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

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

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

先谈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布衣”代未做官的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我们要了解古文中借代的大致情形,翻译时,必须把所代称的事物写出来。

1、以特征代事物,要译出事物本来的名称

例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

“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孩子的特征,借指老人和孩子。全句译为:老人和孩子一同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乌纱”,即乌纱帽,借指官吏;“皂”,黑色,官府中的差役穿黑衣,借指衙门里的差役。全句译为:官吏的横暴,衙役的粗俗,也太过分了!

2、以部分代全体,要译出整体名称

例如:

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文心雕龙·情采)

今寡人不能,将率二三子夫妇以蕃。(《勾践灭吴》)

“国风”和“大小雅”是《诗经》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雅”作为《诗经》的代称。全句译为:(当代人为文)远远地丢弃了《诗经》的优良传统,而学习近代辞赋的浮华辞藻。“二三子”,指代越国民众,全句译为:我没有才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来繁殖生息。

3、以原料代成品,要译出成品名称

例如:

无乱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丝”是制作弦乐器的材料,“竹”制作管乐器的材料,这里借指音乐。译成:没有杂乱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金”是制作刀剑的材料,译成: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就变锋利了。

4、以具体代抽象,要译出抽象事物名称

例如: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鞭笞天下。(《过秦论》)

蔺相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策”的意思是“马鞭子”,这里借指抽象的“武力”,“敲扑”本是古代的刑具,这里借指严酷的“刑罚”,应译为: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同样,“口舌”代抽象的言辞,译为:蔺相如仅凭言辞立下功劳,但位置却比我高。

5、以地、以官代人,要译出人名

古书中常以做官的地点或是官职作为人的代称,翻译中要译出人名,才符合文句的意思。

例如: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滕王阁序》)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彭泽”指代陶渊明,因为陶渊明当过彭泽令,“临川”指谢灵运,他当过临川内史。可译为:(今日的宴会),很像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诗人文士),豪爽善饮的气概或许赶得上陶渊明,文采华美,或许可以赛过谢灵运。“庾开府”指庾信,“鲍参军”指鲍照,诗句可译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

再说比喻

比喻有明有隐。明喻用“如”“若”等字,容易翻译,略而不谈。隐喻只用喻体,也就是我们现代修辞学中的借喻,翻译中有学会识别古人的借喻,否则以喻为真,就会错译文意。

关于借喻,有两种处理方式。

1、保留比喻,采用直译主方式

翻译中根据原句的比喻,用现代汉语中相应的比喻句式替代它。

例如: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长城”或是“金属修筑的长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盖”,古称“伞”,翻译中保留比喻为枇杷树“(枝繁叶茂)像伞一样” 。

有些句子的隐喻,以分句的形式出现,要考察前后分句的比喻关系,恰当地译出其比喻义。

例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阿房宫赋》)

“春光融融” 比喻充满着暖意,“风雨凄凄”比喻寒气逼人。可以保留比喻译为:宫人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2、不能保留比喻,采用意译的方式

运用比喻修辞,句子形象生动。但是,如果照原句直译则显得生硬别扭,可以抓住大意,采用意译的方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例如: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滕王阁序》)

“藩篱”本为篱笆墙,译起来难以保留比喻,可意译为“边防”,全句译为:于是让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而守边防。 “失路”,比喻不得志,翻译中比喻也保留不住,译为: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会为失意不得志之人悲叹?

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

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

先谈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布衣”代未做官的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我们要了解古文中借代的大致情形,翻译时,必须把所代称的事物写出来。

1、以特征代事物,要译出事物本来的名称

例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

“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孩子的特征,借指老人和孩子。全句译为:老人和孩子一同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乌纱”,即乌纱帽,借指官吏;“皂”,黑色,官府中的差役穿黑衣,借指衙门里的差役。全句译为:官吏的横暴,衙役的粗俗,也太过分了!

