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他人眼中的中国"

  警惕他人廉价的甜言蜜语   明清以降的近代(更远的马可・波罗以及有关“香格里拉”等想象就不纳入观察了),国外人士对于中国的观察,几乎都如管中窥豹一样,典型的如明恩溥《中国人气质》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前者从性格、气质、文明和陋习等方面进行生动的描述,但这种描写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后者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全景式的阐释,但还是极为平面化的宏观描述。不过此后慢慢地,西方对东方的想象开始接近于理性认识――尽管还是带有较多的好奇感在其中。   虽然有着数量众多的海外中国研究(包括汉学),可依然存在着很多先入为主的偏见。特别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可以反映出他们对中国的想象。   不过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巨变,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因此与中国有关的书籍,开始汗牛充栋了。《中国大趋势》《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这些从书名到内容无不高唱赞歌的书籍,正在纷纷涌入。在中国研究热潮中,明显有一群“速成汉学家”的存在。一些人在中国走了一趟,就好像成为中国问题专家、中国通了。   比如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中,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实现现代性的模式是独一无二的,是另类的发展模式,它可能会取代西方的发展模式。他认为到2050年中国将主宰世界,那时代替美元的全球货币将是人民币,汉语将像英语一样风靡全世界,孔子就像柏拉图一样,全世界的人都要学习他的经典。他说,过去英国是海上霸主,美国是空中和经济霸主,到了2050年中国将成为文化霸主,将以文明统治全世界。   但这些作品的共同基本特征就是喜欢宏大叙事,将中国好的一面放大到极致,总结出各种各样的所谓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但估计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廉价的话语,却往往能够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因为这些满足了部分国人的虚荣心,迎合日益高涨的非理性民族主义。   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却很难看到。不过在《南都周刊》2010年第20期的“当中国统治世界?Sorry,这只是一个标题”这篇专访中,我们看到了难得的真实讲述。马丁・雅克如此回答记者:“你听我说,不要打断我――这是因为中国永远不可能真正统治整个世界。美国没有,英国没有,中国也无法统治世界。”   心态开放、包容批评才是自信的民族   中国经济实力增长背后的自我意识逐渐强烈,开始热切地关注自身的形象。从国家外交、文化交流、经贸活动、公民交往等,都欲全方位地提升形象,“本土”“民族性”这些日益成为文化上的关键词。但在某些时候,这是一种文化自卑之后的过激反应,一旦面临批评,很容易产生过度且固执的反应。   其实,对于外来的他者来说,那些吹捧中国的著作,谁又能证明他们不是想当然呢?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走了一圈,就在感叹中国的“奇迹”与“不可思议”了,却没有看到广大中西部与农村地区的截然不同。如果中国沉溺于这种不乏投机色彩的吹捧,就很容易迷失方向,骄傲自满从而得意忘形,忘了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艰辛路程。   对于来自国人内部的批评,就更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正如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所说的:“研究社会现象的,要尽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我并不认为,纯粹的批评,就是消极的。找出我们社会中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即使没提出解决办法,也是有意义的。甚至只是把丑恶的现象揭露出来也是有意义的。”真正自信的人与国家,就算是面对不客观的批评与指责,也是有着足够的坦然与淡定的,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经得起骂,也经得起夸,开放、包容,荣辱不惊、不卑不亢,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成熟国家与国民应有的自信表现。   (摘自《同舟共进》)

