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类管理学编号(学号) 20081956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刘祝秋

指导教师:宋丽华职称讲师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年级: 2008级

论文(设计)提交日期: 2012年5月答辩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任:赵鸭桥教授

云南农业大学

2012年 5 月

2012年5月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刘祝秋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

当今社会,我国农村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流,农村居民中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居民对网络购物及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需求越来越大,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农村网民的特点以及基础设施的制约使商务应用在农村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需要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需要得到社会的多方面支持。

关键字: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人才因地制宜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LIU Zhu qiu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 Abstract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oday's society, more and more rural residents in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under the impetus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 growing network of sales channels needs of rural residents of online shopping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rural development, e-commer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Internet users as well as infrastructure constraints to business applications in rural development was lagging behind the city, so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ural e-commerce need to constantly try to improve, need to be multi-faceted social support.

Keywords:Rural e-commerce; Infrastructure;Personnel;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

(一)电子商务的理念

电子商务的概念是指在国际互联网上从事B2B、B2C的各类商业交易活动。按照IBM公司的定义,电子商务=WEB+企业业务。它所强调的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应用,是把买方、买方、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结合起来的应用。比较严谨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这里的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资料(EDI)、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一次完整的商业贸易过程是复杂的,包括交易前的了解商情、询价、报价、发送订单、应答订单、发送接收送货通知、取货凭证、支付汇兑过程等,涉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这种新的电子模式能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但目前,电子商务行为大多局限于城市里的消费人群和部分服务商品类企业,在广大农村还没有推广开来。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有:

1.农村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

一方面一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传统交易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等,使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性谋略

我国当前提供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网站为数不少,但由于农村软、硬件的缺乏,网络接通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使得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校大,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这进一步促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复杂化。因此,农业电子商务必须深入考虑区域特点,才能更好地发展。

3.农产品需求的不可预知性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产品不耐久存,农产品种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难点。

4.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面窄,正处于萌芽时期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成长期。东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而西部偏远山区电子商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偏远的山区,由于互联网覆盖面积狭小,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全面等,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的覆盖面窄,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萌芽阶段。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关于《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用户超过6.5亿》分析预计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互联网用户人数将超过6.5亿人,这个数字仍不足中国总人口的50%。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中国农村地区。尽管中国农村宽带覆盖率不平衡,但大部分新用户都来自农村地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在网吧接触网络的农村年轻人。另外,农村地区年轻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最活跃的用户群体。在农

村互联网用户中,年龄低于30岁的用户占77%,低于20岁的超过农村互联网用户的一半。除了中国政府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农村互联网渗透率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009年,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407美元增长至758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2009年的时候,农村人均年收入超过882美元的人占农村总人数的34%,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54%。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有着比较好的发展条件。

2012年春节期间我对丰都县双路镇农民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访谈。 重庆市双路镇位于丰都县县境西南部,长江穿过双路镇边缘,距县城13公里。面积104.5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丰都至石柱和金竹滩至高家镇公路过境,重庆至上海高速铁路也经过该镇。2012年来该镇大力改善乡村道路双路镇通往各乡村道路基本硬化,交通比较方便。有以榨菜、建材、酿酒、饮料、建筑、运输、粮油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养殖业以生猪、蚕桑为主。特产烤烟、茶叶、桐油等。除此之外,大部分家庭还拥有自家的果园,除了自己吃以外还对外进行销售。

为更好地实施“兴工强镇、富民兴镇”战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7月,丰都县双路镇组织召开辖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双路镇党委、政府认真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言,并作好记录,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搭建引导、智力、服务、协调四大平台,协调各种事宜,用实际行动用活用够政策,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

座谈会上,与会的2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的代表畅所欲言,就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等问题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会议强调,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注重与渝利铁路、产业大道、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以及森林、肉牛、果蔬等重点特色项目建设结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项目,打造品牌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回报社会,造福镇民。

通过对双路镇的20位农民调查后,我发现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居民中年轻人大都会使用电脑及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调查得知,该镇农民能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一般是学生为主,年龄在10岁——30岁的人有80%~90%都会使用电脑。30岁——50岁大部分都能使用手机了解天气预报、农业知识等。此外,该镇的农民大部分听说过电子商务,且少部分人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了解。一些被调查者认为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时代在进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一种有效策略。

(二)农村计算机拥有量及基础设施较差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家庭电脑拥有量较低。在当地大学生一般都拥有笔记本电脑,有少数比较富裕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电脑。此外,由于农村网络覆盖面积小,一般农民就算拥有自己的电脑上网也是比较困难的。

