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音节
1.1 音节的结构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普通话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韵母内部又分韵头、韵腹、韵尾。其结构类型如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普通话音节结构有以下一些特点:
l .普通话音节的实际读音最少要由三个成分组成,声母、韵腹和声调;最多可以由五个成分组成,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
2.每一个音节都必须有声母、韵腹和声调,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韵腹一般是元音,声母可以是零声母,所以,元音和声调是普通话音节读音不可少的成分。
3.元音最多可以有三个,而且连续排列,分别充当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 4.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和末尾,没有辅音连续排列的情况。 5.韵头只能由i 、u 、ü充当。
6.元音韵尾由i 、o 、u 充当。辅音韵尾只能由n 、ng 充当。
7.各元音都能充当韵腹。如果韵母不止一个元音,一般总是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的元音充当韵腹(如a 、o 、e ),只有在韵母中没有其他元音成分时,i 、u 、ü才能充当韵腹。
1.2 声韵拼合规律
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有很强的规律性。各方言声韵调的配合也都有自己的规律性。掌握了普通话声韵调的配合规律,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帮助我们区别普通话音节和方言音节的读音,对学习普通话有很大帮助。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配合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四呼”的关系上,可以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把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列成表:
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注:“+”表示全部或局部声韵能相拼,空白表示不能相拼。
了解了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就可避免在拼读、拼写中出现差错,还可以帮助纠正方言口音。
1.3 音节的拼读
拼读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声调组合成有声音节的过程。初学者可用两拼法、三拼法和声介合拼法。
l .两拼法:把音节分为声母、韵母两部分进行拼读。如:n+uǎn →nu ǎn(暖) 。 2.三拼法:把音节分成声母、韵头、韵腹(有韵尾的要包括韵尾)三部分进行拼读,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介音(韵头) 的音节。如:n+u+ǎn →nu ǎn(暖) 。
3.声介答辫法:先把声母和介音i 、u 、ü拼合为一个整体,然后与后面的韵母相拼合。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介音(韵头) 的音节。例如:nu+an→nu ǎn(暖) 。
1.4 音节的分类
普通话常用音节有400个。1987年重排本《新华字典》音节索引列出418个音节,本书所列的音节表未收其中18个音节,包括某些语气词(特别是只以辅音充当音节的),方言色彩浓重、比较土俗的,或仅限于书面语又不常用的音节:
chua (歘)、den (扽)、dia (嗲)、nia (㖸)、nou (耨)、 eng (鞥)、shei (“谁”又音)、kei (剋)、lo (咯)、tei 忒
o (噢,哦)、ê(欸)、ei (诶)、hm (噷)、hng (哼)、yo (育,哟,唷)、 m (姆,呒,呣,唔)、n (嗯,咹,哏,㕶,)、ng (嗯,唔,㕶,
下面音节表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排列,分述如下:
)。
1.4.1
开口呼音节(179个)
注:
1、横行按不同韵母排列,竖行按不同的声母排列。采用汉语拼音注音,拼写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则表中“零”表示“零声母”。(下同)。
2、me (么)本是mo ,在轻音节时弱化为me 。不计数,加括号()列入表格备用。 3、shei 是“谁”口语又音,已常被shui 代替。不计数,加括号()列入表格备用。 4、o 、e 、ei 等音节只在语气词中出现,不列入。因此,未列出单韵母o 、e 。 5、zhei 是“这一”的连读音。
6、普通话教学和方言正音的过程中,bo 、po 、mo 、fo 应该读为合口呼buo 、puo 、muo 、fuo ,这是汉语语音演变的必然结果。因此o 音归于合口呼的uo 下。
