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最痛苦的人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活得最痛苦的人

——怀念巴金

  巴金平静地走了,生前的荣辱,死后的浮名,都已经不重要了。或许,那一声深沉的叹息是留给芸芸众生的,巴金老人却带着沉重的回忆,站在高高的云端上俯视这大千世界,一个他深爱着的世界,但又是带给他最痛苦的回忆的世界。

  爝火虽小,却是给人以无限的希望;痛定之后的沉思,更能发人深省,给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但是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呢?是整整一代青年的青春年华,是国家的十年劫难。巴金是背负者,默默地把一切的罪孽化作一杯苦酒,一口一口,和着泪水,慢慢地咽下去,然后化作笔底的万语千言——也仿如泪水一般,带着苦涩的咸味,让我们永远记住那疯狂而愚蠢的岁月。

  十二年,整整十二年,巴金只是发表过一篇文章,这是谁的悲哀?当巴金能够再提起笔来的时候,他双手已经颤抖了,似乎不能承受这沉重的回忆。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一颗赤子之心。巴金又重新握住了他的笔,借此把自己的心解剖了,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艰难。古人说:杜鹃啼血。其实《随想录》又何尝不是巴金的血泪呢?但是,我们发现,巴金已再不能超越以前的成就了!一个作家的创作生命是有限的,一旦被延误,就失去了。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了。这是一个作家最伤心的亊,巴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能把悲哀写下来,留给后人,希望起到一点作用,使历史不至于被轻易遗忘,却又是平常的人所做不到的。

  当我翻开《随想录》的时候,我又一次被沉痛所淹没。巴金的话是这样的平缓,看不到一丝愤怒,因为愤怒已被作家的良知抑制,留给我的只是那哀而不伤的言辞,还有一颗负罪的心。一个人这样的解剖自己,是对还是错?或许是对的,因为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总是不完全的,每一次解剖,就是一种促进。又或许是错误的,因为每次无情的解剖,都会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在中国,只有鲁迅和巴金能够这样无情的解剖自己,他们都是最痛苦的人,最有良知的人。鲁迅使中国人看到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巴金使中国人记住了一个时代的疯狂。巴金在痛苦之中看到了微茫的希望,而这一点微茫的希望,就足以使他欣慰,因为,他是如此深爱着中国!

  巴金走了,骨灰也洒入了无边的大海,什么也没有留下。也许,大海正是这位可敬的老人的最好的归宿。大海无边无际,潮起潮落,永远不会干涸,不会止息。巴金的灵魂,将长伴大海的潮声长眠。大海以它博大的胸怀,容纳了世间的一切事物。巴金同样以他博大的爱,容纳了最深的伤害,所以,他得到了我们最真挚的爱。一个人不可能像大海一样永垂不朽,但他的作品可以!当时间将一切慢慢淡化,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一篇篇不朽的文章。时间不能将它尘封,人力不能将它毁灭,因为这是作家的鲜活的心,是代代相传的永不熄灭的火种!

  巴金是当代活得最苦的人。不自由,毋宁死!当巴金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的时候,虽然他还能思考,于是就想到了死。死,对巴金来说,也许是一种生命的升华,是一种解脱,但是没有人会理解和支持他,我也不能。我们需要一个精神的支柱。我们的懦弱,延长了他的痛苦和无奈。针药只能延续他的肉体,只有人世间永恒的爱,才能留住巴老的灵魂,因为他是仁者,爱着这个世界每一样美好的事物,每一个善良的人。

  平静的岁月流逝如飞,在人们的脑海中,那一场荒唐的闹剧早已淡忘了,痛苦化作饭后的谈资笑料。巴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一个文革纪念馆,把那段痛苦的回忆留住,使人永不忘记那切肤之痛!可惜,他失败了,是带着这个遗憾走的。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之中,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时间无情,难道真的是要存心抹煞这一段历史吗?也许有人会辩解说:“盖棺定论。等到这一批当事人全部过去,历史自然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但是,历史只是历史家手中的玩具,事实的真相或许永远便被强权遮掩了。巴金的失败和痛苦,就是对人性的善良的执着。他痛定之后的话语,却终于还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真话永远是逆耳的,而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悲哀的是,没有其他的人会理解,而留下一群孤独者在荒野中呼喊,喊声消失在无边的旷野。

  请允许我继续写下下面一段荒唐的话,不要耻笑我。

  鲁迅和巴金终于又相遇了。两位大师静静地对视着。良久,鲁迅说:“谁是世间最痛苦的人?你,还是我?”巴金说:“先生,不是你。我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你没有看到希望的破灭,没有经历过那一最惨痛的年代。”“是的,你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也是最善良的人。”

