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桃花源记》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摘要:《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著名散文,代表其散文创作的最高峰,一般都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陶渊明“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然而,从这篇散文中,我们还能看出它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本文将着重论述《桃花源记》中的移情和原型这两大文艺心理学思想。
关键词:桃花源;文艺心理学;移情;原型
一、 引言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陶渊明(约 365-427 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号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文艺心理学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研究形态之一,是研究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心理的学科。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桃花源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契合了文艺心理学的思想。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家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本文将从以下文艺心理学的两大学说加以论述。
二、 移情说
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是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德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德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对象就是我自己,根据这一标志,我的这种自我就是对象;也就是说,自我和对象的对立消失了,或者说,并不曾在”①。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
①立普斯德,《论移情作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8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44、45页。
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
一、物我互赠。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之融合为一,它们间已不存在界限,主体与客体实现同一,互相沉入。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这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关于这一学说,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下面主要从两个观点对这一学说加以论证。
(一) 作家与自然景物之间的移情
陶渊明所创作的桃花源,实际上是设计了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状态的关系,自然环境和的精神品格、精神境界的关系。中国古代的移情理论,表现了与山水亲近的趋向,与隐逸思想有关。①在《桃花源记》中,他借桃源人之口,道出了对归隐的态度:“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意为不值得把桃源的情形说出去,显然是有意安排的。桃源人从避秦乱始,已有几百年,他们只想过平静的日子,并不曾有意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便是陶渊明所说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俱。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②的“自然之质”。谈到此处,让人不由想起了老子的“自隐无名”,陶渊明生活于崇尚老庄的魏晋,其思想不能不受他的影响。而“自隐无名”的“无名”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不足”二字在精神上正好是一致的。“无名”自然会与孤独相伴。桃源人是孤独的,几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不相往来。对桃源人而言,孤独是他们与动乱社会间建起的一道壁垒;陶渊明也是孤独的,“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③对他而言,孤独是他与世俗官场间筑起的一面屏障,使他得以保持一种无所措意,一种任情率性。于是,陶渊明逃避现世的痛苦,渴望在自然景物那里找到可以慰藉自己心灵的东西,他把自己的情感移情到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的“桃花源”,首先是一个充溢着自然之美的仙境。
① 王先霈,《文艺心理学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②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③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作者笔下,各种自然风物及其各种组合场景所呈现的多姿多彩的自然美,强烈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让我们为之倾倒。“桃花源”之中的自然风物总是被描绘得美妙绝伦,形质兼备。写到桃花林,作家赞美其纯美非凡;写到土地,作家称其沃野平旷;写到屋舍,作家形容其为整齐划一。水源尽头的桃林美景即是一处充满着诱惑力的自然生态美景: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远离尘世喧嚣,山清水秀,溪水潺潺,芳草丰茂,香气四溢。
作家把自己的感觉、情感、意志等都移情到桃花源的自然景物中,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达到了景物与人的高度统一,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一) 作家移情于描写对象
巴尔扎克在《法齐诺 加奈》中说“我为了满足精神上的某些欲望成就,可
①以随心所欲地使自己脱离自己的一切习惯,变成另外一个人”。在《桃花源记》
中,作家把自己想象为一个怡然自得的渔人,进入桃花源,以想象为基本形式构建了桃花源形象,想象的实现使作家心理得到补偿,内心的抑郁的情绪得以宣泄,具有在无法改变现状时带给人的慰藉功能。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作家看来,不知魏晋,乃是一种幸福。对乱世充满不满与痛恨,却无法逃离,桃花源形象寄寓了陶渊明的自慰心理,使之饱经痛苦的苦闷心灵得到最大程度的慰藉。其次是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读《桃花源记》,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的情感。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将被压抑的欲望和情绪宣泄出来,由此心理需求达到平衡,精神上感觉满足与愉悦。
三、 原型说
