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田间调查发生预测及防治

小麦病害田间调查发生预测及防治方法

1.小麦纹枯病

1.1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 1.11菌源、寄主及侵染循环

菌源: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5~35℃均可发育;立枯丝核菌15~35℃均可发育。小麦生育后期于病部形成菌核,初为白色,后为黄褐色,形状不规则,以圆形偏圆形较多。

寄主: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狗尾草、早熟禾、稗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对小大麦的致病力最强。

浸染循环: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小麦发芽后至大部分生育期均可被侵染,在小麦植株体内发育,至小麦生育后期再形成菌核。

1.12发生特点

①可分为冬前发生期、越冬返青上升期、拔节孕穗盛发期、灌浆稳定期4个阶段。

②冬前候平均气温稳定降至5℃以下时病害停止发展,病株带菌越冬。春季候平均气温稳定达到8℃以上时开始发病,12~18℃时病斑迅速横向、纵向扩展,候平气温达到25℃以上时,病害发展缓慢,小麦进入灌浆后期,茎秆组织老化,病斑停止扩展,病情趋于稳定。

③冬前平均温度高于常年,冬季积温高于常年,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天多、光照不足的年份,纹枯病发生重。

1.13主要症状

①烂芽:麦种发芽后感染上病菌,芽鞘很快变成褐色,麦芽腐烂而枯死。

②枯苗:麦苗开始产生分蘖后,基部的叶鞘上开始发病,多产生椭圆形的病斑,病斑淡黄色到褐色,发病重时可看到许多病斑上有坏死线通过病斑,叶片失水而干枯,发病严重的幼苗不能抽出新叶而死亡。

③花杆:拔节以后,叶鞘上的病斑扩展到茎杆上,茎杆上有明显

的斑纹,多呈云纹状,称为花杆,当病害蔓延到节部时,容易导致病节部以上部分失水枯萎。

④枯白穗:当花杆比较严重时,特别是病菌侵害节部,常导致不能正常抽穗,称为枯孕穗,有的即使能抽出穗子,由于节部受害不能正常输送水份、养料和光合物,麦穗灌浆严重不足,有的不能灌浆而成枯白穗。

1.2小麦纹枯病田间病情调查 1.21调查方法

①选择主要品种,10月底前后播种、11月20日前后播种田各选择1块田,田间苗情、地势、水分、肥力等均有代表性。

②每块田对角线定3点,每点定20株麦苗。

③3月月初开始调查,第一次调查时在主茎倒2叶上标上标记,以后每隔5天调查1次;进入4月,每隔10天调查1次。

④将调查记录填入下表

小麦纹枯病田间系统调查表(点原始表)

田号: 点号: 品种: 调查日期:13.03.02

小麦纹枯病田间系统调查表(田块汇总表)

调查日期:2013.03.02

小麦纹枯病田间系统调查汇总表(当期)

调查日期:2013.03.00

1.22小麦纹枯病严重度计算标准

①叶鞘发病以病斑长度与叶鞘长度比,茎杆发病以病斑宽度与茎杆周长比,病株是否枯死、枯孕穗、枯白穗。

②1级:低于25%; ③2级:25~50%; ④3级:50~75%; ⑤4级:大于75%;

⑥5级:病株枯死或枯孕穗或枯白穗。 1.23病情计算方法

①病株率(%)=(病株数/总株数)×100 ②病茎率(%)=(病茎数/总茎数)×100

③病情指数=[∑(各级病茎蘖数×相应病级)/(总茎蘖数×5)]×100。

1.3小麦纹枯病简单测报的主要依据

①上年发病重的田块,因田间留下的病菌就多,下年就有可能发病重。

②麦子拔节前后至抽穗前,是病害最为容易上升的关键时期。 ③品种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播种愈早发病愈早。

④以温度和耕层土壤相对湿度作为主要依据,冬前温度是决定因

素,春后湿度是决定因素,再参照上述要素,作出合理预测。

⑤小麦出苗后,当候平温稳定达到12℃以上,耕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达到90%以上,预示病害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温度愈高上升速度愈快。

⑥小麦出苗后,当候平温稳定低于10℃以下,耕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低于80%以下,预示病害发展很慢。

⑦小麦进入春季返青后,气温明显超过常年,当候平温度很快稳定达到10℃以上,耕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达到80%以上,预示病害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温度愈高上升速度愈快。

⑧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当候平温度很快达到15℃以上,耕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达到80%以上,预示病害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将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问题。

1.4小麦纹枯病防治方法 1.41农业防治

①对上年重病田,要避免过早播种,可以安排较耐晚播的品种。 ②精选种子,选择质量好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而发芽势略低于发芽率的种子。

③提高田间一套沟的配套水平,降低内河水位,控制好麦田地下水位。

④控制前期氮肥投入,特别是冬前温度明显高于常年时,要少施冬前氮肥。

⑤增施磷钾肥。

⑥对特别重病田实行病草集中沤肥,有意识安排晚播种。 1.42药剂防治

①药剂拌种:用2%立克秀粉剂,每公斤种子用药2克,加水喷雾拌种。

②冬前病株率达到10%以上时,于小麦返青后立即用药防治,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400ml,兑水50~60公斤喷雾,要喷至麦株淋水。

③春后病株率达到30%以上,病茎率达到20%以上,应当再防一

次,用药量同上。

④当春后病株率达到50%以上,病茎率达到40%以上,病指达到20以上,应当亩用秀谷50ml或满穗20~30ml,兑水50~60公斤喷雾,要喷至麦株淋水。

⑤用药防治需要大水量喷雾,特别是病害已经加重的情况下。

2.麦类白粉病

2.1麦类白粉病发生规律 2.11菌源、寄主及侵染循环

菌源:①禾布氏白粉菌,属于子囊菌;②无性状态(串珠粉状孢)则为半知菌;③麦子生育后期,形成大量的球形闭囊壳,暗褐色至黑色,聚生或散生,常埋于菌丝层内。

寄主:①小麦、大麦、元麦、燕麦等麦类作物;②病菌对寄主具有明显的专化型。

侵染循环:①病菌在病残株上越夏,当年秋末季节就形成子囊孢子,侵害早播麦苗;②早播感病麦苗,病菌以菌丝潜伏麦株内越冬;③开春气温回升后,病菌恢复活动;④菌丝体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传播,引起再侵染;⑤需要说明的是病菌如何越冬越夏至今尚未搞清楚。

2.12麦类白粉病发生特点

①播种早,土壤温度低,出苗慢,有利于病菌侵入刚刚发芽出苗的麦苗。

②病菌在5~25℃的范围内均能侵入危害,温度愈高、空气相对湿度愈大病菌的扩展能力愈强,以20℃左右侵入速度为最快。

③菌丝体潜育期,气温5~8℃约为16天,9~12℃约为12天,13~16℃约为10天,17~20℃约为8天,21~24℃约为6天。

④春后至拔节前,温度超过常年,土壤水分过大,有利于病菌在麦株体内加快发展;

⑤拔节后,气温较高、麦田湿度过大,容易加重发病; ⑥麦子植株体内氮的含量过多,磷钾肥不足,田间麦株过密的情

况下,更容易加重发病。

⑦有感病品种和抗性品种之分。 2.13麦类白粉病主要症状

①叶片、叶鞘、茎杆和穗部均可被害及表现症状。麦子出苗后至冬前阶段,一般看不到症状;当气温较高、土壤湿度大、麦苗发苗过早、密度大,感病品种的植株也会在叶片上出现病斑。春后,出现较早的病斑大多在3月下旬,以后逐渐加重。

