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长补短法

“截长补短法”在角的平分线问题中的运用

人教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在全等三角形部分介绍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性质在许多问题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截长补短法”又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在无法进行直接证明的情形下,利用此种方法常可使思路豁然开朗.请看几例.

例1. 已知,如图1-1,在四边形ABCD中,BC>AB,AD=DC,BD平分∠ABC.

求证:∠BAD+∠BCD=180°.

分析:因为平角等于180°,因而应考虑把两个不在一起的通过全等转化成为平角,图中缺少全等的三角形,因而解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可通过“截长补短法”来实现.

证明:过点D作DE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E,作DF⊥BC于点F,如图1-2 ∵BD平分∠ABC, ∴DE=DF,

在Rt△ADE与Rt△CDF中,

∴Rt△ADE≌Rt△CDF(HL), ∴∠DAE=∠DCF.

又∠BAD+∠DAE=180°, ∴∠BAD+∠DCF=180°, 即∠BAD+∠BCD=180°

例2. 如图2-1,AD∥BC,点E在线段AB上,∠ADE=∠CDE,∠DCE=∠ECB.

求证:CD=AD+BC.

分析:结论是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CD上截取CF=CB,只要再证DF=DA即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

证明:在CD上截取CF=BC,如图2-2

在△FCE与△BCE中,

∴△FCE≌△BCE(SAS), ∴∠2=∠1. 又∵AD∥BC,

∴∠ADC+∠BCD=180°, ∴∠DCE+∠CDE=90°,

∴∠2+∠3=90°,∠1+∠4=90°, ∴∠3=∠4.

在△FDE与△ADE中,

∴△FDE≌△ADE(ASA), ∴DF=DA, ∵CD=DF+CF, ∴CD=AD+BC.

例3. 已知,如图3-1,∠1=∠2,P为BN上一点,且PD⊥BC于点D,AB+BC=2BD.

求证:∠BAP+∠BCP=180°.

分析:与例1相类似,证两个角的和是180°,可把它们移到一起,让它们是邻补角,即证明∠BCP=∠EAP,因而此题适用“补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构造.

证明:过点P作PE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3-2 ∵∠1=∠2,且PD⊥BC, ∴PE=PD,

在Rt△BPE与Rt△BPD中,

∴Rt△BPE≌Rt△BPD(HL), ∴BE=BD.

∵AB+BC=2BD,

∴AB+BD+DC=BD+BE,

∴AB+DC=BE即DC=BE-AB=AE. 在Rt△APE与Rt△CPD中

,

∴Rt△APE≌Rt△CPD(SAS), ∴∠PAE=∠PCD

又∵∠BAP+∠PAE=180°

.

∴∠BAP+∠BCP=180°

例4. 已知:如图4-1,在△ABC中,∠C=2∠B,∠1=∠2.

求证:AB=AC+CD.

分析:从结论分析,“截长”或“补短”都可实现问题的转化,即延长AC至E使CE=CD,或在AB上截取AF=AC.

证明:方法一(补短法)

延长AC到E,使DC=CE,则∠CDE=∠CED,如图4-2 ∴∠ACB=2∠E,

∵∠ACB=2∠B, ∴∠B=∠E,

在△ABD与△AED中

,

∴△ABD≌△AED(AAS), ∴AB=AE.

又AE=AC+CE=AC+DC, ∴AB=AC+DC.

方法二(截长法)

在AB上截取AF=AC,如图4-3 在△AFD与△ACD中

,

∴△AFD≌△ACD(SAS), ∴DF=DC,∠AFD=∠ACD. 又∵∠ACB=2∠B, ∴∠FDB=∠B, ∴FD=FB.

∵AB=AF+FB=AC+FD,

∴AB=AC+CD.

由角平分线引出的线段关系

一.过三角形一边的两个顶点分别作两个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过这点作这边的平行线与其他两边相截,则截线长等于每个截点到同一边上每个顶点之间的

线段长的和。 已知:如图1,交AC于E,求证: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F作DE//BC,交AB于D,

图1

证明:BF平分

BE//BC

同理可证

二. 过三角形两个外角(或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平分线的交点作平行截线,三条截线段的关系又怎么样?请看以下例证。 例1. 已知:如图2,D是

的外角

的平分线AD、CD的交点,

过D作EF//AC,交BA的延长线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

图2

试指出AE、FC、EF的关系。 分析:AD平分

EF//AC

同理可证

。而

例2. 已知,如图3,D是的内角与外角的平分线BD与CD

的交点,过D作DE//BC,交AB于E,交AC于F。试确定EF、EB、FC的关系。

图3

分析:BD平分易证

,CD平分

,DE//BC

因此,这道习题的命题可推广为:

过三角形一边的两个顶点分别作两个内角或两个外角(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过这点作这边的平行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截,则截线段的长等于每个截点到同一边上每个顶点之间的线段长的和(或差)。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应用例析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之一,它在几何的计算或证明中,起着“桥梁”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解题呢?下面举例说明.

