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犯颜①执法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4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1.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中的节奏停顿。(2分)

卿 欲守 法 而 使朕 失 信 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复断之以法

④天下无冤狱: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①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②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4.从选文看,戴胄与唐太宗各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阅读答案:

【答案1】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答案2】①认为  ②伪造(资历)  ③再,又  ④案件

【答案3】①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公布于众,取大信于民众的根据。②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答案4】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犯颜执法,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唐太宗:从善如流和宽宏大度,勇于纳谏、屈己重法。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分析此句,应该按照方法语法结构和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朗读节奏为“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的四个小题,要注意①②为一词多意;③④为古今异义词,所以日常学习中,要注意文言文中词语的归类与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①句的翻译要注意“布”的意思,注意这是一个判断句,有标志性的词语“……者……也”。

②句注意“忿”和“信”的解释,注意将句子翻译通顺,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即可。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文中还有唐太宗对戴冑的评价“忠清公直”。由此就总结出了戴冑的为人。唐太宗能听从大臣的进谏,并屈从于法律条文,对于敢跟自己据理力争的戴冑赞扬“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可见唐太宗是一个能听别人意见,宽宏大量,勇于纳谏的人。分析人物形象,还应该是立足于文本,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表情动作中分析自己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4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1.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中的节奏停顿。(2分)

卿 欲守 法 而 使朕 失 信 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复断之以法

④天下无冤狱: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①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②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4.从选文看,戴胄与唐太宗各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阅读答案:

【答案1】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答案2】①认为  ②伪造(资历)  ③再,又  ④案件

【答案3】①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公布于众,取大信于民众的根据。②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答案4】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犯颜执法,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唐太宗:从善如流和宽宏大度,勇于纳谏、屈己重法。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分析此句,应该按照方法语法结构和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朗读节奏为“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的四个小题,要注意①②为一词多意;③④为古今异义词,所以日常学习中,要注意文言文中词语的归类与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①句的翻译要注意“布”的意思,注意这是一个判断句,有标志性的词语“……者……也”。

②句注意“忿”和“信”的解释,注意将句子翻译通顺,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即可。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文中还有唐太宗对戴冑的评价“忠清公直”。由此就总结出了戴冑的为人。唐太宗能听从大臣的进谏,并屈从于法律条文,对于敢跟自己据理力争的戴冑赞扬“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可见唐太宗是一个能听别人意见,宽宏大量,勇于纳谏的人。分析人物形象,还应该是立足于文本,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表情动作中分析自己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文章

  • 新唐书·徐有功传阅读答案 2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令.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迄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 ...查看


  • 孝经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 ...查看


  • 贞观正要·任贤阅读答案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贞观正要·任贤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 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 ...查看


  • [王珪]阅读答案及翻译
  • 王珪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查看


  • 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 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2分)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李世民畏魏征答案及翻译
  •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 ...查看


  • [华佗论刘禹锡]阅读答案附翻译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华佗论刘禹锡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①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至仓舒②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 ...查看


  • "王叔玠为人雅正,交不苟合"阅读答案及翻译
  • 课外文言文阅读 王叔玠为人雅正,交不苟合.太宗召其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叔玠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叔玠推诚 ...查看


  • 2004年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五)_3
  • 欢迎报考合肥工业大学! 2004年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五) 本试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