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学生用稿

《观潮》教学稿

主备人:杨光树 审核:初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课前预习】

1、填空:

《观潮》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文学家。著有 、 、 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 ) 艨( )艟( ) shū( )尔 一舸( ) 善泅( ) 倍穹( ) 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 Jiù( )赁( )看幕 如lǚ( )平地 鲸波万rèn( )

3、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几天而来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并有乘骑令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就赁看幕,岁西堤不容间也。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要求:在书上划分节奏,标上生字读音。 2.教师范读,确定朗读的节奏,找同学朗读,并做点评。 三、疏通文意,感知课文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自既望„„为盛。既望: 为: (2)方其远处海门。方:

(3)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4)震撼激射: (5)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 (6)每岁京尹„„。岁: (7)艨艟数百。艨艟: (8)既而尽„„五阵之势。尽: 五阵之势; (9)于水面者 于: (10)如履平地

(11)倏尔黄烟四起 倏尔: (12)人物略不相睹 人物; 略; (13)为火所焚 为„„所:14)善泅者: (15)披发文身:文: (16)以此夸能: (17)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 (18)珠翠罗绮溢目 溢:

(19)随波而逝 为: 逝: (20)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溯迎: 出没: (2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江干:

(22)就赁看幕 就赁: (23)虽席地不容„„ 虽: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 古义: 今义: (2)吞天沃日 古义: 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 今义: 标枪:古义: 今义: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海涌银为郭(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以:以此夸能(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3)仅:仅如银线( )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势:势极雄豪(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7)腾: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腾身百变( ) 4、“之”和“而”用法归纳

之:浙江之潮 处处志之 闻之,欣然规往

何陋之有 无案牍之劳形

而: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随波而逝 而旗尾略不沾湿 出淤泥而不染 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启窗而观 4、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4)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大声如雷霆,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5)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6)而就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五、小组翻译全文,点名翻译,其他同学点评。 六、合作探究

〈1〉、《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伟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你想用哪些词语分别这些方面的特点?

七、研读文章内容,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 1、学生分组研读课文,理解四幅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勾画出自己特别喜欢的画面,并大声朗读,读出韵味。

2、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画面,为什么?(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描写角度、表达效果等方面,扣住文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来赏析。) 例如: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八、课堂练习 阅读下段,回答问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 ”者是也。

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引用的诗句,并说说作者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2、从选段来看,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4、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与描绘,你能默写出两句赞叹钱塘大潮的诗句吗?

5、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C: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6、按原文填空。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二 鹊 救 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ɡuàn)①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ā)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③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圈。③盖:原来是。

【文言知识】说“集”。“集”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悲鸣不已.( )②顷之..( ) ③若相语.状( ) ④“咯咯”作.声( ) ⑤遂.俯冲鹊巢( )

2.“二鹊亦尾后”的“尾其后”,应解释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鹊巢其上 ②似允所请

4.成语“声嘶力竭”中的“嘶”,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观潮》教学稿

主备人:杨光树 审核:初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课前预习】

1、填空:

《观潮》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文学家。著有 、 、 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 ) 艨( )艟( ) shū( )尔 一舸( ) 善泅( ) 倍穹( ) 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 Jiù( )赁( )看幕 如lǚ( )平地 鲸波万rèn( )

3、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几天而来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并有乘骑令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就赁看幕,岁西堤不容间也。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要求:在书上划分节奏,标上生字读音。 2.教师范读,确定朗读的节奏,找同学朗读,并做点评。 三、疏通文意,感知课文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自既望„„为盛。既望: 为: (2)方其远处海门。方:

(3)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4)震撼激射: (5)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 (6)每岁京尹„„。岁: (7)艨艟数百。艨艟: (8)既而尽„„五阵之势。尽: 五阵之势; (9)于水面者 于: (10)如履平地

(11)倏尔黄烟四起 倏尔: (12)人物略不相睹 人物; 略; (13)为火所焚 为„„所:14)善泅者: (15)披发文身:文: (16)以此夸能: (17)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 (18)珠翠罗绮溢目 溢:

(19)随波而逝 为: 逝: (20)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溯迎: 出没: (2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江干:

(22)就赁看幕 就赁: (23)虽席地不容„„ 虽: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 古义: 今义: (2)吞天沃日 古义: 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 今义: 标枪:古义: 今义: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海涌银为郭(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以:以此夸能(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3)仅:仅如银线( )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势:势极雄豪(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7)腾: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腾身百变( ) 4、“之”和“而”用法归纳

之:浙江之潮 处处志之 闻之,欣然规往

何陋之有 无案牍之劳形

而: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随波而逝 而旗尾略不沾湿 出淤泥而不染 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启窗而观 4、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4)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大声如雷霆,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5)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6)而就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五、小组翻译全文,点名翻译,其他同学点评。 六、合作探究

〈1〉、《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伟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你想用哪些词语分别这些方面的特点?

七、研读文章内容,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 1、学生分组研读课文,理解四幅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勾画出自己特别喜欢的画面,并大声朗读,读出韵味。

2、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画面,为什么?(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描写角度、表达效果等方面,扣住文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来赏析。) 例如: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八、课堂练习 阅读下段,回答问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 ”者是也。

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引用的诗句,并说说作者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2、从选段来看,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4、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与描绘,你能默写出两句赞叹钱塘大潮的诗句吗?

5、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C: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6、按原文填空。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二 鹊 救 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ɡuàn)①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ā)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③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圈。③盖:原来是。

【文言知识】说“集”。“集”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悲鸣不已.( )②顷之..( ) ③若相语.状( ) ④“咯咯”作.声( ) ⑤遂.俯冲鹊巢( )

2.“二鹊亦尾后”的“尾其后”,应解释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鹊巢其上 ②似允所请

4.成语“声嘶力竭”中的“嘶”,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相关文章

  • 观潮说课稿01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观潮>说课稿 商城县河凤桥一中语文教师 吴泽磊 <观潮>说课稿 说课人:吴泽磊 一. 教材分析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 ...查看


  • 观潮优秀说课稿(共7篇)
  • 篇一:观潮说课稿 <观潮> [说教材]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神奇的大自然",要求学生在一边读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作者生动的描 ...查看


  • 观潮设计.反思
  • <观潮>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 ...查看


  • [观潮]教学过程设计
  • <观潮>教学过程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 教师行为 (一)激趣释题,教师朗诵课文.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1. 读后学生逐一 回答问题.根 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据回答 ...查看


  • 观潮说课稿
  •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在文中,作者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是一篇指导学生习作的范文.&q ...查看


  • 2015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潮]教学设计
  • 2015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会认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后不同的景观,感受 4.学习本文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并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学 ...查看


  • [精品]小学四年级课文[观潮]教案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观潮>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大潮这一 ...查看


  • 小学语文说课稿--[观潮]说课稿
  • 来源:网络 2009-11-07 12:28:16 [标签:说课稿 语文] [说教材] <观潮>一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 ...查看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修改说明及反思
  • 一.<观潮>教案修改及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 ...查看


  •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观潮>(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三课)是一篇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本课的设计旨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