原型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他是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荣格对于原型的界定一直采取了诗性的态度,他说“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荣格通过对神话的广泛研究和临床的治疗经验,揭示了原型和神话以及神话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他把原型理论扩展到文艺领域。原型,是人类长期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
① 巴尔扎克,《法齐诺 加奈》,载《译文》1958年第1期。
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现象,然后在不同时代通过无意识激活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及原型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不断地以原型的形成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和诗歌中。
(一) 桃花源的原型
桃花源作为理想世界的象征,确立有其悠久的历史根源,并不是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文人的产物,凝聚着中国古代文人及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思想智慧。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对理想世界的想象,最早应该追溯到神话传说中的“原始乐园”,那里呈现的是人类影像中最美好的时光;紧接着战乱、苦难社会的到来,人们萌生了对“乐土”的憧憬和神往;到先秦时期,大师们则不断地回顾人类已经失去的乐园,并试图以哲学的方式为人类寻找“大同世界”。人类不灭的希望沉淀于内心深处,成为”桃花源”文学产生的萌芽。于是,到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固化成为了理想社会的象征。
桃花源意象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定型的发展过程。神话作品中的“原始乐园”,苦难人民想象的“乐土乐国”,以及先秦诸子所期盼的“大同世界”,都是桃花源意象的原始雏形,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桃花源意象多维多层的丰富内涵也渐渐得以填充。到东晋时代,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自身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形成的避世归隐情绪,促使陶渊明将对社会的不满与期望都倾注进入《桃花源记》中,他创建的“远游——追寻——回归”的叙事结构与表意内涵,用来表现自我在非人化世界中境遇及建构理想社会图式的愿望。渔民进入到的“桃花源”世界犹如上古世界,没有破坏和斗争,没有剥削和泠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社会环境安定富足,“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便要还家,做酒杀鸡作食”,还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①总之,这是一个和平、富足、和睦的社会,在这里,人们过着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美满幸福生活。“桃花源”至此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定型,陶渊明将中华民族文人以及人们潜意识里的理想社会想进行了最完美的展示。其蕴含“理想与现实”的对峙消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包含了与“入世而超世”的精神超越等内涵使得“桃花源”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理想世界的象征符码和精神的归宿,桃花源意象得以定型。
① 《千载桃源梦 世外人间情—桃源情结的形成与演进》[J],九江学院学报,2009(5):9-13。
(一) 桃花源的形象
桃花源意象是人类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想象、寄托与表达,是一种象征性符码,它以主观意识中的理想世界,间接暗示与象征其内在的文化理念与思想哲理。因此《桃花源记》中桃花源形象指的是桃花源意象之外在形塑与形之表征,同时桃花源形象与意象之间又有内在重合性,其形之表征与意之涵义表现了现既呈现出的简单的外在特征与欣赏主体本身的静态感官与直觉感受,其形象的内部又蕴涵着深层的文化意寓与独到的人文情怀。
前人未对桃花源形象做过界定,我们可以尝试概括出桃花源形象最显著的几个特征。首先,是以桃花源为主题意蕴的诗文;再次,有些诗虽不是直接以桃花源为题材,但诗中出现了“桃源”、“桃花溪”、“桃溪”、“桃花洞”、“武陵”、“武陵洞”、“武陵源”、“武陵溪”“避秦”等意象组合,而且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理想世界”有着同样的追求;第三,构建的桃花源图景具有完整性,有其独立的表达意蕴,表达出“更好生存方式的意愿”。国内学者赵昆生在他的《中国古代乌托邦——中国传统社会理想进程》一书中认为“凡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或者是脱离现,基础的社会构想,暂时或者永远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社会理想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这样的社会理想即是乌托邦”①。这里提到了国外著名的“乌托邦”,而桃花源分明可以看作是具有东方特色的“乌托邦”,表达了人们意识中的理想模式。而“更好生存方式的愿望”的表达不外乎两个维度,即理想的社会与理想的人,这两者完全概括了文人的理想范围。因此桃花源形象之理想图景自然包括生态环境方面、人类社会生活的层面、人自身的积极发展方面,至于如佛教天国、道教神仙世界等纯粹宗教意义的构拟,就不在本文所论范围之内。第四,可唤起读者的共鸣,世代的文人从此汲取能量,获得抚慰。概括而言,本文所讨论的桃花源形象是客观基础上的想象,都是对现实社会恶劣、黑暗现象的批判,是对现实缺失性的一种补偿,表现的是文人内心“理想世界”的形态。同时,桃花源还表现了人类精神上共通的理想追求,对“理想世界”的追寻不仅是某个单一的个人的欲望,还是民族、社会集体意识的反映。
四、 结束语
《桃花源记》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此时的他,经历了大半生的不如意,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于对现实纷乱的接触和厌恶而去描绘一个
① 赵昆生,《中国古代乌托邦——中国传统社会理想进程》[M].重庆:重庆出版社。
自己理想之中的完美世界,自然成为了情理之中的事。在构建桃花源形象之时,陶渊明得到了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安慰,他的身心和精神移情到了他所描绘的桃花源之中。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他移情于自然景物的过程,又是他对桃花源形象进一步诠释的过程。综上所述,《桃花源记》中充满着文艺心理学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文艺心理学读本》.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吴 云,《陶渊明论稿》.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版。
[3] 魏正申,《陶渊明集译注》.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4] 黄徐玲,《心理补偿视角下古典文学中桃花源形象的建构与衍变》.江西:华东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5]单云婷, 《生态蓝图的诗性建构》. 江苏: 江苏省江南大学文学院学位论文,2004年。