(三)当地还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

据了解双路镇还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周边地区也没有。该地区政府为发展地区经济也大力支持有农民建立电子商务网站。虽然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同与支持,在该地建立网站还是比较困难的,被调查者也不知道建立电子商务网站该如何入手。

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传统的农业商务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有利于商品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条件。

(一)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节约生产及销售成本

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阻力小,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较长,从农业生产者到消费者环节较多,导致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首先,电子商务将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

拓展了传统交易方式的同时简化了供应链环节,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其次,可以解决小农户的销售途径,避免因为产量小而没有经销商收购。再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绝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往往并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生产行为。如该镇一般种植油菜、小麦、玉米、水稻及水果等。这种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往往是不了解市场需求状况,造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于能够让农业生产者准确、实时了解市场动态信息,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为农业生产者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二)有利于农产品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农村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扩大农业生产,提高生产质量等。他们会购买新进设备、生产资料。当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当地设备资料等价格也不尽相同。农村生产一般为较小的农业个体,购买生产资料设备等投资资金也不够充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应运而生。它可以为农村生产者提供了较多的信息,更多不同地区的产品设备、生产资料。缓解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资料、设备短缺,而引起的价格差异,有利于全国内生产资料、设备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者对于生产资料、设备选择的多样化,更能使他们购买自己合适的商品,使其购买的成本降低。从另一方面来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收入就增加了。

(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生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一样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超市、商场等成规模的规范的购物场所,农民购买物品相比城市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农村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人们对商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而在线营销的普遍低价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此外,农村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的缺乏,也为相关方面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有利于提高农村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

农村生产者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始终是一个问题,例如: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2011年橘子的收成非常的好,该地区农民很高兴以为又是一个丰收年。但2011年去收购当地的橘子经销商非常少,使大量的橘子都腐烂在果树上,导致农民的收入遭受严重的损失。这正是由于农民生产的分散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造成的。

农村电子商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户的生产形不成规模,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也极其高昂。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小农户组织在一起,在销售环节上实现规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小农户也一样有竞争力。

四、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从国内外电子商务的总体情况来看,其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用户对物流,信息等环节满意度低,总体缺乏统一的物流配送市场,电子商务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规定,网络诚信和安全体系有待加强。那么对于建立在更为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而言,其制约因素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中国信息产业信息网显示,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对比2010年以来中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仅为20.2%,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29.6%。由此可见,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乡的发展差距拉大,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和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两大原因。

(二)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弱,对电子商务了解不深,而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这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严重缺乏。

(三)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原有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有序地进行。在我国现有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形式和内容雷同,缺少特色,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首先,在内容上,网站内容以宣传本地农业,为领导服务的信息较多,而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用于农民的信息较少,直观反映的信息较多,有分析、协助决策层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缺乏宏观的指导性的农业信息,信息服务尚未形成。其次,我国大部分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设有农产品行情和供需信息发布,但很少发布各个网站对市场需求的评价或预测,更没有各地种植情况的信息,市场信息分析专家的作用没有形成,而农业生产真正需要的这种具有指导意义信息。再次,网上信息不够开放,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一些网站设有内外网两个部分,外网公开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价值的信息少。内网上有用的信息相对比较多,又实行会员制,相对封闭起来。这样网络间的互相封闭,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发展,也失去了设网建站的目的。尽管各个单位都有数据库,但真正可以投入运行的并不多。即使为数不多的数据库,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要使用它们,也是困难重重。制作单位利益和数据保密问题,使得这些数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电子商务在推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尚未发挥。

(四)农产品生产和农村消费主体的分散性和规模小

家庭目前仍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 每家农户就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农产品生产存在着分散性和规模小的特点。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农产品生产的特点。 由于农村居民人口众多而且居住较为分散,导致一方面,农村消费市场的分布面广、服务对象绝大部分是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数量庞大,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品种繁多,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具体到每家每户,其品种规模却又很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市场的巨大差异性, 带来农村市场本身以及农村市场系统和其他市场系统之间衔接的复杂性。农村市场的差异性,必然要求农村服务的多样性和个体服务的专业化,必然对建立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存在安全隐患

在大部分的农村中,电子商务应用属于新兴产业,人们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农民更愿意选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此外,一些网上诈骗的案例使他们产生畏惧。现代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而网络经常会受到各种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加上农村网络硬件、软件设备的落后以及缺乏安全技术支持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机会。目前,我国电子支付的手段尚不成熟,信用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正在探索阶段,这给农民网上从事经贸活动带来很大的风险。这些都是长期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问题。

