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内容摘要:高师音乐教育艺术实践应围绕校园艺术活动、艺术观摩活动和艺术采风活动三大内容,从艺术实践教学的组织主体和活动主体出发,在音乐会、音乐观摩、社会演出、音乐欣赏、艺术采风等多样化的艺术实践形式和途径方面积极探索艺术实践活动,并将高师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拓展与延伸,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互动关系。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艺术实践 能力训练
艺术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是课堂教学延伸及拓展的一个重要空间。艺术实践是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关键,具有其他任何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增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艺术实践开展的一系列学生艺术实践、演出活动,主要是从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出发,从自我动手能力出发,使学生在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大量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业务水平,使其演出能力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能更加充分地得到锻炼与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上都得到锻炼。
一、艺术实践环节设置的重要性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
才脱颖而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强调教育素质化的今天,突出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总结艺术实践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人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起着关键和重要的环节。音乐学生的市场竞争力现状,主要表现在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上,而这成为音乐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因此,只有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加强艺术实践环节才是拓展学生就业面的因素之一,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1.艺术实践活动是加强与提高专业技能的良好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⑴现有的教学大纲(国家、省内、学院),在艺术实践环节设置上的比例相应要小,因此应相应加大艺术实践的比例。
⑵ 现在人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是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即一专多能性的人才,所以,我们的办学方向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⑶ 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理论课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比例关系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有什么好处?分配的原理又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呢?
⑷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能接受到理论知识、艺术实践、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及能力上的锻炼与提高。
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培养与能力上的锻炼,只有这样,艺术实践活动才能有的放矢。
2.艺术实践活动的兼顾性是培养学生竞争机制的具体表现
艺术实践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与学习经验,竞争机制可使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价值”都能够得以体现,既可激发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与形式上的创新思维,也可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但是,很多学生还是得不到展示的机会。即使少数学生遇到了这样的机会,也会因为胆怯而不敢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会因为发挥失常而感到很苦恼。 亚里士多德说:“音乐对人的性格有显着影响,通过音乐的陶冶,将使学生成为自信的人。”因此,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应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入手,而自信的人,将会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如果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则会在其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从而不能快乐、自信地生活。同时,也享受不到人生敢于拼搏及创造美好生活的乐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得到快乐,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的音乐技能是从事音乐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歌唱技能、乐器的演奏技能、指挥的技能、舞蹈技能等。和所有的技能一样,音乐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学习与锻炼的艺术实践阶段。学生学习心理之间的差异、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教师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教
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等,都会影响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的发展。这其中学生的心理因素很重要。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要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努力创造条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将自己的音乐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校内艺术比赛是每一个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渴望积极参加的一项活动,而锻炼、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和良好的表演心态才是这项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都希望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可以让自己去享受音乐艺术带来的快乐,并体会其中无比美妙的感受。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音乐天地里,展现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以及自信心都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充分的自我满足。
3.艺术实践的实施与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终环节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已不仅仅局限在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学生每天从家庭和社会上接受的音乐信息,要比音乐课堂多得多。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音乐传播途径都是学生的社会“大舞台”。音乐教师应在欣赏途径、评价鉴赏方法、表现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科学、健康、理性地去欣赏和表现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还应多组织学生参加演出、比赛,应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邀请音乐专家来为学生们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增强学生的演唱、演奏和表演的自信心。作为一名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他们以怎样的
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充满活力。只有健康的心理,人生才得以完美。
通过艺术实践课的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在合奏、合唱方面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强艺术实践课的力度,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二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着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
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三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着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着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
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着名的作品、多
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着.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②(法)让-弗·利奥塔等着,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
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 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着.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美)沃尔夫 吉伊根着.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
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
(法)让-弗·利奥塔等着,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论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内容摘要:高师音乐教育艺术实践应围绕校园艺术活动、艺术观摩活动和艺术采风活动三大内容,从艺术实践教学的组织主体和活动主体出发,在音乐会、音乐观摩、社会演出、音乐欣赏、艺术采风等多样化的艺术实践形式和途径方面积极探索艺术实践活动,并将高师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拓展与延伸,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互动关系。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艺术实践 能力训练
艺术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是课堂教学延伸及拓展的一个重要空间。艺术实践是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关键,具有其他任何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增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艺术实践开展的一系列学生艺术实践、演出活动,主要是从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出发,从自我动手能力出发,使学生在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大量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业务水平,使其演出能力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能更加充分地得到锻炼与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上都得到锻炼。
一、艺术实践环节设置的重要性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
才脱颖而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强调教育素质化的今天,突出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总结艺术实践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人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起着关键和重要的环节。音乐学生的市场竞争力现状,主要表现在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上,而这成为音乐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因此,只有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加强艺术实践环节才是拓展学生就业面的因素之一,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1.艺术实践活动是加强与提高专业技能的良好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⑴现有的教学大纲(国家、省内、学院),在艺术实践环节设置上的比例相应要小,因此应相应加大艺术实践的比例。
⑵ 现在人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是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即一专多能性的人才,所以,我们的办学方向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⑶ 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理论课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比例关系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有什么好处?分配的原理又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呢?
⑷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能接受到理论知识、艺术实践、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及能力上的锻炼与提高。
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培养与能力上的锻炼,只有这样,艺术实践活动才能有的放矢。
2.艺术实践活动的兼顾性是培养学生竞争机制的具体表现
艺术实践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与学习经验,竞争机制可使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价值”都能够得以体现,既可激发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与形式上的创新思维,也可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但是,很多学生还是得不到展示的机会。即使少数学生遇到了这样的机会,也会因为胆怯而不敢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会因为发挥失常而感到很苦恼。 亚里士多德说:“音乐对人的性格有显着影响,通过音乐的陶冶,将使学生成为自信的人。”因此,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应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入手,而自信的人,将会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如果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则会在其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从而不能快乐、自信地生活。同时,也享受不到人生敢于拼搏及创造美好生活的乐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得到快乐,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的音乐技能是从事音乐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歌唱技能、乐器的演奏技能、指挥的技能、舞蹈技能等。和所有的技能一样,音乐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学习与锻炼的艺术实践阶段。学生学习心理之间的差异、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教师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教
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等,都会影响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的发展。这其中学生的心理因素很重要。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要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努力创造条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将自己的音乐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校内艺术比赛是每一个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渴望积极参加的一项活动,而锻炼、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和良好的表演心态才是这项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都希望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可以让自己去享受音乐艺术带来的快乐,并体会其中无比美妙的感受。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音乐天地里,展现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以及自信心都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充分的自我满足。
3.艺术实践的实施与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终环节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已不仅仅局限在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学生每天从家庭和社会上接受的音乐信息,要比音乐课堂多得多。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音乐传播途径都是学生的社会“大舞台”。音乐教师应在欣赏途径、评价鉴赏方法、表现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科学、健康、理性地去欣赏和表现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还应多组织学生参加演出、比赛,应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邀请音乐专家来为学生们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增强学生的演唱、演奏和表演的自信心。作为一名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他们以怎样的
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充满活力。只有健康的心理,人生才得以完美。
通过艺术实践课的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在合奏、合唱方面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强艺术实践课的力度,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二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着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
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三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着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着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
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着名的作品、多
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着.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②(法)让-弗·利奥塔等着,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
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 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着.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美)沃尔夫 吉伊根着.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
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
(法)让-弗·利奥塔等着,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