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中论]的核心思想

本论的中心无不在说明“缘起性空”的理论,也就是说《中论》的中心思想就是缘起性空理论。所谓“缘起性空”者,是说诸法皆是由众因缘和合而生,其自性毕竟空寂不可得。此“缘起”是说形成事物的种种原因和条件,说明一切法都是由众多的原素组合而成,没有一法是独自而生常住不变。“性空”是说事物的本性是没有实体,说明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空寂,这种空寂不可得的自性就是诸法的实相。此缘起与性空二者是相即相成,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由缘起说明了诸法的自体是无自性之空;由自性空而说明了诸法是缘起之法。所以缘起即是性空,性空不离缘起。如本论《观四谛品》所说:“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由这首偈颂可说明“众缘所生法”有三义:一是空义,因为众缘所生的法是无自性,无自性者即是无有实体,所以说众缘所生法是空义;二是假名义,因为众缘所生的法是无有自性,只有语言、文字所表示的概念而已。说明诸法虽然无有自性,但仍然还有缘起的假名;三是中道义,众缘所生的法不仅是空义、假名义,而且还是中道义,因为因缘所生的法是一种缘起的假名,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性实体,所以说是一种无自性的空义。而这种“空”又不是空无之空,而是一种对诸法实有定性的全面否定。因此,此“空”也被否定,也就是说“空”也是不能成立的。这种既不著有(实有),又不住空(虚无空),两边皆以否定不著二边、不著一切法的超越世出世间思想理论,就是佛所说的真正“中道义”。

《中论》就是以此“缘起性空”思想建立了二谛思想,佛说一切法不出二谛。此“缘起”就是世俗谛,因为缘起是说世间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凡夫众生只能见世间诸法的缘起相,而不能见诸法自性。所以说缘起是对凡夫众生而言,世间一切法的因缘相皆是实有,自性虽空不可言因缘相也是空。“性空”是指真谛而言,是说诸法的自性是本空,不能以语言、文字形相所表示。诸法虽然从缘起上讲假名是有,但从第一义谛而言,诸法自性毕竟空寂不可得。这种性空就是诸法实相,也是第一义谛。佛陀的一切教法不出此真、俗二谛,所以本论《四谛品》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这说明此二谛是佛法的根本,佛以世俗谛说世间一切法的因缘相是实有,以第一义谛说出世间一法自性是空。所以说“性空”的目的是为显第一义谛,说“缘起”的目的是为显世俗谛无自性。由此可见佛说世俗谛是为了让众生能悟入第一义谛,而说第一义谛是为了能认识世俗谛。所以说佛以二谛说世出世间一切法。

由于众生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执为实有,所以《中论》一开始就以“八不”思想给予否定。以此八不来否定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定性有,由此八不而悟入诸法实相毕竟空寂。此八不的“不”是否定意,而不是肯定意。意思是说此“不”不是说有个实在的“八不”,再用此“八不”来破一切法,而是说此“八不”是用来否定一切实在有的法,说明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不可得。所以说此“八不”也是《中论》的中心论点,以此八不贯穿全论,破除众生的一切执见,而真实悟入诸法实相。因此,三论宗诸师称八不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髓”。在无著的《顺中论》中也说“如是论偈,是论根本,尽摄彼论”。这说明了“八不”颂在《中论》中的重要性。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于正确说明诸法的因果理论体系,在原始佛教中以“十二缘起”为根本,说明世间众生和诸法的因果轮回体系。认为我空而法有,我是由十二因缘缘起而有,而能缘起我的十二因缘法是实有。在大乘法中佛说一切法皆空无所有,有人便认为此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空无,成为断灭之见堕入邪“空”。所以《中论》提出“八不中道”思想,以此八不中道思想来破除学教之人的种种执见和戏论分别,所以颂文中说“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中论》用此八不中道思想,来正确说明了诸法的缘起性空理论,阐述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因果理论。(作者,理净法师)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论的中心无不在说明“缘起性空”的理论,也就是说《中论》的中心思想就是缘起性空理论。所谓“缘起性空”者,是说诸法皆是由众因缘和合而生,其自性毕竟空寂不可得。此“缘起”是说形成事物的种种原因和条件,说明一切法都是由众多的原素组合而成,没有一法是独自而生常住不变。“性空”是说事物的本性是没有实体,说明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空寂,这种空寂不可得的自性就是诸法的实相。此缘起与性空二者是相即相成,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由缘起说明了诸法的自体是无自性之空;由自性空而说明了诸法是缘起之法。所以缘起即是性空,性空不离缘起。如本论《观四谛品》所说:“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由这首偈颂可说明“众缘所生法”有三义:一是空义,因为众缘所生的法是无自性,无自性者即是无有实体,所以说众缘所生法是空义;二是假名义,因为众缘所生的法是无有自性,只有语言、文字所表示的概念而已。说明诸法虽然无有自性,但仍然还有缘起的假名;三是中道义,众缘所生的法不仅是空义、假名义,而且还是中道义,因为因缘所生的法是一种缘起的假名,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性实体,所以说是一种无自性的空义。而这种“空”又不是空无之空,而是一种对诸法实有定性的全面否定。因此,此“空”也被否定,也就是说“空”也是不能成立的。这种既不著有(实有),又不住空(虚无空),两边皆以否定不著二边、不著一切法的超越世出世间思想理论,就是佛所说的真正“中道义”。