五、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城乡互联网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应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村个体收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小学电脑室的建设,与其合作投资扩建。学校机房的对外开放为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节约一部分成本,既满足了学校教育的需求,也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善了农村用户的网络环境。另外,移动手机的普及,为农村的信息化有增加有效途径,采用手机支付、下订单等,电脑与手机移动商务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完善

了农村网络系统。

(二)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根据农村现状我们应该把握政策机会,把“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担任农村村官”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队伍保障。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支教老师进行电子商务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并带领村民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其次,与高校和企业建立联系,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相关讲座,将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同时引进电子商务成功案例,让农民感受效果了解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再次,重点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培训人才。在农村具有号召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等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带动力量,对信息接受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培训应以这部分人为重点,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率,达到培训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三)政府应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政府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1.应该加大多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网络系统有效的升级,引进好的硬软件设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2.应加大对乡村道路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物流的有效到达。 3.应通过制定政策支持金融企业向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

(四)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研究。充分借鉴国外在信息立法以及其它的一些体制和做法比较完善的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以保证网上正规渠道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的可靠性,以形成良好的网上市场环境。

(五)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和教育

在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农业生产者当然占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宣传活动,以取得农民的支持。首先,将成功运用电子商务的地区作为示范,从该地区抽调一些新近知识分子、大个体用户(什么意思)给该地区农民进行宣讲,传授一些网上交易支付的经验。其次,还可以组织一部分有号召力的农民群众到先进示范的地区进行考察,体验先进的购物模式或销售模式。让他们相信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再次,应组织农民学习怎样有效抵制或防范木马程序。

(六)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一方面,发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可以发展农村团购。在村或乡镇由一人或二人担任团购的负责人,这个负责人可以由大学生村官担任。该团购负责人主要任务是把个体需求变成整体需求。就是把每家每户的订单汇总整合,把该乡或村的总体需求,下订单给商家或厂家,方便商家货物的发送和物流的有效配送,有效的满足农村用户的需求。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个体的分散性的弱点。

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对外销售,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自产自销方式,这样成本会较高,对市场的判断也不准确。因此,我们应该组织多元化的物流模式,一是农民组成合作社,专门从事运销。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典型。这相当于生产企业自营物流。二是由经纪人或代理商同第三方物流签订合同,由专业的物流公司从物流业务在现阶段“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实行订单或成片租赁开发的公司,可以自营物流,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来从事物流业务,结果都可以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产品更快的进入流通领域。另外物流公司方面应该完善农

村物流网络和水果蔬菜等的保鲜技术,使电子商务开展的地区物流的有效完善和保证农果产品到达购买者手中不会腐烂,缩短物流运输时间。这样不仅能得到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强了该公司的竞争力,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此外,物流公司还可与在乡镇均设立网点的中国邮政签订合作项目,保证商品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用户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用户超过6.5亿

[2]刘亚峰.电子商务概念.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

[3]刘娜.物流配送[M ]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4]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导刊

[5]李旺彦.商业时代电子商务中的网络安全[J]《集团经济研究》

[6]吴叔平.电子商务价值链与赢利模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7]冯英键.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梁雄键.中国电子商务热潮下的冷静思考.各网络媒体转载

[9]宋迎春.电子商务果品流通的新方式[J].物流科技.2003,No.4:PP.23~25

科类管理学编号(学号) 20081956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刘祝秋

指导教师:宋丽华职称讲师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年级: 2008级

论文(设计)提交日期: 2012年5月答辩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任:赵鸭桥教授

云南农业大学

2012年 5 月

2012年5月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刘祝秋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

当今社会,我国农村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流,农村居民中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居民对网络购物及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需求越来越大,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农村网民的特点以及基础设施的制约使商务应用在农村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需要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需要得到社会的多方面支持。

关键字: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人才因地制宜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LIU Zhu qiu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 Abstract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oday's society, more and more rural residents in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under the impetus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 growing network of sales channels needs of rural residents of online shopping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rural development, e-commer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Internet users as well as infrastructure constraints to business applications in rural development was lagging behind the city, so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ural e-commerce need to constantly try to improve, need to be multi-faceted social support.