从开口呼音节表可以看出:
1)开口呼音节所包含的音节数最多,几乎占400音节的一半。 2)声母j 、q 、x 不同开口呼韵母相拼。
3)舌尖元音(-i)属于开口呼音节,只同舌尖前音声母z 、c 、s 和舌尖后音声母zh 、ch 、sh 相拼。
4)er 独立自成音节,不和任何声母相拼。
5)舌尖中间声母d 、t 、n 、l 不拼韵母en (nen“嫩”视为例外,den“”除外)。
6)韵母eng 除代表一个极不常用的“鞥”外,不独立成音节。O 、e 一般出现在韵母uo 、ie 、ue 中。独立成音节只用于语气词中。
1.4.2
齐齿呼音节(83个)
从齐齿呼音节表可以看出:
1)齐齿呼韵母不同声母舌尖前音z 、c 、s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后音g 、k 、h 和齿唇音f 相拼。
2)韵母ia 、iang 不同声母双唇音b 、p 、m 和舌尖中音d 、t 相拼。 3)声母d 、t 不同韵母in 相拼。
1.4.3
合口呼音节(114个)
注:
1、bo 、po 、mo 、fo 按照实际发音列入此表,排列在uo 韵母下。 2、ong 按照实际发音列入此表,同ueng 排列在一行。
从合口呼音节表可以看出:
1)合口呼韵母不同舌面前音声母j 、q 、x 相拼。 2)双唇音声母只同韵母u 、uo(o)相拼。
3)舌尖中音声母d 、t 、n 、l 不同韵母ua 、uai 、uang 相拼。
4)声母n 、l 只同韵母ei 相拼,不同韵母uei 相拼。而声母d 、t 只同韵母ui 相拼,不同韵母ei 相拼。(dei 只有一个“得”字)。
5)舌尖前音声母z 、c 、s 不同韵母ua 、uai 、uang 相拼。
6)ong 属于合口呼,一定前拼辅音声母,不独立成音节。ueng 则只独立成音节,不同任何辅音声母相拼。
1.4.4
撮(cuō) 口呼音节(24个)
注:iong 按实际发音列入此表。
从撮口呼音节表可以看出: 1)撮口呼音节包含音节最少。
2)辅音声母同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只有j 、q 、x 、n 、l 。
3)声母n 、l 只同韵母ü、üe 相拼,不同韵母üan 、ün 、iong 相拼。 4)iong 属于撮口呼韵母。
普通话里有多少带调音节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音节表统计,包括37个轻声音节(含方言轻声音节)在内,共有1332个。其中只在方言中出现的或方言色彩很很浓的音节,某些语气词(特别是以辅音充当音节的),现代不常用的音节,共约70多个音节不
应该或不适合归入普通话的带调音节。普通话带调音节(不包括儿话音节)约1250多个。
汉语拼音音节
1.1 音节的结构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普通话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韵母内部又分韵头、韵腹、韵尾。其结构类型如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普通话音节结构有以下一些特点:
l .普通话音节的实际读音最少要由三个成分组成,声母、韵腹和声调;最多可以由五个成分组成,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
2.每一个音节都必须有声母、韵腹和声调,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韵腹一般是元音,声母可以是零声母,所以,元音和声调是普通话音节读音不可少的成分。
3.元音最多可以有三个,而且连续排列,分别充当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 4.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和末尾,没有辅音连续排列的情况。 5.韵头只能由i 、u 、ü充当。
6.元音韵尾由i 、o 、u 充当。辅音韵尾只能由n 、ng 充当。
7.各元音都能充当韵腹。如果韵母不止一个元音,一般总是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的元音充当韵腹(如a 、o 、e ),只有在韵母中没有其他元音成分时,i 、u 、ü才能充当韵腹。
1.2 声韵拼合规律
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有很强的规律性。各方言声韵调的配合也都有自己的规律性。掌握了普通话声韵调的配合规律,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帮助我们区别普通话音节和方言音节的读音,对学习普通话有很大帮助。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配合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四呼”的关系上,可以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把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列成表:
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注:“+”表示全部或局部声韵能相拼,空白表示不能相拼。
