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五册
11、《巧巧手》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材料的美感, 将各种收集来的材料加工成各种画面。
2.通过观察制作身边事物,并巧妙利用物品的色彩、形状、纹理等特征, 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创造能力。
3.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
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材料的美感, 将各种收集来的材料加工成各种画面, 能否发挥想象求新求异,
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难点: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观察自然物像,学生能巧妙的利用多种材料特点进行设计
制作。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整体感知, 通过图片欣赏, 激发和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和同
学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2、以轻松自由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3、通过制作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
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4、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及时给与
评价。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各类可利用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
双面胶。
2、教师﹕教学课件、图片、各种各样可利用的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
双面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每天丢弃的废弃物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今
天老师就有一个机会让大家可以用自己机敏的小脑袋和灵巧的小手﹐利用废弃物制作出美
丽的作品, 来当一次保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 大家愿意吗?
1. 板书课题《巧巧手》
2.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小朋友们制作出的美丽作品。
(二)、图片感知
1. 出示课件或图片
(1)瓜子壳鲤鱼
(2)纸盘吸管小女孩
(3)糖纸金鱼
(三)、学习探究
1. 他们设计的漂亮吗?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是根据物品的什么特征来设计的呢?
2.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3. 课件出示:设计方法
4. 让生根据设计方法再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四)、深入探究
1. 同学们再看一看有没有可能把多种物品同时设计到里面的可能呢?
2. 课件出示﹕
1、豆类 2、吸管、纸盘 3、毛线 4、鸡蛋壳 5、石头饮料瓶
6、树叶 7、棉花 8、铅笔木屑 9、豆、米类 10、纸盘
11、瓦楞纸 12、瓶盖 13、饮料瓶包装纸14、纽扣 15、芹菜叶橘皮
16、手套彩纸17、纸杯纸盘 18、图钉 19、蛋 壳 20、筷子火柴绳子
1. 欣赏后选3幅图片适当说明设计制作思路。学生思考并让学生说出制作方法。并课
件出示:
2. 通过欣赏大家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创意?是不是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不过
在做之前老师提几点要求。课件出示﹕
(五)、设计制作﹕
1. 播放轻松的音乐,课件循环播放。师巡视指导。(强调安全使用工具)
2.与学生一起探讨制作,并辅助学生完成并及时鼓励与建议。
3. 适时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制作问题进行强调。表扬较优异的作品引导学生。
(六)、展示评价:
1. 将制作完的作品投到荧幕上
2. 根据他们的介绍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肯定。并颁给他们用饮料瓶制作的“环保小卫
士奖杯。”
3. 你们用随手丢弃的废旧材料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即保护环境又美化生
活,老师真的为你们骄傲,你们每个人都是“环保小卫士”。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
更好的使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化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环境。生活
中从不缺乏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我相信有了大家的努力生活会愈来愈美好。
(七)、拓展延伸﹕
1. 课下同学们要留心生活中那些有用的”废品”多观察勤思考,巧妙的运用它们,你会
发现更多的乐趣。
2.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收集材料并制作一个立体的动物作品
(八)、收拾整理﹕
1 .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桌面。
附件1﹕《巧巧手》前置性学习单
学生课前搜集5至9种废旧物品
⑴ 纸质类:挂历纸、包装纸、糖果纸、牙膏盒、烟盒、牛奶盒、纸杯、纸卫生纸纸筒
等。
⑵ 塑料类:果冻壳、不同颜色的塑料片、塑料瓶、塑料盆、塑料杯等。
⑶ 木质类:冰棒棍、木条、不同质地的木板等。
⑷ 金属类:易拉罐、牛奶罐、各类废旧金属类物品等。
⑸ 布质类:不同质地的废旧布块等。
还有我们身边随处可以收集的,石子、树叶、豆子、火柴棒等等。另外一类可以是各地
区特色的地方材料:如:棉花、瓦楞纸、高丽纸、蜡染、泡沫、尼龙线、麻绳、贝壳、麦秆
等等。
七、板书设计﹕
11、巧巧手
设计方法 制作方法: 粘、剪 、按、
1、根据形状特征
2、根据色彩特征 折、添、插
3、根据纹理(材质)特征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
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
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学环节的安排很合理,学生制作的时间较充足,给学生
充足发挥的时间。
不足之处﹕学生作品评价这一环节完成的不是很好,这一点值得我反思,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作品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对学生作品好的评价会使学生有自豪感,同样也激发学习兴趣。今后,我在教学设计时,要重视学生作品的评价。
教案设计者﹕ 赵现水 滕州市界河镇后枣小学
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五册
11、《巧巧手》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材料的美感, 将各种收集来的材料加工成各种画面。
2.通过观察制作身边事物,并巧妙利用物品的色彩、形状、纹理等特征, 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创造能力。
3.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
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材料的美感, 将各种收集来的材料加工成各种画面, 能否发挥想象求新求异,
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难点: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观察自然物像,学生能巧妙的利用多种材料特点进行设计
制作。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整体感知, 通过图片欣赏, 激发和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和同
学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2、以轻松自由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3、通过制作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
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4、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及时给与
评价。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各类可利用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
双面胶。
2、教师﹕教学课件、图片、各种各样可利用的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
双面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每天丢弃的废弃物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今
天老师就有一个机会让大家可以用自己机敏的小脑袋和灵巧的小手﹐利用废弃物制作出美
丽的作品, 来当一次保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 大家愿意吗?