Keywords:Rural e-commerce; Infrastructure;Personnel;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

(一)电子商务的理念

电子商务的概念是指在国际互联网上从事B2B、B2C的各类商业交易活动。按照IBM公司的定义,电子商务=WEB+企业业务。它所强调的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应用,是把买方、买方、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结合起来的应用。比较严谨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这里的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资料(EDI)、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一次完整的商业贸易过程是复杂的,包括交易前的了解商情、询价、报价、发送订单、应答订单、发送接收送货通知、取货凭证、支付汇兑过程等,涉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这种新的电子模式能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但目前,电子商务行为大多局限于城市里的消费人群和部分服务商品类企业,在广大农村还没有推广开来。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有:

1.农村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

一方面一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传统交易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等,使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性谋略

我国当前提供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网站为数不少,但由于农村软、硬件的缺乏,网络接通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使得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校大,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这进一步促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复杂化。因此,农业电子商务必须深入考虑区域特点,才能更好地发展。

3.农产品需求的不可预知性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产品不耐久存,农产品种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难点。

4.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面窄,正处于萌芽时期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成长期。东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而西部偏远山区电子商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偏远的山区,由于互联网覆盖面积狭小,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全面等,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的覆盖面窄,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萌芽阶段。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关于《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用户超过6.5亿》分析预计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互联网用户人数将超过6.5亿人,这个数字仍不足中国总人口的50%。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中国农村地区。尽管中国农村宽带覆盖率不平衡,但大部分新用户都来自农村地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在网吧接触网络的农村年轻人。另外,农村地区年轻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最活跃的用户群体。在农

村互联网用户中,年龄低于30岁的用户占77%,低于20岁的超过农村互联网用户的一半。除了中国政府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农村互联网渗透率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009年,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407美元增长至758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2009年的时候,农村人均年收入超过882美元的人占农村总人数的34%,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54%。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有着比较好的发展条件。

2012年春节期间我对丰都县双路镇农民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访谈。 重庆市双路镇位于丰都县县境西南部,长江穿过双路镇边缘,距县城13公里。面积104.5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丰都至石柱和金竹滩至高家镇公路过境,重庆至上海高速铁路也经过该镇。2012年来该镇大力改善乡村道路双路镇通往各乡村道路基本硬化,交通比较方便。有以榨菜、建材、酿酒、饮料、建筑、运输、粮油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养殖业以生猪、蚕桑为主。特产烤烟、茶叶、桐油等。除此之外,大部分家庭还拥有自家的果园,除了自己吃以外还对外进行销售。

为更好地实施“兴工强镇、富民兴镇”战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7月,丰都县双路镇组织召开辖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双路镇党委、政府认真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言,并作好记录,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搭建引导、智力、服务、协调四大平台,协调各种事宜,用实际行动用活用够政策,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

座谈会上,与会的2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的代表畅所欲言,就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等问题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会议强调,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注重与渝利铁路、产业大道、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以及森林、肉牛、果蔬等重点特色项目建设结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项目,打造品牌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回报社会,造福镇民。

通过对双路镇的20位农民调查后,我发现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居民中年轻人大都会使用电脑及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调查得知,该镇农民能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一般是学生为主,年龄在10岁——30岁的人有80%~90%都会使用电脑。30岁——50岁大部分都能使用手机了解天气预报、农业知识等。此外,该镇的农民大部分听说过电子商务,且少部分人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了解。一些被调查者认为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时代在进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一种有效策略。

(二)农村计算机拥有量及基础设施较差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家庭电脑拥有量较低。在当地大学生一般都拥有笔记本电脑,有少数比较富裕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电脑。此外,由于农村网络覆盖面积小,一般农民就算拥有自己的电脑上网也是比较困难的。

(三)当地还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

据了解双路镇还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周边地区也没有。该地区政府为发展地区经济也大力支持有农民建立电子商务网站。虽然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同与支持,在该地建立网站还是比较困难的,被调查者也不知道建立电子商务网站该如何入手。

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传统的农业商务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有利于商品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条件。

(一)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节约生产及销售成本

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阻力小,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较长,从农业生产者到消费者环节较多,导致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首先,电子商务将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