一、“以角平分线为轴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 此情形可构造两种基本图形如图1、2所示: 如图1,以AD为轴翻折, 使点C落在AB上(即在AB 上截取AE = AC),得△ACD ≌△AED.如图2,以AD为 轴翻折,使点B落在AC的延

长线上(即延长AC到E,使 AE = AB),得△ABD≌△AED.

例 1 如图3,在△ABC中,AD平分∠BAC,AB + BD = AC,求∠B ∶∠C的值.(河南省中考题)

解法1:在AC上截取AE = AB ,连结AE.

∵∠BAD = ∠DAE,AD = AD, ∴△ABD≌△AED, ∴∠B = ∠AED,BD = DE.

又∵AB + BD = AC, ∴CE = BD = DE, ∴∠C = ∠EDC, ∴∠B = ∠AED = 2∠C, ∴∠B ∶∠C = 2∶1.

解法2:延长AB到E,使AE = AC ,连结DE.请读者一试.二、“角平分线 + 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垂线:自角的平分线上任一点向两边作垂线,得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作垂线:自角的一边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使之与另一边相交,则截的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 2 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 BC > BA,AD = DC,BD平分∠ABC. 求证:∠A + ∠C = 180°.

证明:过点D作DE⊥AB,交BA延 长线于点E,作DF⊥BC,交BC于点F . ∵BD平分∠ABC,

∴DE = DF .又∵AD = DC, ∴Rt△EAD≌Rt△FCD, ∴∠C = ∠EAD.

∵∠EAD + ∠BAD = 180°, ∴∠C + ∠BAD = 180°.

例 3 如图5,已知等腰Rt△ABC中,∠A = 90°,∠B的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BD的垂线交BD的延长线于E.求证:BD = 2CE . 证明: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 ∵BE是∠B的平分线,BE⊥CF,

∴∠BCF = ∠F, ∴△FBC是等腰三角形.

∴CE = FE. ∴CF = 2CE.

∵AB = AC,∠ABD = ∠ACF,∠BAD = ∠CAF = 90°, ∴Rt△BAD≌Rt△CAF. BD = CF = 2CE.

三、“角平分线 + 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1、自角的平分线上任一点作角的一边的平行线交另一边,得等腰三角形;

2、自角的一边上任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平 行线交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得等腰三角形. 例 4 如图6,在△ABC中,∠B和 ∠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F作DE∥BC, 交AB于D,交AC于E.若BD + EC =9, 则线段DE的长为( )

A.9;B.8;C.7;D.6. (河北省中考题) 解:∵DE∥BC, ∴∠DFB = ∠FBC . ∵ ∠FBC = FBD, ∴∠DFB = FBD,

∴DF = BD.同理可证,FE = EC . ∵DF + FE = DE,

∴BD + EC = DE,即DE = 9. 故应选

A.

例 5 如图7,△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是

BC中点,EF∥AD,交AB于M,交CA的延长线于F,求证:BM = CF. 证明:作CN∥EF交BA的延长线于N.

∵E是BC中点, ∴BM = MN.

∵∠BAD =∠CAD,EF∥AD, ∴∠F = ∠FMA, ∴AM = AF.又∵CN∥EF, ∴∠N = ∠ACN, ∴AN = AC.

∴AC + AF = AN + AM = BM, ∴BM = CF.

总之,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问题的辅助线的添加,一般不外乎以上三种情形,只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灵活选用上述三种构图方法,问题可获得解答.

“截长补短法”在角的平分线问题中的运用

人教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在全等三角形部分介绍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性质在许多问题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截长补短法”又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在无法进行直接证明的情形下,利用此种方法常可使思路豁然开朗.请看几例.

例1. 已知,如图1-1,在四边形ABCD中,BC>AB,AD=DC,BD平分∠ABC.

求证:∠BAD+∠BCD=180°.

分析:因为平角等于180°,因而应考虑把两个不在一起的通过全等转化成为平角,图中缺少全等的三角形,因而解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可通过“截长补短法”来实现.

证明:过点D作DE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E,作DF⊥BC于点F,如图1-2 ∵BD平分∠ABC, ∴DE=DF,

在Rt△ADE与Rt△CDF中,

∴Rt△ADE≌Rt△CDF(HL), ∴∠DAE=∠DCF.

又∠BAD+∠DAE=180°, ∴∠BAD+∠DCF=180°, 即∠BAD+∠BCD=180°

例2. 如图2-1,AD∥BC,点E在线段AB上,∠ADE=∠CDE,∠DCE=∠ECB.

求证:CD=AD+BC.

