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怎么住

  《情系俄罗斯》 张添立著      伏尔加格勒的民居      我们第一年借住的是安东尼娜大娘的底层房子。所在的大楼内,每一个层面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独用的套房。一大一小两居室,总居住面积约为22―28平方米。另有单独的厨房、小卫生间和小浴室。据说,当时这样二居室单元,向当地居民出售的价格约为20―25万卢布左右。   每个单元居室都通有5根管道:热水管、冷水管、煤气管、暖气管和电线管。俄罗斯人口较少而资源丰富。因此,所有的能源除了用电,前几年才为每户装上电表外,水和煤气都只按照人口数收费,不计用量。   我们租住的时候,民用电的价格为64戈比/度。一年四季24小时供应的热水,每人每月为20卢布;冷水为15卢布。每年从10月15日开始供应的暖气费,每人每月为20卢布。煤气费仅为3卢布60戈比,相当于人民币1元钱,近乎免费使用。   2002年1月1日起,政府新出台的取暖费和煤气费价格,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煤气费每人每月涨至5卢布78戈比;暖气费则按居住室内的面积来支付,每1个平方米为3.2卢布。   在中国人的烹饪习惯中,每家每户做菜都离不开“煎、炒、炸、煮”。在菜肴的重油、重糖、重盐方面,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相比俄罗斯人“不炸、少炒、不煎、焖煮”的用厨习俗,还显得差异很大。   他们的主食为面包,蔬菜色拉只要浇上食用油即可生拌生食。肉食又以熟食为主,热水也很少烧煮,一年四季不开油锅。   因此,每家每户没有必要安装“脱排油烟机”。几十年下来,厨房内不见油污、没有油泥,家家户户的厨房都是窗明几净、地面桌上也都干干净净。   俄罗斯家用天然气灶具都是统一的样式:下部为一个大烤箱,上部有着四个灶眼的立柜式灶具。   据介绍,一家三口每月用于房租及能源、电话上的开支,每月约为450至680卢布左右。   老居民区的电话用户不多,主要因为私人电话的初装费很贵。目前,新装户的初装费需要9000―11000卢布左右。两年前仅为5640卢布,价格上涨了将近90%。这对于那些退休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电话公司新近在许多居民楼外都装上了新的电话电缆,但是,申请安装的居民还不多。目前,私人电话的月租费为80卢布。使用市内电话不计时、不计次。   2001年5月份,我们刚到的时候,看到居住小区周边的墙上,有几个简易的公用电话架子。电话架子内,那些装于几十年前的公用电话,全部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已经不能使用。到了10月份,有一部分公用电话已经修复,而且新装了一种外观是黑色的、简易IC卡电话机。   在俄罗斯,拨打“01”火警电话、“02”匪警电话、“03”救护电话和“04”煤气报警电话,也都是免费的。   俄罗斯国内平信的邮资,每封只要4卢布。寄往中国的平信,邮资都需要25―32卢布左右。   在居民楼前的空地上,大都设有供人们休息的长条木椅。每当夏天的傍晚,这些木条椅上便会坐满了纳凉、休息和聊天的人。特别是那些整天待在家中操持家务的、个头为“重量级”的老奶奶、老婆婆们,便会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坐在一起纳凉聊天,直至深夜。   居住小区周围,都建有儿童游乐设施,例如滑梯、秋千,以及小运动场。小区附近,建有设施完备的幼儿园和学校。      俄罗斯人的“第二住宅”――“达恰”      说到俄罗斯人的住宅,不可不讲俄罗斯特有的,被称之为“达恰”的“俄式别墅”。在俄罗斯普通老百姓中间住过一段时间,就对“达恰”在俄罗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我认为,要真正了解俄罗斯人目前的生活,要了解俄罗斯人的文化,就必须深入研究俄罗斯特有的公民“第二住宅”――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地位的、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兼休闲度假场所――“达恰”。   