2、以部分代全体,要译出整体名称

例如:

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文心雕龙·情采)

今寡人不能,将率二三子夫妇以蕃。(《勾践灭吴》)

“国风”和“大小雅”是《诗经》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雅”作为《诗经》的代称。全句译为:(当代人为文)远远地丢弃了《诗经》的优良传统,而学习近代辞赋的浮华辞藻。“二三子”,指代越国民众,全句译为:我没有才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来繁殖生息。

3、以原料代成品,要译出成品名称

例如:

无乱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丝”是制作弦乐器的材料,“竹”制作管乐器的材料,这里借指音乐。译成:没有杂乱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金”是制作刀剑的材料,译成: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就变锋利了。

4、以具体代抽象,要译出抽象事物名称

例如: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鞭笞天下。(《过秦论》)

蔺相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策”的意思是“马鞭子”,这里借指抽象的“武力”,“敲扑”本是古代的刑具,这里借指严酷的“刑罚”,应译为: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同样,“口舌”代抽象的言辞,译为:蔺相如仅凭言辞立下功劳,但位置却比我高。

5、以地、以官代人,要译出人名

古书中常以做官的地点或是官职作为人的代称,翻译中要译出人名,才符合文句的意思。

例如: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滕王阁序》)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彭泽”指代陶渊明,因为陶渊明当过彭泽令,“临川”指谢灵运,他当过临川内史。可译为:(今日的宴会),很像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诗人文士),豪爽善饮的气概或许赶得上陶渊明,文采华美,或许可以赛过谢灵运。“庾开府”指庾信,“鲍参军”指鲍照,诗句可译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

再说比喻

比喻有明有隐。明喻用“如”“若”等字,容易翻译,略而不谈。隐喻只用喻体,也就是我们现代修辞学中的借喻,翻译中有学会识别古人的借喻,否则以喻为真,就会错译文意。

关于借喻,有两种处理方式。

1、保留比喻,采用直译主方式

翻译中根据原句的比喻,用现代汉语中相应的比喻句式替代它。

例如: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长城”或是“金属修筑的长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盖”,古称“伞”,翻译中保留比喻为枇杷树“(枝繁叶茂)像伞一样” 。

有些句子的隐喻,以分句的形式出现,要考察前后分句的比喻关系,恰当地译出其比喻义。

例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阿房宫赋》)

“春光融融” 比喻充满着暖意,“风雨凄凄”比喻寒气逼人。可以保留比喻译为:宫人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2、不能保留比喻,采用意译的方式

运用比喻修辞,句子形象生动。但是,如果照原句直译则显得生硬别扭,可以抓住大意,采用意译的方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例如: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滕王阁序》)

“藩篱”本为篱笆墙,译起来难以保留比喻,可意译为“边防”,全句译为:于是让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而守边防。 “失路”,比喻不得志,翻译中比喻也保留不住,译为: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会为失意不得志之人悲叹?


相关文章

  • 浅析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 [摘 要]借喻和借代是汉语修辞格中两种常见的辞格,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已为人所熟用,但是在理解和使用过程中还是会有错误,正是这两个辞格有着相似点所有常常使人迷惑,以致争论不休.本文便将从传统修辞学和语义学两方面对借喻和借代进行比较,从而能 ...查看


  • 借代和比喻
  • 1.借代,是不直接表达某人或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代替.借代和比喻中的借喻有相似之处.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如鲁 ...查看


  •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
  • 一.知识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 ...查看


  •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专项训练
  • 第31讲: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专项训练 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李秀红 张泉权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 ...查看


  •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 借代与借喻的异同: 相同处: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 不同处: 1.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这个事物与本体有关联:借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例如: 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 ...查看


  • 文言文意译的方法
  • 文言文的哪些情况应该意译? 山东沾化一中 文言文翻译最常见的是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直译的方法,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这种方法大家比较熟悉. 下面我们来谈谈意译这种方法. 意译,是按原文表 ...查看


  • 文言文翻译的探索及方法
  • 文言文翻译的探索及方法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校 石半丁 [内容提要]:掌握基本语法常识.能断句是文言翻译的基本功.翻译时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该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还要注意古代汉语 ...查看


  • 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必修)
  • 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例如: ① ...查看


  • _红楼梦_对联的修辞分析 1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第(期 )*+,-./*01+.23425*./6-7+89,:;4.4 $C=2/*8*D=:.-7E* ?*/@&'A*@(F4 <红楼梦>对联的修辞分析 李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