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巧分类

前言

垃圾是伴随人类活动产生的。从原始人类开始,我们的祖先为了应对变化无常的大自然,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山洞里,发现了猿人烧火留下的灰烬,还有猎食动物后剩余的骨头,这些现今所发现的远古遗留的物品对当时的北京猿人来说都是垃圾。因此可以说,垃圾与人类如影随形。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可能对原料进行百分之百的利用,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物,另外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人类对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废物,垃圾的产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最初人类处置垃圾的方法极为简单,当过多的垃圾恶化了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时,就采用迁徙的方式,因此垃圾也不会过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然而,今天的我们,不能置垃圾于不顾,不能任由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慢慢侵蚀地球,使之成为一个大的垃圾场。否则的话,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电子垃圾和医疗垃圾等排入环境,而且垃圾处理不当不仅会侵蚀土地,对大气、水、土壤造成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我们知道,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也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我们打破传统思维,真正做到:把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处理,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垃圾将是一个资源的“金矿”。近年来,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垃圾的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得到重视,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我们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的产量,尽可能使垃圾进行充分的资源化利用,使更多的垃圾作为“二次资源”进入新的产品生产循环,变废为宝,从而减少最终排放到环境中的垃圾,而且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憧憬生态,向往绿色。绿色、健康、无垃圾的生活,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在绿色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美丽的。

第一章 垃圾危害与垃圾分类

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果把这些垃圾拉去填埋,就会侵占土地、污染环境。焚烧则会产生有害气体。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为了对垃圾进行很好的处理和利用,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垃圾分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从源头做起,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

第一节 生活中的思考

现代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了一次性餐具,习惯了瓶装饮料,习惯了每日的快餐,也就习惯了日渐增多的垃圾。可是,这些都是安全健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有些会给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我们又该如何去摆脱垃圾,改变这些习惯呢?

在早点摊吃饭,随手一双一次性筷子;在超市买定西,顺便扯个塑料袋;出门喝饮料,少了一次性杯子................

类似的经历,大约每个人都曾有过。因为方便,许多人现在越来越割舍不下对一次性消费品的习惯。从司空见惯的一次性筷子,到推陈出新的一次性相机、手机,一次性消费品方兴未艾,其增长速度让人惊讶,变化是日新月异。

然而,你可能没想到一次性消费品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方便,节省不必要的支出和时间,但是,用完之后处理的问题却足以使这些优点完全被掩盖。

时间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复苏带来的繁荣使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有人曾在一篇叫做《这是一个生存问题》的论文中论述“强制消费”概念:“我们具有巨大生产率的经济要求我们把消费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商品的购买与使用变成一种仪式,从消费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我们需要以不断增长的速度把东西消费掉、烧掉、穿掉、

换掉和扔掉。”这段文字描述了当时西方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强制消费”加快了人们发展经济的步伐,也使更多的资源更快地变成了废物。

在这种“强制消费”观念的推动下,一次性消费品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次性杯盘、一次性刀叉、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刮胡刀、一次性梳子、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衣物、纸餐巾、纸抹布.......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的急先锋。有人统计,美国每年所消费的纸张占到世界纸张年消费量的33%。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人均一生消费的部分情况为:消费汽油2.8万加仑;穿用并扔弃衬衫250件;鞋115双;使用并扔弃报纸2.75万分、杂志3900份;扔掉废品垃圾11.2万磅;扔弃铝制易拉罐2.86万个(其中1.77万个可回收)..........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吃快餐用的饭盒、待客人用的纸杯等。但人们容易忽略,一次性消费品大量使用的同时带来了两大危害:一是消耗巨大的资源;二是制造大量的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北京市,每年扔掉的塑料袋约23亿个,达1.87万吨;一次性塑料餐具2.2亿个,达1320吨。

就一次性塑料餐具而言,他们大多数是存在潜在危害的聚乙烯等塑料原料。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会二三百年不腐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进入土壤里,会影响土壤内的物、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生长,改变土壤的特质。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废弃在地面和水上的废塑料袋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做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动物胃里消化不了,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另外,一次性发泡塑料在高温下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在燃烧时有可能产生二英。

一次性筷子虽然不像饭盒那样不易降解、有毒,但制造一次性筷子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很低,只有13.4%。虽然这样,一些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厂家只顾一点蝇头小利而滥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山体塌方。1998年长江的特大洪水就是一个“警钟”。除此以外,“一次性”消费品的危害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一次性消费品将走向何处呢?专家认为“断头断尾”是根除一次性消费尾号的出路所在。一方面,要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减少对资源的的损耗,从源头上降低一次性消费品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原材料

前言

垃圾是伴随人类活动产生的。从原始人类开始,我们的祖先为了应对变化无常的大自然,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山洞里,发现了猿人烧火留下的灰烬,还有猎食动物后剩余的骨头,这些现今所发现的远古遗留的物品对当时的北京猿人来说都是垃圾。因此可以说,垃圾与人类如影随形。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可能对原料进行百分之百的利用,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物,另外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人类对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废物,垃圾的产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最初人类处置垃圾的方法极为简单,当过多的垃圾恶化了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时,就采用迁徙的方式,因此垃圾也不会过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然而,今天的我们,不能置垃圾于不顾,不能任由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慢慢侵蚀地球,使之成为一个大的垃圾场。否则的话,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电子垃圾和医疗垃圾等排入环境,而且垃圾处理不当不仅会侵蚀土地,对大气、水、土壤造成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我们知道,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也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我们打破传统思维,真正做到:把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处理,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垃圾将是一个资源的“金矿”。近年来,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垃圾的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得到重视,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我们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的产量,尽可能使垃圾进行充分的资源化利用,使更多的垃圾作为“二次资源”进入新的产品生产循环,变废为宝,从而减少最终排放到环境中的垃圾,而且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憧憬生态,向往绿色。绿色、健康、无垃圾的生活,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在绿色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美丽的。

第一章 垃圾危害与垃圾分类

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果把这些垃圾拉去填埋,就会侵占土地、污染环境。焚烧则会产生有害气体。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为了对垃圾进行很好的处理和利用,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垃圾分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从源头做起,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

第一节 生活中的思考

现代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了一次性餐具,习惯了瓶装饮料,习惯了每日的快餐,也就习惯了日渐增多的垃圾。可是,这些都是安全健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有些会给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我们又该如何去摆脱垃圾,改变这些习惯呢?

