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才是春

——赴大姚一中听课观摩见闻观感

杨正发

上周星期四、五(11月3、4日),我们一行20人奔赴大姚一中深入课堂观摩学习被誉为楚雄州“高效课堂”标杆的教学范式。尘埃虽已落定,感触仍留心中。现将见闻感受回顾如下:

一、硬件设施、文化底蕴及校园文化氛围营造——

我在十多年前就曾慕名瞻仰过大姚一中,当时它就有鎏金题字的大门和铁栅栏围墙(彼时我们当地最高学府还有部分土基围墙,妥中一直没有封闭性围墙);随着近年影响力日隆,路途中我猜想它的大门肯定已改换成金碧辉煌、高大威武的庙堂模样,须仰视才能窥全貌。到了一看还是原来的样子,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没有赶时髦建面子工程而是把财力、精力用在传道授业上,真是“门不在大,有容则高”!校内高中部、初中部、教学区、运动区、住宿区布局合理,隔而不离。两相比较,我校硬件设施和大姚一中几无差距,差距在于历史文化底蕴。大姚一带自汉代就有“尚文重教”的传统,可谓人才辈出,比如明朝的一代宗师李贽就曾任过姚州知府,大姚一中创始人李一平先生也是国共两朝都身居高位、声名显达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的中共云南特别省委书记赵祚传烈士也出自大姚一中门下„„从纪念开创者的塑像到铭记捐资助学者(不论捐10万还是捐100都勒石铭记)的碑记,从学校简介展板到班级文化展示,我感受到的是大姚学子那种追求卓越、锲而不舍和生生不息的精神一代代薪火相传!

二、课堂范式——

纵观四节初中语文课和两节高三语文月考试卷评讲课,我觉得大姚一中的课堂范式把河南新乡目标教学范式和山东杜郎口“六三三”范式熔于一炉、化繁为简进而自成一体,“能力发展目标”、“思维导图”和“标杆题”以及“一级助教”、“二级助教”、“当堂加分(激励)扣分(警示)量化考评制度”成为了“大姚范式”的个性化标签。其范式同时也看得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影子,教师犹如导游,退居一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探究之旅,只在学生迷途和无助时才施以援手。教学内容依纲扣本,注重夯实学生的学科素养,比如初中部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就做的比较扎实和持之以恒,高三讲评试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强项、短板、考点得失分了然于胸、如数家珍。七年级新生来自不同学校,因为要规范学生“入格”范式,所以教师指令性要求多一些,八九年级学生已经习得范式,教师就退居一隅驾驭、导航自主学习进程,偶尔科任教师因故缺位,一级助教完全可以驾驭课堂教学正常运转。学校志存高远,崇尚团队精神,以月考为标尺,从年级到班级再到小组,都有团队、个体双目标,追求“万紫千红”而不是“一枝独秀”,力争“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不留发展盲点。每个教师包干四五个学生负责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也是一大亮点。尽管大姚一中教学时间节奏快、精力消耗强度大,但师生精神饱满、一脸阳光,看不到疲倦和听不到牢骚,这是最触及我灵魂深处的地方。(从开学到现在只有两周没有外校教师去听课)

三、晚自习及英语天地——

到大姚一中的当晚未等到约定的21点就进入校园探秘,七年级英语测试,八九年级也是英语辅导。发现他们晚自习辅导统一科目、统一时间,期间跟一位美女老师攀谈,得知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团队作战、有利于统一推进和提升、

有利于统一查缺补漏。谈到所用教辅资料,除《同步解析》和我们相同外只比我们多一本《优加学案》,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批量订阅使用的报刊毫无戒心的对我校同行慷慨赠阅分享。至于英语天地,可用“人声鼎沸、津津有味、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几个词来描述。而我们呢?

四、大课间及自习唱歌——

他们的大课间,可以贴上“生龙活虎、争先恐后、朝气蓬勃”这样的标签,他们践行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似乎更深知“健康是人生的第一笔财富”!而我们的大课间呢?关于晚自习唱歌,他们不规定具体曲目,只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即可,所以唱得声情并茂。是不是值得我们借鉴?

