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工区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_褚玲娟

廊下观点|Thegalleryview

材料,让孩子们尝试着做“沉与浮”的实验,并记录:哪些东西是浮起来的?哪些东西是沉下去的?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特征,如:土豆、萝卜是沉下去的;芦苇叶子、稻草、葫芦是浮在水面上的。孩子们还想到,用增添一些辅助材料,如沙、树叶等材料,可以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或者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

这些活动都体现着孩子们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让孩子在玩玩、看看、摸摸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渗透科学教育。实践证明,具有乡土特色的“科学探索区”成了孩子们乐于逗留的乐园。

种———特早红。孩子们说:“这个桃子为什么这么甜?”“桃子的汁水好多,皮好薄。”“这里的桃子比我们家种的桃子大多了。”通过品尝以及叔叔阿姨的介绍,让幼儿了解盛姆桃园基地里的桃子的特殊性:这种桃树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这种桃子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是喝牛奶长大的,还有桃子的果大核小、色泽鲜艳等特点。

在进行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时,我们邀请爷爷奶奶们带我们参观万亩良田基地。爷爷奶奶一边走一边说:“这里的水稻都是用机器播种收割的。”“将稻穗上的稻粒通过脱粒打下来的就是稻谷。”“将稻谷脱壳,出来的就是糙米。”孩子们还跟着爷爷奶奶来到了“博士米”的加工基地,知道了“博士米”的家在哪里。幼儿在参观以后,明白了平时吃的米饭究竟是怎么来的,并知道了要爱惜粮食。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学习和活动的空间扩展了,获得了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感受到了农村科技的发展,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以及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利用家乡可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了开放的、真实的、自然的、丰富的探索空间,给幼儿以“活”的科学教育,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科学习惯。

三、多样的本地资源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瑰宝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我园所处的地域形成了许多农业生产基地,借着这个优势,我们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农村的大自然、田野中去,并利用家长资源,请他们给孩子讲解,孩子们很受教育。

如在开展小班活动《灵芝宝宝本领大》时,我们就把孩子带到灵芝基地去参观,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灵芝怎么长得跟蘑菇差不多啊?”“灵芝是怎么种植的?”“灵芝吃了会有什么好处呢?”……于是我请在灵芝基地工作的家长给孩子讲解。通过讲解,孩子们对灵芝的生长及药用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进行中班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时,我们参观了盛姆桃园基地。基地里的叔叔阿姨给孩子们品尝了优质早熟的水蜜桃品

小班美工区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上海廊下幼儿园褚玲娟

幼儿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学习活动,而美工区角活动更是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程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所教之事,并有动手尝试的愿望。他们的手部肌肉发育相对迟缓,但双手的协调技能有较大发展,他们能够折纸、用蜡笔画画、使用剪刀有控制地沿线剪开纸条等,动作逐步精细化。

但最近在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时,我发现美工区显得相对冷清,几乎没有孩子主动地“光顾”这里。这让我不禁思索起来:小班美工区的个别化材料到底该如何投放、怎样投放才能让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变得更有效?我们教师又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美工区材料要体现主题性

美工区遭冷落,可能是投放的材料不适合幼儿,或是难度太大,幼儿不知道怎么玩,或是投放的材料没有及时更新,幼儿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根据班级主题活动定期更换、补充与丰富美工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同时还把这一活动作为主题活动课的一个延伸。

如结合《不怕冷》这一主题内容,我为孩子们创设了“装饰手套”的活动,当时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材料是打印好的手套的图片轮廓,然后提供了各种彩色油画棒,让幼儿对其进行涂色。可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对涂色的兴趣不高,小班幼儿对单一的油画棒涂色缺乏坚持性和耐心。于是我马上进行调整,一方面增加一些实物来吸引幼儿,如发动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冬天的保暖用品,把收集来的手套,围巾、帽子挂在美工区的墙面上,为幼儿提供观察与欣赏以及试戴的机会,提高幼儿对美工作品的感性认识。同时为幼儿的操作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种

