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欧语言故事之拉丁语:从韦小宝的一头雾水说起

《鹿鼎记》第四十八回《都护玉门关不设 将军铜柱界重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佟国纲道:“这人十分狡猾,混在小兵之中,丝毫不动声色。那日皇上逐批审讯降人,一名荷兰传教士做通译,审到后来,皇上对那传教士说了几句拉丁话。罗刹降人中有一名小兵,忽然脸露诧异神色。皇上问他是不是懂得拉丁话,那个小兵不住摇头。皇上便用拉丁话说道:‘将这个小兵拉出去砍头。’那小兵脸色大变,跪下求饶,供认懂得拉丁话。”

韦小宝问道:“拉丁话是什么话?他们罗刹人拉壮丁挑军粮之时说的话,皇上怎么会说?”佟国纲道:“皇上聪明智慧,无所不晓。罗刹人拉壮丁时说的话,那也会说的。”韦小宝道:“为什么罗刹人平时说的话,皇上不懂,拉壮丁时说的话,却又会说?”佟国纲无法回答,笑道:“这中间的理由,咱们可都不懂了。下次大帅朝见皇上之时,自己磕头请问罢。”

金老当然是小说家言,但真实历史中的康熙帝确实是第一位掌握西方多种语言的中国皇帝,对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拉丁语这个叫法是音译,不学无术的韦爵爷脑补成罗刹人拉壮丁挑军粮之时说的话可以理解,但佟国纲算得上略有学问的大臣,其实也是茫然无知。

(拉丁文书籍)

拉丁语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区(Latium,意大利语为Lazio)的方言,后来则因为发源于此地的罗马帝国势力扩张而将拉丁语广泛流传于帝国境内,并定拉丁文为官方语言。

(罗马帝国版图)

基督教普遍流传于欧洲后,拉丁语更加深了其影响力,从欧洲中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罗马天主教以拉丁语作为常用语言,学术上论文也大多数由拉丁语写成——比如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是他于1687年用拉丁语写成的。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世界上五种重要语言是从拉丁语演变而来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

这5种原因一共被60多个国家的约10亿人所使用。

(拉丁语族)

虽然当今拉丁语并非某一国的语言——当然准确说这样也不对,因为梵蒂冈(也是国家)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但是一些学术的词汇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等尚使用拉丁语。

虽然我们可以认为拉丁语已经是一种死语言,但是拉丁语言和文化是西方文化与文明的支柱和基石,它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现今依然活跃在法律、科学、医学、哲学、宗教学、历史、文学领域。

拉丁语是个综合语,复杂的屈折变化体系构成了拉丁语语法的主要部分。这些变化通常使用在词尾添加后缀构成(外部屈折)或者变化词干的辅音或元音(内部屈折)。对于名词、形容词和代词,这种变化叫做“变格”(declinatio),对于动词,叫做“变位”(coniugatio)。初学者一开始就得熟记相当数量的规则,常常招致挫折。

德国诗人海涅曾因不能熟记拉丁语,感叹

要是罗马人得先学好拉丁语,他们大概没剩多少时间征服世界。

但是学习拉丁语能够提高精确性,将学习者的思维训练得富有逻辑性和准确性,通过学习它也会提高学习者的语法分析能力,也为接触其他语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下面展现一些随处可见的拉丁语:

(香港大学校徽)

香港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Sapientia et Virtus 字面直译就是“智慧和品德”,对应语出中国古典文献《大学》中的官方中文校训“明德格物”。

(剑桥大学校徽)

剑桥大学的校训是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意为“此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

(牛津大学校徽)

英国牛津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原意为“主照亮我”或“主是我的明灯”,引申为“信仰与科学”。

(哈佛大学校徽)

哈佛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Veritas意为“真理”。

(耶鲁大学校徽)

耶律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Lux et veritas意为“光明和真理”。

(美利坚合众国国徽)

美国国徽上座右铭是拉丁语E pluribus unum,是“合众为一”的意思。

(美国航空航天局标记)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座右铭拉丁语Per aspera ad astra是“渡过难关,直达星辰”的意思。

(阿森纳队足球俱乐部队徽)

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座右铭Victoria concordia crescit意为“胜利从和睦中来”。

(正义女神)

拉丁法谚:Jus est ars boni et aequi,意为“法律就是善良和正义的艺术”。

《鹿鼎记》第四十八回《都护玉门关不设 将军铜柱界重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佟国纲道:“这人十分狡猾,混在小兵之中,丝毫不动声色。那日皇上逐批审讯降人,一名荷兰传教士做通译,审到后来,皇上对那传教士说了几句拉丁话。罗刹降人中有一名小兵,忽然脸露诧异神色。皇上问他是不是懂得拉丁话,那个小兵不住摇头。皇上便用拉丁话说道:‘将这个小兵拉出去砍头。’那小兵脸色大变,跪下求饶,供认懂得拉丁话。”

韦小宝问道:“拉丁话是什么话?他们罗刹人拉壮丁挑军粮之时说的话,皇上怎么会说?”佟国纲道:“皇上聪明智慧,无所不晓。罗刹人拉壮丁时说的话,那也会说的。”韦小宝道:“为什么罗刹人平时说的话,皇上不懂,拉壮丁时说的话,却又会说?”佟国纲无法回答,笑道:“这中间的理由,咱们可都不懂了。下次大帅朝见皇上之时,自己磕头请问罢。”

金老当然是小说家言,但真实历史中的康熙帝确实是第一位掌握西方多种语言的中国皇帝,对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拉丁语这个叫法是音译,不学无术的韦爵爷脑补成罗刹人拉壮丁挑军粮之时说的话可以理解,但佟国纲算得上略有学问的大臣,其实也是茫然无知。

