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__实验专题复习四:电学实验

1.电路设计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⑴正确性:实验原理所依据的原理应当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⑵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⑶方便性: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⑷精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2.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⑴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的1/3),以减少测读误差。

⑵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选择滑动变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的额定值,对大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是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⑶应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来选择仪器,对于这种情况,只有熟悉实验原理,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总之,最优选择的原则是:方法误差尽可能小;间接测定值尽可能有较多的有效数字位数,直接测定值的测量使误差尽可能小,且不超过仪表的量程;实现较大范围的灵敏调节;在大功率装置(电路)中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小功率电路里,在不超过用电器额定值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电流、电压值,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3.测量电路的选择

⑴电流表的内、外接问题:(甲)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外接电路(简称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电路(简称内接法)。两种接法的选择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方法一:设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分别为RA、RV,被测电阻为Rx,则 当RxRARV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小,应选用内接法

当Rx=RARV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和电压表分流作用相差不大,两种方法均可。

方法二:在RV、RA均不知的情况下,可采用试触法。如图所示,分别将a端与b、c接触,如果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应采用内接法;如果前后两次电压表示数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应采用外接法。

c b

⑵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

甲 乙

为了改变测量电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测量电路的电流),常使滑动变阻器与电源连接作为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主要有两种连接方式:如图(甲)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RX为待测电阻。它的接线方式是电源、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三者串联。对待测电阻供电电压的最大调节范围是:

ERX

~E(RX是待测电阻,R是

RRX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不计电源内阻)。如图(乙)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接线方式是电源与滑动变阻器组成闭合电路,而被测电路与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电阻并联,该接法对待测电阻供电电压的调节范围是:0~E(不计电源内阻时)。

选取接法的原则:

①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接法。

②负载电阻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时,须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路基本起不到调节作用。

③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压)时,应采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

④负载电阻的阻值Rx小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或相差不大,并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不要求从零开始起调,可用限流式接法。

⑤两种电路均可使用时应优先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电路结构简单,总功率较小。 滑动变阻器的粗调和微调作用:

①在限流电路中,全电阻较大的变阻器起粗调作用,全电阻较小的变阻器起微调作用。 ②在分压电路中,全电阻较小的变阻器起粗调作用,全电阻较大的变阻器起微调作用。 4.实物图的连接: ⑴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表应注意量程选用正确,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各导线都应接在接线柱上,不应在导线中间出现分叉。

③对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搞清楚接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电阻,在接线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将线接到滑动触头上。 ⑵基本方法: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量程。

③画线连接各元件。(用铅笔画线,以便改错)连线方式应是单线连接,连线顺序应先画串联电路,再画并联电路。 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到电键,再到滑动变阻器等。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干路中要串联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然后连接支路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查,检查电路也应按照连线的方法和顺序。 (二)定值电阻的测量方法

1.欧姆表测量:最直接测电阻的仪表。但是一般用欧姆表测量只能进行粗测,为下一步的测量提供一个参考依据。用欧姆表可以测量白炽灯泡的冷电阻。

2.替代法:替代法的测量思路是等效的思想,可以是利用电流等效、也可以是利用电压等效。替代法测量电阻精度高,不需要计算,方法简单,但必须有可调的标准电阻(一般给定的仪器中要有电阻箱)。

【例题】在某校开展的科技活动中,为了要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x,现有如下器材:读数不准的电流表A、定值电阻R0、电阻箱R1、滑动变阻器R2、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电源和导线。 ⑴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你所选用器材的代码。 ⑵写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 【解析】⑴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

⑵①将S2与Rx相接,记下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②将S2与R1相接,保持R2不变,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原位置上,记下R1的值,则Rx=R1。

3.伏安法:伏安法的测量依据是欧姆定律(包括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需要的基本测量仪器是电压表和电流表,当只有一个电表(或给定的电表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用标准电阻(电阻箱或一个定值电阻)代替;当电表的内阻已知时,根据欧姆定律I=U/R电压表同时可以当电流表使用,同样电流表也可以当电压表用。

4.伏安法拓展:某些问题中,因实验器材不具备(缺电流表或电压表),或因实验条件限制,或因实验精度不允许而不能用“伏安法”。这时我们就得依据问题的具体条件和要求重新选择实验原理,用“伏安法”的替代形式——“比较法”来设计实验方案。