浅谈《桃花源记》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摘要:《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著名散文,代表其散文创作的最高峰,一般都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陶渊明“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然而,从这篇散文中,我们还能看出它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本文将着重论述《桃花源记》中的移情和原型这两大文艺心理学思想。
关键词:桃花源;文艺心理学;移情;原型
一、 引言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陶渊明(约 365-427 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号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文艺心理学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研究形态之一,是研究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心理的学科。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桃花源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契合了文艺心理学的思想。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家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本文将从以下文艺心理学的两大学说加以论述。
二、 移情说
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是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德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德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对象就是我自己,根据这一标志,我的这种自我就是对象;也就是说,自我和对象的对立消失了,或者说,并不曾在”①。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
①立普斯德,《论移情作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8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44、45页。
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
一、物我互赠。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之融合为一,它们间已不存在界限,主体与客体实现同一,互相沉入。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这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关于这一学说,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下面主要从两个观点对这一学说加以论证。
(一) 作家与自然景物之间的移情
陶渊明所创作的桃花源,实际上是设计了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状态的关系,自然环境和的精神品格、精神境界的关系。中国古代的移情理论,表现了与山水亲近的趋向,与隐逸思想有关。①在《桃花源记》中,他借桃源人之口,道出了对归隐的态度:“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意为不值得把桃源的情形说出去,显然是有意安排的。桃源人从避秦乱始,已有几百年,他们只想过平静的日子,并不曾有意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便是陶渊明所说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俱。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②的“自然之质”。谈到此处,让人不由想起了老子的“自隐无名”,陶渊明生活于崇尚老庄的魏晋,其思想不能不受他的影响。而“自隐无名”的“无名”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不足”二字在精神上正好是一致的。“无名”自然会与孤独相伴。桃源人是孤独的,几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不相往来。对桃源人而言,孤独是他们与动乱社会间建起的一道壁垒;陶渊明也是孤独的,“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③对他而言,孤独是他与世俗官场间筑起的一面屏障,使他得以保持一种无所措意,一种任情率性。于是,陶渊明逃避现世的痛苦,渴望在自然景物那里找到可以慰藉自己心灵的东西,他把自己的情感移情到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的“桃花源”,首先是一个充溢着自然之美的仙境。
① 王先霈,《文艺心理学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②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③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作者笔下,各种自然风物及其各种组合场景所呈现的多姿多彩的自然美,强烈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让我们为之倾倒。“桃花源”之中的自然风物总是被描绘得美妙绝伦,形质兼备。写到桃花林,作家赞美其纯美非凡;写到土地,作家称其沃野平旷;写到屋舍,作家形容其为整齐划一。水源尽头的桃林美景即是一处充满着诱惑力的自然生态美景: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远离尘世喧嚣,山清水秀,溪水潺潺,芳草丰茂,香气四溢。
作家把自己的感觉、情感、意志等都移情到桃花源的自然景物中,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达到了景物与人的高度统一,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一) 作家移情于描写对象
巴尔扎克在《法齐诺 加奈》中说“我为了满足精神上的某些欲望成就,可
①以随心所欲地使自己脱离自己的一切习惯,变成另外一个人”。在《桃花源记》
中,作家把自己想象为一个怡然自得的渔人,进入桃花源,以想象为基本形式构建了桃花源形象,想象的实现使作家心理得到补偿,内心的抑郁的情绪得以宣泄,具有在无法改变现状时带给人的慰藉功能。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作家看来,不知魏晋,乃是一种幸福。对乱世充满不满与痛恨,却无法逃离,桃花源形象寄寓了陶渊明的自慰心理,使之饱经痛苦的苦闷心灵得到最大程度的慰藉。其次是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读《桃花源记》,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的情感。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将被压抑的欲望和情绪宣泄出来,由此心理需求达到平衡,精神上感觉满足与愉悦。
三、 原型说
