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诚信建设
作者:王韬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4期
[摘要]加强我国社会诚信的建设,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探索并遵循自己的有效路径,注意消除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着力构建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路径和个体路径。
[关键词]诚信 社会和谐 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14-01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再次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立一个诚信社会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而言都可谓意义重大。
一、诚信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自古以来,我们就崇尚“和为贵”,然而“和”以“诚”为要,“诚”是“和”之首、“信”是“和”之根。从诚实守信方面来说,诚信贵在一个“真”字——真实、真诚、真情、实在、实意。而其前提,则是一个“心”字——真心、诚心、善心、良心、慈心。人如若没有“心”——没有真心、没有诚心、没有良心、没有慈心、没有善心,则根本不可能讲真话,不可能做到诚实守信,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人”。因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做人之本,是做事之基、立业之基,甚至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行一致、取信于民,是立党之要、执政之基、威信之本和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创造力乃至于生命力之源。因此,诚信是和谐的核心,诚实守信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关键,诚实守信的目的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正是基于此,诚信建设就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任务,加强诚信建设也就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当前,社会诚信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对于社会诚信本身而言,建设诚信社会比关注诚信问题更具实在意义。没有全社会的诚信作为基础条件,就不能建设现代文明的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当从打造“信用政府”开始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既是信用体系的制定者,也是确保信用体系正常运转的践行者和监管者,其表率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如果不能在打造诚信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就会在丧失诚信的同时也会失去民心。要想打造“信用政府”就必须抓好决策层和执行层两个方面的诚信建设。一是决策者要确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恪守执政为民的理念就是政府的最大诚信。二是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反思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的背后,无不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有直接关系。
(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当从培养“公民诚信”着手
马克思告诉我们,道德是人的自律,法律是人的他律。道德自律是出自于人的内心的自觉,而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监督。哲学基本原理靠诉我们,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他律能否起作用或者起多大的作用,要看自律的程度。所以,从整体上讲社会的诚信主要靠的是全体公民的道德“自律”,但是也不能忽视法律的作用。法律也能对诚信社会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诚信不只是大家的一种“理想主义”,而应当落实在实际行为。造成意识与行为距离甚远的原因既有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因此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全的诚信机制必不可少。
提升诚信素养应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全社会要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加大监督与惩罚力度,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以诚信为荣的氛围,多树立榜样;其次应该从小事情做起,不要随波逐流,要成为良好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自己以诚待人处事,也能感染他人。三是从幼儿教育开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每一阶段都不能放松诚信教育,老师、家长更要起表率作用。诚信教育不能一味说教,而应多开办讲座,案例分析,组织讨论活动等。现在许多地区就出台了信用评级制度,既是激励也是监督。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加快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协调,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的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我们也坚信,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了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建设诚信中国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在党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祖国建设一定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一定会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贾建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11).
[2]黄春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J].理论月刊,2008(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诚信建设
作者:王韬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4期
[摘要]加强我国社会诚信的建设,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探索并遵循自己的有效路径,注意消除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着力构建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路径和个体路径。
[关键词]诚信 社会和谐 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14-01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再次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立一个诚信社会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而言都可谓意义重大。
一、诚信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自古以来,我们就崇尚“和为贵”,然而“和”以“诚”为要,“诚”是“和”之首、“信”是“和”之根。从诚实守信方面来说,诚信贵在一个“真”字——真实、真诚、真情、实在、实意。而其前提,则是一个“心”字——真心、诚心、善心、良心、慈心。人如若没有“心”——没有真心、没有诚心、没有良心、没有慈心、没有善心,则根本不可能讲真话,不可能做到诚实守信,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人”。因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做人之本,是做事之基、立业之基,甚至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行一致、取信于民,是立党之要、执政之基、威信之本和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创造力乃至于生命力之源。因此,诚信是和谐的核心,诚实守信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关键,诚实守信的目的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正是基于此,诚信建设就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任务,加强诚信建设也就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当前,社会诚信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对于社会诚信本身而言,建设诚信社会比关注诚信问题更具实在意义。没有全社会的诚信作为基础条件,就不能建设现代文明的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当从打造“信用政府”开始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既是信用体系的制定者,也是确保信用体系正常运转的践行者和监管者,其表率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如果不能在打造诚信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就会在丧失诚信的同时也会失去民心。要想打造“信用政府”就必须抓好决策层和执行层两个方面的诚信建设。一是决策者要确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恪守执政为民的理念就是政府的最大诚信。二是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反思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的背后,无不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有直接关系。
(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当从培养“公民诚信”着手
马克思告诉我们,道德是人的自律,法律是人的他律。道德自律是出自于人的内心的自觉,而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监督。哲学基本原理靠诉我们,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他律能否起作用或者起多大的作用,要看自律的程度。所以,从整体上讲社会的诚信主要靠的是全体公民的道德“自律”,但是也不能忽视法律的作用。法律也能对诚信社会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诚信不只是大家的一种“理想主义”,而应当落实在实际行为。造成意识与行为距离甚远的原因既有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因此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全的诚信机制必不可少。
提升诚信素养应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全社会要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加大监督与惩罚力度,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以诚信为荣的氛围,多树立榜样;其次应该从小事情做起,不要随波逐流,要成为良好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自己以诚待人处事,也能感染他人。三是从幼儿教育开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每一阶段都不能放松诚信教育,老师、家长更要起表率作用。诚信教育不能一味说教,而应多开办讲座,案例分析,组织讨论活动等。现在许多地区就出台了信用评级制度,既是激励也是监督。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加快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协调,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的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我们也坚信,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了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建设诚信中国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在党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祖国建设一定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一定会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贾建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11).
[2]黄春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J].理论月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