之所以称之为“俄式别墅”,是因为它与通常意义上的“别墅”――那种有着别致的建筑、有着游泳池、有着喷水池、有着豪华卧室等等设施的欧美式“别墅”,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俄罗斯也有不少这样的豪华“别墅”,主要为那些达官贵人以及“新俄罗斯人”所拥有。   大多数“俄式别墅”的用途和功能都已经演变。“俄式别墅”已经成了俄罗斯公民以播种农作物为主,兼有度假休闲作用的小型家庭农场或庄园。故而,称之为“俄式别墅”,以与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别墅”区别开来。   在前苏联时代,国家允许公民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建在城市附近的小木屋、小花园――“达恰”,作为公民避暑休闲的度假场所。   目前,当地30-40%的居民拥有自己的“达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他们的前辈从苏联时代留传下来的,也有一些是后代自己购置的。   我们公司一位名叫蕾娜的同事,家中有一块长20米、宽10米,面积达200平方米的“达恰”。现在她家每年要向国家交纳700卢布的土地使用费。   据介绍,现在只要花上5000卢布,就可以买到一个普通的“达恰”。当然,要有“达恰”,最好自己得有汽车,先要解决交通问题和运输问题。   由于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前苏联―俄罗斯,农产品的供应也就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公民们就在“达恰”以及周边,开垦小规模的土地,用以种植自己所需的蔬菜、培植果树和鲜花,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农产晶供应的不足。   久而久之,“达恰”也就成了俄罗斯人小型家庭农场或庄园的代名词,成了俄罗斯人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重要基地。而原先的休闲度假和避暑功能,退为次要的第二功能。   对于“达恰”的功能,俄罗斯朋友曾以绕口令的形式,打趣地予以解释,并附加了许多俄罗斯特有的定语: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辽阔的俄罗斯大地上,遍布着数不清道不明的、“家庭小农经济形式”的、公民赖以生存的、用以自给自足的、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帮助国家解决农产品供应困难的、大大小小的“达恰”。   所以,凡是有“达恰”的俄罗斯人,从每年冰雪融化的三四月份起,遇到休假日就特别忙碌,他们都要赶到自己的“达恰”去从事“私家第一产业”。   他们要检修“达恰”的房屋,搞好水、电配套、维修,备置各种家具和电器。   他们要及时耕地、购买苗木、种子,播种、修剪树枝、嫁接果苗、施肥浇水。   到了秋收季节,他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每逢休假日,必须全家出动上“达恰”。有的去收获西红柿、胡萝卜、西瓜、土豆、卷心菜,采摘李子、桃子、梨、葡萄、苹果,以及各种俄罗斯特有的小水果;   有的在“达恰”直接加工水果、蔬菜罐头;   有的要将农产品一次一次运到家中,放入地窖进行储藏或搬到市场出售。   有孩子的家庭,也往往把“达恰”作为锻炼孩子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场所,使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不少家庭至今还执行着严格的“家规”:在星期天,凡是不愿意参加“达恰”劳动的孩子,就不准他吃饭。   对于众多俄罗斯家庭来讲,作为成员之一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也确是父母亲维护、经营“达恰”的得力助手和帮工。   由于许多“达恰”地处很远的农村或远郊,而且主人不一定有时间去照料,不少“达恰”的农作物,都任其在缺水少肥、受涝受寒的环境中自由生长;任其被虫蛀鸟吃,收到多少算多少。因此,他们的农作物,大多发育不全。特别是水果,桃子、梨、苹果都长得又小又不规则。当然,也有不少管理得当,作物长得相当好的“达恰”。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责任编辑:马晓俊   定价:25.00元