  警惕他人廉价的甜言蜜语   明清以降的近代(更远的马可・波罗以及有关“香格里拉”等想象就不纳入观察了),国外人士对于中国的观察,几乎都如管中窥豹一样,典型的如明恩溥《中国人气质》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前者从性格、气质、文明和陋习等方面进行生动的描述,但这种描写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后者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全景式的阐释,但还是极为平面化的宏观描述。不过此后慢慢地,西方对东方的想象开始接近于理性认识――尽管还是带有较多的好奇感在其中。   虽然有着数量众多的海外中国研究(包括汉学),可依然存在着很多先入为主的偏见。特别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可以反映出他们对中国的想象。   不过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巨变,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因此与中国有关的书籍,开始汗牛充栋了。《中国大趋势》《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这些从书名到内容无不高唱赞歌的书籍,正在纷纷涌入。在中国研究热潮中,明显有一群“速成汉学家”的存在。一些人在中国走了一趟,就好像成为中国问题专家、中国通了。   比如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中,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实现现代性的模式是独一无二的,是另类的发展模式,它可能会取代西方的发展模式。他认为到2050年中国将主宰世界,那时代替美元的全球货币将是人民币,汉语将像英语一样风靡全世界,孔子就像柏拉图一样,全世界的人都要学习他的经典。他说,过去英国是海上霸主,美国是空中和经济霸主,到了2050年中国将成为文化霸主,将以文明统治全世界。   但这些作品的共同基本特征就是喜欢宏大叙事,将中国好的一面放大到极致,总结出各种各样的所谓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但估计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廉价的话语,却往往能够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因为这些满足了部分国人的虚荣心,迎合日益高涨的非理性民族主义。   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却很难看到。不过在《南都周刊》2010年第20期的“当中国统治世界?Sorry,这只是一个标题”这篇专访中,我们看到了难得的真实讲述。马丁・雅克如此回答记者:“你听我说,不要打断我――这是因为中国永远不可能真正统治整个世界。美国没有,英国没有,中国也无法统治世界。”   心态开放、包容批评才是自信的民族   中国经济实力增长背后的自我意识逐渐强烈,开始热切地关注自身的形象。从国家外交、文化交流、经贸活动、公民交往等,都欲全方位地提升形象,“本土”“民族性”这些日益成为文化上的关键词。但在某些时候,这是一种文化自卑之后的过激反应,一旦面临批评,很容易产生过度且固执的反应。   其实,对于外来的他者来说,那些吹捧中国的著作,谁又能证明他们不是想当然呢?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走了一圈,就在感叹中国的“奇迹”与“不可思议”了,却没有看到广大中西部与农村地区的截然不同。如果中国沉溺于这种不乏投机色彩的吹捧,就很容易迷失方向,骄傲自满从而得意忘形,忘了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艰辛路程。   对于来自国人内部的批评,就更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正如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所说的:“研究社会现象的,要尽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我并不认为,纯粹的批评,就是消极的。找出我们社会中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即使没提出解决办法,也是有意义的。甚至只是把丑恶的现象揭露出来也是有意义的。”真正自信的人与国家,就算是面对不客观的批评与指责,也是有着足够的坦然与淡定的,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经得起骂,也经得起夸,开放、包容,荣辱不惊、不卑不亢,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成熟国家与国民应有的自信表现。   (摘自《同舟共进》)


相关文章

  • 摄影对绘画的影响
  • 摄影对绘画的影响 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一开始还真不习惯,便收起话题.然而,奇怪的是当你不谈了,却有很多人依然惦记着那个话题,从我箱底下挖出东西来质问:"到现在为止你依然未把该说的问题说清楚?" ...查看


  • 如何购买望远镜
  • 如何购买望远镜 一.望远镜的基础知识 1.倍数.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将物品拉近观察的能力,如用十倍的望远镜观测 100 米远 的物体,则相当于在 10 米距离上观测该物体. 一般认为适合于手持观测的望远镜不超过 12 倍,以 6-10 倍为 ...查看


  • 受众如何看待广告
  • 受众如何看待广告 无论你如何看待广告,传统媒体上对于受众视听空间的分割与争夺从未停止过.广告,无处不在. 广告从最开始的口头叫卖.实物陈饰到当今的多媒体传播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广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更多的则是体现在广告传播的力度. 无 ...查看


  • 消费观念阶层差异
  • 1. 首先先简单定义一下中产好啦: 按照麦肯锡的最新定义, 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城市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在 6W-23W 之间,目前全国大概68%的城市居民属于这一水平.BCG 的定义也差不多. 当然,这里它们只说到了"收入", ...查看


  • 不同的人看待失败
  • 作文库(ZuoWenKu.net)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失败,这个让人听起来心里都不舒服.可是,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走过失败这条艰苦的道路,往往后面就是成功.在现实生活中失败对不同人来说,往往面临着不同,一部分人会化悲愤为力量,最终走 ...查看


  •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说课稿
  •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难点与重点.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演示 ...查看


  • 专访韩纪录片[超级中国]制片人:我们力求客观公正看待中国
  • 近期,一部名为<超级中国>的纪录片走红网络.这部由韩国公共广播电视台韩国放送公社(KBS)拍摄的七集"2015特别企划剧"从经济.军事.政治领导等各个方面,试图反映"中国崛起"这一命题.其 ...查看


  • 幼儿园顶岗实习心得总结
  •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我在幼儿园的走道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艺术教育."我一下就联系到了我们系所开的艺术教育课程,说实话,我是属于不怎么精通的.但就在这时我却要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的学.在幼儿园我们可以找到无形的快乐,而艺术 ...查看


  • 笑看世间百态
  • 笑看世间百态,善待世间万物 每个人的人生命运都是不同的,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氛围也是不同,都有着各自不同人生境遇和生活遭遇,所得的人生感悟也是大有不同.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也会养成不同的生活习惯,形成不同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描绘出不同的人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