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重点:认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乘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关键:找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自学阶段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6月1日儿童节快到了,为了迎接这个节日, 学校决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首先要进行广播操比赛。看,我们三年级的同学入场了,他们排成了3个整齐的方阵精神抖擞地进入操场。(课件依次出示3个完整的方阵图。)

1、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3个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预设:每排有多少人?每个方阵有多少排?每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鼓励自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揭示课课:解决问题)

二.确定目标,自主学习

1. 确定学习目标

2. 自主预习教科书第99页例1,完成阳光预习单

3. 把下面的问题补充完整,并列出算式

(1)运动会开幕式广播操表演,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

(2)运动会开幕式广播操表演,每个方阵有80人,有3个方阵, ?

三. 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1. 学生自主收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汇报

2. 组内交流解决方法。

第二阶段 导学阶段

一. 导学释疑:

下面就是同学们表演团体操的情景图。(课件出示情景图)

教师亲切谈话: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想,你从图中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并板书:一个方阵有8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学生读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指名板演:80×3=240(人) 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解决的?为什么要用乘法?学生回答

这道题为什么只用一步就能解答?学生回答

1、那同学们在一个方阵中是怎么站的呢?(课件出示情景图,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下面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你又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并板书: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学生读题

哪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用题中的已知条件你还能只用一步就能解答吗? 缺少了什么?(学生回答:一个方阵有多少人?)

怎样解决?学生回答并板书:10×8=80(人)

我们就把这种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通过计算将它变成直接条件叫做寻找中间问题。(板书:中间问题)

那现在“3个方阵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你能解答了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道题完整地解答出来。(师巡视)

(指名板演:10×8=80(人),80×3=240(人)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怎样列综合算式?学生回答板书:10×8×3=240(人)

1. 汇报阳光预习单自己学习的部分,说出每一步的意义。

2. 你还能用其它的方法解决吗?

为什么这么做?中间问题求的是什么?

三、对比准备题和例题的异同。

1、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

2、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准备题中一个方阵的人数是直接告诉了我们,而例题中一个方阵的人数没有直接告诉了我们,只是告诉了我们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所以我们要先求出一个方阵的人数这一个中间问题,才能求出3个方阵的人数。

一. 导学提升:

为了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下面我们来完成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出示课件)

1.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板演)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阶段 测评阶段

一. 巩固测评:

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完成选做题

二.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重点:认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乘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关键:找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自学阶段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6月1日儿童节快到了,为了迎接这个节日, 学校决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首先要进行广播操比赛。看,我们三年级的同学入场了,他们排成了3个整齐的方阵精神抖擞地进入操场。(课件依次出示3个完整的方阵图。)

1、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3个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预设:每排有多少人?每个方阵有多少排?每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鼓励自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揭示课课:解决问题)

二.确定目标,自主学习

1. 确定学习目标

2. 自主预习教科书第99页例1,完成阳光预习单

3. 把下面的问题补充完整,并列出算式

(1)运动会开幕式广播操表演,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

(2)运动会开幕式广播操表演,每个方阵有80人,有3个方阵, ?

三. 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1. 学生自主收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汇报

2. 组内交流解决方法。

第二阶段 导学阶段

一. 导学释疑:

下面就是同学们表演团体操的情景图。(课件出示情景图)

教师亲切谈话: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想,你从图中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并板书:一个方阵有8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学生读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指名板演:80×3=240(人) 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解决的?为什么要用乘法?学生回答

这道题为什么只用一步就能解答?学生回答

1、那同学们在一个方阵中是怎么站的呢?(课件出示情景图,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下面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你又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并板书: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学生读题

哪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用题中的已知条件你还能只用一步就能解答吗? 缺少了什么?(学生回答:一个方阵有多少人?)

怎样解决?学生回答并板书:10×8=80(人)

我们就把这种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通过计算将它变成直接条件叫做寻找中间问题。(板书:中间问题)

那现在“3个方阵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你能解答了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道题完整地解答出来。(师巡视)

(指名板演:10×8=80(人),80×3=240(人)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怎样列综合算式?学生回答板书:10×8×3=240(人)

1. 汇报阳光预习单自己学习的部分,说出每一步的意义。

2. 你还能用其它的方法解决吗?

为什么这么做?中间问题求的是什么?

三、对比准备题和例题的异同。

1、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

2、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准备题中一个方阵的人数是直接告诉了我们,而例题中一个方阵的人数没有直接告诉了我们,只是告诉了我们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所以我们要先求出一个方阵的人数这一个中间问题,才能求出3个方阵的人数。

一. 导学提升:

为了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下面我们来完成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出示课件)

1.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板演)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阶段 测评阶段

一. 巩固测评:

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完成选做题

二.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章

  • 六年级百分数解决问题 公开课教案
  • 课题:百分数--解决问题(三) 教学内容:增减幅度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第六单元例3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理解增减幅度的意义,会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 问题的解题方法 2.在 ...查看


  • 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含量分标准)
  • 附件1 海原县职教中心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实 ...查看


  • 中国水资源公开课教案
  • 2014-2015学年(上)新桥中学地理公开课教案 开课课题: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开课时间:2014年12月2日上午第四节 开课班级:八年级(3)班 开课教师:朱女平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 ...查看


  • 勾股定理公开课精品教案
  • 课题:18.1 勾股定理(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袁婉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兴趣. 2.让学生带着问题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正确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二 ...查看


  • 公开课:植树问题教案
  •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两端都栽.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查看


  • 从条件想起(公开课教案)
  •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 ...查看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穷人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穷人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穷人>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顾惜.勉强.抱怨.忧虑.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穷人教案设计 ...查看


  • [精品资源]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优秀教案)
  • 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优秀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优秀教案)安徽岳勇志 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以诵带讲,通过反复诵读,引领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引领学生品味课文的思想情 ...查看


  •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2014年秋季 时间:2014年10月11日 献课教师:任向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单元主题图,第45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