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愚公移山

教学内容: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便利条件。这篇寓言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了只要坚持奋斗就能战胜困难的道理。我们在学习本文时应该——

1.反复朗读,了解课文的结构,掌握故事大意。

2.学习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3.体会课文结尾处运用神话的作用。

4.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寓言的有关知识。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郑国人。其学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

二、作品信息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著,书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奏。“方”、“高”极言移山之难,“本在”一句为后文山被移设下伏笔。 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排除疑难后,立即行动。

这一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了愚公决心除去进出道上的阻碍——两座大山,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赞同与支持。

“年且九十”为下文“残年余力”张本,“惩山北之塞”交代了移山的原因。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且焉置土石”,从家人不同的巧妙回答中,充分表现了家人对他的想法和行动的支持与赞同。

第二层:略写移山的情景。

文中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表明愚公一家的举动,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这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

“跳往助之”从表达上看,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这是故事的高潮。

本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愚公和智叟对于挖山的不同态度,尤其在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话时,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一句顶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具有说服力。这些话也充分表现了愚公的志向高远,心意挚诚,意志坚定。

愚公的行为感动了神仙,得到了神助,愿望终于实现了。

这是故事的结尾部分。用神话结尾,照应开端。“惧其不已”与前文愚公之言“虽我之死„„何苦而不平”照应,“冀之南”与首段“本在冀州之南”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用神话结尾更加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

二、问题研讨

1.这则寓言以神话作结,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反复诵读,谈谈你的想法。

甲生:以神话作结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赞美了愚公移山的诚心和坚定的意志。 乙生: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富有想象力。

丙生: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题。

师评:神话不同于迷信,以神话作结,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突出了故事的主题,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赞颂和肯定,给人以乐观和自信,并增强了故事的神奇魅力。

2.有人认为愚公很愚,并认为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个聪明的老头,对此你怎样看?

甲生:我认为愚公不笨不愚,因为他是着眼于子孙后代的幸福,为更多的人造福,而那个智叟知难而止,只考虑个人,目光短浅。

乙生:愚公不愚。因为他移山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他的想法也是众多人的共同想法,所以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众人的赞同。

丙生:本文是寓言故事,愚公的精神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他那种排除千难万险、坚忍不拔的精神鼓舞了众多的人,所以我认为愚公不愚,智叟却很“愚”。

师评: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采用对比手法给予我们思考空间和理解的角度,引发我们思考。从刚才大家的分析中,我们对愚公和智叟的评价达到了共识,愚公不愚,他的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而智叟未必智,他从静止的观点出发看问题。愚公始终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智叟却目光短浅,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因此,本篇寓言“愚公”、“智叟”的取名富有深刻的含意。

三、名句鉴赏

1.甚矣,汝之不惠。

此句是倒装句,谓语前置增强了感叹的语气。作者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活脱出一个自作聪明、傲慢待人、目光短浅的人物形象。这句话也充分体现了“智叟”恰是鼠目寸光,胸狭见短的人。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充分体现了愚公志向高远,移山的意志坚定。也正是这种信念,为愚公开山平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不得不为其精神和行为所打动。

四、靓点点击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塑造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对比。如以愚公的长远眼光而给其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给其命名为“智”,使对比色调加重,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对比,孀妻弱子与智叟的对比等烘托了人物的

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2.借用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本文的另一个写作特点。这样写,给这个难以结尾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结局,给人以乐观和信心,并增强了故事的神奇的魅力。

3.语言简洁,详略得当。文章开头仅二十余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两座大山;结尾也只用十几个字交代;中间详写挖山前的准备,对劳动过程只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笔带过,极其简单。愚公与智叟的对话,智叟的议论简略,愚公的分析、反驳详尽,甚至不厌其烦地列出一个子孙繁衍图来增强说服力。

五、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

②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陇”通“垄”,“陇断”指阻碍交通的山冈丘陵。)

2.词类活用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同“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箕畚。)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毕”带宾语“力”,用作动词:用尽。形容词“险”充当动词“平”的宾语,用作名词:险阻的山。)

③聚室而谋(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 ④河曲智臾笑而止之(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阻止,拦阻。)