拓展了传统交易方式的同时简化了供应链环节,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其次,可以解决小农户的销售途径,避免因为产量小而没有经销商收购。再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绝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往往并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生产行为。如该镇一般种植油菜、小麦、玉米、水稻及水果等。这种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往往是不了解市场需求状况,造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于能够让农业生产者准确、实时了解市场动态信息,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为农业生产者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二)有利于农产品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农村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扩大农业生产,提高生产质量等。他们会购买新进设备、生产资料。当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当地设备资料等价格也不尽相同。农村生产一般为较小的农业个体,购买生产资料设备等投资资金也不够充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应运而生。它可以为农村生产者提供了较多的信息,更多不同地区的产品设备、生产资料。缓解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资料、设备短缺,而引起的价格差异,有利于全国内生产资料、设备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者对于生产资料、设备选择的多样化,更能使他们购买自己合适的商品,使其购买的成本降低。从另一方面来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收入就增加了。

(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生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一样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超市、商场等成规模的规范的购物场所,农民购买物品相比城市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农村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人们对商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而在线营销的普遍低价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此外,农村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的缺乏,也为相关方面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有利于提高农村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

农村生产者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始终是一个问题,例如: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2011年橘子的收成非常的好,该地区农民很高兴以为又是一个丰收年。但2011年去收购当地的橘子经销商非常少,使大量的橘子都腐烂在果树上,导致农民的收入遭受严重的损失。这正是由于农民生产的分散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造成的。

农村电子商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户的生产形不成规模,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也极其高昂。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小农户组织在一起,在销售环节上实现规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小农户也一样有竞争力。

四、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从国内外电子商务的总体情况来看,其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用户对物流,信息等环节满意度低,总体缺乏统一的物流配送市场,电子商务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规定,网络诚信和安全体系有待加强。那么对于建立在更为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而言,其制约因素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中国信息产业信息网显示,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对比2010年以来中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仅为20.2%,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29.6%。由此可见,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乡的发展差距拉大,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和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两大原因。

(二)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弱,对电子商务了解不深,而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这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严重缺乏。

(三)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原有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有序地进行。在我国现有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形式和内容雷同,缺少特色,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首先,在内容上,网站内容以宣传本地农业,为领导服务的信息较多,而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用于农民的信息较少,直观反映的信息较多,有分析、协助决策层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缺乏宏观的指导性的农业信息,信息服务尚未形成。其次,我国大部分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设有农产品行情和供需信息发布,但很少发布各个网站对市场需求的评价或预测,更没有各地种植情况的信息,市场信息分析专家的作用没有形成,而农业生产真正需要的这种具有指导意义信息。再次,网上信息不够开放,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一些网站设有内外网两个部分,外网公开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价值的信息少。内网上有用的信息相对比较多,又实行会员制,相对封闭起来。这样网络间的互相封闭,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发展,也失去了设网建站的目的。尽管各个单位都有数据库,但真正可以投入运行的并不多。即使为数不多的数据库,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要使用它们,也是困难重重。制作单位利益和数据保密问题,使得这些数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电子商务在推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尚未发挥。

(四)农产品生产和农村消费主体的分散性和规模小

家庭目前仍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 每家农户就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农产品生产存在着分散性和规模小的特点。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农产品生产的特点。 由于农村居民人口众多而且居住较为分散,导致一方面,农村消费市场的分布面广、服务对象绝大部分是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数量庞大,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品种繁多,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具体到每家每户,其品种规模却又很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市场的巨大差异性, 带来农村市场本身以及农村市场系统和其他市场系统之间衔接的复杂性。农村市场的差异性,必然要求农村服务的多样性和个体服务的专业化,必然对建立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存在安全隐患

在大部分的农村中,电子商务应用属于新兴产业,人们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农民更愿意选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此外,一些网上诈骗的案例使他们产生畏惧。现代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而网络经常会受到各种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加上农村网络硬件、软件设备的落后以及缺乏安全技术支持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机会。目前,我国电子支付的手段尚不成熟,信用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正在探索阶段,这给农民网上从事经贸活动带来很大的风险。这些都是长期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问题。

五、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城乡互联网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应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村个体收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小学电脑室的建设,与其合作投资扩建。学校机房的对外开放为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节约一部分成本,既满足了学校教育的需求,也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善了农村用户的网络环境。另外,移动手机的普及,为农村的信息化有增加有效途径,采用手机支付、下订单等,电脑与手机移动商务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完善

了农村网络系统。

(二)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根据农村现状我们应该把握政策机会,把“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担任农村村官”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队伍保障。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支教老师进行电子商务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并带领村民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其次,与高校和企业建立联系,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相关讲座,将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同时引进电子商务成功案例,让农民感受效果了解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再次,重点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培训人才。在农村具有号召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等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带动力量,对信息接受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培训应以这部分人为重点,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率,达到培训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三)政府应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政府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1.应该加大多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网络系统有效的升级,引进好的硬软件设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2.应加大对乡村道路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物流的有效到达。 3.应通过制定政策支持金融企业向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