新课堂29

Thegalleryview|廊下观点

类的服装:如棉衣,棉帽,手套,围巾等。另一方面丰富美工材料,如增加彩色皱纹纸、棉签、颜料、毛线,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美工制作方法,如揉搓,点画,布贴、撕贴等方式,让这个活动更多元丰富、精彩纷呈。

题活动时,作为背景,我提供了一棵长不出苹果的老苹果树、双面纸、一次性保鲜袋、剪刀、剪好的树叶、及制作苹果的示范图等。同时,我在活动前为幼儿讲述了一个故事:秋天的果园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果实,然而有一颗老苹果树由于年纪太大了,已经长不出苹果,它感到很难过。这时,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帮助老苹果树做许多许多的苹果。这样,幼儿在故事情境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制作苹果,然后将苹果挂上苹果树。在情境中学习操作、在情境中感受果树的丰收,在情境中体验活动的快乐。我们还把挂满苹果的苹果树放到“采摘园”里供幼儿去采摘,让活动内容相互联系,更富有情境性,引发幼儿的互动兴趣,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美工区材料要具有趣味性

小班幼儿的知识经验不丰富,对各种材料操作还不熟悉且缺乏耐心,分层投放材料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材料、更换材料以及逐步提示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丰富知识经验。

手工是幼儿借助各种材料,把他们认为最美、最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来的过程,是幼儿对美的另一种创造。在《风铃响叮当》的主题活动中,我把一些废旧材料投放进去,想让幼儿制作“风铃”,在提倡环保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变废为宝”的乐趣。刚开始幼儿的兴趣很大,但是过了些日子,来做风铃的幼儿越来越少了,于是我赶紧做出调整,我在里面又提供了一些新材料,如:扇子、卡通电风扇、纸等各种材料,并让幼儿探索如何让风铃发出响声,这是对幼儿的一种挑战。由于好奇心使然,孩子会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去探索让风铃发出声音的秘密。在做做玩玩中,孩子们的兴趣再一次被点燃。

在《过新年》的主题活动中,考虑到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因此我在材料的提供上让幼儿有更多选择的余地。玩法一:麻花、汤圆,让幼儿用橡皮泥尝试用搓、拧、团圆等方法来制作麻花、汤圆;玩法二:制作饺子、饼干,提供饺子和饼干的模具,让幼儿能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模具上,用压印的方法制作饼干和饺子,并鼓励幼儿用老师提供的彩豆或纽扣给饼干进行装饰,增加美感。

随着幼儿一天一天的成长、他们的经验水平、兴趣点以及需求都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不同的主题,及时关注孩子的兴趣点,适时变化美工材料的投放方式,让幼儿体验美工活动所带来的成功感。

2.让游戏内容回归生活

《课程指南》中指出要把教育还原于幼儿的生活。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表明:生活化、真实性的游戏环境更适合小班幼儿。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更是一派美丽的景象,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于是我们开展了《苹果和橘子》这一主题活动,水果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而且很多孩子家里都种了橘子树,他们会把橘子带来和同伴一起分享,一个个色彩鲜艳的橘子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非常感兴趣的。于是我们带动家长,在美工角一起利用橘子和苹果布置了富有情景的“水果宝宝”。孩子们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摸摸这个,摸摸那个,还会和同伴互相讨论呢!同时,用吃剩下的橘子皮还可以进行橘皮装饰,如做橘皮菊花、橘皮装饰花瓶、橘子宝宝等,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3.提倡自主、自由、自发的游戏

游戏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练习行为,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当为幼儿学习提供游戏经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在学习中体验游戏的乐趣。但是如何能让孩子自主、自由、自发地进行游戏呢?