⑤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本义为“苦”,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3.古今异义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方圆。今常指方向或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井,尚且,连„„都„„;今常用义为:曾经。)

③何苦而不平(何苦:哪怕,怎怕。今常用表反问语气,义为:不值得,犯不着。)

4.古汉语句式

①被动句:

帝感其诚(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句意: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感动。)

②倒装句:

A.何苦而不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前置。句意:为什么担心铲不平呢。)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是中心词“子孙”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句意:于是带着能挑担子的子孙几个人。)

C.甚矣,汝之不惠(“甚”是主语“之不惠”的前置谓语,前置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谓语。句意:你呀,太不聪明了。)

③省略句: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句首省主语:二山。句意(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体验活动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仔细阅读毛泽东谈愚公移山的一席话,再反复诵读《愚公移山》一

文,然后认真体会愚公的精神,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思考一下我们今天是否很需要这种精神。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个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子孙们用锄头去挖这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智叟的老头看了发笑,说他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并且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这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帝国主义,一座叫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国人民。全国人民和我们一道挖,有什么挖不平呢?

练习全解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

主要有三种态度:愚公妻子的“献疑”,智叟的“笑而止之”及众人的“杂然相许”。愚公之妻从“献疑”的角度说,“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因为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中明显可以看出。总之,愚公之妻是真“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截然不同,“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众人“杂然相许”,并“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这些语句说明他们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涨,场面之热烈。

2.你怎么看待寓言里愚公的“愚”?

主要是明了一个基本观点:愚公不愚。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止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可见愚公对于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智叟真的“智”吗?为什么?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映他逃避困难的思想,是不足取的。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粗体字词的意思。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 面:面对着。 译句略。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曾:并,还。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如„„何:把„„怎么样。 焉:哪里。 译句略。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龀:换牙。 跳:蹦蹦跳跳。 译句略。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固:顽固。 彻:通,课文中指思想的改变。 译句略。

自主实践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1)惩( )山北之塞 (2)箕( )畚( )

(3)孀( )妻 (4)始龀( )

(5)无穷匮( )也 (6)一厝( )朔东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始一反焉 (2)汝之不惠

(3)一厝雍南

3.阅读下列句子,并解释粗体字的意思。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杂然相许。

二、阅读实践

(一)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献、损、且、杂、曾五个词的正确解释依次是 、 、 、 、 。

5.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认真阅读上面文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愚公妻子的“献疑”的。

7.作者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二)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8.仔细阅读上面一段文字,请找出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并说说这种句式在表达上的作用。

9.反复诵读,找出这一段文字的关键句,它是《愚公移山》内容和寓意的拓展,认真体会其含意。

参考答案

1.(1)chéng (2)jī běn (3)shuāng (4)chèn (5)kuì (6)cuò

2.(1)反 (2)惠 (3)盾

3.(1)且:将。面:面对着。(2)以:凭借。曾:并,还。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3)龀:换牙。跳:蹦蹦跳跳。(4)固:顽固。彻:通,课文指思想的改变。(5)许:赞同。

4.提出 削减 况且 都 并

5.(1)于是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几个人。(2)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6.(1)出于对丈夫的关心。(2)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的任务。

7.(1)遗男“跳往助之”表示愚公的行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这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2)从表达上看,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跳”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

8.“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后一问略。

9.“我十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它启示我们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现代化建设奋斗不懈。

教学内容: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便利条件。这篇寓言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了只要坚持奋斗就能战胜困难的道理。我们在学习本文时应该——

1.反复朗读,了解课文的结构,掌握故事大意。

2.学习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3.体会课文结尾处运用神话的作用。

4.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寓言的有关知识。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郑国人。其学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

二、作品信息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著,书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奏。“方”、“高”极言移山之难,“本在”一句为后文山被移设下伏笔。 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排除疑难后,立即行动。

这一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了愚公决心除去进出道上的阻碍——两座大山,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赞同与支持。

“年且九十”为下文“残年余力”张本,“惩山北之塞”交代了移山的原因。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且焉置土石”,从家人不同的巧妙回答中,充分表现了家人对他的想法和行动的支持与赞同。

第二层:略写移山的情景。

文中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表明愚公一家的举动,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这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