②白色霉点:发病初期,菌丝体在叶面形成绒絮状霉斑,最初的霉斑为白色,由于斑块较小,形似白色霉点。少量可扩大为灰色小圆形病斑。

③圆形、椭圆形病斑:小麦拔节后,白色霉点斑很快发展成圆形斑,圆形病斑又能迅速发展成椭圆形斑,说明病害上升速度已经加快。

④霉层:在较大的圆形病斑或椭圆形病斑上,逐渐产生霉层,先是白粉状的,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淡裼色霉层,说明危害已经加重。

⑤枯黄叶:当霉层上产生许多黑色的小点后,病叶逐渐枯黄,说明危害已经严重;当田间湿度较大时,一般在抽穗前后出现。

⑥枯死:严重田,病害可到达穗子上,叶片上形成大量的灰白色霉层,造成田间成片枯死。

2.2麦类白粉病田间病情调查 2.21麦类白粉病田间调查方法

①选择主要品种,每个品种各选择1块田,田间苗情、地势、水分、肥力等均有代表性。

②每块田对角线定3点,每点定20株麦苗。

③3月月初开始调查,第一次调查时在主茎倒2叶上标上标记,以后每隔5天调查1次,至乳熟期结束。

④将调查记录填入下表

小麦白粉病田间系统调查表(田块)

调查田号: 小麦品种: 调查日期:2013.03.01

小麦白粉病田间系统调查汇总表(当期)

小麦品种: 调查日期:2013.03.01

2.22麦类白粉病严重度计算标准

①以叶片发病,目测估计叶片病斑面积与叶片面积之比为依据。 ②1级:低于5%; ③2级:5~20%; ④3级:20~35%; ⑤4级:35~50%; ⑥5级:大于50%。 2.23病情计算方法

①病株率(%)=(病株数/总株数)×100 ②病叶率(%)=(病叶数/总叶数)×100

③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应病级)/(总叶数×5)]×100。

2.3小麦白粉病简单测报的主要依据

①小麦品种的感病程度。应用上述田间调查方法,可以确定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小麦各品种的感病程度。

②温度。低于5℃、超过25℃,病害均处于潜伏状态;在此温度范围内,超过5℃病害开始上升,超过10℃病害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达到20℃左右病害进入急速上升阶段。

③麦田湿度。麦田RH达到70%以上,即有利于病菌的发展;RH达到80%以上,即有利于病菌的快速发展;RH达到90%以上,即有利于病菌的急速发展。

④阴雨日。按旬计算,当日照时数低于55时,即有利于病菌的发展;当日照时数低于50时,即有利于病菌的快速发展;当日照时数低于45时,即有利于病菌的急速发展。

⑤雨量。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特别是叶片上开始表现病斑时,一次降雨量达到大雨量级,即不利于病害的发展,雨量愈大、控制的效果愈好。

⑥风向。本地以南大范围降雨,持续吹南向风,风力愈大有利于病害的浸入为害。

⑦氮肥施用技术水平。春后,小麦氮肥供应水平过高,麦苗嫩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2.4小麦白粉病防治方法

①小麦白粉病防治指标:小麦孕穗前,病叶率达到30~40%进行施药防治;孕穗至扬花期,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20~25%进行施药防治。

②防治药剂:20%三唑酮乳油为主防药剂,亩用30~4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

③当第一次用药防治时或防治后,温度已经达到12℃以上,RH达到85%以上,应当在第一次施药后一周左右再用药第二次防治。

④麦类白粉病防治指标是在孕穗至扬花期,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30%左右叶进行施药防治。可用20%三唑酮乳油30~40毫升/亩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1~2次。

3.小麦赤霉病

3.1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 3.11菌源、寄主及侵染循环 菌源:

①主要为禾谷鎌刀孢菌,为子囊菌;

②子囊壳成熟时深蓝色到紫黑色,一般附着于越冬体上; ③子囊壳内聚生或散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成熟时有3~5个分隔。

寄主:

①小麦、大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 ②对寄主的专化性不强。 侵染循环:

①病菌在禾本科植物体内发育越夏,在感病植株殘体内越冬; ②第二年春天,在病殘体上发育成子囊,并形成子囊孢子; ③在高湿度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随风漂散;

④当小麦开花后,花冠处于蔫萎状态时,落入病菌则感染病害; ⑤病菌经过20多天的发育,又可形成子囊孢子形成再侵染。 3.12发生特点

①小麦从出苗到抽穗扬花期均可受到侵染而发病。

②小麦生育前中期的发病情况较轻,生产上一般很少防治,但在暧冬年的淮南地区,要关注春季田间的湿度情况,田间相对湿度长时间较高时,容易形成一定的危害,如酱油杆、酱油节等。

③主要发生期为小麦的抽穗扬花期至灌浆盛期末,这一时期的感病程度一般较重,又是危害小麦的穗部,对生产危害最大。

④对寄生于稻桩上的病原菌,需要一定的积温条件,凡是暖冬年且未发生倒春寒的情况下,通常情况下菌源较充足。水稻扬花期前后,如遇阴雨天气,则说明稻株的带菌率更高。

⑤病菌浸入小麦时,花已经蔫萎,同时需要99%以上的相对湿度条件,通常情况下需要阴雨天条件,病菌才能浸入发病。

⑥抽穗扬花期是病菌侵入危害的最重要时期,当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后,如果遇到阴雨天,就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和危害。

3.13主要症状

①枯苗;幼苗感病后,芽鞘变色,根随着变色,最后形成苗枯。

②基腐:茎基部感病后,可见褐色不规则斑,继而软腐,后可出现凹缩症状,严重时麦株枯死。

③杆腐:主要表现在穗茎节,起初叶鞘基部变色,加重后危害节部,可产生红色霉粉,节部可被风吹断或折弯。

④穗腐;麦穗感病后,大约10天前后可见小穗基部或颖壳上产生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变成黄枯色,并产生粉红色胶状物质(距感病初日约18天左右),再后产生一些黑色小粒。较轻时仅小穗枯死,较重时染病小穗传染至穗轴,则由此小穗向穗顶部分全部枯死。

3.2小麦赤霉病田间调查 3.21田间菌源调查方法

①选择主要品种,每个品种各选择3块田,一块是地势相对较高的,第二块是地势相对较低的,第三块是地势相对平均的,田间苗情、肥力等均有代表性。

②每块田对角线定3点,每点为大致范围,每次调查时查20株稻桩。

③小麦拔节后开始调查,先是每5天调查一次;小麦开始孕穗后每隔3天调查1次,至抽穗前结束。

④将调查记录填入调查表。

3.22小麦赤霉病田间菌源发育度分级

①以子囊壳的颜色和大小为主要依据,一般需要借助实体显微镜观察。

②1级:子囊壳呈黄褐色,数量不大,视力较好的人,可以看清子囊壳为很小的颗粒状,但排列不很清楚;

③2级:子囊壳呈黄褐色,视力较好的人,可以看清子囊壳似芥菜籽粒大小,排列较整齐;

④3级:子囊壳呈紫黑色,但无光泽,视力较好的人,一眼就看清子囊壳似菜籽粒大小,排列整齐;

⑤4级:子囊壳呈紫蓝色,视力较好的人,一眼就看清子囊壳表面有光泽。

3.23小麦赤霉病田间菌源调查发病程度预测

①以小麦抽穗前约7天时的稻桩带菌率为计算依据。 ②大发生:>15%; ③中等发生:9~15%; ④轻发生:4~9%; ⑤极轻发生:1~4%。

小麦赤霉病田间菌源系统调查及发生程度预测表

调查田号: 小麦品种: 调查日期:2013.03.00

3.24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方法

①调查时间:大致以小麦齐穗期为起点,向后推约20天左右。 ②每块田调查三点,以发病小穗与小麦小穗总数的比率为依据,或可以发病穗长与总穗长的比率计出。

③1级:低于25%; ④2级:25~50%; ⑤3级:50~75%; ⑥4级:大于75%。

3.25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调查流行程度分级标准 以穗发病率为计算依据。 1级:大流行:≥41%; 2级:中等偏重:31~40%; 3级:中等:21~30%; 4级:中等偏轻:11~20%; 5级:轻发生:低于≤10%。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害流行程度确定表(田块)

调查田号: 小麦品种: 调查日期:2013.05.20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害流行程度汇总表

小麦品种: 汇总日期:2013.05.