⑴利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利用“伏伏”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例题】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解析】如图所示

⑵利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利用“安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例题】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标准电流表A(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100Ω);121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 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⑴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⑵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__。

【解析】⑴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⑵两电流表A1、 A2的读数为I1、I2和电流表A1的内阻为r1,待测电阻R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R1

I1

r1

I2I1

⑶电压表、电流表混合用

【例题】有一电阻Rx,其阻值在100~200Ω之间,额定功率为0.25W。要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它的阻值,实验器材有:

安培表A1,量程为50mA,RA1=100Ω 安培表A2,量程为1A,RA2=20Ω 电压表V1,量程为5V,RV1=10kΩ 电压表V2,量程为15V, RV2=30kΩ 变阻器R1,变阻范围0~20Ω ,2A 变阻器R2,变阻范围0~1000Ω,1A 9V电源,电键,导线。

⑴实验中应选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分别是: 。 ⑵画出所用实验电路图。

【解析】⑴允许通过电阻中电流可能的最大值由:PIR得,I135mAI250mA。因为电阻可能为200Ω,所以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的最大值可能是35mA,应用电流表的示数来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因此,电流表应选A1。又

2

U2

因为P,所以U15VU27.1因为电阻可能为100Ω,所以允许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可能是5V,V 。

R

应用电压表的示数来控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电压表应选V1。因为R1< R2,且2A>35mA, 所以应选变阻器R1。因为R1<Rx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应选用分压电路。因为Rx

【变式题】(2006年广东)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电动势约3 V)、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小于1 Ω)、电阻箱(0~99.99 Ω)、滑动变阻器(0~10 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⑴该同学按图甲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0.20 Ω。试分析该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简要写出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

1

R图象,由此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

I

r=______ Ω。(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甲

【解析】由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原理知,此种接法出现误差的原因是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而Rrr安R图线的斜率表示电源电动势的倒数,据此得出电动势E=2.81V, 内 阻 r=2.33Ω。若不能正确理解一定要分析清楚。

【答案】⑴并联电阻箱后线路总阻值减小,从而造成总电流增大

⑵ ①调节电阻箱R,断开开关K,将开关 S接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②断开开关D,再次调节电阻箱R,将开关S接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⑶ 2.81、2.33

(三)电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1.互测法:

⑴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可以测量它们的内阻:

1I

1

R图象的物理意义,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对于实验中处理数据的图像的意义,I

⑵两只同种电表,若知道一只的内阻,就可以测另一只的内阻:

⑶两只同种电表内阻都未知,则需要一只电阻箱才能测定电表的内阻:

2.替代法:

3.半偏法:

(R»R) 12

(R1«R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计算法:(不计电源内阻)

【例题1】(2000年全国)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⑴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⑵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解析】⑴如图所示。 ⑵r1

I2

r2,I1表示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I2表示通过电流表A2的电流, I1

r2表示电流表A2的内阻。 2.(2006年北京)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 V,0.3 V”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 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 1(量程100 mA,内阻约2Ω) A2 (量程0.6 A,内阻约0.3Ω) 电压表:V1(量程5 V,内阻约5Ω) V2(量程15 V,内阻约15Ω) 电源:E1(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0.2Ω) E2(电动势为4 V,内阻约为0.04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_,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此灯泡在不工作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___;当所加电压为3.00 V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____,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W。

③根据R-U图象,可确定小灯泡耗电功率P与外加电压U的关系,符合该关系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的__________。 D A B C

【解析】①对器材的选用应以安全、实用为原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分别为3.8V和0.3A,故电压表应选V1,电流表A2;由于是分压接法,故滑动变阻器应选R1,便于调节,电源应选E2。②由图象可看出:U=0时,小灯泡不工作,对应电阻为1.5Ω,当U=3.0V时,对应的电阻为11.5Ω。此时,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P=U/R=0.78W。③由R-U图线可看出,随U的增大,电阻的变化越来越小,而P=U/R,随U的变化,功率P的变化将更加明显,故选A。

【例题1】(2004年上海)两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L1和L2的U – I 特性U(V)