五、卫生及管理——

貌似大姚一中的学生是不允许将零食、水果带入教学区、运动区的,所以他们的卫生保洁很轻松(每层楼只有一名手拿记录本的学生执勤),似乎见不到课间或上课时间有学生去打扫卫生的现象。我还看到一些走读生骑自行车上学,好奇心驱使得知,学校不作统一禁止,骑车者及家长向学校提交申请备案、签订安全责任状即可。除了朗朗书声和上下课铃声(除大课间和中午上课前的音乐亢奋一点外,别的上下课铃声音乐都是柔和的乐曲),听不到别的噪音,足见学校管理者的用心良苦——尽力营造宁静祥和的学习氛围。以上,“何有于我哉”?

六、感悟启示——

启示一:大姚一中的丰碑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是掌舵者率先垂范引领师生认准方向、选定范式后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结晶,所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专家型的掌舵者是教改成功的前提保证。

启示二:团队作战、万紫千红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志存高远,团队作战,整体推进,崇尚“万紫千红”,拒绝“一枝独秀”!

启示三:自信谦卑而又包容开放是教改成功的人文支持。城市绿化树大多数地方普遍盲从“舶来品”,而大姚县城街道的绿化主角却是原生态的松树,足见人家的自信和底气。同样,“第一助教”、“标杆题”这种标签式的词汇也足见大姚一中的原创范式的自信和底气。但是,他们从不摆成功者的高姿态,不论老师还是学生有问必答,态度谦卑随和,看不到飞扬跋扈。手头的资料只要有多余都毫不犹豫赠送分享,根本没有怕徒弟偷师学艺超越师傅的戒心。相比楚雄某初中名校的留一手,感人至深!

启示四:传统教具VS多媒体?当我们视黑板和粉笔如“蔽履”,追逐多媒体和一体机时,人家不排斥智能教具的同时,还是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教学媒介。我们该如何取舍?

井底观天,难免盲人摸象。谬误之处,欢迎私聊拍砖!

2016年11月5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才是春

——赴大姚一中听课观摩见闻观感

杨正发

上周星期四、五(11月3、4日),我们一行20人奔赴大姚一中深入课堂观摩学习被誉为楚雄州“高效课堂”标杆的教学范式。尘埃虽已落定,感触仍留心中。现将见闻感受回顾如下:

一、硬件设施、文化底蕴及校园文化氛围营造——

我在十多年前就曾慕名瞻仰过大姚一中,当时它就有鎏金题字的大门和铁栅栏围墙(彼时我们当地最高学府还有部分土基围墙,妥中一直没有封闭性围墙);随着近年影响力日隆,路途中我猜想它的大门肯定已改换成金碧辉煌、高大威武的庙堂模样,须仰视才能窥全貌。到了一看还是原来的样子,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没有赶时髦建面子工程而是把财力、精力用在传道授业上,真是“门不在大,有容则高”!校内高中部、初中部、教学区、运动区、住宿区布局合理,隔而不离。两相比较,我校硬件设施和大姚一中几无差距,差距在于历史文化底蕴。大姚一带自汉代就有“尚文重教”的传统,可谓人才辈出,比如明朝的一代宗师李贽就曾任过姚州知府,大姚一中创始人李一平先生也是国共两朝都身居高位、声名显达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的中共云南特别省委书记赵祚传烈士也出自大姚一中门下„„从纪念开创者的塑像到铭记捐资助学者(不论捐10万还是捐100都勒石铭记)的碑记,从学校简介展板到班级文化展示,我感受到的是大姚学子那种追求卓越、锲而不舍和生生不息的精神一代代薪火相传!

二、课堂范式——

纵观四节初中语文课和两节高三语文月考试卷评讲课,我觉得大姚一中的课堂范式把河南新乡目标教学范式和山东杜郎口“六三三”范式熔于一炉、化繁为简进而自成一体,“能力发展目标”、“思维导图”和“标杆题”以及“一级助教”、“二级助教”、“当堂加分(激励)扣分(警示)量化考评制度”成为了“大姚范式”的个性化标签。其范式同时也看得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影子,教师犹如导游,退居一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探究之旅,只在学生迷途和无助时才施以援手。教学内容依纲扣本,注重夯实学生的学科素养,比如初中部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就做的比较扎实和持之以恒,高三讲评试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强项、短板、考点得失分了然于胸、如数家珍。七年级新生来自不同学校,因为要规范学生“入格”范式,所以教师指令性要求多一些,八九年级学生已经习得范式,教师就退居一隅驾驭、导航自主学习进程,偶尔科任教师因故缺位,一级助教完全可以驾驭课堂教学正常运转。学校志存高远,崇尚团队精神,以月考为标尺,从年级到班级再到小组,都有团队、个体双目标,追求“万紫千红”而不是“一枝独秀”,力争“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不留发展盲点。每个教师包干四五个学生负责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也是一大亮点。尽管大姚一中教学时间节奏快、精力消耗强度大,但师生精神饱满、一脸阳光,看不到疲倦和听不到牢骚,这是最触及我灵魂深处的地方。(从开学到现在只有两周没有外校教师去听课)

