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产能提升计划案

生产线产能提升计划案

人、机、料、法、环是阻碍生产产能提升的五大因素,在这五个因素中,人是首要的;然而在目前生产环境及人员配置也充足的情况下,员工要达到10小时的标准产能却需要花费11~12个小时,有时甚至不能完成。从此可以看出人员的产能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要想提升产能,提高人均效率,就需要发挥人员的最大产能,那么主要还是靠管理改善来达到提高人均作业效率的目的。

一 影响产能异常的问题点:

生产力低下,工作积极性不够,管理松散,团队合作欠缺,机器利用率过低

A 员工计时工作热情不高涨-----反正时间到了就下班了,做多少都一样

B 公司计时工作成绩督导不够,有记录但无追踪-----员工一天做多少就多少,无目标紧迫感

C 机台经常有停机现象-----返修浪费正常机器利用率

D 公司管理制度不够严谨,员工随意离岗----没按照离岗制度落实执行,且离岗无顶岗人员 E 线组长整体调配、相互协作的团队工作意识不足-----线体待料、堆料无重视 F 各段产能没有硬性完成目标-----一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G 无严格的奖惩机制-----产能的完成和自己没关系

H 多技能员工欠缺-----卷绕人员数量局限性

I 员工加班时间管控不严格不统一 ------做的慢到后面加班工时也多,没事做待到几点也是照样算加班

二 生产线产能提升目标:

1 团队执行力得到增强和提高---必须言出必行---员工之间不协作不可能共同提升。 2 逐步实现增产以实现机台实现最大产出----将影响产能(返修)因素在正常工作时间外解决。

3 实现人员管控更加合理和有效------人性化管理但是公司文化及制度一定要严格把关,不可松散。

4 提高生产作业应变能力(如人员短缺,待料,堆料等)---组长须临时调配尽最快时间解决产线待料堆料等异常。

5 降低制造中的无效工时,材料成本浪费-----最优化杜绝成本浪费,严格执行10小时工时管控措施,不可本该完成的任务用加班工时来完成。

三 生产线产能提升改善措施和思路:

1 微观改善------从员工工作环境 生活环境 团队建设逐步完善

1)员工收入结构调整----收入结构不可单一靠员工自主创造,要将工资与员工工作成绩 态度 作业品质挂钩

2)员工考核方式量化----从生产各角度逐步形成数据考量员工各方面能力且逐步改善

3)员工生产能力培训和提高----制定技能培训计划且有层次的进行培训考核

4)员工生产紧迫性意识增强----作业人员必须有产能目标和担当的压力

5)员工技能增强---后续有条件进行员工多技能培养,不可让员工到一个工站技能无空间了,且要有计划留住培养出的人才。

6)员工奖惩措施完善----惩处和奖励必须加以完善----要有诚信的相互沟通承诺。

7)加班工时统一实行,按工段进行管制-----杜绝人员加班工时因个人而异

2 宏观比较(管理看板公示)

1)同一生产线按周进行比较和评定-----必须要以量化数据来管控评核

2)同一员工生产技能和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产能评比、人均时产出数据评比

3)不同生产线进行产能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产能比较、时均产能数据比较

4)生产线组长绩效考核方式的完善----严格将产能目标达成和绩效挂钩

四 具体执行方案

1 员工收入结构调整(奖金额度待商定)

收入=产能工资(个人效率90%以上)+主管考评奖金+团队产量差额奖金+品质奖金 产能工资:计件工资仍然不变 / 计时工资根据标准工时设定标准产能,达标即可得正常工资

主管考评奖金:建议主管监督组长/组长监督员工工作积极性、工作目标完成率、配合度、出勤率都参入表格每周进行统一考核。

团队产量差额奖金:主管对组长每天制定团队产量目标,组长再将产量目标分配到计件、计时员工,每个员工必须每天有产能目标。不足个人效率90%此目标的奖金为负,且分级别进行扣除。同样,超额分级别进行嘉奖。

品质奖金:根据每个员工的良率以及报废数量制定管控参数,超出设定的参数一律扣除此项奖金,在管控目标内一律给予发放。

2 员工考核制度

根据考核项目组长对每个员工、主管对各组长进行有效合理和真实的记录,并上级主管审核,当然还要甄别作假措施,如遇不符合调查是人为疏失还是刻意所为,并予惩罚和警告。 3 加强员工生产紧迫性

产能设定10小时完成的任务,必须10小时完成,不能完成义务加班统一完成后下班。 通过主管加强宣导和教育,同时要让员工明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和切身利益相关的工资评定。通过批评和奖励的方式来增强员工间的配合程度。

4 增强员工技术能力

不能让关键的生产技能锁定在个别生产人员身上,一定要在厂内形成互补型人才和技术增强的人员。

5 奖惩措施完善

员工离岗须按照离岗制度遵照执行,每工段不得同时两人离岗,且离岗须保证产线不堆料,或有顶岗人员。虽然员工很多不足之处,如生产效率、出勤和其工资收入息息相关,但也不能“默默”显示在工资单上,要通过口头的奖惩、形式的奖惩、调换岗位、警告、开除予以表现。

