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王立萍

教学目标:

(一)概念: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了解常用液体温度计是用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学情分析:

温度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会描述一些物体温度的高低,但真要让他们去具体描述什么是温度,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却又不能准确表达。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温度、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

重点难点 :

重点: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特别是识读零下温度。 难点:把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演示实验)

通过出示两张不同图片,让学生谈谈看图后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冷”和“热”,引出课题。

教师适时讲述:物体的冷热程度该怎样准确地表示呢?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通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PPT演示)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第1课,《温度和温度计》。(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感悟发现(分组实验)

1.课前准备好四杯水——1号杯里装凉水,2号杯、3号杯装里装温水(让3号杯里的水温略高于2号杯),4号杯里装热水(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学生),1号杯与4号杯温差要尽量大。

2.比较四杯水的冷热。要求:A、孩子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放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放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做好实验记录。B、再让孩子先分别用左手食指、右手食指同时放入2号杯和3号杯水中,然后再分别同时放入1号杯和4号杯的水中,比较它们的冷热,做好记录。

3.比较实验结果,谈发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后发现: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的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孩子们意识到: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可靠的。)

4.质疑: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

(三)观察温度计

1.介绍几种常用的温度计,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全面了解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使用前需注意的事项,

(1)初次观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初看,出示问题:

a.温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b.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是多少?

c.温度计上每一小格代表?每一大格代表?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字母(认识温度单位)、数字、刻度、红色液体、玻璃管、玻璃泡等。

小结:普通的温度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水银、煤油和酒精等液体)、刻度。(老师边讲解边在实物展台上指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2)具体观察温度计

a.认识℃这个字母是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读作摄氏度,写作℃(边说边范写)知道学生观察手上的温度计上面的温度单位――℃。

b.认识刻度的作用

知道温度计的量程,看温度计模型说是这支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和最底温度。

c.了解0℃和100℃代表的意义,进行贴近生活的形象化感受。 d.知道1℃的概念,明白刻度是怎样划分的。

(四)认识热胀冷缩现象

1.先观察温度计上液注对准的刻度,然后请小组长用手轻轻的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其余同学观察:温度计发生了什么变化?(液柱受热上上升)

2.记住温度计液注对准的刻度,请小组长把温度计放在一号杯中,其他同学观察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变化?(液柱受冷下降)

(教师要提出实验要求,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让玻璃泡完全浸入到水中,但不要让温度计的任何部分触碰到烧杯。)

3.总结:这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温度计工作的原理。

(五)温度计的读写

1.教师先指导读写。

出示表示10℃的温度计图片。问:哪位同学能试着说一下老师这只温度

计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你会读写这个温度么?(PPT演示读作和写作)

出示0℃的温度计图片。问:这表示多少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学生读,教师板演)

出示-4℃的温度计图片。问:这表示多少摄氏度?要求学生到讲台前写出它的读作和写作。(教师加以指导,并讲解“零下”如何表示)

出示“摄氏温度读写小口诀”,学生齐读。

2.学生练习,课件出示。

(六)讲解温度计的正确读法。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

2.液面静止后,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屏住呼吸读数。

(七)总结

希望学了这课后,大家能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学会了还得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实践中检验。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王立萍

教学目标:

(一)概念: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了解常用液体温度计是用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学情分析:

温度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会描述一些物体温度的高低,但真要让他们去具体描述什么是温度,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却又不能准确表达。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温度、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

重点难点 :

重点: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特别是识读零下温度。 难点:把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演示实验)

通过出示两张不同图片,让学生谈谈看图后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冷”和“热”,引出课题。

教师适时讲述:物体的冷热程度该怎样准确地表示呢?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通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PPT演示)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第1课,《温度和温度计》。(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感悟发现(分组实验)

1.课前准备好四杯水——1号杯里装凉水,2号杯、3号杯装里装温水(让3号杯里的水温略高于2号杯),4号杯里装热水(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学生),1号杯与4号杯温差要尽量大。