例如,在《我的小手本领大》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用手指点画梅花、印小手很感兴趣。在活动的评价时,我让一个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当我问:“今天,你把小手变成了什么?”幼儿回答我:“印小手。”我改变方式提问:“你的小手印在哪里啦?”孩子们回答我:“在花瓶上。”我紧接着问:“长在花瓶上的小手印变成什么了?”这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是花”。事先我在材料纸上已经画好了一个花瓶,原本以为孩子会很容易地说出自己的小手变成了花,但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明白,他们只是把印小手当成了一个游戏,纯粹地在享受玩颜料的乐趣,并不是有目的地为了去装扮花瓶而去印小手。

总之,个别化学习活动是为了满足并照顾到幼儿平时无法完成的内容所安排的活动,因此在选择活动以及制作的时候,一定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幼儿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能体验到自由和自主的游戏乐趣。

三、美工区材料凸显年龄性

1.创真实情境,提高兴趣

皮亚杰说过:“如果没有动作就意味着与外部世界失去接触。认知结构是主体与客体作用的结果。”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尤为突出,他们喜欢摆弄形象、有趣、丰富的各种操作材料,我们就可以在个别化游戏中为他们提供操作性强的、具有情境性的游戏材料,让不同的游戏材料构成一个连贯的游戏情节,诱发幼儿参与个别化游戏的主动性,激发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进行《苹果和橘子》这个主

30Newclassroom

廊下观点|Thegalleryview

材料,让孩子们尝试着做“沉与浮”的实验,并记录:哪些东西是浮起来的?哪些东西是沉下去的?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特征,如:土豆、萝卜是沉下去的;芦苇叶子、稻草、葫芦是浮在水面上的。孩子们还想到,用增添一些辅助材料,如沙、树叶等材料,可以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或者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

这些活动都体现着孩子们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让孩子在玩玩、看看、摸摸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渗透科学教育。实践证明,具有乡土特色的“科学探索区”成了孩子们乐于逗留的乐园。

种———特早红。孩子们说:“这个桃子为什么这么甜?”“桃子的汁水好多,皮好薄。”“这里的桃子比我们家种的桃子大多了。”通过品尝以及叔叔阿姨的介绍,让幼儿了解盛姆桃园基地里的桃子的特殊性:这种桃树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这种桃子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是喝牛奶长大的,还有桃子的果大核小、色泽鲜艳等特点。

在进行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时,我们邀请爷爷奶奶们带我们参观万亩良田基地。爷爷奶奶一边走一边说:“这里的水稻都是用机器播种收割的。”“将稻穗上的稻粒通过脱粒打下来的就是稻谷。”“将稻谷脱壳,出来的就是糙米。”孩子们还跟着爷爷奶奶来到了“博士米”的加工基地,知道了“博士米”的家在哪里。幼儿在参观以后,明白了平时吃的米饭究竟是怎么来的,并知道了要爱惜粮食。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学习和活动的空间扩展了,获得了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感受到了农村科技的发展,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以及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利用家乡可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了开放的、真实的、自然的、丰富的探索空间,给幼儿以“活”的科学教育,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科学习惯。

三、多样的本地资源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瑰宝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我园所处的地域形成了许多农业生产基地,借着这个优势,我们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农村的大自然、田野中去,并利用家长资源,请他们给孩子讲解,孩子们很受教育。

如在开展小班活动《灵芝宝宝本领大》时,我们就把孩子带到灵芝基地去参观,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灵芝怎么长得跟蘑菇差不多啊?”“灵芝是怎么种植的?”“灵芝吃了会有什么好处呢?”……于是我请在灵芝基地工作的家长给孩子讲解。通过讲解,孩子们对灵芝的生长及药用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进行中班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时,我们参观了盛姆桃园基地。基地里的叔叔阿姨给孩子们品尝了优质早熟的水蜜桃品

小班美工区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上海廊下幼儿园褚玲娟

幼儿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学习活动,而美工区角活动更是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程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所教之事,并有动手尝试的愿望。他们的手部肌肉发育相对迟缓,但双手的协调技能有较大发展,他们能够折纸、用蜡笔画画、使用剪刀有控制地沿线剪开纸条等,动作逐步精细化。

