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词汇来源于佛教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也陆续被翻译成汉语。而让你想不到的是,时至今日,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朗朗上口的词语也都来自佛教用语。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达到“不生不灭”的地步,属于大菩萨的境界。现在连我们凡人也可以使用这个词了。   海阔天空: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表达了禅宗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   愁眉苦脸:“愁眉”是古代一种化妆术。“苦脸”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苦”字: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苦”字。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苦口婆心:即“老婆心”,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老婆禅”。   一尘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世界:指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教《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佛家语中“世”即是时间,“界”是空间,“世界”所指的就是整个宏观宇宙。“世界”成为常用语后,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禅宗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现指心与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现在用来形容光线暗。其实,它本是佛教用语,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这句禅语的意思是:悟道的人间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   小品:本属佛教用语。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也陆续被翻译成汉语。而让你想不到的是,时至今日,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朗朗上口的词语也都来自佛教用语。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达到“不生不灭”的地步,属于大菩萨的境界。现在连我们凡人也可以使用这个词了。   海阔天空: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表达了禅宗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   愁眉苦脸:“愁眉”是古代一种化妆术。“苦脸”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苦”字: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苦”字。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苦口婆心:即“老婆心”,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老婆禅”。   一尘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世界:指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教《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佛家语中“世”即是时间,“界”是空间,“世界”所指的就是整个宏观宇宙。“世界”成为常用语后,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禅宗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现指心与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现在用来形容光线暗。其实,它本是佛教用语,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这句禅语的意思是:悟道的人间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   小品:本属佛教用语。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相关文章

  •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
  •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在词汇.文学.歌舞.绘画.雕塑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在普及的过程中,佛经的翻译.佛事活动的进行以及说法布道等,使得大量的佛教典 ...查看


  • 语言与文化[终]
  • 一单元 1.请解释萨皮尔假设基本内容 答:语言决定人们的世界观:语言是与文化紧密捆绑在一起传承的 2.举例社会生活与语言词汇有哪些关系 答:词汇反映了社会生活,例如在古代有关牛的词汇很多,表示不同年龄的牛.不同性别的牛等等,说明牛在古代的地 ...查看


  • "世界"概念的缘起
  • 作者:鲍永玲 世界哲学 2012年07期 中图分类号:B3 文献标识码:A "世界"这个双音节词语,看似简单,其前世今生却耐人寻味.<康熙字典>将"大千世界"注为:"世谓同居天地 ...查看


  • [颜氏家训]中反映魏晋南北朝时代色彩的新词
  • 作者:王小莘 语文研究 1998年07期 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语言的词汇处在差不多不断改变的状态之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新旧质素的交替主要表现在新词的产生.旧词的衰亡及词义的不断演变上面.由简趋繁,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魏晋南北朝社会持续 ...查看


  •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摘要:在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翻译的互文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翻译的互文性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关键字:文本互文性:翻译互文性:翻译策略 "互文性"(Intertext ...查看


  • 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
  • 第28卷第4期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月20日 Dec.202008 Vol.28No.4JournalofKaifengInstituteofEducation 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 闫志章 (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永州 42510 ...查看


  • 佛教相关英语词汇
  • 佛教相关英语词汇: 佛教 Buddhism 三大语系佛教 Three languages of Buddhism: 汉语系佛教 Chinese LanguageBuddhism 藏语系佛教 Tibetan LanguageBuddhism ...查看


  • 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基本问题
  • 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基本问题 作者:李向平 文章来源:中国佛教制度研究中心 点击数:806 更新时间:2010-11-30 17:57:23 "人间佛教"业已获得中国人的价值共识,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然而,一个重大而无 ...查看


  • 面对新词语的丰富世界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面对新词语的丰富世界 恐怕人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语文中使用的词汇,像我们吃的食品.穿的服装一样大大地丰富起来."打的""大腕""空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