  巴金已经超越了个人,表现了人类共同的痛苦与不幸,就好像佛陀和基督以个人的受苦难担荷全人类的罪恶一样。所以,他的痛苦是最深的,而他的爱,是最博大的。

16、作者认为鲁迅和巴金都是最痛苦的人,为什么?(4分)

17、作者在写巴金的痛苦时为什么要不时提及他的爱?(6分)

18、依照文意概括《随想录》的主要内容,说说它体现了巴金的什么精神。(5分)

19、纵观全文,为什么作者说巴金是当代活得最痛苦的人?他有哪些痛苦?(6分)

阅读答案:

18、答:《随想录》是巴金对文革十年劫难的痛苦回忆、深刻反思,更是对自己心灵无情的拷问,是痛定思痛后的自我忏悔。它体现了巴金勇于自我解剖、敢说真话的精神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5分)

19、答: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创作生命被延误而失去,这就是巴金最大的悲哀。他的痛苦包括:①写《随想录》时背负精神的痛苦,不停地解剖自己,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②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没有人理解支持他;③巴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一个文革纪念馆,使人永不忘记那切肤之痛!可惜,他失败了,是带着这个遗憾走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活得最痛苦的人

——怀念巴金

  巴金平静地走了,生前的荣辱,死后的浮名,都已经不重要了。或许,那一声深沉的叹息是留给芸芸众生的,巴金老人却带着沉重的回忆,站在高高的云端上俯视这大千世界,一个他深爱着的世界,但又是带给他最痛苦的回忆的世界。

  爝火虽小,却是给人以无限的希望;痛定之后的沉思,更能发人深省,给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但是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呢?是整整一代青年的青春年华,是国家的十年劫难。巴金是背负者,默默地把一切的罪孽化作一杯苦酒,一口一口,和着泪水,慢慢地咽下去,然后化作笔底的万语千言——也仿如泪水一般,带着苦涩的咸味,让我们永远记住那疯狂而愚蠢的岁月。

  十二年,整整十二年,巴金只是发表过一篇文章,这是谁的悲哀?当巴金能够再提起笔来的时候,他双手已经颤抖了,似乎不能承受这沉重的回忆。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一颗赤子之心。巴金又重新握住了他的笔,借此把自己的心解剖了,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艰难。古人说:杜鹃啼血。其实《随想录》又何尝不是巴金的血泪呢?但是,我们发现,巴金已再不能超越以前的成就了!一个作家的创作生命是有限的,一旦被延误,就失去了。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了。这是一个作家最伤心的亊,巴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能把悲哀写下来,留给后人,希望起到一点作用,使历史不至于被轻易遗忘,却又是平常的人所做不到的。

  当我翻开《随想录》的时候,我又一次被沉痛所淹没。巴金的话是这样的平缓,看不到一丝愤怒,因为愤怒已被作家的良知抑制,留给我的只是那哀而不伤的言辞,还有一颗负罪的心。一个人这样的解剖自己,是对还是错?或许是对的,因为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总是不完全的,每一次解剖,就是一种促进。又或许是错误的,因为每次无情的解剖,都会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在中国,只有鲁迅和巴金能够这样无情的解剖自己,他们都是最痛苦的人,最有良知的人。鲁迅使中国人看到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巴金使中国人记住了一个时代的疯狂。巴金在痛苦之中看到了微茫的希望,而这一点微茫的希望,就足以使他欣慰,因为,他是如此深爱着中国!

  巴金走了,骨灰也洒入了无边的大海,什么也没有留下。也许,大海正是这位可敬的老人的最好的归宿。大海无边无际,潮起潮落,永远不会干涸,不会止息。巴金的灵魂,将长伴大海的潮声长眠。大海以它博大的胸怀,容纳了世间的一切事物。巴金同样以他博大的爱,容纳了最深的伤害,所以,他得到了我们最真挚的爱。一个人不可能像大海一样永垂不朽,但他的作品可以!当时间将一切慢慢淡化,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一篇篇不朽的文章。时间不能将它尘封,人力不能将它毁灭,因为这是作家的鲜活的心,是代代相传的永不熄灭的火种!

