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毛概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学院:
班级:2013级1班
姓名:
实践单位:广安邓小平故里
实践时间:2014年11月29日 共1天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为了解小平同志的家乡,今年11月29日我校2013级本科生学生代表赴广安邓小平故里开展社会实践考察。
这天上午,当汽车刚到广安时,透过玻璃窗,发现他们街上人很少,后来知道是因为这是新城,加上这个地方人本来就不多所以就更显空旷了。看到广安的街道很整洁、美好,当考察一天下来,更是喜欢广安这个地方,她简单、淳朴,仿佛是一块净土,净化着我们的浮躁的心。广安可以说是跨越式的发展,可以说是托小平同志的福,中央大力发展这个城市,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城市就会给人很空的感觉。汽车驶穿过市区,不久,就来到了距离市区7公里的小平故里协兴镇。下车后,一眼看到的是小平故里的大门,小平故里的大门便是一座三重的门楼,上面大字写着“邓小平故里”写得颇有气势,其中门楼的三重,听导游说这个建筑意味着小平同志一生的三落三起。进入大门后,是铺着由本地取材的青石板。走进以后细看,这里真像一个公园,随处可见各部门各单位所资建的树林,园区的规划也别具匠心,这里修建了小平同志的雕像,导游介绍说,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2014年8月18日,邓小平雕塑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隆重揭幕。雕塑上小平着短袖衬衫、军便裤、圆口布鞋,邓小平面带微笑地坐在藤椅上,从2.5米高处俯视所有对他的纪念。看过雕塑后,来到了主游道,主游道两边是竹林——慈竹,它为川东常见的竹种,用途多,韧性强。随后又来到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据介绍说,2004年8月13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开馆。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陈列馆题写了馆名。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位于邓小平故居旁,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纪念邓小平为专题的博物馆。陈列馆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主题,全景式地展现了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陈列馆由上海现代集团邢同和大师担纲设计,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它以精练简朴的建筑语言,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融入川东民居的建筑风格,交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性变化的深刻内涵。陈列馆座西向东,一字排开,三个青瓦坡形屋面,三叠三起,一起比一起高,最后耸立起一座丰碑,蕴寓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和丰功伟绩。参观完陈列馆,又来到了缅怀馆,据导游介绍说,缅怀馆总建筑面积有4328平方米,展馆呈现着朴实的川东民居风格。整个缅怀馆分为一个序厅、三个展厅(包含北京故居场景复原厅)、一个缅怀影视厅,在这里,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到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家形象、和蔼长辈形象、平民情怀。考察完缅怀馆,又在导游
的带领下,来到了小平的故居——真正的故宅,据导游介绍说,邓家老院子占位并不大,833.4平方米,三合院,有大小房屋17间,穿抖木质结构,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只是当我们去时,正维修,没有一睹老屋的芳容。老屋前有一个池塘,邓小平年轻时,就从这里舀水洗笔,然后,屋前有一座五笔山,当地人说,屋前一座五笔山,不出文官出武官,我们的邓小平可以说既是文官又是武官。午饭过后,我们参观了广安的思源广场,邓小平说过,饮水要思源,我想广场的名字也是源于此吧。广场的布局很特别,从正面看是一个环形,好像一个宽阔的臂弯从后面怀抱,两侧是楼梯,中间最特别是用透明的玻璃做的地,思源广场表现的主题是“饮水思源”,设计中利用地形的坡度,在宝鼎广场的宝鼎托座下设置水体,构成思源的“源头”,并以此隐喻“饮水思源”主题,水景广场中的百组喷泉与中心水景的音乐喷泉景观,组成一道生动的画面,喻示着改革开放的蓬勃生机。
在这一天下来,带领我们的老师问我们有收获吗?答案是肯定的。对邓小平的这一生的了解颇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缅怀馆进门的塑像的故事,小平在76岁,登峨眉山时,在山腰里遇到一位大娘,小平同志关切的询问大娘的生活,后来经询问,大娘和自己同岁,所以,后来雕塑命名为老乡同根。邓小平他信仰、坚定,是朴实坦荡的政治家,是心系人民的领导,他曾关切地问人民“炉火够大吗?能炒腰花吗?”,人民拥护他,无论走在哪里,都受老百姓爱戴,都被关切的问候。他喜欢在北戴河游泳,也喜欢打桥牌,还因此得过很多奖杯。邓小平家庭和睦,幸福美好,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经常写着来送给家人。小平先生的生活也简朴,两荤一素一汤。