原型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他是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荣格对于原型的界定一直采取了诗性的态度,他说“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荣格通过对神话的广泛研究和临床的治疗经验,揭示了原型和神话以及神话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他把原型理论扩展到文艺领域。原型,是人类长期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
① 巴尔扎克,《法齐诺 加奈》,载《译文》1958年第1期。
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现象,然后在不同时代通过无意识激活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及原型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不断地以原型的形成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和诗歌中。
(一) 桃花源的原型
桃花源作为理想世界的象征,确立有其悠久的历史根源,并不是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文人的产物,凝聚着中国古代文人及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思想智慧。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对理想世界的想象,最早应该追溯到神话传说中的“原始乐园”,那里呈现的是人类影像中最美好的时光;紧接着战乱、苦难社会的到来,人们萌生了对“乐土”的憧憬和神往;到先秦时期,大师们则不断地回顾人类已经失去的乐园,并试图以哲学的方式为人类寻找“大同世界”。人类不灭的希望沉淀于内心深处,成为”桃花源”文学产生的萌芽。于是,到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固化成为了理想社会的象征。
桃花源意象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定型的发展过程。神话作品中的“原始乐园”,苦难人民想象的“乐土乐国”,以及先秦诸子所期盼的“大同世界”,都是桃花源意象的原始雏形,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桃花源意象多维多层的丰富内涵也渐渐得以填充。到东晋时代,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自身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形成的避世归隐情绪,促使陶渊明将对社会的不满与期望都倾注进入《桃花源记》中,他创建的“远游——追寻——回归”的叙事结构与表意内涵,用来表现自我在非人化世界中境遇及建构理想社会图式的愿望。渔民进入到的“桃花源”世界犹如上古世界,没有破坏和斗争,没有剥削和泠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社会环境安定富足,“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便要还家,做酒杀鸡作食”,还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①总之,这是一个和平、富足、和睦的社会,在这里,人们过着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美满幸福生活。“桃花源”至此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定型,陶渊明将中华民族文人以及人们潜意识里的理想社会想进行了最完美的展示。其蕴含“理想与现实”的对峙消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包含了与“入世而超世”的精神超越等内涵使得“桃花源”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理想世界的象征符码和精神的归宿,桃花源意象得以定型。
① 《千载桃源梦 世外人间情—桃源情结的形成与演进》[J],九江学院学报,2009(5):9-13。
(一) 桃花源的形象
桃花源意象是人类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想象、寄托与表达,是一种象征性符码,它以主观意识中的理想世界,间接暗示与象征其内在的文化理念与思想哲理。因此《桃花源记》中桃花源形象指的是桃花源意象之外在形塑与形之表征,同时桃花源形象与意象之间又有内在重合性,其形之表征与意之涵义表现了现既呈现出的简单的外在特征与欣赏主体本身的静态感官与直觉感受,其形象的内部又蕴涵着深层的文化意寓与独到的人文情怀。
前人未对桃花源形象做过界定,我们可以尝试概括出桃花源形象最显著的几个特征。首先,是以桃花源为主题意蕴的诗文;再次,有些诗虽不是直接以桃花源为题材,但诗中出现了“桃源”、“桃花溪”、“桃溪”、“桃花洞”、“武陵”、“武陵洞”、“武陵源”、“武陵溪”“避秦”等意象组合,而且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理想世界”有着同样的追求;第三,构建的桃花源图景具有完整性,有其独立的表达意蕴,表达出“更好生存方式的意愿”。国内学者赵昆生在他的《中国古代乌托邦——中国传统社会理想进程》一书中认为“凡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或者是脱离现,基础的社会构想,暂时或者永远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社会理想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这样的社会理想即是乌托邦”①。这里提到了国外著名的“乌托邦”,而桃花源分明可以看作是具有东方特色的“乌托邦”,表达了人们意识中的理想模式。而“更好生存方式的愿望”的表达不外乎两个维度,即理想的社会与理想的人,这两者完全概括了文人的理想范围。因此桃花源形象之理想图景自然包括生态环境方面、人类社会生活的层面、人自身的积极发展方面,至于如佛教天国、道教神仙世界等纯粹宗教意义的构拟,就不在本文所论范围之内。第四,可唤起读者的共鸣,世代的文人从此汲取能量,获得抚慰。概括而言,本文所讨论的桃花源形象是客观基础上的想象,都是对现实社会恶劣、黑暗现象的批判,是对现实缺失性的一种补偿,表现的是文人内心“理想世界”的形态。同时,桃花源还表现了人类精神上共通的理想追求,对“理想世界”的追寻不仅是某个单一的个人的欲望,还是民族、社会集体意识的反映。
四、 结束语
《桃花源记》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此时的他,经历了大半生的不如意,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于对现实纷乱的接触和厌恶而去描绘一个
① 赵昆生,《中国古代乌托邦——中国传统社会理想进程》[M].重庆:重庆出版社。
自己理想之中的完美世界,自然成为了情理之中的事。在构建桃花源形象之时,陶渊明得到了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安慰,他的身心和精神移情到了他所描绘的桃花源之中。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他移情于自然景物的过程,又是他对桃花源形象进一步诠释的过程。综上所述,《桃花源记》中充满着文艺心理学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文艺心理学读本》.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吴 云,《陶渊明论稿》.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版。
[3] 魏正申,《陶渊明集译注》.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4] 黄徐玲,《心理补偿视角下古典文学中桃花源形象的建构与衍变》.江西:华东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5]单云婷, 《生态蓝图的诗性建构》. 江苏: 江苏省江南大学文学院学位论文,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