2.比较四杯水的冷热。要求:A、孩子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放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放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做好实验记录。B、再让孩子先分别用左手食指、右手食指同时放入2号杯和3号杯水中,然后再分别同时放入1号杯和4号杯的水中,比较它们的冷热,做好记录。

3.比较实验结果,谈发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后发现: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的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孩子们意识到: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可靠的。)

4.质疑: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

(三)观察温度计

1.介绍几种常用的温度计,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全面了解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使用前需注意的事项,

(1)初次观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初看,出示问题:

a.温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b.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是多少?

c.温度计上每一小格代表?每一大格代表?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字母(认识温度单位)、数字、刻度、红色液体、玻璃管、玻璃泡等。

小结:普通的温度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水银、煤油和酒精等液体)、刻度。(老师边讲解边在实物展台上指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2)具体观察温度计

a.认识℃这个字母是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读作摄氏度,写作℃(边说边范写)知道学生观察手上的温度计上面的温度单位――℃。

b.认识刻度的作用

知道温度计的量程,看温度计模型说是这支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和最底温度。

c.了解0℃和100℃代表的意义,进行贴近生活的形象化感受。 d.知道1℃的概念,明白刻度是怎样划分的。

(四)认识热胀冷缩现象

1.先观察温度计上液注对准的刻度,然后请小组长用手轻轻的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其余同学观察:温度计发生了什么变化?(液柱受热上上升)

2.记住温度计液注对准的刻度,请小组长把温度计放在一号杯中,其他同学观察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变化?(液柱受冷下降)

(教师要提出实验要求,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让玻璃泡完全浸入到水中,但不要让温度计的任何部分触碰到烧杯。)

3.总结:这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温度计工作的原理。

(五)温度计的读写

1.教师先指导读写。

出示表示10℃的温度计图片。问:哪位同学能试着说一下老师这只温度

计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你会读写这个温度么?(PPT演示读作和写作)

出示0℃的温度计图片。问:这表示多少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学生读,教师板演)

出示-4℃的温度计图片。问:这表示多少摄氏度?要求学生到讲台前写出它的读作和写作。(教师加以指导,并讲解“零下”如何表示)

出示“摄氏温度读写小口诀”,学生齐读。

2.学生练习,课件出示。

(六)讲解温度计的正确读法。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

2.液面静止后,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屏住呼吸读数。

(七)总结

希望学了这课后,大家能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学会了还得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实践中检验。


相关文章

  •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邹至雨
  • 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 显著的变化,都可用来标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随着科学技术 ...查看


  • 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 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结构特点 贝克曼(Beckmann)温度计是一种用来精密测量体系始态和终态温度变化差值的水银温度计.其主要特点如下: 1.刻度精细刻线间隔为0.01℃,用放大镜可以估读至0.002℃,因此测量精密度较高 ...查看


  •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方法: 观察和研究作为测 ...查看


  • 温度计的原理
  • 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1.辐射温度计和光测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等等等 ...查看


  • 温度和温度计 1
  •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湖滨新区祥和小学 郭旭 一.教学内容.地位作用及联系 本节课是<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教材共有3页,由4个活动组成. 一是比较水的冷热,引出 ...查看


  • 浅谈蒸汽压力式温度计和气体压力式温度计的原理.使用与校正
  • 测量与设备 超限报警设置及处理.系统自诊断等.系统根据用户确定的周期对质量流量计的累计量.瞬时流量.密度.温度信号轮询采集,以仪表总量与上批次总量之差为实发量,量的确认以瞬时量的变化进行逻辑判断.采集的主画面显示流量计实时数据和状态信息.采 ...查看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第1节 温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理解温度的概念:2.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查看


  • 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说课和教案
  • <干湿球温度计>教学思路 冯小春 [教材分析] 本课程所用的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和上海市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仓库保管员(初级)>教程,也是仓库保管员(五级)培训教材 ...查看


  • 温度_导学案
  • 温度计 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温度的概念. 2.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