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信"未尝是坏事

  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9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认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这些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许多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当前社会确实弥漫着普遍的不信任情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不信任,“老不信”的根源在于一些部门、专家、媒体“做得不够好”,让人们没法相信。实际上,除了政府部门、专家和媒体,当今中国恐怕很难找到哪个行业、职业、群体为全社会所充分信任,商家、医生、教师、慈善组织、行业协会,不少都处于信任危机的漩涡之中。   信任危机的危害无处不在:它会导致政令不通,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它会抬高经济交往成本,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它会让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社会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当社会弥漫着不信任情绪,无论是不信任他人还是不被他人信任,每个人都难以独善其身,并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但是,换个角度看,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并不全是坏事。在老百姓还是“老相信”的年代,政府部门说什么就是什么,老百姓从不习惯去怀疑也不敢怀疑;在那个年代,专家就是“真理”的化身、“权威”的代名词,教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就是“白衣天使”,慈善组织都由一群道德高尚者管理……可是现在我们发现,人的理性有限,政府部门也有犯错的时候,专家也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时候,教师中也有灵魂出轨的,医生中也有索要红包的……于是我们猛然醒,晤,以前的“老相信”原来是一种盲信、傻乎乎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多么滑稽可笑。建立在无知、盲目基础上的这种信任,宁可不要!   我们需要信任,但我们要的是建立在真实、公开基础上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何尝不是体现了可贵的怀疑精神、求真精神,何尝不是权利意识的一种觉醒。眼下的信任危机,正是打破了盲信所必然出现的结果。一个盲信的“旧秩序”已被砸碎,而一个“新秩序”尚未建立,社会一时无所适从,人们忧心忡忡。但是,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阵痛”。   所以,眼下的信任危机虽然令人担忧,但我并不认为这比以前的情况更糟糕。我们忧虑的不应该是一个“旧秩序”被打碎,而是怎样去建立一个以真实、公开为基础的诚信“新秩序”。在这方面,人们已经达成共识:需要政府带头作出表率,需要以民主、法治为依托,需要以尊重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为准绳,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9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认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这些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许多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当前社会确实弥漫着普遍的不信任情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不信任,“老不信”的根源在于一些部门、专家、媒体“做得不够好”,让人们没法相信。实际上,除了政府部门、专家和媒体,当今中国恐怕很难找到哪个行业、职业、群体为全社会所充分信任,商家、医生、教师、慈善组织、行业协会,不少都处于信任危机的漩涡之中。   信任危机的危害无处不在:它会导致政令不通,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它会抬高经济交往成本,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它会让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社会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当社会弥漫着不信任情绪,无论是不信任他人还是不被他人信任,每个人都难以独善其身,并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但是,换个角度看,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并不全是坏事。在老百姓还是“老相信”的年代,政府部门说什么就是什么,老百姓从不习惯去怀疑也不敢怀疑;在那个年代,专家就是“真理”的化身、“权威”的代名词,教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就是“白衣天使”,慈善组织都由一群道德高尚者管理……可是现在我们发现,人的理性有限,政府部门也有犯错的时候,专家也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时候,教师中也有灵魂出轨的,医生中也有索要红包的……于是我们猛然醒,晤,以前的“老相信”原来是一种盲信、傻乎乎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多么滑稽可笑。建立在无知、盲目基础上的这种信任,宁可不要!   我们需要信任,但我们要的是建立在真实、公开基础上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何尝不是体现了可贵的怀疑精神、求真精神,何尝不是权利意识的一种觉醒。眼下的信任危机,正是打破了盲信所必然出现的结果。一个盲信的“旧秩序”已被砸碎,而一个“新秩序”尚未建立,社会一时无所适从,人们忧心忡忡。但是,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阵痛”。   所以,眼下的信任危机虽然令人担忧,但我并不认为这比以前的情况更糟糕。我们忧虑的不应该是一个“旧秩序”被打碎,而是怎样去建立一个以真实、公开为基础的诚信“新秩序”。在这方面,人们已经达成共识:需要政府带头作出表率,需要以民主、法治为依托,需要以尊重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为准绳,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 自控力训练课程(第六讲)
  • 写给曾经疯狂学习的孩子 同学们最近疯狂的学习了吗?疯狂了,是不是疯狂过后就慵懒的放纵自己?为自己"胡作非为"开了绿灯.有的同学是不是自始至终也没有全力以赴学习,始终没有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你是不是很惭愧? 惭愧真的没有意 ...查看


  • 出师表一句一译(含习题)
  •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原文与译文对照 (第一自然段) 先帝 创 业 未 半 而 中道 崩殂(c ú): 先帝 创 ...查看


  • 至理格言大全
  • 至理格言大全------------很长,大家可分阶段学习 品德篇(60则)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查看


  • [吴士好夸言]阅读答案附译文
  • 吴士好夸言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言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 ...查看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生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是人困 ...查看


  • 你若孤独--
  • 工作罅隙,随手读青年文摘,<网络让我们更孤独吗?>孤独?我笑笑,好像已经习惯把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归于什么事.物.哪怕是很无故的东西,比如网络. 也许不喜欢孤独,但又不能不孤独.我觉得有时一个人孤独一会儿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这样说, ...查看


  • 初一文言文考点汇总
  • 一.<咏雪> 1.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集中商量) B.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什么) C. 撒盐空中差可拟(拟:像什么) D.公欣然曰.(欣然:幸福) 2.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查看


  • 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 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
  • 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 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 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靠的是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为你的仇敌而怒火中烧,烧伤的只能是自己.忍受不了他人春风得意,就 ...查看


  •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 作者:韩少功 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2010年10期 我最初从事写作是为了谋生,功利性很强,但写作的意义在慢慢变化.一个作家如果没有生存上特别的困难,没有必要迎合那些花花绿绿.短命而多变的阅读时尚.教师有职业道德,经商有职业道德,作家也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