6 不同生产线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并发现优缺之处。

为此给相应的组长设定他们的绩效收入。产量、人员管控、返工、次品等,都可以以数据的形式纳入其收入的组成部分里。

初步确定以下奖励政策:

卷绕:

计件:(个人效率)达标后奖励10元每天,反之扣10元每天

计时:(个人效率)达标后奖励10元每天,反之扣10元每天

(组长为20元)

装配:达标后每位员工奖励5元每天,反之扣5元每天(组长为20元)

激光焊:达标后每位员工奖励5元每天,反之扣5元每天(组长为20元)

生产线产能提升计划案

人、机、料、法、环是阻碍生产产能提升的五大因素,在这五个因素中,人是首要的;然而在目前生产环境及人员配置也充足的情况下,员工要达到10小时的标准产能却需要花费11~12个小时,有时甚至不能完成。从此可以看出人员的产能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要想提升产能,提高人均效率,就需要发挥人员的最大产能,那么主要还是靠管理改善来达到提高人均作业效率的目的。

一 影响产能异常的问题点:

生产力低下,工作积极性不够,管理松散,团队合作欠缺,机器利用率过低

A 员工计时工作热情不高涨-----反正时间到了就下班了,做多少都一样

B 公司计时工作成绩督导不够,有记录但无追踪-----员工一天做多少就多少,无目标紧迫感

C 机台经常有停机现象-----返修浪费正常机器利用率

D 公司管理制度不够严谨,员工随意离岗----没按照离岗制度落实执行,且离岗无顶岗人员 E 线组长整体调配、相互协作的团队工作意识不足-----线体待料、堆料无重视 F 各段产能没有硬性完成目标-----一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G 无严格的奖惩机制-----产能的完成和自己没关系

H 多技能员工欠缺-----卷绕人员数量局限性

I 员工加班时间管控不严格不统一 ------做的慢到后面加班工时也多,没事做待到几点也是照样算加班

二 生产线产能提升目标:

1 团队执行力得到增强和提高---必须言出必行---员工之间不协作不可能共同提升。 2 逐步实现增产以实现机台实现最大产出----将影响产能(返修)因素在正常工作时间外解决。

3 实现人员管控更加合理和有效------人性化管理但是公司文化及制度一定要严格把关,不可松散。

4 提高生产作业应变能力(如人员短缺,待料,堆料等)---组长须临时调配尽最快时间解决产线待料堆料等异常。

5 降低制造中的无效工时,材料成本浪费-----最优化杜绝成本浪费,严格执行10小时工时管控措施,不可本该完成的任务用加班工时来完成。

三 生产线产能提升改善措施和思路:

1 微观改善------从员工工作环境 生活环境 团队建设逐步完善

1)员工收入结构调整----收入结构不可单一靠员工自主创造,要将工资与员工工作成绩 态度 作业品质挂钩

2)员工考核方式量化----从生产各角度逐步形成数据考量员工各方面能力且逐步改善

3)员工生产能力培训和提高----制定技能培训计划且有层次的进行培训考核

4)员工生产紧迫性意识增强----作业人员必须有产能目标和担当的压力

5)员工技能增强---后续有条件进行员工多技能培养,不可让员工到一个工站技能无空间了,且要有计划留住培养出的人才。

6)员工奖惩措施完善----惩处和奖励必须加以完善----要有诚信的相互沟通承诺。

7)加班工时统一实行,按工段进行管制-----杜绝人员加班工时因个人而异

2 宏观比较(管理看板公示)

1)同一生产线按周进行比较和评定-----必须要以量化数据来管控评核

2)同一员工生产技能和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产能评比、人均时产出数据评比

3)不同生产线进行产能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产能比较、时均产能数据比较

4)生产线组长绩效考核方式的完善----严格将产能目标达成和绩效挂钩

四 具体执行方案

1 员工收入结构调整(奖金额度待商定)

收入=产能工资(个人效率90%以上)+主管考评奖金+团队产量差额奖金+品质奖金 产能工资:计件工资仍然不变 / 计时工资根据标准工时设定标准产能,达标即可得正常工资

主管考评奖金:建议主管监督组长/组长监督员工工作积极性、工作目标完成率、配合度、出勤率都参入表格每周进行统一考核。

团队产量差额奖金:主管对组长每天制定团队产量目标,组长再将产量目标分配到计件、计时员工,每个员工必须每天有产能目标。不足个人效率90%此目标的奖金为负,且分级别进行扣除。同样,超额分级别进行嘉奖。