  巴金是当代活得最苦的人。不自由,毋宁死!当巴金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的时候,虽然他还能思考,于是就想到了死。死,对巴金来说,也许是一种生命的升华,是一种解脱,但是没有人会理解和支持他,我也不能。我们需要一个精神的支柱。我们的懦弱,延长了他的痛苦和无奈。针药只能延续他的肉体,只有人世间永恒的爱,才能留住巴老的灵魂,因为他是仁者,爱着这个世界每一样美好的事物,每一个善良的人。

  平静的岁月流逝如飞,在人们的脑海中,那一场荒唐的闹剧早已淡忘了,痛苦化作饭后的谈资笑料。巴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一个文革纪念馆,把那段痛苦的回忆留住,使人永不忘记那切肤之痛!可惜,他失败了,是带着这个遗憾走的。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之中,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时间无情,难道真的是要存心抹煞这一段历史吗?也许有人会辩解说:“盖棺定论。等到这一批当事人全部过去,历史自然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但是,历史只是历史家手中的玩具,事实的真相或许永远便被强权遮掩了。巴金的失败和痛苦,就是对人性的善良的执着。他痛定之后的话语,却终于还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真话永远是逆耳的,而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悲哀的是,没有其他的人会理解,而留下一群孤独者在荒野中呼喊,喊声消失在无边的旷野。

  请允许我继续写下下面一段荒唐的话,不要耻笑我。

  鲁迅和巴金终于又相遇了。两位大师静静地对视着。良久,鲁迅说:“谁是世间最痛苦的人?你,还是我?”巴金说:“先生,不是你。我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你没有看到希望的破灭,没有经历过那一最惨痛的年代。”“是的,你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也是最善良的人。”

  巴金已经超越了个人,表现了人类共同的痛苦与不幸,就好像佛陀和基督以个人的受苦难担荷全人类的罪恶一样。所以,他的痛苦是最深的,而他的爱,是最博大的。

16、作者认为鲁迅和巴金都是最痛苦的人,为什么?(4分)

17、作者在写巴金的痛苦时为什么要不时提及他的爱?(6分)

18、依照文意概括《随想录》的主要内容,说说它体现了巴金的什么精神。(5分)

19、纵观全文,为什么作者说巴金是当代活得最痛苦的人?他有哪些痛苦?(6分)

阅读答案:

18、答:《随想录》是巴金对文革十年劫难的痛苦回忆、深刻反思,更是对自己心灵无情的拷问,是痛定思痛后的自我忏悔。它体现了巴金勇于自我解剖、敢说真话的精神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5分)

19、答: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创作生命被延误而失去,这就是巴金最大的悲哀。他的痛苦包括:①写《随想录》时背负精神的痛苦,不停地解剖自己,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②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没有人理解支持他;③巴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一个文革纪念馆,使人永不忘记那切肤之痛!可惜,他失败了,是带着这个遗憾走的。


相关文章

  • 善于舍弃阅读文
  • <善于舍弃>阅读答案 2013-04-07 18: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     [ 标签: 阅读理解 阅读答案 ] <善于舍弃>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了关于<善于舍弃>阅读答案以供各位 ...查看


  • 散文阅读[一瓶黄河水]参考答案
  • 散文阅读 一瓶黄河水 俞敏洪 ①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无数次注视着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好像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腾到海边的冲动. ②但 ...查看


  •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阅读答案
  •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 俞敏洪 有一次在黄河边上,我用瓶子灌了一瓶河水.泥沙混杂的水,被灌到水瓶里以后,依然十分浑浊,透过瓶子看到的只是浑浊昏黄的世界.在瓶子背后,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面对这样的水,我感到痛苦和绝望,感到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带来灾难 ...查看


  • 幸福的哲学阅读答案
  • 每一篇议论文都应当有作者明确的论点,进行议论文的阅读时候,一定要狠狠抓住论点进行答题.中高考的议论文阅读,需要我们在理解中心论点基础上把握全文.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分享:幸福的哲学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的哲学阅 ...查看


  • 在痛苦深处的微笑阅读答案
  • 篇一:在痛苦深处的微笑阅读答案 篇二:在痛苦深处的微笑阅读答案 驾驶着货车,在一条陌生且偏僻的土路上奔驰.突然货车扭起了秧歌,几近失控.他狠狠地踩下刹车,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他对七岁的儿子说,坐在车上别动,我下去看一下. 汽车停下的位置, ...查看


  • 在痛苦的深处微笑阅读答案
  • 在痛苦的深处微笑 周海亮 父亲驾驶着货车,在一条陌生且偏僻的土路上奔驰.突然货车扭起了秧歌,几近失控.他狠狠地踩下刹车,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他对七岁的儿子说,坐在车上别动,我下去看一下.在痛苦的深处微笑阅读答案. 汽车停下的位置,是一个斜 ...查看


  • 鹤魂阅读答案鹤
  • 篇一:鹤魂阅读答案鹤 篇二:鹤魂阅读答案鹤 鹤魂她是来自大自然的鹤.她飞翔,因为她热爱:她沉寂,因为她喜欢.她是天地间的不安的灵魂,她是大自然跃动的精灵可此刻,飞翔已成为她往日的情结.蓝天在她眼前飞快的旋转,白云在她眼前飞快的旋转,白云在她 ...查看


  • 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阅读答案
  • 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跟斗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是不断栽跟斗,而又 ...查看


  •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选文.(15分)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①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②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