 --<小白兔的草帽>教学设计 成都市北站小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