但最近在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时,我发现美工区显得相对冷清,几乎没有孩子主动地“光顾”这里。这让我不禁思索起来:小班美工区的个别化材料到底该如何投放、怎样投放才能让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变得更有效?我们教师又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美工区材料要体现主题性

美工区遭冷落,可能是投放的材料不适合幼儿,或是难度太大,幼儿不知道怎么玩,或是投放的材料没有及时更新,幼儿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根据班级主题活动定期更换、补充与丰富美工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同时还把这一活动作为主题活动课的一个延伸。

如结合《不怕冷》这一主题内容,我为孩子们创设了“装饰手套”的活动,当时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材料是打印好的手套的图片轮廓,然后提供了各种彩色油画棒,让幼儿对其进行涂色。可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对涂色的兴趣不高,小班幼儿对单一的油画棒涂色缺乏坚持性和耐心。于是我马上进行调整,一方面增加一些实物来吸引幼儿,如发动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冬天的保暖用品,把收集来的手套,围巾、帽子挂在美工区的墙面上,为幼儿提供观察与欣赏以及试戴的机会,提高幼儿对美工作品的感性认识。同时为幼儿的操作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种

新课堂29

Thegalleryview|廊下观点

类的服装:如棉衣,棉帽,手套,围巾等。另一方面丰富美工材料,如增加彩色皱纹纸、棉签、颜料、毛线,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美工制作方法,如揉搓,点画,布贴、撕贴等方式,让这个活动更多元丰富、精彩纷呈。

题活动时,作为背景,我提供了一棵长不出苹果的老苹果树、双面纸、一次性保鲜袋、剪刀、剪好的树叶、及制作苹果的示范图等。同时,我在活动前为幼儿讲述了一个故事:秋天的果园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果实,然而有一颗老苹果树由于年纪太大了,已经长不出苹果,它感到很难过。这时,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帮助老苹果树做许多许多的苹果。这样,幼儿在故事情境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制作苹果,然后将苹果挂上苹果树。在情境中学习操作、在情境中感受果树的丰收,在情境中体验活动的快乐。我们还把挂满苹果的苹果树放到“采摘园”里供幼儿去采摘,让活动内容相互联系,更富有情境性,引发幼儿的互动兴趣,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美工区材料要具有趣味性

小班幼儿的知识经验不丰富,对各种材料操作还不熟悉且缺乏耐心,分层投放材料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材料、更换材料以及逐步提示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丰富知识经验。

手工是幼儿借助各种材料,把他们认为最美、最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来的过程,是幼儿对美的另一种创造。在《风铃响叮当》的主题活动中,我把一些废旧材料投放进去,想让幼儿制作“风铃”,在提倡环保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变废为宝”的乐趣。刚开始幼儿的兴趣很大,但是过了些日子,来做风铃的幼儿越来越少了,于是我赶紧做出调整,我在里面又提供了一些新材料,如:扇子、卡通电风扇、纸等各种材料,并让幼儿探索如何让风铃发出响声,这是对幼儿的一种挑战。由于好奇心使然,孩子会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去探索让风铃发出声音的秘密。在做做玩玩中,孩子们的兴趣再一次被点燃。

在《过新年》的主题活动中,考虑到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因此我在材料的提供上让幼儿有更多选择的余地。玩法一:麻花、汤圆,让幼儿用橡皮泥尝试用搓、拧、团圆等方法来制作麻花、汤圆;玩法二:制作饺子、饼干,提供饺子和饼干的模具,让幼儿能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模具上,用压印的方法制作饼干和饺子,并鼓励幼儿用老师提供的彩豆或纽扣给饼干进行装饰,增加美感。

随着幼儿一天一天的成长、他们的经验水平、兴趣点以及需求都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不同的主题,及时关注孩子的兴趣点,适时变化美工材料的投放方式,让幼儿体验美工活动所带来的成功感。