(四)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研究。充分借鉴国外在信息立法以及其它的一些体制和做法比较完善的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以保证网上正规渠道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的可靠性,以形成良好的网上市场环境。

(五)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和教育

在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农业生产者当然占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宣传活动,以取得农民的支持。首先,将成功运用电子商务的地区作为示范,从该地区抽调一些新近知识分子、大个体用户(什么意思)给该地区农民进行宣讲,传授一些网上交易支付的经验。其次,还可以组织一部分有号召力的农民群众到先进示范的地区进行考察,体验先进的购物模式或销售模式。让他们相信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再次,应组织农民学习怎样有效抵制或防范木马程序。

(六)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一方面,发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可以发展农村团购。在村或乡镇由一人或二人担任团购的负责人,这个负责人可以由大学生村官担任。该团购负责人主要任务是把个体需求变成整体需求。就是把每家每户的订单汇总整合,把该乡或村的总体需求,下订单给商家或厂家,方便商家货物的发送和物流的有效配送,有效的满足农村用户的需求。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个体的分散性的弱点。

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对外销售,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自产自销方式,这样成本会较高,对市场的判断也不准确。因此,我们应该组织多元化的物流模式,一是农民组成合作社,专门从事运销。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典型。这相当于生产企业自营物流。二是由经纪人或代理商同第三方物流签订合同,由专业的物流公司从物流业务在现阶段“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实行订单或成片租赁开发的公司,可以自营物流,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来从事物流业务,结果都可以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产品更快的进入流通领域。另外物流公司方面应该完善农

村物流网络和水果蔬菜等的保鲜技术,使电子商务开展的地区物流的有效完善和保证农果产品到达购买者手中不会腐烂,缩短物流运输时间。这样不仅能得到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强了该公司的竞争力,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此外,物流公司还可与在乡镇均设立网点的中国邮政签订合作项目,保证商品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用户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用户超过6.5亿

[2]刘亚峰.电子商务概念.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

[3]刘娜.物流配送[M ]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4]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导刊

[5]李旺彦.商业时代电子商务中的网络安全[J]《集团经济研究》

[6]吴叔平.电子商务价值链与赢利模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7]冯英键.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梁雄键.中国电子商务热潮下的冷静思考.各网络媒体转载

[9]宋迎春.电子商务果品流通的新方式[J].物流科技.2003,No.4:PP.23~25


相关文章

  • 浅谈乡镇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 摘要:在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农村地区群众对网上购物及商品的网上销售途径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农村地区商家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与潜力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农村网民的特点以及基础设施的制约,乡镇电子商 ...查看


  • 平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分析
  • 摘 要:农村电子商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本文通过县.乡.镇三级网络了解平遥县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当前发 ...查看


  • 京东自营物流模式分析_卢红霞
  • 2015年第37卷第1期总第247期物流工程与管理 LOGISTICSENGINEERINGANDMANAGEMENT 电子商务 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5.01.055 京东自营物流模式分析 □卢红 ...查看


  • 农村电商发展中物流问题探析_刘臻
  • 学 术理 论经营管理者 农村电商发展中物流问题探析 刘 臻 山东大学(威海) 摘 要:十二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互联网+三农"映入人们的眼帘,但从我国现阶段物流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物流已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的需要 ...查看


  • 福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 第5期2015年10月 :1/.cnki.twnt.2015.05.010doi0.16006j 台湾农业探索 TaiwanAriculturalResearch g No.5 October2015 福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查看


  • A公司生鲜电商发展与对策分析
  • 学号: 13240126 题目类型:论文 (设计.论文.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A 公司生鲜电商发展与对策分析 二级学院: 经济与管理_ 专业(方向) :电子商务__ 班 级:13-1班__ 学 生:韦忠宝 ...查看


  • 农产品网络营销
  • 摘 要 网络营销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既使企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又能引领和改造传统营销.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具有个性.交互.经济.高效等明显优势,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大市场中立足,必须学会运用新的营销手段,整 ...查看


  •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发展研究
  •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发展研究 摘要 本文简述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模式的提出与阐释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主要理论基础,分析农村淘宝模式与兰田模式.沙田模式的相似及不同之处,揭示现阶段农村淘宝模式的优势与农村淘宝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农村淘宝模式的优化 ...查看


  • 2016年农村电商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中国农村电商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 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82057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