品质奖金:根据每个员工的良率以及报废数量制定管控参数,超出设定的参数一律扣除此项奖金,在管控目标内一律给予发放。

2 员工考核制度

根据考核项目组长对每个员工、主管对各组长进行有效合理和真实的记录,并上级主管审核,当然还要甄别作假措施,如遇不符合调查是人为疏失还是刻意所为,并予惩罚和警告。 3 加强员工生产紧迫性

产能设定10小时完成的任务,必须10小时完成,不能完成义务加班统一完成后下班。 通过主管加强宣导和教育,同时要让员工明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和切身利益相关的工资评定。通过批评和奖励的方式来增强员工间的配合程度。

4 增强员工技术能力

不能让关键的生产技能锁定在个别生产人员身上,一定要在厂内形成互补型人才和技术增强的人员。

5 奖惩措施完善

员工离岗须按照离岗制度遵照执行,每工段不得同时两人离岗,且离岗须保证产线不堆料,或有顶岗人员。虽然员工很多不足之处,如生产效率、出勤和其工资收入息息相关,但也不能“默默”显示在工资单上,要通过口头的奖惩、形式的奖惩、调换岗位、警告、开除予以表现。

6 不同生产线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并发现优缺之处。

为此给相应的组长设定他们的绩效收入。产量、人员管控、返工、次品等,都可以以数据的形式纳入其收入的组成部分里。

初步确定以下奖励政策:

卷绕:

计件:(个人效率)达标后奖励10元每天,反之扣10元每天

计时:(个人效率)达标后奖励10元每天,反之扣10元每天

(组长为20元)

装配:达标后每位员工奖励5元每天,反之扣5元每天(组长为20元)

激光焊:达标后每位员工奖励5元每天,反之扣5元每天(组长为20元)


相关文章

  • 2014公司产能分析报告模板
  • 2014公司产能分析报告模板 一.产能修改记录及主要产品信息 注:产能分析报告--修改记录 1)产能发生变化时以便及时追踪.如进行增产以达到完全生产能力,此时生产线通过一系列步骤可以达到完全生产能力,则应记录下这些变化.填写论证产能时也应同 ...查看


  • 如何从工艺方面提高产能输出方案
  • 如何从工艺方面提高产能输出 谈到产能的提升不免要谈到五要素:人.机.料.法.环五大关键要素的关联性,如果单从工艺方面来讲产能提升,就我个人观点在这五个因素中,涉及有人.机.法要素,其中人是首要的.然而在目前生产环境及人员配置充足的情况下,员 ...查看


  • 生管职责.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生管工作计划
  • 生管职责: 1.依据销售计划制订生产计划 2.依据生产计划指定物料需求计划 3.结合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当期最大生产能力 4.下达生产定单 5.监控生产定单完成进度. 生管工作内容: 1.规划并完成组织生产目标: 2.协调生产管理团队 ...查看


  • 精益生产管理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
  • 精益生产管理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 八大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丰田人认为要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企业才能保持良性运转,竞争力才会提升.在丰田改善是探入人心的,有个说法就是跟他们谈话5分钟没有听到他们讲3次改善就不算丰田人.改善的 ...查看


  • 李克强:国际产能合作打开一扇崭新窗户
  • 2015年08月12日22:01 中国新闻网285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2015年5月20日,出访巴西的李克强总理在里约热内卢州长陪同下,登上中国北车长春客车公司为里约奥运专线制造的地铁列车,体验其启动.加速.减速停车等运行的全 ...查看


  • 工厂管理流程
  • (生管部) 因跟单员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到工厂的管理中,特别是企业中的一些部门与我们的工作紧密 相关,与他们打交道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就必须要十分了解这些部门的工作,我们将重点来 学习了解有关几个部门的工作范围,特点. 一.生管部: 1. 工作职 ...查看


  • 零库存的概念与应用
  • 如何降低库存,提升生产效率 一.零库存的概念与应用 ● 零库存的功用 1.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2.降低库存的物料成本与空间成本 3.提升作业效率 4.落实生产计划施行 5.迫使部门生产作业必须紧密衔接合作 6.去除生产过剩,采购过剩 7.紧 ...查看


  • 冶炼工厂车间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
  • 上半年,在我担任检修车间主任期间,主要负责检修车间的全面的管理工作.我重点抓检修质量和检修效果,来提高设备的运行周期.通过对设备区域包机和设备点检定修模式的推行:以及加强检修工段与专业点检的沟通配合.生产现场巡检熟知等手段途径,来掌握设备运 ...查看


  • 印度钢铁跃进:莫迪计划未来十年产能增3倍,还要超越中国!
  • 印度钢铁跃进:莫迪计划未来十年产能增3倍,还要超越中国! 印度在预计本国钢铁需求上升的同时,计划将国内钢铁产能从目前的1.1亿吨扩建至3亿吨,产能提高近3倍. 全球钢铁行业低迷之际,印度却在寻求逆势扩张. 据彭博社7月5日消息,印度钢铁部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