分析:结论是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CD上截取CF=CB,只要再证DF=DA即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

证明:在CD上截取CF=BC,如图2-2

在△FCE与△BCE中,

∴△FCE≌△BCE(SAS), ∴∠2=∠1. 又∵AD∥BC,

∴∠ADC+∠BCD=180°, ∴∠DCE+∠CDE=90°,

∴∠2+∠3=90°,∠1+∠4=90°, ∴∠3=∠4.

在△FDE与△ADE中,

∴△FDE≌△ADE(ASA), ∴DF=DA, ∵CD=DF+CF, ∴CD=AD+BC.

例3. 已知,如图3-1,∠1=∠2,P为BN上一点,且PD⊥BC于点D,AB+BC=2BD.

求证:∠BAP+∠BCP=180°.

分析:与例1相类似,证两个角的和是180°,可把它们移到一起,让它们是邻补角,即证明∠BCP=∠EAP,因而此题适用“补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构造.

证明:过点P作PE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3-2 ∵∠1=∠2,且PD⊥BC, ∴PE=PD,

在Rt△BPE与Rt△BPD中,

∴Rt△BPE≌Rt△BPD(HL), ∴BE=BD.

∵AB+BC=2BD,

∴AB+BD+DC=BD+BE,

∴AB+DC=BE即DC=BE-AB=AE. 在Rt△APE与Rt△CPD中

,

∴Rt△APE≌Rt△CPD(SAS), ∴∠PAE=∠PCD

又∵∠BAP+∠PAE=180°

.

∴∠BAP+∠BCP=180°

例4. 已知:如图4-1,在△ABC中,∠C=2∠B,∠1=∠2.

求证:AB=AC+CD.

分析:从结论分析,“截长”或“补短”都可实现问题的转化,即延长AC至E使CE=CD,或在AB上截取AF=AC.

证明:方法一(补短法)

延长AC到E,使DC=CE,则∠CDE=∠CED,如图4-2 ∴∠ACB=2∠E,

∵∠ACB=2∠B, ∴∠B=∠E,

在△ABD与△AED中

,

∴△ABD≌△AED(AAS), ∴AB=AE.

又AE=AC+CE=AC+DC, ∴AB=AC+DC.

方法二(截长法)

在AB上截取AF=AC,如图4-3 在△AFD与△ACD中

,

∴△AFD≌△ACD(SAS), ∴DF=DC,∠AFD=∠ACD. 又∵∠ACB=2∠B, ∴∠FDB=∠B, ∴FD=FB.

∵AB=AF+FB=AC+FD,

∴AB=AC+CD.

由角平分线引出的线段关系

一.过三角形一边的两个顶点分别作两个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过这点作这边的平行线与其他两边相截,则截线长等于每个截点到同一边上每个顶点之间的

线段长的和。 已知:如图1,交AC于E,求证: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F作DE//BC,交AB于D,

图1

证明:BF平分

BE//BC

同理可证

二. 过三角形两个外角(或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平分线的交点作平行截线,三条截线段的关系又怎么样?请看以下例证。 例1. 已知:如图2,D是

的外角

的平分线AD、CD的交点,

过D作EF//AC,交BA的延长线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

图2

试指出AE、FC、EF的关系。 分析:AD平分

EF//AC

同理可证

。而

例2. 已知,如图3,D是的内角与外角的平分线BD与CD

的交点,过D作DE//BC,交AB于E,交AC于F。试确定EF、EB、FC的关系。

图3

分析:BD平分易证

,CD平分

,DE//BC

因此,这道习题的命题可推广为:

过三角形一边的两个顶点分别作两个内角或两个外角(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过这点作这边的平行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截,则截线段的长等于每个截点到同一边上每个顶点之间的线段长的和(或差)。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应用例析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之一,它在几何的计算或证明中,起着“桥梁”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解题呢?下面举例说明.

一、“以角平分线为轴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 此情形可构造两种基本图形如图1、2所示: 如图1,以AD为轴翻折, 使点C落在AB上(即在AB 上截取AE = AC),得△ACD ≌△AED.如图2,以AD为 轴翻折,使点B落在AC的延

长线上(即延长AC到E,使 AE = AB),得△ABD≌△AED.

例 1 如图3,在△ABC中,AD平分∠BAC,AB + BD = AC,求∠B ∶∠C的值.(河南省中考题)

解法1:在AC上截取AE = AB ,连结AE.

∵∠BAD = ∠DAE,AD = AD, ∴△ABD≌△AED, ∴∠B = ∠AED,BD = DE.

又∵AB + BD = AC, ∴CE = BD = DE, ∴∠C = ∠EDC, ∴∠B = ∠AED = 2∠C, ∴∠B ∶∠C = 2∶1.

