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出版专业中级考试中计算公式汇总
税费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率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
应纳营业税=有关营业收入额×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个人所得税
(1)稿酬不超过4 000元,扣除800元的免税额后,按20%的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3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额-800)×20%×(1-30%)
(2)稿酬超过4 000元(含4 000元),扣除20%的免税额后,按20%的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3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额×(1-20%)×20%×(1-30%)
附加税费:相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
应纳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或营业税税额)×税率
利润=(出版物定价×发行折扣率-单位成本费用-税金)×销售数量
定价={(GR +PKR )[1-IA(IT+IW) ]+(Gb +PKb +L )(1+IA )}/PF(1+IA )[1-IR (IT +IW )]×(1+IR )(商乘以后面的税率)
={(GR +PKR )[1-17%(7%+3%)]+(Gb +PKb +L )(1+17%)}}/ PF(1+17%)[1-13%(7%+3%)]×(1+13%)
Gb <23.53%的(GR +Gb ),上式演变为:
定价={[GR +PKR +(Gb +PKb +L )(1+IA )]/PF(1+IA )}×(1+IR )
GR =可获得增值税抵扣税款的固定成本各项目之和;
Gb =不能参与增值税抵扣的固定成本各项目之和;
KR =可获得增值税抵扣书款单位变动成本各项目之和;
Kb =不参与增值税抵扣的单位变动成本各项目之和;
P =预测生产数量;
F =发行折扣率;
IA =进项增值税适用税率;
IR =销项增值税适用税率;
IT =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
IW =教育费附加适用税率;
L =目标利润
本量利问题
单位销售收入=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率)
销售收入总额=单位销售收入×销售数量
单位销售税金={[定价×发行折扣率/(1+销项增值税率)]×销项增值税率-进项增值税总额/销售数量}×(城乡建设维护税率+教育费附加率)
={[定价×发行折扣率/(1+13%)]×13%-进项增值税总额/销售数量}×(7%+3%) 销售税金总额=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数量
单位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数量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税金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利润
利润=收入-支出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税金+成本总额)
利润=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税金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保本数量又称“保本印数”,即利润为0时,保本数量测算
0=(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目标利润测算又称“保利分析”
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目标成本测算
1.已知生产数量、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的情况下,预测保本不亏时的总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保本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生产数量
2.已知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生产数量的情况下,测算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固定成本总额+利润)/生产数量
3.已知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生产数量的情况下,预测固定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生产数量-利润
按印张进行成本测算
每印张变动成本=每种书刊的单位变动成本/每册印张数
每印张固定成本=每种书刊的固定成本总额/(每册印张数×印数)
成本定价法的原理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销售收入=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率)
利润=[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率)-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
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定价=[(固定成本总额+利润)/销售数量+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发行折
扣率×(1+增值税率)
定价=[(固定成本总额+利润)/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发行折扣率×[1+增值
税率×(1+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教育费附加)]
印张定价法
定价=正文印张价格标准×正文印张数+封面价格+插页1价格标准×插页1数量+插
页2价格标准×插页2数量……+插页n 价格标准×插页n 数量
书刊整体设计
字数=版心宽度/0.25×字级数
版心宽度=0.25×字级数×字数
行数=(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0.25×文字字级数+0.25×行距级数)+1
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行数+0.25×行距级数×(行数-1)
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纸张定量×总面数
轻型纸书脊宽度≈(面积/2)×纸张定量×(纸张系数/1000)
书刊印刷
印张=面数/开本
页数=印张÷折算系数(32开0.0625,16开0.125)=印张×(1/开数×2)
色令数=纸张令数×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书心用纸令数=(单册印张数×印数)/1000×(1+伸放率)
书心色令数 =(单册印张数×印数)/1000×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书心用纸费用=书心每吨价格×(令重×书心用纸令数/1000)
封面用纸令数=印数/(封面纸开数×500)×(1+伸放率)
封面色令数 =印数÷(封面开数×500)×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封面用纸费用=封面每吨价格×(令重×封面用纸令数/1000)
1令=500张全张纸=1000张对开纸=1000方
1方和1印张数值一致,几印张即为几方
晒上版费=单价×单册印张数×2×印刷色数
印刷费用=单价×单册印张数×印数×印刷色数
装订费=(书心帖数+封面帖数+其他部件帖数)×单价×印数
书心帖数=印张数(不足1印张的按1印张计)
封面帖数=2
令重=单张纸面积[纸张的长度×宽度(将毫米换算成米)]×定量(纸张重量)×500÷1000 吨重=令重×用纸令数÷1000
正文用纸令数=单册面数×印数/(开数×1000)=单册面数×印数/开数/1000
纸张的长边=(图书净尺寸短边+勒口宽度+3)×2+书脊厚度
纸张的短边=图书净尺寸长边+6
封面纸的长边/2-叼口量(封面纸开切时,一般为对开机)
封面纸的开数=(纸张的一边长÷图书成品净尺寸的一边长)×(另边长÷净另边长)×2 (注:若非特殊注明,一般取材切多的;其中纸张的一边长是需要剪掉叼口量的)