3.26病情计算方法 参照前述方法。 3.3小麦赤霉病测报 3.31长期预报

长期预报一般于小麦常年抽穗期的一个月前作出,选择因素为气象观测记录的基本数据,以水稻基本收割期为起点,至小麦拔节期(沿淮约为3月20日)为终点,计算≥7℃的有效积温值和旬平相对湿度标准差,代入经验公式。

根据对14年(81~94年)的气象资料与小麦田间稻桩带菌率相关性的研究,取得经验公式:

Y=-21.361+0.1915X1-1.5790X2

式中:Y表示小麦拔节期至未来抽穗期≥9度的有效积温满足子囊壳形成和发育要求时,稻桩可能出现的最大带菌率;

X2为上年水稻收割期至本年小麦拔节期阶段的旬平相对湿度标准差(以旬平值计)。

这个公式也表明旬平相对湿度标准差相对较小时,X1达到175℃以上则菌丝在稻桩内已发育成熟,将朝形成子囊壳方向转化;当X2处在6左右时,预示未来子囊壳的形成速度较快。

上述经验公式的应用中,还可参照气象资料相对湿度70%通径以下的日数和1024mb通径以外气压累计值预测未来子囊壳形成的突发可能性。

3.32中期预报

主要预报三个方面:一是麦子抽穗期,二是抽穗期至齐穗期稻桩带菌率,三是抽穗扬花期天气变化总趋势。

小麦生育期预测。

小麦剑叶全出期,选择不同代表类型田,逐日或隔日进行田间调查,测定大部分麦田的抽穗期,依据抽穗期推定扬花期。扬麦一般在抽穗后3天左右扬花,徐州21一般在抽穗后4天左右才进入扬花期,陕229抽穗后3~6天进入扬花阶段。

生育期预测除了直观印象预测外,还应考虑植株氮素的营养状况和未来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孕穗至出穗前的大幅度气温变化。一般氮素营养充足则出穗比预计将延迟1~2天,连续数日17℃以上的较高温度能够促进出穗,低温则延缓出穗速度。

菌源预测。

在长期预报的基础上进一步预计麦子抽穗期至齐穗期的稻桩带菌率。根据发生年逐期调查资料和非发生年的延期调查资料分析,抽穗期至齐穗期的稻桩带菌率(Y)与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的一个多月内≥9℃的有效积温(X)具有线性关系。经验公式为:Y=-46.4666+0.3874X,相关系数R为0.8805。这个经验公式适用于4月中旬以后任一日的稻桩带菌率计算。

抽穗前进行田间实地调查,掌握田间稻桩实际带菌率(A)。计算小麦拔节期至田间调查日≥9℃的有效积温值,按前述经验公式计算

出调查日稻桩理论带菌率(B)。根据调查日前后的天气趋势估算抽穗前剩余时间的气温值,计算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9℃的有效积温值(估计值)。

抽穗期至齐穗期稻桩可能出现的带菌率(Y),以调查日实际带菌率(A)、理论带菌率(B)和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9℃的有效积温值(估计值)依下述公式求出:

Y=A/B(-46.4666+0.3874X)

调查日一般以早于抽穗期6日前后比较适宜,准确率较高;过早调查准确率易受剩余时间的气温值估计偏差过大的影响,过迟调查又难以及时组织和指导大田防治工作。

天气预测。

从网上看中央气象台的天气图,分析所处的天气系统位置;依据本单位气象站(哨)的气象资料编绘天气变化周期图,进行必要的预报矫正,综合测定扬花期的天气情况,主要预测阴雨日和温度两项指标。

根据上述三大因素的预测结果汇总分析后作出中期预报结论,中期测报结论的分级标准如下表:

中期预报流行程度分极标准

注:根据近30年的生产实践,赤霉病发生期间的大雾天气,等同于阴雨天气。

3.33短期预报

短期预报主要做好短期天气预报和田间小麦生育期的进展速度调查,它对第1次防治用药并无多大意义,但可以作为第2次喷药防治的参考依据。应用子囊孢子捕捉法测定孢子释放高峰期等短期测报手段对于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来说为时过晚。

3.4防治决策

防治决策主要依据中期测报结论,确定用药时间,除非天气报告

与实际情况相反,一般不改变用药防治的时间。用药的次数应根据小麦的品种和扬花期长短来决定。防治决策的一般原则如下:

3.41齐穗后狠用第一次药

应用多菌灵胶悬剂于齐穗后1~3日内喷施,时间愈准效果愈好。根据田间调查,扬花期喷施的效果不如齐穗后喷施,中度流行年前者病穗率高出10%左右,第2次用药时间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总体防治效果。

3.42根据情况喷施第二次药 根据天气。

①凡气温较高,约在17℃以上,阴雨日和菌量的中期测报结论分别达到中度流行和大流行指标,应在第1次喷药后5~7天内喷施第2次药。这次用药主要是巩固第1次施药的防治效果。

②凡气温维持在13~15℃之间,阴雨日达到中度流行指标,应在第1次喷药后5天内喷施第2次药。这次用药主要是针对温度低于15℃造成的扬花期拉长,防止延迟开花的小穗或麦穗继续感病,特别是防止穗轴感病,同时可以巩固第1次施药的防治效果。

根据品种。

③中度以上感病品种:在中度以上流行年都要喷第2次药以巩固防效。

④轻感病品种:不须喷第2次药。据田间调查,喷与不喷没有明显的防效改变。

3.43关注“重”病年的防治用药

中期预测结论是中到发生年,但遇下述情况应调整防治策略: ①抽穗后气温偏低:气温低于15℃以下达3天以上,扬花期必定推迟和延长。据观察,低于15℃的时间增加1天,扬花期推迟并延长约1天;温度低于15℃,又是阴雨天,则扬花期延长时间约为阴雨日的2倍。在这种情况下,田间仍在产生新的菌源,稻桩的带菌

率继续上升,其量就不是“中到大发生”的指标了,特别是长期预报结论为稻桩带菌率较高的情况下,很可能达到特大发生的流行指标。

②长期预报结论为小麦抽穗至齐穗期稻桩可能的最大带菌率较高,中期预报稻桩带菌率达到中度以上流行量,由于预报阴雨日较少,形成小麦赤霉病为中等发生年的最终结论。如果扬花期遇晨雾较大并延至上午9时后迟迟不散,这种现象连续2日以上时,应将中等发生年修正为大发生年,大发生年则修正为特大发生年,并加强防治工作。

③第一次用药需要增加25%的用药量,第二次用药正常,要加上第三次用药(特别是穗层不整齐、后期攻大穗施肥法),用药量正常。

3.43重视“轻”病年的防治用药

中期预测结论是轻发生年,但遇下述情况应防治: ①同3.42。 ②同3.42。

③上述情况表明:防治决策中关键作用的第1次用药必须依据中期测报的结论;第2次用药是次要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并参照长、中、短期测报结论并互推后作出判断,主要从巩固第1次防治效果着眼。