(拉丁文书籍)

拉丁语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区(Latium,意大利语为Lazio)的方言,后来则因为发源于此地的罗马帝国势力扩张而将拉丁语广泛流传于帝国境内,并定拉丁文为官方语言。

(罗马帝国版图)

基督教普遍流传于欧洲后,拉丁语更加深了其影响力,从欧洲中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罗马天主教以拉丁语作为常用语言,学术上论文也大多数由拉丁语写成——比如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是他于1687年用拉丁语写成的。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世界上五种重要语言是从拉丁语演变而来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

这5种原因一共被60多个国家的约10亿人所使用。

(拉丁语族)

虽然当今拉丁语并非某一国的语言——当然准确说这样也不对,因为梵蒂冈(也是国家)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但是一些学术的词汇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等尚使用拉丁语。

虽然我们可以认为拉丁语已经是一种死语言,但是拉丁语言和文化是西方文化与文明的支柱和基石,它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现今依然活跃在法律、科学、医学、哲学、宗教学、历史、文学领域。

拉丁语是个综合语,复杂的屈折变化体系构成了拉丁语语法的主要部分。这些变化通常使用在词尾添加后缀构成(外部屈折)或者变化词干的辅音或元音(内部屈折)。对于名词、形容词和代词,这种变化叫做“变格”(declinatio),对于动词,叫做“变位”(coniugatio)。初学者一开始就得熟记相当数量的规则,常常招致挫折。

德国诗人海涅曾因不能熟记拉丁语,感叹

要是罗马人得先学好拉丁语,他们大概没剩多少时间征服世界。

但是学习拉丁语能够提高精确性,将学习者的思维训练得富有逻辑性和准确性,通过学习它也会提高学习者的语法分析能力,也为接触其他语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下面展现一些随处可见的拉丁语:

(香港大学校徽)

香港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Sapientia et Virtus 字面直译就是“智慧和品德”,对应语出中国古典文献《大学》中的官方中文校训“明德格物”。

(剑桥大学校徽)

剑桥大学的校训是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意为“此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

(牛津大学校徽)

英国牛津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原意为“主照亮我”或“主是我的明灯”,引申为“信仰与科学”。

(哈佛大学校徽)

哈佛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Veritas意为“真理”。

(耶鲁大学校徽)

耶律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Lux et veritas意为“光明和真理”。

(美利坚合众国国徽)

美国国徽上座右铭是拉丁语E pluribus unum,是“合众为一”的意思。

(美国航空航天局标记)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座右铭拉丁语Per aspera ad astra是“渡过难关,直达星辰”的意思。

(阿森纳队足球俱乐部队徽)

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座右铭Victoria concordia crescit意为“胜利从和睦中来”。

(正义女神)

拉丁法谚:Jus est ars boni et aequi,意为“法律就是善良和正义的艺术”。


相关文章

  • 032英语历史渊源简述
  • 英语历史渊源简述 古代欧洲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和远在东方中国的倒是有点相似,或说巧合,只是迟滞了若干个世纪.在东方,周王朝衰落后各诸侯国群起纷争:在西方,罗马帝国在公元286年分裂为东西两罗马,到公元五世纪,曾经强大无比的罗马帝国终 ...查看


  • 英语历史渊源简述
  • 英语历史渊源简述 古代欧洲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和远在东方中国的倒是有点相似,或说巧合,只是迟滞了若干个世纪.在东方,周王朝衰落后各诸侯国群起纷争:在西方,罗马帝国在公元286年分裂为东西两罗马,到公元五世纪,曾经强大无比的罗马帝国终 ...查看


  • 谈英语词源
  • 谈词源 南方都市报2013年9月8日GB18版 据我所知,中国学者对英语词源的介绍.研究不很充分,香港的孙述宇先生曾写过<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中的辞源说明>一文,就<英汉大辞典>中对词源的处理提出批评.最早介绍英语词 ...查看


  • 康拉迪(1864-1925)与汉藏语系的建立
  • 作者:梅祖麟 汉藏语学报 2011年08期 19世纪末叶,德国康拉迪(Conrady)也认为汉语的"动词"有及物与不及物(外动与内动)两种动词的形态分别.这分别是来自声母的清浊.清者为"及物动词",是 ...查看


  • 印欧语系的起源及特点_刘先宽
  • 第6卷第1期2008年2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iaoningMed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l16No11Feb.,2008 印欧语系的起源及特点 刘先宽 (沈 ...查看


  • 漫谈欧洲各国语言
  • 漫谈欧洲各国语言 关键词: 欧洲 语言 差异 国家 统一 话说欧洲大陆,小国林立,语言繁多.有些国家小到无论开车朝哪个方向开,不超过4-5个小时,你就 会到另外一个国家了,但他们还是有自己的语言.而有些国家,光是官方语言就好几种,所以你不得 ...查看


  • 世界语言的体系
  • 世界语言的体系 19世纪,欧洲的比较学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种语言,发现有些语言的某些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有些相似之处,他们便把这些语文归为一类,称为同族语言:由于有的族与族之间又有些对应关系,又归在一起,称为同系语言,这就是 ...查看


  •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答案
  • 一.单选题(题数:100,共 50.0 分) 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0.5分)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我的答案:D ...查看


  • 英语的来源
  • 英语词汇的来源 学习词汇跟学习语言的其它组成部分一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和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就是两种大不相同的方法.共时语言学研究在某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