1. 板书课题《巧巧手》
2.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小朋友们制作出的美丽作品。
(二)、图片感知
1. 出示课件或图片
(1)瓜子壳鲤鱼
(2)纸盘吸管小女孩
(3)糖纸金鱼
(三)、学习探究
1. 他们设计的漂亮吗?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是根据物品的什么特征来设计的呢?
2.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3. 课件出示:设计方法
4. 让生根据设计方法再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四)、深入探究
1. 同学们再看一看有没有可能把多种物品同时设计到里面的可能呢?
2. 课件出示﹕
1、豆类 2、吸管、纸盘 3、毛线 4、鸡蛋壳 5、石头饮料瓶
6、树叶 7、棉花 8、铅笔木屑 9、豆、米类 10、纸盘
11、瓦楞纸 12、瓶盖 13、饮料瓶包装纸14、纽扣 15、芹菜叶橘皮
16、手套彩纸17、纸杯纸盘 18、图钉 19、蛋 壳 20、筷子火柴绳子
1. 欣赏后选3幅图片适当说明设计制作思路。学生思考并让学生说出制作方法。并课
件出示:
2. 通过欣赏大家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创意?是不是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不过
在做之前老师提几点要求。课件出示﹕
(五)、设计制作﹕
1. 播放轻松的音乐,课件循环播放。师巡视指导。(强调安全使用工具)
2.与学生一起探讨制作,并辅助学生完成并及时鼓励与建议。
3. 适时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制作问题进行强调。表扬较优异的作品引导学生。
(六)、展示评价:
1. 将制作完的作品投到荧幕上
2. 根据他们的介绍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肯定。并颁给他们用饮料瓶制作的“环保小卫
士奖杯。”
3. 你们用随手丢弃的废旧材料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即保护环境又美化生
活,老师真的为你们骄傲,你们每个人都是“环保小卫士”。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
更好的使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化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环境。生活
中从不缺乏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我相信有了大家的努力生活会愈来愈美好。
(七)、拓展延伸﹕
1. 课下同学们要留心生活中那些有用的”废品”多观察勤思考,巧妙的运用它们,你会
发现更多的乐趣。
2.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收集材料并制作一个立体的动物作品
(八)、收拾整理﹕
1 .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桌面。
附件1﹕《巧巧手》前置性学习单
学生课前搜集5至9种废旧物品
⑴ 纸质类:挂历纸、包装纸、糖果纸、牙膏盒、烟盒、牛奶盒、纸杯、纸卫生纸纸筒
等。
⑵ 塑料类:果冻壳、不同颜色的塑料片、塑料瓶、塑料盆、塑料杯等。
⑶ 木质类:冰棒棍、木条、不同质地的木板等。
⑷ 金属类:易拉罐、牛奶罐、各类废旧金属类物品等。
⑸ 布质类:不同质地的废旧布块等。
还有我们身边随处可以收集的,石子、树叶、豆子、火柴棒等等。另外一类可以是各地
区特色的地方材料:如:棉花、瓦楞纸、高丽纸、蜡染、泡沫、尼龙线、麻绳、贝壳、麦秆
等等。
七、板书设计﹕
11、巧巧手
设计方法 制作方法: 粘、剪 、按、
1、根据形状特征
2、根据色彩特征 折、添、插
3、根据纹理(材质)特征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
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
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学环节的安排很合理,学生制作的时间较充足,给学生
充足发挥的时间。
不足之处﹕学生作品评价这一环节完成的不是很好,这一点值得我反思,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作品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对学生作品好的评价会使学生有自豪感,同样也激发学习兴趣。今后,我在教学设计时,要重视学生作品的评价。
教案设计者﹕ 赵现水 滕州市界河镇后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