曲线如图所示。L2的额定功率约为 W;现将L1和L2串联后接在220V的电源上,电源内阻忽略不计。此时L2的实际功率约为 W。

【解析】99,17.5

【例题2】(2004年上海)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A)

2

2

⑴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 — 10 Ω)、电源、小灯泡、

电键、导线若干。

⑵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 – I 曲线。

U(V) (A)

⑶如果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 Ω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⑵小题的方格图中) 【解析】⑴分压器接法(如下图所示)。⑵如下图所示。⑶作出电源的U=E-Ir图线,该图线与小灯泡的U – I 曲线相交于一点,由此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35 A,工作电压为0.80 V,实际功率为0.28 W。

【变式题】 1.(2003

)的I-U关系曲线图。 ⑴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和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简要说明理由

。(设滑线变阻器两端电压恒为9V,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热 敏

图2 图3 图4

⑵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 _ Ω。

⑶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⑴2;图2电路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或图3电路不能测得0V附近的数据) ⑵5.2; 3.(2006⑴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填“甲”或“乙”)

1.电路设计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⑴正确性:实验原理所依据的原理应当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⑵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⑶方便性: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⑷精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2.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⑴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的1/3),以减少测读误差。

⑵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选择滑动变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的额定值,对大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是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⑶应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来选择仪器,对于这种情况,只有熟悉实验原理,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总之,最优选择的原则是:方法误差尽可能小;间接测定值尽可能有较多的有效数字位数,直接测定值的测量使误差尽可能小,且不超过仪表的量程;实现较大范围的灵敏调节;在大功率装置(电路)中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小功率电路里,在不超过用电器额定值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电流、电压值,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3.测量电路的选择

⑴电流表的内、外接问题:(甲)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外接电路(简称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电路(简称内接法)。两种接法的选择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方法一:设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分别为RA、RV,被测电阻为Rx,则 当RxRARV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小,应选用内接法

当Rx=RARV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和电压表分流作用相差不大,两种方法均可。

方法二:在RV、RA均不知的情况下,可采用试触法。如图所示,分别将a端与b、c接触,如果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应采用内接法;如果前后两次电压表示数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应采用外接法。

c b

⑵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

甲 乙

为了改变测量电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测量电路的电流),常使滑动变阻器与电源连接作为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主要有两种连接方式:如图(甲)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RX为待测电阻。它的接线方式是电源、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三者串联。对待测电阻供电电压的最大调节范围是:

ERX

~E(RX是待测电阻,R是

RRX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不计电源内阻)。如图(乙)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接线方式是电源与滑动变阻器组成闭合电路,而被测电路与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电阻并联,该接法对待测电阻供电电压的调节范围是:0~E(不计电源内阻时)。

选取接法的原则:

①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接法。

②负载电阻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时,须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路基本起不到调节作用。

③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压)时,应采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

④负载电阻的阻值Rx小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或相差不大,并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不要求从零开始起调,可用限流式接法。

⑤两种电路均可使用时应优先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电路结构简单,总功率较小。 滑动变阻器的粗调和微调作用:

①在限流电路中,全电阻较大的变阻器起粗调作用,全电阻较小的变阻器起微调作用。 ②在分压电路中,全电阻较小的变阻器起粗调作用,全电阻较大的变阻器起微调作用。 4.实物图的连接: ⑴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表应注意量程选用正确,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各导线都应接在接线柱上,不应在导线中间出现分叉。

③对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搞清楚接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电阻,在接线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将线接到滑动触头上。 ⑵基本方法: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量程。

③画线连接各元件。(用铅笔画线,以便改错)连线方式应是单线连接,连线顺序应先画串联电路,再画并联电路。 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到电键,再到滑动变阻器等。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干路中要串联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然后连接支路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查,检查电路也应按照连线的方法和顺序。 (二)定值电阻的测量方法

1.欧姆表测量:最直接测电阻的仪表。但是一般用欧姆表测量只能进行粗测,为下一步的测量提供一个参考依据。用欧姆表可以测量白炽灯泡的冷电阻。

2.替代法:替代法的测量思路是等效的思想,可以是利用电流等效、也可以是利用电压等效。替代法测量电阻精度高,不需要计算,方法简单,但必须有可调的标准电阻(一般给定的仪器中要有电阻箱)。