④特殊“轻”病年的防治措施是近几年经验总结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轻病年或极轻发生年均会出现极少数田块或地段因抽穗推迟,扬花期拉长而产生与中期总体测报结论不相一致的病穗率。

4.小麦锈病 4.1发生期

①条锈病发生较早,病菌最适温度为9~14℃。

②叶锈病发生期较条锈病为迟,病菌最适温度为15~20℃。 ③杆锈病发生期最迟,病菌最适温度为18~23℃。 4.2发生特点

①暖冬年,春季温度回升早,又遇连续多雨的天气条件,病害加重发生,特别是条锈病和叶锈病发生重。

②小麦拔节后,特别在小麦孕穗期如遇连续高温,会导致杆锈病加重发生。

③麦田排水系统不良,地下水位高的麦田病害发生加重。 ④氮肥施用量过大,磷钾肥施用不足,特别是春后追施氮肥过多或过迟,均将加重病害的危害。

⑤不同的品种与病害的发生危害程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选用抗病品种十分重要。

4.3主要症状

①条锈病:病斑呈短椭圆形或近圆形,成行排列在叶片上,产生黄色粉状物(病菌);以叶片发病为主,长时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其它部位也产生病害。

②叶锈病: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病斑,比条锈斑要大,排列散乱不成行,产生桔红色的粉状物(病菌)。

③杆锈病:病斑呈短条形,大于叶锈斑,排列散乱不成行,产生褐色粉状物(病菌);杆上的病斑最多,叶鞘上的病斑次之,叶片及穗上很少产般一。

④在田间可用口诀加以鉴别,即“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褐条条”。

5.麦类霜霉病 5.1发生期

①又称麦类黄萎病,小麦返青以后开始发病,一般于小麦抽穗灌浆期高峰期停止发病。

②小麦孕穗期为重要发生时期,危害症状明显加重。 5.2发生特点

①麦类霜霉病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具有随水流动传播和特性,秋播后灌水出苗,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②大多发生于稻麦连作田,如土壤板结严重则有可能加重发生。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地下水位又高的田块,常常发病加重。

5.3主要症状

①小麦叶片呈淡绿色,有轻微黄白色相间的条纹,麦株矮缩,多有畸形株。

②小麦进入孕穗期,叶片变厚,主茎变得“粗壮”, 与健壮麦株比较,高度约为健壮株的一半左右,甚至更矮。

③小麦抽穗后,病株抽穗明显推迟,大多数穗颈扭曲,多数小穗呈畸形状,小穗轴明显伸长,似穗上产生的分枝。

④受害病株贪青晚熟,在田间可一眼看出。

⑤在茎杆上和穗头上覆盖着一层白色腊状物,特别是后期天气较为干燥的情况下腊层更厚。

5.3防治

麦类霜霉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种植抗病品种,改良田间小环境,降低田间湿度。

6.小麦矮缩病

又称小麦病毒病,包括小麦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和黄矮病。 6.1小麦矮缩病主要发生期

①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期长,从幼苗期到抽穗后均可发生,但表现条纹多在孕穗中期至抽穗初期。

②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期也长,从幼苗期到抽穗后均可发生,严重发生表现在后期。

③黄矮病的发生相对较短,病毒在植株体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发生期一般从拔节期到灌浆期。

6.2小麦矮缩病主要症状 6.21小麦条纹叶枯病

典型症状是叶片上沿叶脉产生黄白色条状斑纹;病株高度略矮于健壮植株,心叶伸长比较明显,不易展开,黄白色,分蘖少,少部分心叶扭曲枯死;危害较重时,大多数麦株表现黄绿相间,很像缺肥症状;危害轻时能抽穗但穗子较小,危害重时一般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子结实少,比健壮麦株提前7天以上枯死。

6.22小麦黑条矮缩病

感病植株大多严重矮化,分蘖明显多于未感病麦株,叶片较硬,叶色明显深于未染病麦株;心叶上多有缺刻,多呈锯齿样,有些叶片还会产生扭曲。大麦的叶片、叶鞘上有较明显的条斑,多突起,呈淡白色有光泽,小麦上也有同样症状,但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发病早的多不能正常抽穗,发病较迟的麦株虽能抽穗,但大多数穗颈抽不出来,结实少、小粒多。

6.23小麦黄矮病

拔节以后才能看到危害症状,麦株逐渐矮化,叶片色泽变黄,叶片硬而变厚,直伸不弯。

6.3小麦病毒病的传播介体

①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均由灰飞虱传播病毒所致。 ②黄矮病由麦蚜传播病毒所致。 6.4小麦病毒病的防治

①同期播种的麦子,大麦田多发病重,而小麦田相对较轻。 ②肥力不足,杂草多的麦田发生重。

③防治是以控制传毒媒介为主体的防治措施;凡往年有发病记录,根据发病记录情况,确定是否防治。

④防治指标:灰飞虱株率达到30%以上,叶片有蚜率达到20%以上。

⑤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g/亩兑水30~40kg均匀喷雾。

7.麦类黑穗病

麦类黑穗病菌在麦种发芽时侵入植株危害,前期并无明显的危害症状。麦类开始穗分化后,病菌侵入麦穗开始危害。

7.1麦类黑穗病的主要症状

①麦类散黑穗病:抽穗后,全穗充满黑粉,黑穗外层的包膜很容易破裂,散出黑粉,只剩穗轴。

②小麦腥黑穗病:穗子变短,麦壳完整但已经张开,种子半裸露,种子内充满黑粉,黑粉外有包膜,破碎包膜后有腥臭气味。

③大麦坚黑穗病:全穗充满黑粉,黑粉外包膜为半透明银灰色,不易破裂。

7.2麦类黑穗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①散黑穗病:麦子抽穗后,田间有黑穗病病穗,从病穗上产生许多黑色粉状物,就是病菌,病菌萌发后侵入生长正常的麦粒,这种麦粒就是带病种子。

②坚黑穗病与腥黑穗病:田间的黑穗一般不易破裂,不散出黑色粉状物,当带有这类黑穗的麦子在脱粒时,这些黑穗就会破裂,里面的黑粉就散出沾到其它健壮的麦粒上,这些麦粒就是带病种子。

7.3麦类黑穗病的防治

①黑穗病的防治主要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每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5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5g、5.5%浸丰2号乳油0.2ml兑水50~80ml后均匀拌种,待种子晾干后播种。

②石灰水浸种:适用于坚黑穗病与腥黑穗病。

小麦病害田间调查发生预测及防治方法

1.小麦纹枯病

1.1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 1.11菌源、寄主及侵染循环

菌源: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5~35℃均可发育;立枯丝核菌15~35℃均可发育。小麦生育后期于病部形成菌核,初为白色,后为黄褐色,形状不规则,以圆形偏圆形较多。

寄主: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狗尾草、早熟禾、稗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对小大麦的致病力最强。

浸染循环: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小麦发芽后至大部分生育期均可被侵染,在小麦植株体内发育,至小麦生育后期再形成菌核。

1.12发生特点

①可分为冬前发生期、越冬返青上升期、拔节孕穗盛发期、灌浆稳定期4个阶段。

②冬前候平均气温稳定降至5℃以下时病害停止发展,病株带菌越冬。春季候平均气温稳定达到8℃以上时开始发病,12~18℃时病斑迅速横向、纵向扩展,候平气温达到25℃以上时,病害发展缓慢,小麦进入灌浆后期,茎秆组织老化,病斑停止扩展,病情趋于稳定。