  《情系俄罗斯》 张添立著      伏尔加格勒的民居      我们第一年借住的是安东尼娜大娘的底层房子。所在的大楼内,每一个层面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独用的套房。一大一小两居室,总居住面积约为22―28平方米。另有单独的厨房、小卫生间和小浴室。据说,当时这样二居室单元,向当地居民出售的价格约为20―25万卢布左右。   每个单元居室都通有5根管道:热水管、冷水管、煤气管、暖气管和电线管。俄罗斯人口较少而资源丰富。因此,所有的能源除了用电,前几年才为每户装上电表外,水和煤气都只按照人口数收费,不计用量。   我们租住的时候,民用电的价格为64戈比/度。一年四季24小时供应的热水,每人每月为20卢布;冷水为15卢布。每年从10月15日开始供应的暖气费,每人每月为20卢布。煤气费仅为3卢布60戈比,相当于人民币1元钱,近乎免费使用。   2002年1月1日起,政府新出台的取暖费和煤气费价格,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煤气费每人每月涨至5卢布78戈比;暖气费则按居住室内的面积来支付,每1个平方米为3.2卢布。   在中国人的烹饪习惯中,每家每户做菜都离不开“煎、炒、炸、煮”。在菜肴的重油、重糖、重盐方面,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相比俄罗斯人“不炸、少炒、不煎、焖煮”的用厨习俗,还显得差异很大。   他们的主食为面包,蔬菜色拉只要浇上食用油即可生拌生食。肉食又以熟食为主,热水也很少烧煮,一年四季不开油锅。   因此,每家每户没有必要安装“脱排油烟机”。几十年下来,厨房内不见油污、没有油泥,家家户户的厨房都是窗明几净、地面桌上也都干干净净。   俄罗斯家用天然气灶具都是统一的样式:下部为一个大烤箱,上部有着四个灶眼的立柜式灶具。   据介绍,一家三口每月用于房租及能源、电话上的开支,每月约为450至680卢布左右。   老居民区的电话用户不多,主要因为私人电话的初装费很贵。目前,新装户的初装费需要9000―11000卢布左右。两年前仅为5640卢布,价格上涨了将近90%。这对于那些退休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电话公司新近在许多居民楼外都装上了新的电话电缆,但是,申请安装的居民还不多。目前,私人电话的月租费为80卢布。使用市内电话不计时、不计次。   2001年5月份,我们刚到的时候,看到居住小区周边的墙上,有几个简易的公用电话架子。电话架子内,那些装于几十年前的公用电话,全部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已经不能使用。到了10月份,有一部分公用电话已经修复,而且新装了一种外观是黑色的、简易IC卡电话机。   在俄罗斯,拨打“01”火警电话、“02”匪警电话、“03”救护电话和“04”煤气报警电话,也都是免费的。   俄罗斯国内平信的邮资,每封只要4卢布。寄往中国的平信,邮资都需要25―32卢布左右。   在居民楼前的空地上,大都设有供人们休息的长条木椅。每当夏天的傍晚,这些木条椅上便会坐满了纳凉、休息和聊天的人。特别是那些整天待在家中操持家务的、个头为“重量级”的老奶奶、老婆婆们,便会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坐在一起纳凉聊天,直至深夜。   居住小区周围,都建有儿童游乐设施,例如滑梯、秋千,以及小运动场。小区附近,建有设施完备的幼儿园和学校。      俄罗斯人的“第二住宅”――“达恰”      说到俄罗斯人的住宅,不可不讲俄罗斯特有的,被称之为“达恰”的“俄式别墅”。在俄罗斯普通老百姓中间住过一段时间,就对“达恰”在俄罗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我认为,要真正了解俄罗斯人目前的生活,要了解俄罗斯人的文化,就必须深入研究俄罗斯特有的公民“第二住宅”――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地位的、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兼休闲度假场所――“达恰”。   之所以称之为“俄式别墅”,是因为它与通常意义上的“别墅”――那种有着别致的建筑、有着游泳池、有着喷水池、有着豪华卧室等等设施的欧美式“别墅”,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俄罗斯也有不少这样的豪华“别墅”,主要为那些达官贵人以及“新俄罗斯人”所拥有。   大多数“俄式别墅”的用途和功能都已经演变。“俄式别墅”已经成了俄罗斯公民以播种农作物为主,兼有度假休闲作用的小型家庭农场或庄园。故而,称之为“俄式别墅”,以与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别墅”区别开来。   在前苏联时代,国家允许公民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建在城市附近的小木屋、小花园――“达恰”,作为公民避暑休闲的度假场所。   目前,当地30-40%的居民拥有自己的“达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他们的前辈从苏联时代留传下来的,也有一些是后代自己购置的。   我们公司一位名叫蕾娜的同事,家中有一块长20米、宽10米,面积达200平方米的“达恰”。现在她家每年要向国家交纳700卢布的土地使用费。   据介绍,现在只要花上5000卢布,就可以买到一个普通的“达恰”。当然,要有“达恰”,最好自己得有汽车,先要解决交通问题和运输问题。   由于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前苏联―俄罗斯,农产品的供应也就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公民们就在“达恰”以及周边,开垦小规模的土地,用以种植自己所需的蔬菜、培植果树和鲜花,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农产晶供应的不足。   久而久之,“达恰”也就成了俄罗斯人小型家庭农场或庄园的代名词,成了俄罗斯人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重要基地。而原先的休闲度假和避暑功能,退为次要的第二功能。   对于“达恰”的功能,俄罗斯朋友曾以绕口令的形式,打趣地予以解释,并附加了许多俄罗斯特有的定语: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辽阔的俄罗斯大地上,遍布着数不清道不明的、“家庭小农经济形式”的、公民赖以生存的、用以自给自足的、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帮助国家解决农产品供应困难的、大大小小的“达恰”。   所以,凡是有“达恰”的俄罗斯人,从每年冰雪融化的三四月份起,遇到休假日就特别忙碌,他们都要赶到自己的“达恰”去从事“私家第一产业”。   他们要检修“达恰”的房屋,搞好水、电配套、维修,备置各种家具和电器。   他们要及时耕地、购买苗木、种子,播种、修剪树枝、嫁接果苗、施肥浇水。   到了秋收季节,他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每逢休假日,必须全家出动上“达恰”。有的去收获西红柿、胡萝卜、西瓜、土豆、卷心菜,采摘李子、桃子、梨、葡萄、苹果,以及各种俄罗斯特有的小水果;   有的在“达恰”直接加工水果、蔬菜罐头;   有的要将农产品一次一次运到家中,放入地窖进行储藏或搬到市场出售。   有孩子的家庭,也往往把“达恰”作为锻炼孩子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场所,使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不少家庭至今还执行着严格的“家规”:在星期天,凡是不愿意参加“达恰”劳动的孩子,就不准他吃饭。   对于众多俄罗斯家庭来讲,作为成员之一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也确是父母亲维护、经营“达恰”的得力助手和帮工。   由于许多“达恰”地处很远的农村或远郊,而且主人不一定有时间去照料,不少“达恰”的农作物,都任其在缺水少肥、受涝受寒的环境中自由生长;任其被虫蛀鸟吃,收到多少算多少。因此,他们的农作物,大多发育不全。特别是水果,桃子、梨、苹果都长得又小又不规则。当然,也有不少管理得当,作物长得相当好的“达恰”。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责任编辑:马晓俊   定价:25.00元


