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2期J ou 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 g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 2009年6月
从信息传播模式论翻译
赵 明, 封 雷, 陈 攀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本文采用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与德弗勒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直观形象地阐释微观静态的语言翻译观与宏观动态的文化翻译观, 重点分析了作为人内传播的“主我”与“客我”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传播中的读者反馈, 旨在说明翻译是一种传播活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唯一出路和突破口应落在一个“传”字上, 传原作之精要, 传读者之需要; 传原文作者之气息和所述之信息, 传译者之会心与创新。在翻译的坐标系中, 译者应该重新定位, 从静态的“译”转向动态的“传”, 从微观的语言观转向宏观的文化观, 从单向的线性传播转向双向的循环互动, 以确保翻译传播渠道的真正畅通、信息的有效流通和传、受双方的互动, 达到翻译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传播; 模式;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翻译
中图分类号:H 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 (2009) 02-0137-08
翻译是一种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
静态偏狭的语言翻译观仅从“译”的角度论述翻译, 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翻译实践往往偏重语际翻译技巧的运用, 不重视动态的语际转化过程; 仅注重个别语言形式的忠实对等, 忽略对文本语篇的神韵、语气、意境的把握; 只注重微观语义的再现, 无视宏观文化信息的对等; 只顾局部词义的处理, 不顾总体信息的传输。宏观对等的文化翻译观则以“传”为核心, 从理论深层次探讨翻译的本质、过程、目的和效果等问题,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处理翻译实践中的种种问题, 具有纲举目张、整体突破的价值意义。因此, 从“译”到“传”的观念上的改变, 是翻译研究的实质性转变, 它使翻译理论与实践走向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 使之更具活力, 更贴近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本文将采用信息传播模式解读翻译的本质、过程、译者作用、读者反馈、翻译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等问题。
图1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以上模式客观清晰地表现了传播过程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传播要素。以打电话为例, 打电话者(即信息源) “经过大脑的瞬间运作, 利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系统, 组织成表达意思的具体言语, 言语经过话筒变成脉冲信号, 该过程是`编码' ”[1]36。话筒在此便是发射器。经过编码的信息通过信息载体(即信道) 开始传播, 在此信道是电话线或无线的大气空间这一物理传播渠道。在接电话的另一端, 接电话者(或信宿) 通过话筒或听筒(接收器) “又将被编码的信息还原为发出方的声音和内容”[1]36, 即对传过来的信息加以译码(或解码) , 达到接受和理解。如果接电话者与打电话者使用同一种语言系统, 那么理解只是瞬间的事情。如果对接电话者来说, 传来的声音是外语, 那么就要经过接受者有意识的头脑里的翻译过程[1]36, 也就是说, 译码要费一定的“周折”。从图1可以看出, 在整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噪音(比如其他信号或传播技术缺陷等) 会对通过信道的信源发出的声音进行干扰。因此, 理论上信息传输不可能达到100%的完全传输
一、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与德弗勒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
在传播问题上被广泛应用的传播模式之一是香农(Claude Elw ood Shanno n , 1916-2001) 和韦弗(W arren Weaver , 1989-1970) 合作研究出的香农-韦弗线性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
:
收稿日期:2009-0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SJD7400032) 作者简介:赵 明(1957-) , 女,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
封 雷(1974-) ,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2期J ou 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 g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 2009年6月
从信息传播模式论翻译
赵 明, 封 雷, 陈 攀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本文采用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与德弗勒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直观形象地阐释微观静态的语言翻译观与宏观动态的文化翻译观, 重点分析了作为人内传播的“主我”与“客我”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传播中的读者反馈, 旨在说明翻译是一种传播活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唯一出路和突破口应落在一个“传”字上, 传原作之精要, 传读者之需要; 传原文作者之气息和所述之信息, 传译者之会心与创新。在翻译的坐标系中, 译者应该重新定位, 从静态的“译”转向动态的“传”, 从微观的语言观转向宏观的文化观, 从单向的线性传播转向双向的循环互动, 以确保翻译传播渠道的真正畅通、信息的有效流通和传、受双方的互动, 达到翻译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传播; 模式;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翻译
中图分类号:H 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 (2009) 02-0137-08
翻译是一种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
静态偏狭的语言翻译观仅从“译”的角度论述翻译, 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翻译实践往往偏重语际翻译技巧的运用, 不重视动态的语际转化过程; 仅注重个别语言形式的忠实对等, 忽略对文本语篇的神韵、语气、意境的把握; 只注重微观语义的再现, 无视宏观文化信息的对等; 只顾局部词义的处理, 不顾总体信息的传输。宏观对等的文化翻译观则以“传”为核心, 从理论深层次探讨翻译的本质、过程、目的和效果等问题,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处理翻译实践中的种种问题, 具有纲举目张、整体突破的价值意义。因此, 从“译”到“传”的观念上的改变, 是翻译研究的实质性转变, 它使翻译理论与实践走向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 使之更具活力, 更贴近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本文将采用信息传播模式解读翻译的本质、过程、译者作用、读者反馈、翻译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等问题。
图1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以上模式客观清晰地表现了传播过程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传播要素。以打电话为例, 打电话者(即信息源) “经过大脑的瞬间运作, 利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系统, 组织成表达意思的具体言语, 言语经过话筒变成脉冲信号, 该过程是`编码' ”[1]36。话筒在此便是发射器。经过编码的信息通过信息载体(即信道) 开始传播, 在此信道是电话线或无线的大气空间这一物理传播渠道。在接电话的另一端, 接电话者(或信宿) 通过话筒或听筒(接收器) “又将被编码的信息还原为发出方的声音和内容”[1]36, 即对传过来的信息加以译码(或解码) , 达到接受和理解。如果接电话者与打电话者使用同一种语言系统, 那么理解只是瞬间的事情。如果对接电话者来说, 传来的声音是外语, 那么就要经过接受者有意识的头脑里的翻译过程[1]36, 也就是说, 译码要费一定的“周折”。从图1可以看出, 在整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噪音(比如其他信号或传播技术缺陷等) 会对通过信道的信源发出的声音进行干扰。因此, 理论上信息传输不可能达到100%的完全传输
一、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与德弗勒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
在传播问题上被广泛应用的传播模式之一是香农(Claude Elw ood Shanno n , 1916-2001) 和韦弗(W arren Weaver , 1989-1970) 合作研究出的香农-韦弗线性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
:
收稿日期:2009-0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SJD7400032) 作者简介:赵 明(1957-) , 女,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
封 雷(1974-) ,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