【例题】在某校开展的科技活动中,为了要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x,现有如下器材:读数不准的电流表A、定值电阻R0、电阻箱R1、滑动变阻器R2、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电源和导线。 ⑴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你所选用器材的代码。 ⑵写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 【解析】⑴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

⑵①将S2与Rx相接,记下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②将S2与R1相接,保持R2不变,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原位置上,记下R1的值,则Rx=R1。

3.伏安法:伏安法的测量依据是欧姆定律(包括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需要的基本测量仪器是电压表和电流表,当只有一个电表(或给定的电表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用标准电阻(电阻箱或一个定值电阻)代替;当电表的内阻已知时,根据欧姆定律I=U/R电压表同时可以当电流表使用,同样电流表也可以当电压表用。

4.伏安法拓展:某些问题中,因实验器材不具备(缺电流表或电压表),或因实验条件限制,或因实验精度不允许而不能用“伏安法”。这时我们就得依据问题的具体条件和要求重新选择实验原理,用“伏安法”的替代形式——“比较法”来设计实验方案。

⑴利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利用“伏伏”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例题】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解析】如图所示

⑵利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利用“安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例题】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标准电流表A(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100Ω);121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 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⑴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⑵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__。

【解析】⑴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⑵两电流表A1、 A2的读数为I1、I2和电流表A1的内阻为r1,待测电阻R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R1

I1

r1

I2I1

⑶电压表、电流表混合用

【例题】有一电阻Rx,其阻值在100~200Ω之间,额定功率为0.25W。要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它的阻值,实验器材有:

安培表A1,量程为50mA,RA1=100Ω 安培表A2,量程为1A,RA2=20Ω 电压表V1,量程为5V,RV1=10kΩ 电压表V2,量程为15V, RV2=30kΩ 变阻器R1,变阻范围0~20Ω ,2A 变阻器R2,变阻范围0~1000Ω,1A 9V电源,电键,导线。

⑴实验中应选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分别是: 。 ⑵画出所用实验电路图。

【解析】⑴允许通过电阻中电流可能的最大值由:PIR得,I135mAI250mA。因为电阻可能为200Ω,所以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的最大值可能是35mA,应用电流表的示数来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因此,电流表应选A1。又

2

U2

因为P,所以U15VU27.1因为电阻可能为100Ω,所以允许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可能是5V,V 。

R

应用电压表的示数来控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电压表应选V1。因为R1< R2,且2A>35mA, 所以应选变阻器R1。因为R1<Rx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应选用分压电路。因为Rx

【变式题】(2006年广东)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电动势约3 V)、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小于1 Ω)、电阻箱(0~99.99 Ω)、滑动变阻器(0~10 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⑴该同学按图甲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0.20 Ω。试分析该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简要写出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

1

R图象,由此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

I

r=______ Ω。(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甲

【解析】由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原理知,此种接法出现误差的原因是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而Rrr安R图线的斜率表示电源电动势的倒数,据此得出电动势E=2.81V, 内 阻 r=2.33Ω。若不能正确理解一定要分析清楚。

【答案】⑴并联电阻箱后线路总阻值减小,从而造成总电流增大

⑵ ①调节电阻箱R,断开开关K,将开关 S接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②断开开关D,再次调节电阻箱R,将开关S接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⑶ 2.81、2.33

(三)电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1.互测法:

⑴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可以测量它们的内阻:

1I

1

R图象的物理意义,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对于实验中处理数据的图像的意义,I

⑵两只同种电表,若知道一只的内阻,就可以测另一只的内阻:

⑶两只同种电表内阻都未知,则需要一只电阻箱才能测定电表的内阻:

2.替代法:

3.半偏法:

(R»R) 12

(R1«R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计算法:(不计电源内阻)

【例题1】(2000年全国)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⑴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⑵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解析】⑴如图所示。 ⑵r1