2.让游戏内容回归生活

《课程指南》中指出要把教育还原于幼儿的生活。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表明:生活化、真实性的游戏环境更适合小班幼儿。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更是一派美丽的景象,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于是我们开展了《苹果和橘子》这一主题活动,水果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而且很多孩子家里都种了橘子树,他们会把橘子带来和同伴一起分享,一个个色彩鲜艳的橘子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非常感兴趣的。于是我们带动家长,在美工角一起利用橘子和苹果布置了富有情景的“水果宝宝”。孩子们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摸摸这个,摸摸那个,还会和同伴互相讨论呢!同时,用吃剩下的橘子皮还可以进行橘皮装饰,如做橘皮菊花、橘皮装饰花瓶、橘子宝宝等,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3.提倡自主、自由、自发的游戏

游戏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练习行为,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当为幼儿学习提供游戏经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在学习中体验游戏的乐趣。但是如何能让孩子自主、自由、自发地进行游戏呢?

例如,在《我的小手本领大》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用手指点画梅花、印小手很感兴趣。在活动的评价时,我让一个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当我问:“今天,你把小手变成了什么?”幼儿回答我:“印小手。”我改变方式提问:“你的小手印在哪里啦?”孩子们回答我:“在花瓶上。”我紧接着问:“长在花瓶上的小手印变成什么了?”这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是花”。事先我在材料纸上已经画好了一个花瓶,原本以为孩子会很容易地说出自己的小手变成了花,但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明白,他们只是把印小手当成了一个游戏,纯粹地在享受玩颜料的乐趣,并不是有目的地为了去装扮花瓶而去印小手。

总之,个别化学习活动是为了满足并照顾到幼儿平时无法完成的内容所安排的活动,因此在选择活动以及制作的时候,一定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幼儿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能体验到自由和自主的游戏乐趣。

三、美工区材料凸显年龄性

1.创真实情境,提高兴趣

皮亚杰说过:“如果没有动作就意味着与外部世界失去接触。认知结构是主体与客体作用的结果。”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尤为突出,他们喜欢摆弄形象、有趣、丰富的各种操作材料,我们就可以在个别化游戏中为他们提供操作性强的、具有情境性的游戏材料,让不同的游戏材料构成一个连贯的游戏情节,诱发幼儿参与个别化游戏的主动性,激发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进行《苹果和橘子》这个主

30Newclassroom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究
  • 摘 要:区角活动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课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亲自操作.摆弄.拼插等行为与材料互动,从而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有差异地投放材料:根据教育活动目标有目的地投放材料,让 ...查看


  • 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庄宏玲
  •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作者:庄宏玲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幼儿园 [摘 要]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教师除了需要关注材料的投放之外,还应加强对其环境创设质量的思考.区域活动不仅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而且是幼儿习 ...查看


  • 幼儿园观察记录:如何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它是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有效形式.区角活动的内容与主题结合提升目的性;区角活动的材料与本土资源结合,凸显本土性.季节性.可变性,富有特色.教师在 ...查看


  • 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材料投放
  • 教学活动延伸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材料投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为儿童提供多种适宜的材料, 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皮亚杰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要使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得到发展, 就 ...查看


  • 试论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_周圆
  • JOURNALOFEDUCATIONALDEVELOPMENT 2015年3月下半月 试论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 周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圆黄胜 558000) 教育科学系,贵州都匀 摘要:文章提出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幼儿建构知识.形成经验 ...查看


  •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 ...查看


  • 幼儿园区域活动计划
  • 幼儿园区域活动计划 提到区域活动,在我们的老师中间可能有人把它作为集中教育活动的一种补充或者把它看作集中教育活动后幼儿的放松游戏,这两种看法都是有偏颇的.区域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 ...查看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一般方法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一般方法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中的重要的一环,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 ...查看


  • 幼儿园活动区创设专题研究
  • 幼儿园活动区创设专题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纲要>的颁布,活动区的作用不再是一种标示幼儿园的一种标志,孩子饭后的一个娱乐场所,活动区创设已经上升为一种教育,它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很多的活动是可以在区域中去完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