③冬前平均温度高于常年,冬季积温高于常年,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天多、光照不足的年份,纹枯病发生重。

1.13主要症状

①烂芽:麦种发芽后感染上病菌,芽鞘很快变成褐色,麦芽腐烂而枯死。

②枯苗:麦苗开始产生分蘖后,基部的叶鞘上开始发病,多产生椭圆形的病斑,病斑淡黄色到褐色,发病重时可看到许多病斑上有坏死线通过病斑,叶片失水而干枯,发病严重的幼苗不能抽出新叶而死亡。

③花杆:拔节以后,叶鞘上的病斑扩展到茎杆上,茎杆上有明显

的斑纹,多呈云纹状,称为花杆,当病害蔓延到节部时,容易导致病节部以上部分失水枯萎。

④枯白穗:当花杆比较严重时,特别是病菌侵害节部,常导致不能正常抽穗,称为枯孕穗,有的即使能抽出穗子,由于节部受害不能正常输送水份、养料和光合物,麦穗灌浆严重不足,有的不能灌浆而成枯白穗。

1.2小麦纹枯病田间病情调查 1.21调查方法

①选择主要品种,10月底前后播种、11月20日前后播种田各选择1块田,田间苗情、地势、水分、肥力等均有代表性。

②每块田对角线定3点,每点定20株麦苗。

③3月月初开始调查,第一次调查时在主茎倒2叶上标上标记,以后每隔5天调查1次;进入4月,每隔10天调查1次。

④将调查记录填入下表

小麦纹枯病田间系统调查表(点原始表)

田号: 点号: 品种: 调查日期:13.03.02

小麦纹枯病田间系统调查表(田块汇总表)

调查日期:2013.03.02

小麦纹枯病田间系统调查汇总表(当期)

调查日期:2013.03.00

1.22小麦纹枯病严重度计算标准

①叶鞘发病以病斑长度与叶鞘长度比,茎杆发病以病斑宽度与茎杆周长比,病株是否枯死、枯孕穗、枯白穗。

②1级:低于25%; ③2级:25~50%; ④3级:50~75%; ⑤4级:大于75%;

⑥5级:病株枯死或枯孕穗或枯白穗。 1.23病情计算方法

①病株率(%)=(病株数/总株数)×100 ②病茎率(%)=(病茎数/总茎数)×100

③病情指数=[∑(各级病茎蘖数×相应病级)/(总茎蘖数×5)]×100。

1.3小麦纹枯病简单测报的主要依据

①上年发病重的田块,因田间留下的病菌就多,下年就有可能发病重。

②麦子拔节前后至抽穗前,是病害最为容易上升的关键时期。 ③品种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播种愈早发病愈早。

④以温度和耕层土壤相对湿度作为主要依据,冬前温度是决定因

素,春后湿度是决定因素,再参照上述要素,作出合理预测。

⑤小麦出苗后,当候平温稳定达到12℃以上,耕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达到90%以上,预示病害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温度愈高上升速度愈快。

⑥小麦出苗后,当候平温稳定低于10℃以下,耕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低于80%以下,预示病害发展很慢。

⑦小麦进入春季返青后,气温明显超过常年,当候平温度很快稳定达到10℃以上,耕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达到80%以上,预示病害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温度愈高上升速度愈快。

⑧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当候平温度很快达到15℃以上,耕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达到80%以上,预示病害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将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问题。

1.4小麦纹枯病防治方法 1.41农业防治

①对上年重病田,要避免过早播种,可以安排较耐晚播的品种。 ②精选种子,选择质量好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而发芽势略低于发芽率的种子。

③提高田间一套沟的配套水平,降低内河水位,控制好麦田地下水位。

④控制前期氮肥投入,特别是冬前温度明显高于常年时,要少施冬前氮肥。

⑤增施磷钾肥。

⑥对特别重病田实行病草集中沤肥,有意识安排晚播种。 1.42药剂防治

①药剂拌种:用2%立克秀粉剂,每公斤种子用药2克,加水喷雾拌种。

②冬前病株率达到10%以上时,于小麦返青后立即用药防治,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400ml,兑水50~60公斤喷雾,要喷至麦株淋水。

③春后病株率达到30%以上,病茎率达到20%以上,应当再防一

次,用药量同上。

④当春后病株率达到50%以上,病茎率达到40%以上,病指达到20以上,应当亩用秀谷50ml或满穗20~30ml,兑水50~60公斤喷雾,要喷至麦株淋水。

⑤用药防治需要大水量喷雾,特别是病害已经加重的情况下。

2.麦类白粉病

2.1麦类白粉病发生规律 2.11菌源、寄主及侵染循环

菌源:①禾布氏白粉菌,属于子囊菌;②无性状态(串珠粉状孢)则为半知菌;③麦子生育后期,形成大量的球形闭囊壳,暗褐色至黑色,聚生或散生,常埋于菌丝层内。

寄主:①小麦、大麦、元麦、燕麦等麦类作物;②病菌对寄主具有明显的专化型。

侵染循环:①病菌在病残株上越夏,当年秋末季节就形成子囊孢子,侵害早播麦苗;②早播感病麦苗,病菌以菌丝潜伏麦株内越冬;③开春气温回升后,病菌恢复活动;④菌丝体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传播,引起再侵染;⑤需要说明的是病菌如何越冬越夏至今尚未搞清楚。

2.12麦类白粉病发生特点

①播种早,土壤温度低,出苗慢,有利于病菌侵入刚刚发芽出苗的麦苗。

②病菌在5~25℃的范围内均能侵入危害,温度愈高、空气相对湿度愈大病菌的扩展能力愈强,以20℃左右侵入速度为最快。

③菌丝体潜育期,气温5~8℃约为16天,9~12℃约为12天,13~16℃约为10天,17~20℃约为8天,21~24℃约为6天。

④春后至拔节前,温度超过常年,土壤水分过大,有利于病菌在麦株体内加快发展;

⑤拔节后,气温较高、麦田湿度过大,容易加重发病; ⑥麦子植株体内氮的含量过多,磷钾肥不足,田间麦株过密的情

况下,更容易加重发病。

⑦有感病品种和抗性品种之分。 2.13麦类白粉病主要症状

①叶片、叶鞘、茎杆和穗部均可被害及表现症状。麦子出苗后至冬前阶段,一般看不到症状;当气温较高、土壤湿度大、麦苗发苗过早、密度大,感病品种的植株也会在叶片上出现病斑。春后,出现较早的病斑大多在3月下旬,以后逐渐加重。

②白色霉点:发病初期,菌丝体在叶面形成绒絮状霉斑,最初的霉斑为白色,由于斑块较小,形似白色霉点。少量可扩大为灰色小圆形病斑。

③圆形、椭圆形病斑:小麦拔节后,白色霉点斑很快发展成圆形斑,圆形病斑又能迅速发展成椭圆形斑,说明病害上升速度已经加快。

④霉层:在较大的圆形病斑或椭圆形病斑上,逐渐产生霉层,先是白粉状的,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淡裼色霉层,说明危害已经加重。

⑤枯黄叶:当霉层上产生许多黑色的小点后,病叶逐渐枯黄,说明危害已经严重;当田间湿度较大时,一般在抽穗前后出现。

⑥枯死:严重田,病害可到达穗子上,叶片上形成大量的灰白色霉层,造成田间成片枯死。

2.2麦类白粉病田间病情调查 2.21麦类白粉病田间调查方法

①选择主要品种,每个品种各选择1块田,田间苗情、地势、水分、肥力等均有代表性。

②每块田对角线定3点,每点定20株麦苗。

③3月月初开始调查,第一次调查时在主茎倒2叶上标上标记,以后每隔5天调查1次,至乳熟期结束。

④将调查记录填入下表

小麦白粉病田间系统调查表(田块)