解法2:延长AB到E,使AE = AC ,连结DE.请读者一试.二、“角平分线 + 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垂线:自角的平分线上任一点向两边作垂线,得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作垂线:自角的一边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使之与另一边相交,则截的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 2 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 BC > BA,AD = DC,BD平分∠ABC. 求证:∠A + ∠C = 180°.

证明:过点D作DE⊥AB,交BA延 长线于点E,作DF⊥BC,交BC于点F . ∵BD平分∠ABC,

∴DE = DF .又∵AD = DC, ∴Rt△EAD≌Rt△FCD, ∴∠C = ∠EAD.

∵∠EAD + ∠BAD = 180°, ∴∠C + ∠BAD = 180°.

例 3 如图5,已知等腰Rt△ABC中,∠A = 90°,∠B的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BD的垂线交BD的延长线于E.求证:BD = 2CE . 证明: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 ∵BE是∠B的平分线,BE⊥CF,

∴∠BCF = ∠F, ∴△FBC是等腰三角形.

∴CE = FE. ∴CF = 2CE.

∵AB = AC,∠ABD = ∠ACF,∠BAD = ∠CAF = 90°, ∴Rt△BAD≌Rt△CAF. BD = CF = 2CE.

三、“角平分线 + 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1、自角的平分线上任一点作角的一边的平行线交另一边,得等腰三角形;

2、自角的一边上任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平 行线交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得等腰三角形. 例 4 如图6,在△ABC中,∠B和 ∠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F作DE∥BC, 交AB于D,交AC于E.若BD + EC =9, 则线段DE的长为( )

A.9;B.8;C.7;D.6. (河北省中考题) 解:∵DE∥BC, ∴∠DFB = ∠FBC . ∵ ∠FBC = FBD, ∴∠DFB = FBD,

∴DF = BD.同理可证,FE = EC . ∵DF + FE = DE,

∴BD + EC = DE,即DE = 9. 故应选

A.

例 5 如图7,△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是

BC中点,EF∥AD,交AB于M,交CA的延长线于F,求证:BM = CF. 证明:作CN∥EF交BA的延长线于N.

∵E是BC中点, ∴BM = MN.

∵∠BAD =∠CAD,EF∥AD, ∴∠F = ∠FMA, ∴AM = AF.又∵CN∥EF, ∴∠N = ∠ACN, ∴AN = AC.

∴AC + AF = AN + AM = BM, ∴BM = CF.

总之,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问题的辅助线的添加,一般不外乎以上三种情形,只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灵活选用上述三种构图方法,问题可获得解答.


相关文章

  • [预习系列]第八讲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
  • 第八讲 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 一. 学法建议 1. 倍长中线和截长补短是几何证明题中常用的两种方法,非常重要.每种方法都有它们适用的条件.我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两种方法的条件和结论. 2. 几何题目书写要规范.在这一节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证明全等 ...查看


  • "扬长避短"更要"取长补短"
  • "扬长避短"更要"取长补短" 一个单位.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薄弱之处,不少同志热衷于如何扬长避短,但根本的还贵在取长补短. 一.扬长避短是一种智慧 扬长避短首先表现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客观分析形 ...查看


  • 讲义:截长补短法
  • 截长补短法 截长补短法是几何证明题中十分重要的方法.通常来证明几条线段的数量关系. 截长补短法有多种方法. 截长法: (1)过某一点作长边的垂线 (2)在长边上截取一条与某一短边相同的线段,再证剩下的线段与另一短边相等.„„ 补短法 (1) ...查看


  • 003全等三角形(截长补短法)定稿版
  • 第三讲 全等三角形中的截长 补短 中考要求 知识点总结 1.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形的性质:(1)形状相同.(2)大小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 ...查看


  • 5取长补短主题班会
  • 5取长补短---主题班会 一.教育目的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占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孩子只看到自己的好处,对自己的长处无限夸大,对自己的弱点视而不见.通过这次活动, 从小树立起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奋斗. 二.活动过程 : 1.先请大家听< ...查看


  • 三年级思品教案[我要向你学习]
  • 2. 我要向你学习 [教学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自己的不足. 2.懂得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主动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值得学习的. [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每个人 ...查看


  • 3.我懂得了 ......2doc
  • 3.<我懂得了--> 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我懂得„„>.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的地位和成长环境使其容易形成自私.霸道.狭隘.嫉妒等不良个性.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不 ...查看


  • 取长补短谱写人生篇章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智."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尺虽然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然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它告诉我们: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 ...查看


  • 以绝长补短开始的成语接龙大全
  • 绝长补短 →短兵接战 →战不旋踵 →踵迹相接 →接二连三 →三百瓮齑 →齑身粉骨 →骨鲠在喉 →喉长气短 →短兵相接 →接风洗尘 →尘羹涂饭 →饭坑酒囊 →囊空如洗 →洗兵牧马 →马不解鞍 →鞍马劳顿 →顿挫抑扬 →扬长避短 →短吃少穿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