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中考考点扫描

  【考点扫描】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扶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字音、字义   1.世隶耕。(隶lì:属于)   2.邑人奇之。(邑yì:县)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谒yè:拜访)   4.不能称前时之闻。(称chèn:相当)   5.泯然众人矣。(泯mǐn:消失)   三、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pān:通“攀”,牵,引)   四、一词多义   1.自①并自为其名。(自己)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2.闻①余闻之也久。(听说)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3.其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他)    ②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4.然①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②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5.于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介词,向)    ②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③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五、词类活用   1.父异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感到惊异)   2.邑人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感到奇怪)   3.父利其然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认为……是有利可图的)   4.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5.泯然众人矣。(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变成普通的人”)   六、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代词,此;今:判断词)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文采和道理;今:文章内容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3.即书诗四句。(古:书写;今:书籍)   4.泯然众人矣。(古:常人;今:大众,许多的人)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古:本来;今:坚固)   七、文言句式   1.倒装句   ①不能称前时之闻。(是“(其诗)不能(与)前时之闻称”的倒装。译为:他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②还自扬州。(是“自扬州还”的倒装。译为:我从扬州回乡)   2.省略句   ①借旁近与之。(“借”后面省略介词“于”。译为:从邻居家借来给他)   ②令作诗。(“令”后面省略宾语“之”。译为:让他作诗)   ③不使学。(“使”后面省略宾语“之”。译为:不让他去学习)   ④受之天也。(“之”后面省略介词“于”。译为:先天得到的)   八、题目含义   文章以“伤仲永”为题目,“伤”字是哀伤、哀怜、叹惜的意思,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想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九、文章结构   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叙事,叙述了方仲永从天资聪慧蜕变为平庸无奇的故事;后一部分为议论,阐述了后天教育在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十、写作技法   1.鲜明的对比。方仲永幼年聪慧无比,实属神童,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鲜明的对比为文末的结论做了很好的铺垫。   2.深刻的议论。作者的议论没有只局限在方仲永身上,而是推而广之,像方仲永那样天资聪颖之人,因为不受教育结果尚且如此,那么本来就很平常的人,如果再不学习,那就只能永远平庸了,从而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3.精练的语言。本文的语言极其精练,题目中的“伤”字,既伤天才的夭折,又伤家人和世人在天才夭折过程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叙事部分仅仅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蜕变的全过程;议论部分也只有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

  【考点扫描】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扶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字音、字义   1.世隶耕。(隶lì:属于)   2.邑人奇之。(邑yì:县)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谒yè:拜访)   4.不能称前时之闻。(称chèn:相当)   5.泯然众人矣。(泯mǐn:消失)   三、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pān:通“攀”,牵,引)   四、一词多义   1.自①并自为其名。(自己)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2.闻①余闻之也久。(听说)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3.其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他)    ②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4.然①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②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5.于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介词,向)    ②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③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五、词类活用   1.父异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感到惊异)   2.邑人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感到奇怪)   3.父利其然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认为……是有利可图的)   4.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5.泯然众人矣。(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变成普通的人”)   六、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代词,此;今:判断词)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文采和道理;今:文章内容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3.即书诗四句。(古:书写;今:书籍)   4.泯然众人矣。(古:常人;今:大众,许多的人)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古:本来;今:坚固)   七、文言句式   1.倒装句   ①不能称前时之闻。(是“(其诗)不能(与)前时之闻称”的倒装。译为:他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②还自扬州。(是“自扬州还”的倒装。译为:我从扬州回乡)   2.省略句   ①借旁近与之。(“借”后面省略介词“于”。译为:从邻居家借来给他)   ②令作诗。(“令”后面省略宾语“之”。译为:让他作诗)   ③不使学。(“使”后面省略宾语“之”。译为:不让他去学习)   ④受之天也。(“之”后面省略介词“于”。译为:先天得到的)   八、题目含义   文章以“伤仲永”为题目,“伤”字是哀伤、哀怜、叹惜的意思,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想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九、文章结构   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叙事,叙述了方仲永从天资聪慧蜕变为平庸无奇的故事;后一部分为议论,阐述了后天教育在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十、写作技法   1.鲜明的对比。方仲永幼年聪慧无比,实属神童,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鲜明的对比为文末的结论做了很好的铺垫。   2.深刻的议论。作者的议论没有只局限在方仲永身上,而是推而广之,像方仲永那样天资聪颖之人,因为不受教育结果尚且如此,那么本来就很平常的人,如果再不学习,那就只能永远平庸了,从而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3.精练的语言。本文的语言极其精练,题目中的“伤”字,既伤天才的夭折,又伤家人和世人在天才夭折过程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叙事部分仅仅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蜕变的全过程;议论部分也只有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


相关文章

  • 初中英语辅导
  • 初中英语辅导 http://blog.sina.com.cn/czyingyufudao [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 博文 全部博文(310) 英语作文(42) 英语学习方法(72) 初中试题教案(46) 初中英语知 ...查看


  • 中考英语宾语从句考点讲解与训练
  • 考点扫描] 中考对宾语从句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导宾语从句的连词和代词选择: 2. 宾语从句的语序: 3. 宾语从句的时态. 编辑推荐 ★ 2011年中考语文拿高分经验技巧 ★ 中考复习掌握五个方法轻松提高成绩 ★ 201 ...查看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长清五中英语组 把握好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就能有效地组织好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是中考前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的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 ...查看


  • 老宋评说山西省中考试题
  • 1 先自我介绍一下:老宋是有过十几年一线教龄的初中语文老师(教学成绩还说的过去,也教出过中考状元之类的学生),后来担任了十年的太原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工作,其间参加了七次中考语文命题,负责组织了十来次中考语文阅卷.13年辞去所有职务,现赋闲在家 ...查看


  • 考生参加中考应注意哪些事项
  • 中考 高考 考生参加高考应注意哪些事项? 考生在考前和考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很多,现列出18个细节,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 提醒一:主动配合安全检查 专家提示:2013年,我省普通高考继续实行安全检查.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员将使用金属探测 ...查看


  • 中考注意事项
  • 中考注意事项 一. 请准备好" 心情". 面对人生第一次大考,每个同学的心情难免紧张.历年中考,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心情紧张而发挥不佳:另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因沉着应试而考出了好成绩.调整好考试心理 ...查看


  • 2014年九年级英语中考复习计划耿其香
  • 2014年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计划 太康县毛庄镇一中 耿其香 2014年6月的中考越来越近了,学生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紧张了,为了帮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步骤地复习好英语,进而在中考中取得各自理想的成绩,我九年级英语老师结合中考复习教学方法 ...查看


  • 学校会议纪要范文3篇
  • 学校会议纪要范文3篇 会议纪要是行政机关法定的公文文种,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广泛,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会议纪要范文,仅供参考. 学校会议纪要范文一: 会议时间:20xx年10月19日上午9点 会议地点:二校区会议室 参加人员:彭海涛.蒋明 ...查看


  • 致2013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2)
  • 致2013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考生: 你们好!欢迎你参加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在此预祝全县广大考生今年的高考考试顺利,正常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为了使你顺利参加考试,在考前我们从考试管理者.组织者的角度给大家叮嘱几句,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