2010出版专业中级考试中计算公式汇总
税费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率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
应纳营业税=有关营业收入额×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个人所得税
(1)稿酬不超过4 000元,扣除800元的免税额后,按20%的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3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额-800)×20%×(1-30%)
(2)稿酬超过4 000元(含4 000元),扣除20%的免税额后,按20%的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3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额×(1-20%)×20%×(1-30%)
附加税费:相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
应纳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或营业税税额)×税率
利润=(出版物定价×发行折扣率-单位成本费用-税金)×销售数量
定价={(GR +PKR )[1-IA(IT+IW) ]+(Gb +PKb +L )(1+IA )}/PF(1+IA )[1-IR (IT +IW )]×(1+IR )(商乘以后面的税率)
={(GR +PKR )[1-17%(7%+3%)]+(Gb +PKb +L )(1+17%)}}/ PF(1+17%)[1-13%(7%+3%)]×(1+13%)
Gb <23.53%的(GR +Gb ),上式演变为:
定价={[GR +PKR +(Gb +PKb +L )(1+IA )]/PF(1+IA )}×(1+IR )
GR =可获得增值税抵扣税款的固定成本各项目之和;
Gb =不能参与增值税抵扣的固定成本各项目之和;
KR =可获得增值税抵扣书款单位变动成本各项目之和;
Kb =不参与增值税抵扣的单位变动成本各项目之和;
P =预测生产数量;
F =发行折扣率;
IA =进项增值税适用税率;
IR =销项增值税适用税率;
IT =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
IW =教育费附加适用税率;
L =目标利润
本量利问题
单位销售收入=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率)
销售收入总额=单位销售收入×销售数量
单位销售税金={[定价×发行折扣率/(1+销项增值税率)]×销项增值税率-进项增值税总额/销售数量}×(城乡建设维护税率+教育费附加率)
={[定价×发行折扣率/(1+13%)]×13%-进项增值税总额/销售数量}×(7%+3%) 销售税金总额=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数量
单位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数量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税金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利润
利润=收入-支出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税金+成本总额)
利润=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税金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保本数量又称“保本印数”,即利润为0时,保本数量测算
0=(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目标利润测算又称“保利分析”
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目标成本测算
1.已知生产数量、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的情况下,预测保本不亏时的总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保本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生产数量
2.已知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生产数量的情况下,测算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固定成本总额+利润)/生产数量
3.已知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生产数量的情况下,预测固定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生产数量-利润
按印张进行成本测算
每印张变动成本=每种书刊的单位变动成本/每册印张数
每印张固定成本=每种书刊的固定成本总额/(每册印张数×印数)
成本定价法的原理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销售收入=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率)
利润=[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率)-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
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定价=[(固定成本总额+利润)/销售数量+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发行折
扣率×(1+增值税率)
定价=[(固定成本总额+利润)/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发行折扣率×[1+增值
税率×(1+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教育费附加)]
印张定价法
定价=正文印张价格标准×正文印张数+封面价格+插页1价格标准×插页1数量+插
页2价格标准×插页2数量……+插页n 价格标准×插页n 数量
书刊整体设计
字数=版心宽度/0.25×字级数
版心宽度=0.25×字级数×字数
行数=(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0.25×文字字级数+0.25×行距级数)+1
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行数+0.25×行距级数×(行数-1)
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纸张定量×总面数
轻型纸书脊宽度≈(面积/2)×纸张定量×(纸张系数/1000)
书刊印刷
印张=面数/开本
页数=印张÷折算系数(32开0.0625,16开0.125)=印张×(1/开数×2)
色令数=纸张令数×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书心用纸令数=(单册印张数×印数)/1000×(1+伸放率)
书心色令数 =(单册印张数×印数)/1000×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书心用纸费用=书心每吨价格×(令重×书心用纸令数/1000)
封面用纸令数=印数/(封面纸开数×500)×(1+伸放率)
封面色令数 =印数÷(封面开数×500)×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封面用纸费用=封面每吨价格×(令重×封面用纸令数/1000)
1令=500张全张纸=1000张对开纸=1000方
1方和1印张数值一致,几印张即为几方
晒上版费=单价×单册印张数×2×印刷色数
印刷费用=单价×单册印张数×印数×印刷色数
装订费=(书心帖数+封面帖数+其他部件帖数)×单价×印数
书心帖数=印张数(不足1印张的按1印张计)
封面帖数=2
令重=单张纸面积[纸张的长度×宽度(将毫米换算成米)]×定量(纸张重量)×500÷1000 吨重=令重×用纸令数÷1000
正文用纸令数=单册面数×印数/(开数×1000)=单册面数×印数/开数/1000
纸张的长边=(图书净尺寸短边+勒口宽度+3)×2+书脊厚度
纸张的短边=图书净尺寸长边+6
封面纸的长边/2-叼口量(封面纸开切时,一般为对开机)
封面纸的开数=(纸张的一边长÷图书成品净尺寸的一边长)×(另边长÷净另边长)×2 (注:若非特殊注明,一般取材切多的;其中纸张的一边长是需要剪掉叼口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