了解了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就可避免在拼读、拼写中出现差错,还可以帮助纠正方言口音。
1.3 音节的拼读
拼读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声调组合成有声音节的过程。初学者可用两拼法、三拼法和声介合拼法。
l .两拼法:把音节分为声母、韵母两部分进行拼读。如:n+uǎn →nu ǎn(暖) 。 2.三拼法:把音节分成声母、韵头、韵腹(有韵尾的要包括韵尾)三部分进行拼读,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介音(韵头) 的音节。如:n+u+ǎn →nu ǎn(暖) 。
3.声介答辫法:先把声母和介音i 、u 、ü拼合为一个整体,然后与后面的韵母相拼合。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介音(韵头) 的音节。例如:nu+an→nu ǎn(暖) 。
1.4 音节的分类
普通话常用音节有400个。1987年重排本《新华字典》音节索引列出418个音节,本书所列的音节表未收其中18个音节,包括某些语气词(特别是只以辅音充当音节的),方言色彩浓重、比较土俗的,或仅限于书面语又不常用的音节:
chua (歘)、den (扽)、dia (嗲)、nia (㖸)、nou (耨)、 eng (鞥)、shei (“谁”又音)、kei (剋)、lo (咯)、tei 忒
o (噢,哦)、ê(欸)、ei (诶)、hm (噷)、hng (哼)、yo (育,哟,唷)、 m (姆,呒,呣,唔)、n (嗯,咹,哏,㕶,)、ng (嗯,唔,㕶,
下面音节表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排列,分述如下:
)。
1.4.1
开口呼音节(179个)
注:
1、横行按不同韵母排列,竖行按不同的声母排列。采用汉语拼音注音,拼写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则表中“零”表示“零声母”。(下同)。
2、me (么)本是mo ,在轻音节时弱化为me 。不计数,加括号()列入表格备用。 3、shei 是“谁”口语又音,已常被shui 代替。不计数,加括号()列入表格备用。 4、o 、e 、ei 等音节只在语气词中出现,不列入。因此,未列出单韵母o 、e 。 5、zhei 是“这一”的连读音。
6、普通话教学和方言正音的过程中,bo 、po 、mo 、fo 应该读为合口呼buo 、puo 、muo 、fuo ,这是汉语语音演变的必然结果。因此o 音归于合口呼的uo 下。
从开口呼音节表可以看出:
1)开口呼音节所包含的音节数最多,几乎占400音节的一半。 2)声母j 、q 、x 不同开口呼韵母相拼。
3)舌尖元音(-i)属于开口呼音节,只同舌尖前音声母z 、c 、s 和舌尖后音声母zh 、ch 、sh 相拼。
4)er 独立自成音节,不和任何声母相拼。
5)舌尖中间声母d 、t 、n 、l 不拼韵母en (nen“嫩”视为例外,den“”除外)。
6)韵母eng 除代表一个极不常用的“鞥”外,不独立成音节。O 、e 一般出现在韵母uo 、ie 、ue 中。独立成音节只用于语气词中。
1.4.2
齐齿呼音节(83个)
从齐齿呼音节表可以看出:
1)齐齿呼韵母不同声母舌尖前音z 、c 、s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后音g 、k 、h 和齿唇音f 相拼。
2)韵母ia 、iang 不同声母双唇音b 、p 、m 和舌尖中音d 、t 相拼。 3)声母d 、t 不同韵母in 相拼。
1.4.3
合口呼音节(114个)
注:
1、bo 、po 、mo 、fo 按照实际发音列入此表,排列在uo 韵母下。 2、ong 按照实际发音列入此表,同ueng 排列在一行。
从合口呼音节表可以看出:
1)合口呼韵母不同舌面前音声母j 、q 、x 相拼。 2)双唇音声母只同韵母u 、uo(o)相拼。
3)舌尖中音声母d 、t 、n 、l 不同韵母ua 、uai 、uang 相拼。
4)声母n 、l 只同韵母ei 相拼,不同韵母uei 相拼。而声母d 、t 只同韵母ui 相拼,不同韵母ei 相拼。(dei 只有一个“得”字)。
5)舌尖前音声母z 、c 、s 不同韵母ua 、uai 、uang 相拼。
6)ong 属于合口呼,一定前拼辅音声母,不独立成音节。ueng 则只独立成音节,不同任何辅音声母相拼。
1.4.4
撮(cuō) 口呼音节(24个)
注:iong 按实际发音列入此表。
从撮口呼音节表可以看出: 1)撮口呼音节包含音节最少。
2)辅音声母同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只有j 、q 、x 、n 、l 。
3)声母n 、l 只同韵母ü、üe 相拼,不同韵母üan 、ün 、iong 相拼。 4)iong 属于撮口呼韵母。
普通话里有多少带调音节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音节表统计,包括37个轻声音节(含方言轻声音节)在内,共有1332个。其中只在方言中出现的或方言色彩很很浓的音节,某些语气词(特别是以辅音充当音节的),现代不常用的音节,共约70多个音节不
应该或不适合归入普通话的带调音节。普通话带调音节(不包括儿话音节)约125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