“跳往助之”从表达上看,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这是故事的高潮。

本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愚公和智叟对于挖山的不同态度,尤其在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话时,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一句顶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具有说服力。这些话也充分表现了愚公的志向高远,心意挚诚,意志坚定。

愚公的行为感动了神仙,得到了神助,愿望终于实现了。

这是故事的结尾部分。用神话结尾,照应开端。“惧其不已”与前文愚公之言“虽我之死„„何苦而不平”照应,“冀之南”与首段“本在冀州之南”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用神话结尾更加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

二、问题研讨

1.这则寓言以神话作结,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反复诵读,谈谈你的想法。

甲生:以神话作结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赞美了愚公移山的诚心和坚定的意志。 乙生: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富有想象力。

丙生: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题。

师评:神话不同于迷信,以神话作结,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突出了故事的主题,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赞颂和肯定,给人以乐观和自信,并增强了故事的神奇魅力。

2.有人认为愚公很愚,并认为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个聪明的老头,对此你怎样看?

甲生:我认为愚公不笨不愚,因为他是着眼于子孙后代的幸福,为更多的人造福,而那个智叟知难而止,只考虑个人,目光短浅。

乙生:愚公不愚。因为他移山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他的想法也是众多人的共同想法,所以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众人的赞同。

丙生:本文是寓言故事,愚公的精神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他那种排除千难万险、坚忍不拔的精神鼓舞了众多的人,所以我认为愚公不愚,智叟却很“愚”。

师评: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采用对比手法给予我们思考空间和理解的角度,引发我们思考。从刚才大家的分析中,我们对愚公和智叟的评价达到了共识,愚公不愚,他的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而智叟未必智,他从静止的观点出发看问题。愚公始终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智叟却目光短浅,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因此,本篇寓言“愚公”、“智叟”的取名富有深刻的含意。

三、名句鉴赏

1.甚矣,汝之不惠。

此句是倒装句,谓语前置增强了感叹的语气。作者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活脱出一个自作聪明、傲慢待人、目光短浅的人物形象。这句话也充分体现了“智叟”恰是鼠目寸光,胸狭见短的人。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充分体现了愚公志向高远,移山的意志坚定。也正是这种信念,为愚公开山平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不得不为其精神和行为所打动。

四、靓点点击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塑造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对比。如以愚公的长远眼光而给其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给其命名为“智”,使对比色调加重,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对比,孀妻弱子与智叟的对比等烘托了人物的

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2.借用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本文的另一个写作特点。这样写,给这个难以结尾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结局,给人以乐观和信心,并增强了故事的神奇的魅力。

3.语言简洁,详略得当。文章开头仅二十余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两座大山;结尾也只用十几个字交代;中间详写挖山前的准备,对劳动过程只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笔带过,极其简单。愚公与智叟的对话,智叟的议论简略,愚公的分析、反驳详尽,甚至不厌其烦地列出一个子孙繁衍图来增强说服力。

五、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

②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陇”通“垄”,“陇断”指阻碍交通的山冈丘陵。)

2.词类活用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同“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箕畚。)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毕”带宾语“力”,用作动词:用尽。形容词“险”充当动词“平”的宾语,用作名词:险阻的山。)

③聚室而谋(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 ④河曲智臾笑而止之(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阻止,拦阻。)

⑤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本义为“苦”,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3.古今异义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方圆。今常指方向或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井,尚且,连„„都„„;今常用义为:曾经。)

③何苦而不平(何苦:哪怕,怎怕。今常用表反问语气,义为:不值得,犯不着。)

4.古汉语句式

①被动句:

帝感其诚(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句意: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感动。)

②倒装句:

A.何苦而不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前置。句意:为什么担心铲不平呢。)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是中心词“子孙”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句意:于是带着能挑担子的子孙几个人。)

C.甚矣,汝之不惠(“甚”是主语“之不惠”的前置谓语,前置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谓语。句意:你呀,太不聪明了。)

③省略句: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句首省主语:二山。句意(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体验活动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仔细阅读毛泽东谈愚公移山的一席话,再反复诵读《愚公移山》一

文,然后认真体会愚公的精神,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思考一下我们今天是否很需要这种精神。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个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子孙们用锄头去挖这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智叟的老头看了发笑,说他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并且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这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帝国主义,一座叫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国人民。全国人民和我们一道挖,有什么挖不平呢?