调查田号: 小麦品种: 调查日期:2013.03.01

小麦白粉病田间系统调查汇总表(当期)

小麦品种: 调查日期:2013.03.01

2.22麦类白粉病严重度计算标准

①以叶片发病,目测估计叶片病斑面积与叶片面积之比为依据。 ②1级:低于5%; ③2级:5~20%; ④3级:20~35%; ⑤4级:35~50%; ⑥5级:大于50%。 2.23病情计算方法

①病株率(%)=(病株数/总株数)×100 ②病叶率(%)=(病叶数/总叶数)×100

③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应病级)/(总叶数×5)]×100。

2.3小麦白粉病简单测报的主要依据

①小麦品种的感病程度。应用上述田间调查方法,可以确定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小麦各品种的感病程度。

②温度。低于5℃、超过25℃,病害均处于潜伏状态;在此温度范围内,超过5℃病害开始上升,超过10℃病害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达到20℃左右病害进入急速上升阶段。

③麦田湿度。麦田RH达到70%以上,即有利于病菌的发展;RH达到80%以上,即有利于病菌的快速发展;RH达到90%以上,即有利于病菌的急速发展。

④阴雨日。按旬计算,当日照时数低于55时,即有利于病菌的发展;当日照时数低于50时,即有利于病菌的快速发展;当日照时数低于45时,即有利于病菌的急速发展。

⑤雨量。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特别是叶片上开始表现病斑时,一次降雨量达到大雨量级,即不利于病害的发展,雨量愈大、控制的效果愈好。

⑥风向。本地以南大范围降雨,持续吹南向风,风力愈大有利于病害的浸入为害。

⑦氮肥施用技术水平。春后,小麦氮肥供应水平过高,麦苗嫩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2.4小麦白粉病防治方法

①小麦白粉病防治指标:小麦孕穗前,病叶率达到30~40%进行施药防治;孕穗至扬花期,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20~25%进行施药防治。

②防治药剂:20%三唑酮乳油为主防药剂,亩用30~4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

③当第一次用药防治时或防治后,温度已经达到12℃以上,RH达到85%以上,应当在第一次施药后一周左右再用药第二次防治。

④麦类白粉病防治指标是在孕穗至扬花期,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30%左右叶进行施药防治。可用20%三唑酮乳油30~40毫升/亩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1~2次。

3.小麦赤霉病

3.1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 3.11菌源、寄主及侵染循环 菌源:

①主要为禾谷鎌刀孢菌,为子囊菌;

②子囊壳成熟时深蓝色到紫黑色,一般附着于越冬体上; ③子囊壳内聚生或散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成熟时有3~5个分隔。

寄主:

①小麦、大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 ②对寄主的专化性不强。 侵染循环:

①病菌在禾本科植物体内发育越夏,在感病植株殘体内越冬; ②第二年春天,在病殘体上发育成子囊,并形成子囊孢子; ③在高湿度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随风漂散;

④当小麦开花后,花冠处于蔫萎状态时,落入病菌则感染病害; ⑤病菌经过20多天的发育,又可形成子囊孢子形成再侵染。 3.12发生特点

①小麦从出苗到抽穗扬花期均可受到侵染而发病。

②小麦生育前中期的发病情况较轻,生产上一般很少防治,但在暧冬年的淮南地区,要关注春季田间的湿度情况,田间相对湿度长时间较高时,容易形成一定的危害,如酱油杆、酱油节等。

③主要发生期为小麦的抽穗扬花期至灌浆盛期末,这一时期的感病程度一般较重,又是危害小麦的穗部,对生产危害最大。

④对寄生于稻桩上的病原菌,需要一定的积温条件,凡是暖冬年且未发生倒春寒的情况下,通常情况下菌源较充足。水稻扬花期前后,如遇阴雨天气,则说明稻株的带菌率更高。

⑤病菌浸入小麦时,花已经蔫萎,同时需要99%以上的相对湿度条件,通常情况下需要阴雨天条件,病菌才能浸入发病。

⑥抽穗扬花期是病菌侵入危害的最重要时期,当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后,如果遇到阴雨天,就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和危害。

3.13主要症状

①枯苗;幼苗感病后,芽鞘变色,根随着变色,最后形成苗枯。

②基腐:茎基部感病后,可见褐色不规则斑,继而软腐,后可出现凹缩症状,严重时麦株枯死。

③杆腐:主要表现在穗茎节,起初叶鞘基部变色,加重后危害节部,可产生红色霉粉,节部可被风吹断或折弯。

④穗腐;麦穗感病后,大约10天前后可见小穗基部或颖壳上产生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变成黄枯色,并产生粉红色胶状物质(距感病初日约18天左右),再后产生一些黑色小粒。较轻时仅小穗枯死,较重时染病小穗传染至穗轴,则由此小穗向穗顶部分全部枯死。

3.2小麦赤霉病田间调查 3.21田间菌源调查方法

①选择主要品种,每个品种各选择3块田,一块是地势相对较高的,第二块是地势相对较低的,第三块是地势相对平均的,田间苗情、肥力等均有代表性。

②每块田对角线定3点,每点为大致范围,每次调查时查20株稻桩。

③小麦拔节后开始调查,先是每5天调查一次;小麦开始孕穗后每隔3天调查1次,至抽穗前结束。

④将调查记录填入调查表。

3.22小麦赤霉病田间菌源发育度分级

①以子囊壳的颜色和大小为主要依据,一般需要借助实体显微镜观察。

②1级:子囊壳呈黄褐色,数量不大,视力较好的人,可以看清子囊壳为很小的颗粒状,但排列不很清楚;

③2级:子囊壳呈黄褐色,视力较好的人,可以看清子囊壳似芥菜籽粒大小,排列较整齐;

④3级:子囊壳呈紫黑色,但无光泽,视力较好的人,一眼就看清子囊壳似菜籽粒大小,排列整齐;

⑤4级:子囊壳呈紫蓝色,视力较好的人,一眼就看清子囊壳表面有光泽。

3.23小麦赤霉病田间菌源调查发病程度预测

①以小麦抽穗前约7天时的稻桩带菌率为计算依据。 ②大发生:>15%; ③中等发生:9~15%; ④轻发生:4~9%; ⑤极轻发生:1~4%。

小麦赤霉病田间菌源系统调查及发生程度预测表

调查田号: 小麦品种: 调查日期:2013.03.00

3.24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方法

①调查时间:大致以小麦齐穗期为起点,向后推约20天左右。 ②每块田调查三点,以发病小穗与小麦小穗总数的比率为依据,或可以发病穗长与总穗长的比率计出。

③1级:低于25%; ④2级:25~50%; ⑤3级:50~75%; ⑥4级:大于75%。

3.25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调查流行程度分级标准 以穗发病率为计算依据。 1级:大流行:≥41%; 2级:中等偏重:31~40%; 3级:中等:21~30%; 4级:中等偏轻:11~20%; 5级:轻发生:低于≤10%。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害流行程度确定表(田块)

调查田号: 小麦品种: 调查日期:2013.05.20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害流行程度汇总表

小麦品种: 汇总日期:2013.05.

