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记忆里的那些地方

活在记忆里的那些地方

作者:黄杰

初秋的轻风伴着十月的桂香,吹动着四季不改绿装的垂柳,吹凉了经历夏季烘烤后躁动的池塘,吹进衣领惊醒了我们这群嗜睡的年轻人。在校园停停走走近三年的征途中,我们在得与失的比量后,不得不轻叹这将是在校园度过的最后一个秋,一个带着些许忧伤又给人无尽流连的季节。

回首往昔,仿佛昨夜。我们从四方聚此求学,现在觉得都是在匆匆的到来,匆匆的停留,匆匆的告别,一切的一切都在匆匆。记得在刚入校不久时,看见学长们毕业合影的场面,当时把它当作的是一道风景。现在马上要离开了,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那道风景。时间也许就是一座桥,它让你今天做着别人的梦,明天别人做着你的梦,时间在此时也伴着泪水滑过。三年的大学生活,虽然波澜不惊甚至有些平淡无奇,但就是这种生活造就了我的泰然。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将成为我一生珍藏的记忆,也正是这些让我学会了感激,学会宽容,学会珍惜。

离别是伤痛的,但我又因为相逢而感到幸运。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如画的景色,还有那学习氛围浓厚的图书馆,在求学的日子里给我快乐,陪我走过。周华健的歌里唱到,“其实不想走,其实我 想留,留下来陪你每个春夏秋冬”。想起这陪伴自己三年的地方,真的难舍。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我将触摸这里的每个角落,原因不言自明,再过不了多久,一切都将化作曾今。像《大话西游》里讲的,有些东西,直到失去才后悔莫及。我不想在失去后,落得一脑干净,这段痕迹值得我们 去记忆。

在大学的很多日子里,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这里没有喧闹,没有狂放,只有那让人心里舒爽的安静。有时即使不学习,去里面坐坐,看看感兴趣的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男同胞写字有力的沙沙声,女同志看书捂嘴的扑哧一笑,构成了一个个温馨的画面。在我身边不乏斗志昂扬的人,他们只要一上完课就钻进图书馆,有时连中饭都顾不上吃,学到很晚然后带一身书墨香气回宿舍,虽然肚子是饿着的,但神采依然。我被深深的折服了,于是在行动上慢慢向他们靠拢,加入这爱沾书香的队伍,渐渐我明白他们出图书馆时那满脸洋溢笑容的真实意义。

在校园里,我比较喜欢的运动就是散步。每天傍晚,什么也不想,把白天的烦恼、失落抛之脑后,静静的一个人看着残阳留下的余晖,闻着花在此时绽放的幽香,整日劳顿瞬间就像放气的球,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畅快无比。两排较为繁茂的垂柳在晚风的吹拂下,尽致尽美的展现着舞姿,满身绿装给过路的残兵种上希望,让他再赴疆场,直前不退。还有那荷叶蓬密的池塘,虽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的那么婉情,但在夏日斜阳的铺垫下绝不失几分清雅。看着这漫途中的夜景心中的陈杂随之化散。一路走过,猛然明白原来自己从来就不曾孤单。

前些日子,我与同窗谈论着不久之后的打算,当我说得不是那么乐观时,他轻拍着我的肩膀,带着坚信的眼神看着我并安慰道:“你能行的,我在这三年里看得出,你付出了很多。”也许就是因为他的这句话触动了我的那根敏感的神经,我不禁想到三年的同学友谊。以前大家总在谈到散伙饭如何吃,现在快到了大家反而很少提及。这场离别宴让我们不免有些害怕,仿佛上车招手告别的情景就在眼前。朋友一起走的日子不再有,青春更是一去不回头,请珍惜一起的时光彼此道一声珍重。

拿起行囊,挺起胸膛,让我们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勇敢地闯!或许,若干年后,当我们的行囊满载成功与辉煌时,我们的母校将会为我们而骄傲自豪!母校,再见, 再见!

活在记忆里的那些地方

作者:黄杰

初秋的轻风伴着十月的桂香,吹动着四季不改绿装的垂柳,吹凉了经历夏季烘烤后躁动的池塘,吹进衣领惊醒了我们这群嗜睡的年轻人。在校园停停走走近三年的征途中,我们在得与失的比量后,不得不轻叹这将是在校园度过的最后一个秋,一个带着些许忧伤又给人无尽流连的季节。

回首往昔,仿佛昨夜。我们从四方聚此求学,现在觉得都是在匆匆的到来,匆匆的停留,匆匆的告别,一切的一切都在匆匆。记得在刚入校不久时,看见学长们毕业合影的场面,当时把它当作的是一道风景。现在马上要离开了,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那道风景。时间也许就是一座桥,它让你今天做着别人的梦,明天别人做着你的梦,时间在此时也伴着泪水滑过。三年的大学生活,虽然波澜不惊甚至有些平淡无奇,但就是这种生活造就了我的泰然。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将成为我一生珍藏的记忆,也正是这些让我学会了感激,学会宽容,学会珍惜。

离别是伤痛的,但我又因为相逢而感到幸运。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如画的景色,还有那学习氛围浓厚的图书馆,在求学的日子里给我快乐,陪我走过。周华健的歌里唱到,“其实不想走,其实我 想留,留下来陪你每个春夏秋冬”。想起这陪伴自己三年的地方,真的难舍。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我将触摸这里的每个角落,原因不言自明,再过不了多久,一切都将化作曾今。像《大话西游》里讲的,有些东西,直到失去才后悔莫及。我不想在失去后,落得一脑干净,这段痕迹值得我们 去记忆。