相关文章

  • 希特勒罗斯福相声我这一辈子
  • 希特勒:我从小就不顺,我出生在奥地利,和维也纳很近,所以立志成为一个艺术家 罗斯福:那不错 希特勒:后来想到莫扎特和舒伯特不是那么好超越的 罗斯福:你活的时间可能超越起来容易点 希特勒:于是我立志成为一个画家,我天天临摹各种美女,结果被教堂 ...查看


  • [罗斯福新政]教案
  • <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结合所讲史实,进行探究学习. ㈡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课堂教学应尽量 ...查看


  • 俄罗斯妈妈
  • 俄罗斯妈妈 作者:[俄罗斯]弗拉季斯拉夫·费多托夫 李冬梅 译 1944年夏天,这是一个没有轰炸.没有炮击的夏天.这年夏天,城里出现了第一批战俘. 两辆坦克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冒着一股股黑烟,从街道上驶了过去,在环城运河转弯的地方消 ...查看


  • 俄罗斯妈妈 1
  • 俄罗斯妈妈 作者:[俄罗斯]弗拉季斯拉夫·费多托夫 李冬梅 译 1944年夏天,这是一个没有轰炸.没有炮击的夏天.这年夏天,城里出现了第一批战俘. 两辆坦克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冒着一股股黑烟,从街道上驶了过去,在环城运河转弯的地方消 ...查看


  • 怎么对待朝鲜
  • 朝鲜是联合国的合法主权成员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它有权利发展军事力量,保卫自己.全世界都知道: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日本.韩国一直都在对朝鲜包围和封锁,随时都在对朝鲜进行军事威胁!多少次,美国都想一举消灭朝鲜,只是对当年新中国抗美援朝后美国自身 ...查看


  • 国外教师节怎么过?跟着我们来看看
  • 国外教师节怎么过?跟着我们来看看 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q ...查看


  • 世界风俗习惯
  • 1. 建筑:土耳其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有着6500年悠久历史,著名的建筑有迪夫里伊大清真寺. 2. 土耳其国旗:红色象征鲜血和胜利:新月和星象征驱走黑暗.迎来光明. 3. 手工艺品:装饰瓷盘及彩蛋,蓝白是最受欢迎的 ...查看


  • 两万枚核弹头瞄准中国
  • 两万枚核弹头瞄准中国 (2009-10-07 20:30:44) 转载 两万枚核弹头瞄准中国 两万枚核弹头瞄准中国 --<防务新观察>访谈实录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防务新观察.核武器杀伤力巨大,仅是美国和俄罗斯所拥有 ...查看


  • 庆六一儿童画:国外怎么庆祝儿童节
  • 俄罗斯:国际儿童节在这里诞生 俄罗斯的儿童节和国际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其实说起儿童节的来历,与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