3.26病情计算方法 参照前述方法。 3.3小麦赤霉病测报 3.31长期预报

长期预报一般于小麦常年抽穗期的一个月前作出,选择因素为气象观测记录的基本数据,以水稻基本收割期为起点,至小麦拔节期(沿淮约为3月20日)为终点,计算≥7℃的有效积温值和旬平相对湿度标准差,代入经验公式。

根据对14年(81~94年)的气象资料与小麦田间稻桩带菌率相关性的研究,取得经验公式:

Y=-21.361+0.1915X1-1.5790X2

式中:Y表示小麦拔节期至未来抽穗期≥9度的有效积温满足子囊壳形成和发育要求时,稻桩可能出现的最大带菌率;

X2为上年水稻收割期至本年小麦拔节期阶段的旬平相对湿度标准差(以旬平值计)。

这个公式也表明旬平相对湿度标准差相对较小时,X1达到175℃以上则菌丝在稻桩内已发育成熟,将朝形成子囊壳方向转化;当X2处在6左右时,预示未来子囊壳的形成速度较快。

上述经验公式的应用中,还可参照气象资料相对湿度70%通径以下的日数和1024mb通径以外气压累计值预测未来子囊壳形成的突发可能性。

3.32中期预报

主要预报三个方面:一是麦子抽穗期,二是抽穗期至齐穗期稻桩带菌率,三是抽穗扬花期天气变化总趋势。

小麦生育期预测。

小麦剑叶全出期,选择不同代表类型田,逐日或隔日进行田间调查,测定大部分麦田的抽穗期,依据抽穗期推定扬花期。扬麦一般在抽穗后3天左右扬花,徐州21一般在抽穗后4天左右才进入扬花期,陕229抽穗后3~6天进入扬花阶段。

生育期预测除了直观印象预测外,还应考虑植株氮素的营养状况和未来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孕穗至出穗前的大幅度气温变化。一般氮素营养充足则出穗比预计将延迟1~2天,连续数日17℃以上的较高温度能够促进出穗,低温则延缓出穗速度。

菌源预测。

在长期预报的基础上进一步预计麦子抽穗期至齐穗期的稻桩带菌率。根据发生年逐期调查资料和非发生年的延期调查资料分析,抽穗期至齐穗期的稻桩带菌率(Y)与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的一个多月内≥9℃的有效积温(X)具有线性关系。经验公式为:Y=-46.4666+0.3874X,相关系数R为0.8805。这个经验公式适用于4月中旬以后任一日的稻桩带菌率计算。

抽穗前进行田间实地调查,掌握田间稻桩实际带菌率(A)。计算小麦拔节期至田间调查日≥9℃的有效积温值,按前述经验公式计算

出调查日稻桩理论带菌率(B)。根据调查日前后的天气趋势估算抽穗前剩余时间的气温值,计算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9℃的有效积温值(估计值)。

抽穗期至齐穗期稻桩可能出现的带菌率(Y),以调查日实际带菌率(A)、理论带菌率(B)和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9℃的有效积温值(估计值)依下述公式求出:

Y=A/B(-46.4666+0.3874X)

调查日一般以早于抽穗期6日前后比较适宜,准确率较高;过早调查准确率易受剩余时间的气温值估计偏差过大的影响,过迟调查又难以及时组织和指导大田防治工作。

天气预测。

从网上看中央气象台的天气图,分析所处的天气系统位置;依据本单位气象站(哨)的气象资料编绘天气变化周期图,进行必要的预报矫正,综合测定扬花期的天气情况,主要预测阴雨日和温度两项指标。

根据上述三大因素的预测结果汇总分析后作出中期预报结论,中期测报结论的分级标准如下表:

中期预报流行程度分极标准

注:根据近30年的生产实践,赤霉病发生期间的大雾天气,等同于阴雨天气。

3.33短期预报

短期预报主要做好短期天气预报和田间小麦生育期的进展速度调查,它对第1次防治用药并无多大意义,但可以作为第2次喷药防治的参考依据。应用子囊孢子捕捉法测定孢子释放高峰期等短期测报手段对于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来说为时过晚。

3.4防治决策

防治决策主要依据中期测报结论,确定用药时间,除非天气报告

与实际情况相反,一般不改变用药防治的时间。用药的次数应根据小麦的品种和扬花期长短来决定。防治决策的一般原则如下:

3.41齐穗后狠用第一次药

应用多菌灵胶悬剂于齐穗后1~3日内喷施,时间愈准效果愈好。根据田间调查,扬花期喷施的效果不如齐穗后喷施,中度流行年前者病穗率高出10%左右,第2次用药时间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总体防治效果。

3.42根据情况喷施第二次药 根据天气。

①凡气温较高,约在17℃以上,阴雨日和菌量的中期测报结论分别达到中度流行和大流行指标,应在第1次喷药后5~7天内喷施第2次药。这次用药主要是巩固第1次施药的防治效果。

②凡气温维持在13~15℃之间,阴雨日达到中度流行指标,应在第1次喷药后5天内喷施第2次药。这次用药主要是针对温度低于15℃造成的扬花期拉长,防止延迟开花的小穗或麦穗继续感病,特别是防止穗轴感病,同时可以巩固第1次施药的防治效果。

根据品种。

③中度以上感病品种:在中度以上流行年都要喷第2次药以巩固防效。

④轻感病品种:不须喷第2次药。据田间调查,喷与不喷没有明显的防效改变。

3.43关注“重”病年的防治用药

中期预测结论是中到发生年,但遇下述情况应调整防治策略: ①抽穗后气温偏低:气温低于15℃以下达3天以上,扬花期必定推迟和延长。据观察,低于15℃的时间增加1天,扬花期推迟并延长约1天;温度低于15℃,又是阴雨天,则扬花期延长时间约为阴雨日的2倍。在这种情况下,田间仍在产生新的菌源,稻桩的带菌

率继续上升,其量就不是“中到大发生”的指标了,特别是长期预报结论为稻桩带菌率较高的情况下,很可能达到特大发生的流行指标。

②长期预报结论为小麦抽穗至齐穗期稻桩可能的最大带菌率较高,中期预报稻桩带菌率达到中度以上流行量,由于预报阴雨日较少,形成小麦赤霉病为中等发生年的最终结论。如果扬花期遇晨雾较大并延至上午9时后迟迟不散,这种现象连续2日以上时,应将中等发生年修正为大发生年,大发生年则修正为特大发生年,并加强防治工作。

③第一次用药需要增加25%的用药量,第二次用药正常,要加上第三次用药(特别是穗层不整齐、后期攻大穗施肥法),用药量正常。

3.43重视“轻”病年的防治用药

中期预测结论是轻发生年,但遇下述情况应防治: ①同3.42。 ②同3.42。

③上述情况表明:防治决策中关键作用的第1次用药必须依据中期测报的结论;第2次用药是次要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并参照长、中、短期测报结论并互推后作出判断,主要从巩固第1次防治效果着眼。

④特殊“轻”病年的防治措施是近几年经验总结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轻病年或极轻发生年均会出现极少数田块或地段因抽穗推迟,扬花期拉长而产生与中期总体测报结论不相一致的病穗率。

4.小麦锈病 4.1发生期

①条锈病发生较早,病菌最适温度为9~14℃。

②叶锈病发生期较条锈病为迟,病菌最适温度为15~20℃。 ③杆锈病发生期最迟,病菌最适温度为18~23℃。 4.2发生特点

①暖冬年,春季温度回升早,又遇连续多雨的天气条件,病害加重发生,特别是条锈病和叶锈病发生重。

②小麦拔节后,特别在小麦孕穗期如遇连续高温,会导致杆锈病加重发生。

③麦田排水系统不良,地下水位高的麦田病害发生加重。 ④氮肥施用量过大,磷钾肥施用不足,特别是春后追施氮肥过多或过迟,均将加重病害的危害。

⑤不同的品种与病害的发生危害程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选用抗病品种十分重要。

4.3主要症状

①条锈病:病斑呈短椭圆形或近圆形,成行排列在叶片上,产生黄色粉状物(病菌);以叶片发病为主,长时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其它部位也产生病害。