《中论》就是以此“缘起性空”思想建立了二谛思想,佛说一切法不出二谛。此“缘起”就是世俗谛,因为缘起是说世间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凡夫众生只能见世间诸法的缘起相,而不能见诸法自性。所以说缘起是对凡夫众生而言,世间一切法的因缘相皆是实有,自性虽空不可言因缘相也是空。“性空”是指真谛而言,是说诸法的自性是本空,不能以语言、文字形相所表示。诸法虽然从缘起上讲假名是有,但从第一义谛而言,诸法自性毕竟空寂不可得。这种性空就是诸法实相,也是第一义谛。佛陀的一切教法不出此真、俗二谛,所以本论《四谛品》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这说明此二谛是佛法的根本,佛以世俗谛说世间一切法的因缘相是实有,以第一义谛说出世间一法自性是空。所以说“性空”的目的是为显第一义谛,说“缘起”的目的是为显世俗谛无自性。由此可见佛说世俗谛是为了让众生能悟入第一义谛,而说第一义谛是为了能认识世俗谛。所以说佛以二谛说世出世间一切法。

由于众生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执为实有,所以《中论》一开始就以“八不”思想给予否定。以此八不来否定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定性有,由此八不而悟入诸法实相毕竟空寂。此八不的“不”是否定意,而不是肯定意。意思是说此“不”不是说有个实在的“八不”,再用此“八不”来破一切法,而是说此“八不”是用来否定一切实在有的法,说明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不可得。所以说此“八不”也是《中论》的中心论点,以此八不贯穿全论,破除众生的一切执见,而真实悟入诸法实相。因此,三论宗诸师称八不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髓”。在无著的《顺中论》中也说“如是论偈,是论根本,尽摄彼论”。这说明了“八不”颂在《中论》中的重要性。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于正确说明诸法的因果理论体系,在原始佛教中以“十二缘起”为根本,说明世间众生和诸法的因果轮回体系。认为我空而法有,我是由十二因缘缘起而有,而能缘起我的十二因缘法是实有。在大乘法中佛说一切法皆空无所有,有人便认为此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空无,成为断灭之见堕入邪“空”。所以《中论》提出“八不中道”思想,以此八不中道思想来破除学教之人的种种执见和戏论分别,所以颂文中说“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中论》用此八不中道思想,来正确说明了诸法的缘起性空理论,阐述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因果理论。(作者,理净法师)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 三论宗纲要 三论宗的史传和典籍 第一章 历代传承
  • 第一章 历代传承 第一节 总论 三论宗在古印度原称为中观学派或中观宗,是以弘传龙树<中观论>而得名.传入我国,<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同时翻译弘传,依此三部论立宗,所以称为三论宗.若 ...查看


  •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05:[中观根本慧论颂]造论缘起
  • 在龙树菩萨的带领下,星星点点的佛塔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次,正当他准备将一块酷似铃铛的岩石变为黄金,一位度母化现的老妇人语重心长地提醒道:"只有修持佛法,才是事关重大的要举.你应当到吉祥山去修行."为了表达感激之情, ...查看


  • 佛教是个胡话谎话畜牲话鬼话的大垃圾桶
  • 国学大师胡适说过这么一句话,"佛教无非就是个大垃圾桶!收罗了人间的种种迷信传说,谬论邪说,虚玄之事之论,还有谎话鬼话...."不要以为这是没有根据的,当我们好好看清了佛教的来源就知道这是一句很合事实很中肯的结论. 佛教起 ...查看


  • 印度佛教简史
  • 印度佛教简史 王舍城神变石雕,犍陀罗地区出土,约公元3世纪 (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藏)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创始人为乔答摩•悉达多 (Gautama Siddhārtha),属释迦族,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Śāk ...查看


  • 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县"两会"刚刚闭幕,县委.政府又接着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切实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认真回顾总结"十一五&qu ...查看


  • 龙树菩萨略传
  • 龍樹菩薩略傳 龍樹菩薩梵名 Nagarjuna,佛滅後約後七百年(西元一五0--二五0年),生於南印度婆羅門種族之家:因其母樹下生之,而龍成其道故,名曰龍樹:壽二百余歲. 天聰奇悟,事不再告.弱冠馳名,獨步諸國.世學藝能,天文地理,圖緯密讖 ...查看


  • [优秀作文]我家的"植物园"
  • 我家的"植物园" 我家有个植物园,你们听了肯定不信吧!但是告诉你我家有很多植物,所以我家有个植物园. 我家的植物园的植物可多了:有龙树,有红梅,有豆芽,有仙人掌,有宝石花,有海棠花,有吊兰,还有杂草.一说起杂草,就是使我 ...查看


  • 佛教与禅宗
  • 信仰与常识 佛教的一些名称解释: 丛林:喻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在中国,它通常是指佛教中禅宗的寺院,故亦称禅林. 兰若:是梵文"阿兰若"的中国简称.也是丛林之意. 僧人:是比丘的俗称.僧,在梵语里有"众&q ...查看


  • 佛教与禅宗 1
  • 信仰与常识 佛教的一些名称解释: 丛林:喻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在中国,它通常是指佛教中禅宗的寺院,故亦称禅林. 兰若:是梵文"阿兰若"的中国简称.也是丛林之意. 僧人:是比丘的俗称.僧,在梵语里有"众&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