在大学的很多日子里,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这里没有喧闹,没有狂放,只有那让人心里舒爽的安静。有时即使不学习,去里面坐坐,看看感兴趣的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男同胞写字有力的沙沙声,女同志看书捂嘴的扑哧一笑,构成了一个个温馨的画面。在我身边不乏斗志昂扬的人,他们只要一上完课就钻进图书馆,有时连中饭都顾不上吃,学到很晚然后带一身书墨香气回宿舍,虽然肚子是饿着的,但神采依然。我被深深的折服了,于是在行动上慢慢向他们靠拢,加入这爱沾书香的队伍,渐渐我明白他们出图书馆时那满脸洋溢笑容的真实意义。

在校园里,我比较喜欢的运动就是散步。每天傍晚,什么也不想,把白天的烦恼、失落抛之脑后,静静的一个人看着残阳留下的余晖,闻着花在此时绽放的幽香,整日劳顿瞬间就像放气的球,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畅快无比。两排较为繁茂的垂柳在晚风的吹拂下,尽致尽美的展现着舞姿,满身绿装给过路的残兵种上希望,让他再赴疆场,直前不退。还有那荷叶蓬密的池塘,虽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的那么婉情,但在夏日斜阳的铺垫下绝不失几分清雅。看着这漫途中的夜景心中的陈杂随之化散。一路走过,猛然明白原来自己从来就不曾孤单。

前些日子,我与同窗谈论着不久之后的打算,当我说得不是那么乐观时,他轻拍着我的肩膀,带着坚信的眼神看着我并安慰道:“你能行的,我在这三年里看得出,你付出了很多。”也许就是因为他的这句话触动了我的那根敏感的神经,我不禁想到三年的同学友谊。以前大家总在谈到散伙饭如何吃,现在快到了大家反而很少提及。这场离别宴让我们不免有些害怕,仿佛上车招手告别的情景就在眼前。朋友一起走的日子不再有,青春更是一去不回头,请珍惜一起的时光彼此道一声珍重。

拿起行囊,挺起胸膛,让我们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勇敢地闯!或许,若干年后,当我们的行囊满载成功与辉煌时,我们的母校将会为我们而骄傲自豪!母校,再见, 再见!


相关文章

  • 风过花落,经不起似水流连
  • 风过花落 ,经不起似水流连 一个人的时候,我忘记我还会孤独.在傍晚也许我受不了寂寞,也许再次想你,希望有一天你也会笑着想我.其实我,所有哭泣,所有沉溺,习惯在傍晚:让思念,忘情地日落! --题记 遗失在这个夏天成长的落寞,遗忘在这个夏天一路 ...查看


  • 记忆宫殿记忆法
  • 记忆宫殿记忆法 宫殿记忆法是中世纪一个传教士发明的一种快速记忆方法,并能长久的储存,主要是说当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时,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宫殿,有很多间房子,每个房间有很多格子,这样把需要记忆的东西都放在里面,同时通过生动的联想,越是血腥的恐 ...查看


  • 中世纪记忆宫殿记忆法
  • 相传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一种记忆的方法称为宫殿记忆法.而这种宫殿记忆法,曾经在中世纪由一个名叫利窦玛的传教士传入中国. 宫殿记忆法主要是说当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时,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宫殿,有很多间房子,每个房间有很多格子,这样把需要记忆的东西 ...查看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历史悠久的快速记忆法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历史悠久的快速记忆法 "记忆宫殿"据说起源于一位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一次,当这位诗人满怀地在大宴会 厅里朗读一首赞美卡斯托尔和波拉克斯两位大神的抒情诗后,被叫了出去,正在此时,宴 ...查看


  • 消失的故乡[散文欣赏]
  • 文\北京燕妮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春节,一切都围绕着这一趟温暖的回乡之旅展开,能往前赶的工作尽力往前赶,每日盘算着网上抢刷车票的倒计时,眼前都是父母慈祥的脸庞,是妹妹温暖可爱的笑容,脑海里时刻萦绕着家里热气笼罩的厨房和熟悉的年夜饭的香味儿. ...查看


  • 那时,曾推开一扇记忆的窗
  • 我把记忆用敲打的方式留在记忆里,然后在某些日子等待一场与青春,生活或是岁月有关的故事.--题记 此刻,时光很静,侧着耳朵就能听见来自心底的声音.那些潜藏的意识会在一瞬间完全打开,像是满树的花蕾在一场雨后迅速绽放一般及时.四月,原本没有杂念, ...查看


  • 意大利错落里的那些美丽心疼的句子
  • 眼泪落在地板上,摔落了光华„„ 都灵夜晚的海风,咸咸的带了残忍的味道,吹进眼里,落在心里.风声轻叹,是谁说了守护,又是谁默然离开:是谁说了喜欢,又是谁不在身边:是谁说了再见,又是谁再也不见?都灵,意大利最甜的地方,永远不甜的地方„„ &qu ...查看


  • 记忆中你给我留下的那张无邪的笑容,永远也不会褪色...-
  • 遥远的距离 曾是记忆 晴朗的天空,就这样深深地蓝着,炎热的夏天造就的酷热让人们不愿离开任何一处可以给与清凉的地方,高温的阳光肆意蔓延,微醺了窗外湖边的柳树枝桠.皮肤稍微与阳光接触便能够感觉红涨的感觉,就连稚嫩的眼珠也无法逃开这样渴望而疼痛的 ...查看


  • 亮晶晶的季节
  • 家乡的前面是山,后面是山,左右还是山.我居住的那个小村叫可见屯,以前我还未出门打工前,不足二十户人家的村庄,近年有人结婚分立门户,增添了几户人,也就是二十户左右. 村子里原先是清一色的侯姓,后来两家的女孩子招上门女婿,因此就多了韦姓和兰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