I2

r2,I1表示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I2表示通过电流表A2的电流, I1

r2表示电流表A2的内阻。 2.(2006年北京)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 V,0.3 V”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 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 1(量程100 mA,内阻约2Ω) A2 (量程0.6 A,内阻约0.3Ω) 电压表:V1(量程5 V,内阻约5Ω) V2(量程15 V,内阻约15Ω) 电源:E1(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0.2Ω) E2(电动势为4 V,内阻约为0.04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_,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此灯泡在不工作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___;当所加电压为3.00 V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____,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W。

③根据R-U图象,可确定小灯泡耗电功率P与外加电压U的关系,符合该关系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的__________。 D A B C

【解析】①对器材的选用应以安全、实用为原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分别为3.8V和0.3A,故电压表应选V1,电流表A2;由于是分压接法,故滑动变阻器应选R1,便于调节,电源应选E2。②由图象可看出:U=0时,小灯泡不工作,对应电阻为1.5Ω,当U=3.0V时,对应的电阻为11.5Ω。此时,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P=U/R=0.78W。③由R-U图线可看出,随U的增大,电阻的变化越来越小,而P=U/R,随U的变化,功率P的变化将更加明显,故选A。

【例题1】(2004年上海)两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L1和L2的U – I 特性U(V)

曲线如图所示。L2的额定功率约为 W;现将L1和L2串联后接在220V的电源上,电源内阻忽略不计。此时L2的实际功率约为 W。

【解析】99,17.5

【例题2】(2004年上海)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A)

2

2

⑴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 — 10 Ω)、电源、小灯泡、

电键、导线若干。

⑵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 – I 曲线。

U(V) (A)

⑶如果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 Ω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⑵小题的方格图中) 【解析】⑴分压器接法(如下图所示)。⑵如下图所示。⑶作出电源的U=E-Ir图线,该图线与小灯泡的U – I 曲线相交于一点,由此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35 A,工作电压为0.80 V,实际功率为0.28 W。

【变式题】 1.(2003

)的I-U关系曲线图。 ⑴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和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简要说明理由

。(设滑线变阻器两端电压恒为9V,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热 敏

图2 图3 图4

⑵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 _ Ω。

⑶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⑴2;图2电路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或图3电路不能测得0V附近的数据) ⑵5.2; 3.(2006⑴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填“甲”或“乙”)


相关文章

  •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 物理教学计划 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类.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 从以往的物理考试成 ...查看


  • 九年级2014-2015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 物理教学计划 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类.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复习计划 ...查看


  • 高三复习策略
  • 一.树立信心,客观真实地分析自己,确立努力方向 世上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学习上也一样.根据自己两年多来的物理学习经历,分析自己的水平,确定自己在物理学科方向的奋斗目标,这对整个复习过程有着深远的意义.这绝不是说上一两句空话,你要把奋斗目标 ...查看


  • 初三物理教学总结
  • 初三物理教学总结 雷力峰 我匆匆中又送走了一届初三,一学期的物理复习工作中,有不少的收获也有些许的遗憾,在迎来新一届初三前,我有必要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复习规划,合理安排时间 在开始复习前,我就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把时间分成 ...查看


  • 高中1轮复习方法
  • 高考理科第一轮理科复习方法总结 点击数:288 次 录入时间:2013/8/13 15:29:00 编辑:walter-75 [宣传赚点] [物理一轮复习规划]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两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第一轮复习要以章节为单元进 ...查看


  •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1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纲,以新编中学物理教材为本,在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多下功夫.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以校备课组为主体,注重研究新教材教 学的特点和规 ...查看


  • 2016高考物理备考策略
  • 2015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15年高考备考回顾 张掖二中周勉 一.试题总体印象: 2015年高考物理试题立足基础,区分度合理,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在继承近年来物理试卷优点的基础上,今年的物理试题仍然保持连续稳定.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 ...查看


  • 2015中考物理备考计划
  • 2015中考物理备考计划 中庄中学 冯美亮 第一轮复习:基础复习 1.时间安排: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 2.第一轮复习的形式: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 ...查看


  • 2016年科学中考考试说明文字版
  • 2016年科学中考考试说明 吴志东(化学地理): 一:根据省考纲进行了考试说明修改,杭州市不能违背浙江省考试说明 二:教材做了修订,考试细则根据教材进行了修订. 考试细则修订原则:1. 加强对实验的考核2. 根据教材3. 命题以能力为主,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