在早点摊吃饭,随手一双一次性筷子;在超市买定西,顺便扯个塑料袋;出门喝饮料,少了一次性杯子................

类似的经历,大约每个人都曾有过。因为方便,许多人现在越来越割舍不下对一次性消费品的习惯。从司空见惯的一次性筷子,到推陈出新的一次性相机、手机,一次性消费品方兴未艾,其增长速度让人惊讶,变化是日新月异。

然而,你可能没想到一次性消费品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方便,节省不必要的支出和时间,但是,用完之后处理的问题却足以使这些优点完全被掩盖。

时间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复苏带来的繁荣使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有人曾在一篇叫做《这是一个生存问题》的论文中论述“强制消费”概念:“我们具有巨大生产率的经济要求我们把消费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商品的购买与使用变成一种仪式,从消费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我们需要以不断增长的速度把东西消费掉、烧掉、穿掉、

换掉和扔掉。”这段文字描述了当时西方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强制消费”加快了人们发展经济的步伐,也使更多的资源更快地变成了废物。

在这种“强制消费”观念的推动下,一次性消费品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次性杯盘、一次性刀叉、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刮胡刀、一次性梳子、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衣物、纸餐巾、纸抹布.......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的急先锋。有人统计,美国每年所消费的纸张占到世界纸张年消费量的33%。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人均一生消费的部分情况为:消费汽油2.8万加仑;穿用并扔弃衬衫250件;鞋115双;使用并扔弃报纸2.75万分、杂志3900份;扔掉废品垃圾11.2万磅;扔弃铝制易拉罐2.86万个(其中1.77万个可回收)..........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吃快餐用的饭盒、待客人用的纸杯等。但人们容易忽略,一次性消费品大量使用的同时带来了两大危害:一是消耗巨大的资源;二是制造大量的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北京市,每年扔掉的塑料袋约23亿个,达1.87万吨;一次性塑料餐具2.2亿个,达1320吨。

就一次性塑料餐具而言,他们大多数是存在潜在危害的聚乙烯等塑料原料。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会二三百年不腐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进入土壤里,会影响土壤内的物、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生长,改变土壤的特质。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废弃在地面和水上的废塑料袋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做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动物胃里消化不了,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另外,一次性发泡塑料在高温下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在燃烧时有可能产生二英。

一次性筷子虽然不像饭盒那样不易降解、有毒,但制造一次性筷子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很低,只有13.4%。虽然这样,一些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厂家只顾一点蝇头小利而滥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山体塌方。1998年长江的特大洪水就是一个“警钟”。除此以外,“一次性”消费品的危害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一次性消费品将走向何处呢?专家认为“断头断尾”是根除一次性消费尾号的出路所在。一方面,要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减少对资源的的损耗,从源头上降低一次性消费品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原材料


相关文章

  • 观察丨探索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的"中国模式"---附[典型城市垃圾分类情况分析]
  • 为了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实施,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第37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及处置".2015年,& ...查看


  • 垃圾分类手抄报:杭州的垃圾分类工作
  • 2010年3月25日,杭州市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几年的总结探索,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一竿子到底"的垃圾分类"杭州模式"基本确立. 杭州生活垃圾分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 ...查看


  • 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
  • 2016年5月 导读:5.抓住关键源头.开展厨余垃圾家庭处理试点,各区可在社区试点逐步推广餐厨垃圾处理器,鼓励对家庭厨余垃圾进行处理,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补贴.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财政局,各区政府? 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 ...查看


  • 垃圾分类回收调查研究报告2
  • 关于银川市西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 调查研究报告 一. 调研背景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人类在高速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今,我们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 ...查看


  • 关于城市小区垃圾分类的实践与对策浅析
  • 关于城市小区垃圾分类的实践与对策浅析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文明也在持续发展,国民的精神文明显得尤为突出,中国也跟上国际步伐,开始注重环境保护.本文针对丽水市白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实践的试点工作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对城市生活垃圾分 ...查看


  • 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 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号文件,全面提高建邺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现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 指导思想 ...查看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
  • 摘要:本文简介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必要性及其环境治理现状和问题,分别提出了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的环境治理对策,最后整合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环境治理原则. 关键词:环境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称垃圾) ...查看


  • 关于转发[2014年太仓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
  • 太教发财[2014]17号 关于转发<2014年太仓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 城区各中小学: 现将太仓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4年太仓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太城管委[2014]5号)转发给你 ...查看


  • 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垃圾分类处理现状调查
  • 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垃圾分类处理现状调查 摘要:本文在调查上海市三岛龙州苑小区的垃圾生产量后,以访问的形式来调查垃圾分类的现状.垃圾不分类的原因及影响.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影响以及提出一些的建议.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与国家的重视,但在发展中国家的 ...查看


  •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 2013王瓜店初级中学寒假 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组团情况统计表 初一级部八班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二.活动计划或方案: 三.活动过程或调查过程: ①设计调查问卷: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样表) (2013.1) 一.调查主题: 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