②叶锈病: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病斑,比条锈斑要大,排列散乱不成行,产生桔红色的粉状物(病菌)。

③杆锈病:病斑呈短条形,大于叶锈斑,排列散乱不成行,产生褐色粉状物(病菌);杆上的病斑最多,叶鞘上的病斑次之,叶片及穗上很少产般一。

④在田间可用口诀加以鉴别,即“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褐条条”。

5.麦类霜霉病 5.1发生期

①又称麦类黄萎病,小麦返青以后开始发病,一般于小麦抽穗灌浆期高峰期停止发病。

②小麦孕穗期为重要发生时期,危害症状明显加重。 5.2发生特点

①麦类霜霉病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具有随水流动传播和特性,秋播后灌水出苗,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②大多发生于稻麦连作田,如土壤板结严重则有可能加重发生。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地下水位又高的田块,常常发病加重。

5.3主要症状

①小麦叶片呈淡绿色,有轻微黄白色相间的条纹,麦株矮缩,多有畸形株。

②小麦进入孕穗期,叶片变厚,主茎变得“粗壮”, 与健壮麦株比较,高度约为健壮株的一半左右,甚至更矮。

③小麦抽穗后,病株抽穗明显推迟,大多数穗颈扭曲,多数小穗呈畸形状,小穗轴明显伸长,似穗上产生的分枝。

④受害病株贪青晚熟,在田间可一眼看出。

⑤在茎杆上和穗头上覆盖着一层白色腊状物,特别是后期天气较为干燥的情况下腊层更厚。

5.3防治

麦类霜霉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种植抗病品种,改良田间小环境,降低田间湿度。

6.小麦矮缩病

又称小麦病毒病,包括小麦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和黄矮病。 6.1小麦矮缩病主要发生期

①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期长,从幼苗期到抽穗后均可发生,但表现条纹多在孕穗中期至抽穗初期。

②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期也长,从幼苗期到抽穗后均可发生,严重发生表现在后期。

③黄矮病的发生相对较短,病毒在植株体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发生期一般从拔节期到灌浆期。

6.2小麦矮缩病主要症状 6.21小麦条纹叶枯病

典型症状是叶片上沿叶脉产生黄白色条状斑纹;病株高度略矮于健壮植株,心叶伸长比较明显,不易展开,黄白色,分蘖少,少部分心叶扭曲枯死;危害较重时,大多数麦株表现黄绿相间,很像缺肥症状;危害轻时能抽穗但穗子较小,危害重时一般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子结实少,比健壮麦株提前7天以上枯死。

6.22小麦黑条矮缩病

感病植株大多严重矮化,分蘖明显多于未感病麦株,叶片较硬,叶色明显深于未染病麦株;心叶上多有缺刻,多呈锯齿样,有些叶片还会产生扭曲。大麦的叶片、叶鞘上有较明显的条斑,多突起,呈淡白色有光泽,小麦上也有同样症状,但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发病早的多不能正常抽穗,发病较迟的麦株虽能抽穗,但大多数穗颈抽不出来,结实少、小粒多。

6.23小麦黄矮病

拔节以后才能看到危害症状,麦株逐渐矮化,叶片色泽变黄,叶片硬而变厚,直伸不弯。

6.3小麦病毒病的传播介体

①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均由灰飞虱传播病毒所致。 ②黄矮病由麦蚜传播病毒所致。 6.4小麦病毒病的防治

①同期播种的麦子,大麦田多发病重,而小麦田相对较轻。 ②肥力不足,杂草多的麦田发生重。

③防治是以控制传毒媒介为主体的防治措施;凡往年有发病记录,根据发病记录情况,确定是否防治。

④防治指标:灰飞虱株率达到30%以上,叶片有蚜率达到20%以上。

⑤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g/亩兑水30~40kg均匀喷雾。

7.麦类黑穗病

麦类黑穗病菌在麦种发芽时侵入植株危害,前期并无明显的危害症状。麦类开始穗分化后,病菌侵入麦穗开始危害。

7.1麦类黑穗病的主要症状

①麦类散黑穗病:抽穗后,全穗充满黑粉,黑穗外层的包膜很容易破裂,散出黑粉,只剩穗轴。

②小麦腥黑穗病:穗子变短,麦壳完整但已经张开,种子半裸露,种子内充满黑粉,黑粉外有包膜,破碎包膜后有腥臭气味。

③大麦坚黑穗病:全穗充满黑粉,黑粉外包膜为半透明银灰色,不易破裂。

7.2麦类黑穗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①散黑穗病:麦子抽穗后,田间有黑穗病病穗,从病穗上产生许多黑色粉状物,就是病菌,病菌萌发后侵入生长正常的麦粒,这种麦粒就是带病种子。

②坚黑穗病与腥黑穗病:田间的黑穗一般不易破裂,不散出黑色粉状物,当带有这类黑穗的麦子在脱粒时,这些黑穗就会破裂,里面的黑粉就散出沾到其它健壮的麦粒上,这些麦粒就是带病种子。

7.3麦类黑穗病的防治

①黑穗病的防治主要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每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5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5g、5.5%浸丰2号乳油0.2ml兑水50~80ml后均匀拌种,待种子晾干后播种。

②石灰水浸种:适用于坚黑穗病与腥黑穗病。


相关文章

  • 第三篇 植物病虫害预测及防治
  • 第三篇 植物病虫害发生预测及防治策略 一.填空题 1.常年预测预报工作的开展是根据有害生物过去和现在的( ).( ).( ).( )等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先进的测报方法,来正确估测有害生物未来发生趋势,并向各级政府.植物保护站和生产专业 ...查看


  • 小麦白粉病研究进展 1
  •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论文 小麦白粉病研究进展 学校:河南农业大学 学院:植物保护 班级:12级植物四班 学号:[1**********] 姓名:XXX 邮箱:XXXX 小麦白粉病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小麦白粉病的病原特征.传播途 ...查看


  • 小麦白粉病研究进展
  • 小麦白粉病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详细描述了小麦白粉病的特征和在我国的传播历史.传播现状.通过影响小麦白粉病的关键因素--气候,来进一步了解小麦白粉病的传播条件和预测预报.文章的最后汇总了小麦白粉病的各种防治方法.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气候:防 ...查看


  •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 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3期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方兴洲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针对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分析归纳,了解当下小麦赤霉病病害防控研究的大体概 ...查看


  •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
  •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 ...查看


  • 小麦病虫害防治
  • 第二章 麦类病虫害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在北方各省占有重要地位,夺取小麦丰收,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小麦在生长贮藏过程中,受多种病虫为害,苗期有多种地下害虫(其中以蛴螬.蝼姑,金针虫为主)为害,造成缺苗断垄,出苗后有种蝇 ...查看


  • 2014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 2014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目前,"立春"将至,西南地区冬小麦进入拔节期,其他地区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即将进入返青期.总体看,主产区冬小麦苗情长势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一类苗比例增加,群体比较充足:土壤墒情总体较 ...查看


  • 2014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意见
  • 2014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意见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目前,"立春"将至,西南地区冬小麦进入拔节期,其他地区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即将进入返青期.总体看,主产区冬小麦苗情长势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一类苗比例增加,群体比较充足: ...查看


  • 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病害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_潘以楼
  • 23(8):104-107江西农业学报2011, ActaAgriculturaeJiangxi 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病害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 潘以楼,朱桂梅,郭建,肖婷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