练习全解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

主要有三种态度:愚公妻子的“献疑”,智叟的“笑而止之”及众人的“杂然相许”。愚公之妻从“献疑”的角度说,“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因为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中明显可以看出。总之,愚公之妻是真“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截然不同,“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众人“杂然相许”,并“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这些语句说明他们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涨,场面之热烈。

2.你怎么看待寓言里愚公的“愚”?

主要是明了一个基本观点:愚公不愚。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止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可见愚公对于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智叟真的“智”吗?为什么?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映他逃避困难的思想,是不足取的。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粗体字词的意思。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 面:面对着。 译句略。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曾:并,还。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如„„何:把„„怎么样。 焉:哪里。 译句略。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龀:换牙。 跳:蹦蹦跳跳。 译句略。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固:顽固。 彻:通,课文中指思想的改变。 译句略。

自主实践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1)惩( )山北之塞 (2)箕( )畚( )

(3)孀( )妻 (4)始龀( )

(5)无穷匮( )也 (6)一厝( )朔东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始一反焉 (2)汝之不惠

(3)一厝雍南

3.阅读下列句子,并解释粗体字的意思。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杂然相许。

二、阅读实践

(一)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献、损、且、杂、曾五个词的正确解释依次是 、 、 、 、 。

5.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认真阅读上面文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愚公妻子的“献疑”的。

7.作者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二)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8.仔细阅读上面一段文字,请找出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并说说这种句式在表达上的作用。

9.反复诵读,找出这一段文字的关键句,它是《愚公移山》内容和寓意的拓展,认真体会其含意。

参考答案

1.(1)chéng (2)jī běn (3)shuāng (4)chèn (5)kuì (6)cuò

2.(1)反 (2)惠 (3)盾

3.(1)且:将。面:面对着。(2)以:凭借。曾:并,还。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3)龀:换牙。跳:蹦蹦跳跳。(4)固:顽固。彻:通,课文指思想的改变。(5)许:赞同。

4.提出 削减 况且 都 并

5.(1)于是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几个人。(2)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6.(1)出于对丈夫的关心。(2)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的任务。

7.(1)遗男“跳往助之”表示愚公的行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这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2)从表达上看,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跳”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

8.“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后一问略。

9.“我十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它启示我们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现代化建设奋斗不懈。


相关文章

  • 愚公移山说课稿
  • <愚公移山>说课稿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 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情节,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 的理想和 ...查看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
  • 愚公移山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愚公移山>,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第一点 教材地位及作用 <愚公移山>选自&l ...查看


  • 愚公移山说课稿 1
  •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愚公移山>.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 课进行说明.不 ...查看


  •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 ...查看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思路
  • 以钱梦龙创造的字词教学方式解决了<愚公移山>一文的字词: 讨论:以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愚不愚? 学生对愚公的行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智叟才是明智的:有人认为愚公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做法是愚蠢的:更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人的落后正是信奉 ...查看


  • 语文教学反思-----[愚公移山]
  • 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要向学生"灌水",而是要"点火",只有这样教育才有意义. <愚公移山>一 ...查看


  • 郭初阳[愚公移山]课评
  • 郭初阳<愚公移山>课评 内容摘要:<愚公移山>是篇经典寓言,本文就郭初阳<愚公移山>课堂实例从课堂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愚公移山>,郭初阳 <愚公移山>是篇经典寓言,传统 ...查看


  • 单元学情分析表单
  • 单元学情分析表单 基本信息 姓名:韩荐性别:男年龄:46 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高级 职务:教师所任学科:语文 教龄:26 教材版本:语文版单元名称: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 第 21 课 <愚公移山> 学情分析 <愚 ...查看


  • 对[愚公移山]的教学评析
  • 对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教学评析 通过前段时间对钱老师的<愚公移山>课堂教学的学习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认真拜读,仔细琢磨,一种超凡脱俗的教法呈现眼前,使我如身临其境,领教着钱老师古文教学之高超.他的教学过程充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