三、晚自习及英语天地——

到大姚一中的当晚未等到约定的21点就进入校园探秘,七年级英语测试,八九年级也是英语辅导。发现他们晚自习辅导统一科目、统一时间,期间跟一位美女老师攀谈,得知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团队作战、有利于统一推进和提升、

有利于统一查缺补漏。谈到所用教辅资料,除《同步解析》和我们相同外只比我们多一本《优加学案》,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批量订阅使用的报刊毫无戒心的对我校同行慷慨赠阅分享。至于英语天地,可用“人声鼎沸、津津有味、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几个词来描述。而我们呢?

四、大课间及自习唱歌——

他们的大课间,可以贴上“生龙活虎、争先恐后、朝气蓬勃”这样的标签,他们践行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似乎更深知“健康是人生的第一笔财富”!而我们的大课间呢?关于晚自习唱歌,他们不规定具体曲目,只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即可,所以唱得声情并茂。是不是值得我们借鉴?

五、卫生及管理——

貌似大姚一中的学生是不允许将零食、水果带入教学区、运动区的,所以他们的卫生保洁很轻松(每层楼只有一名手拿记录本的学生执勤),似乎见不到课间或上课时间有学生去打扫卫生的现象。我还看到一些走读生骑自行车上学,好奇心驱使得知,学校不作统一禁止,骑车者及家长向学校提交申请备案、签订安全责任状即可。除了朗朗书声和上下课铃声(除大课间和中午上课前的音乐亢奋一点外,别的上下课铃声音乐都是柔和的乐曲),听不到别的噪音,足见学校管理者的用心良苦——尽力营造宁静祥和的学习氛围。以上,“何有于我哉”?

六、感悟启示——

启示一:大姚一中的丰碑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是掌舵者率先垂范引领师生认准方向、选定范式后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结晶,所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专家型的掌舵者是教改成功的前提保证。

启示二:团队作战、万紫千红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志存高远,团队作战,整体推进,崇尚“万紫千红”,拒绝“一枝独秀”!

启示三:自信谦卑而又包容开放是教改成功的人文支持。城市绿化树大多数地方普遍盲从“舶来品”,而大姚县城街道的绿化主角却是原生态的松树,足见人家的自信和底气。同样,“第一助教”、“标杆题”这种标签式的词汇也足见大姚一中的原创范式的自信和底气。但是,他们从不摆成功者的高姿态,不论老师还是学生有问必答,态度谦卑随和,看不到飞扬跋扈。手头的资料只要有多余都毫不犹豫赠送分享,根本没有怕徒弟偷师学艺超越师傅的戒心。相比楚雄某初中名校的留一手,感人至深!

启示四:传统教具VS多媒体?当我们视黑板和粉笔如“蔽履”,追逐多媒体和一体机时,人家不排斥智能教具的同时,还是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教学媒介。我们该如何取舍?

井底观天,难免盲人摸象。谬误之处,欢迎私聊拍砖!

2016年11月5日


相关文章

  • 描写春天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下一句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这首七言诗是宋·朱熹所作,其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为名句.诗的大意是: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 ...查看


  •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以前每当心情抑郁之时,我总是喜欢读几首唐代的边塞诗来化解心中的郁闷.唐诗中不乏豪言壮语.妙文佳句,许多乐观豪放的诗篇,使人的心情为之一振.例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查看


  • 春日的诗意
  • 古诗春日原文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的诗意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 ...查看


  • 咏柳⑴[唐]贺知章
  • 咏柳⑴[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3) 妆 ...查看


  • 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与探究练习答案
  • 四语文下同步与探究练习答案 1. 古诗词三首 李家峪小学 四年级一班 一. 洞庭 凉亭 靑螺 深潭 二. 谙熟 孤独 石磨 镜子 黑暗 狐狸 摩擦 境界 三.1.众鸟高飞尽 意思是云朵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 两句话意思是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
  • 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
  • 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胜日寻芳泗水滨
  • 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晓--孟浩然
  • 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