在这里,我们被祖国各族各地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景仰所深深感动。同时也为当地群众继承伟人遗志,努力建设好广安的决心与毅力所深深地折服。来到这里的,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天南海北,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向小平同志道一句:小平,您好!我们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我们西华师范大学生特有的方式,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4年毛概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学院:
班级:2013级1班
姓名:
实践单位:广安邓小平故里
实践时间:2014年11月29日 共1天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为了解小平同志的家乡,今年11月29日我校2013级本科生学生代表赴广安邓小平故里开展社会实践考察。
这天上午,当汽车刚到广安时,透过玻璃窗,发现他们街上人很少,后来知道是因为这是新城,加上这个地方人本来就不多所以就更显空旷了。看到广安的街道很整洁、美好,当考察一天下来,更是喜欢广安这个地方,她简单、淳朴,仿佛是一块净土,净化着我们的浮躁的心。广安可以说是跨越式的发展,可以说是托小平同志的福,中央大力发展这个城市,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城市就会给人很空的感觉。汽车驶穿过市区,不久,就来到了距离市区7公里的小平故里协兴镇。下车后,一眼看到的是小平故里的大门,小平故里的大门便是一座三重的门楼,上面大字写着“邓小平故里”写得颇有气势,其中门楼的三重,听导游说这个建筑意味着小平同志一生的三落三起。进入大门后,是铺着由本地取材的青石板。走进以后细看,这里真像一个公园,随处可见各部门各单位所资建的树林,园区的规划也别具匠心,这里修建了小平同志的雕像,导游介绍说,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2014年8月18日,邓小平雕塑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隆重揭幕。雕塑上小平着短袖衬衫、军便裤、圆口布鞋,邓小平面带微笑地坐在藤椅上,从2.5米高处俯视所有对他的纪念。看过雕塑后,来到了主游道,主游道两边是竹林——慈竹,它为川东常见的竹种,用途多,韧性强。随后又来到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据介绍说,2004年8月13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开馆。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陈列馆题写了馆名。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位于邓小平故居旁,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纪念邓小平为专题的博物馆。陈列馆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主题,全景式地展现了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陈列馆由上海现代集团邢同和大师担纲设计,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它以精练简朴的建筑语言,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融入川东民居的建筑风格,交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性变化的深刻内涵。陈列馆座西向东,一字排开,三个青瓦坡形屋面,三叠三起,一起比一起高,最后耸立起一座丰碑,蕴寓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和丰功伟绩。参观完陈列馆,又来到了缅怀馆,据导游介绍说,缅怀馆总建筑面积有4328平方米,展馆呈现着朴实的川东民居风格。整个缅怀馆分为一个序厅、三个展厅(包含北京故居场景复原厅)、一个缅怀影视厅,在这里,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到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家形象、和蔼长辈形象、平民情怀。考察完缅怀馆,又在导游
的带领下,来到了小平的故居——真正的故宅,据导游介绍说,邓家老院子占位并不大,833.4平方米,三合院,有大小房屋17间,穿抖木质结构,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只是当我们去时,正维修,没有一睹老屋的芳容。老屋前有一个池塘,邓小平年轻时,就从这里舀水洗笔,然后,屋前有一座五笔山,当地人说,屋前一座五笔山,不出文官出武官,我们的邓小平可以说既是文官又是武官。午饭过后,我们参观了广安的思源广场,邓小平说过,饮水要思源,我想广场的名字也是源于此吧。广场的布局很特别,从正面看是一个环形,好像一个宽阔的臂弯从后面怀抱,两侧是楼梯,中间最特别是用透明的玻璃做的地,思源广场表现的主题是“饮水思源”,设计中利用地形的坡度,在宝鼎广场的宝鼎托座下设置水体,构成思源的“源头”,并以此隐喻“饮水思源”主题,水景广场中的百组喷泉与中心水景的音乐喷泉景观,组成一道生动的画面,喻示着改革开放的蓬勃生机。
在这一天下来,带领我们的老师问我们有收获吗?答案是肯定的。对邓小平的这一生的了解颇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缅怀馆进门的塑像的故事,小平在76岁,登峨眉山时,在山腰里遇到一位大娘,小平同志关切的询问大娘的生活,后来经询问,大娘和自己同岁,所以,后来雕塑命名为老乡同根。邓小平他信仰、坚定,是朴实坦荡的政治家,是心系人民的领导,他曾关切地问人民“炉火够大吗?能炒腰花吗?”,人民拥护他,无论走在哪里,都受老百姓爱戴,都被关切的问候。他喜欢在北戴河游泳,也喜欢打桥牌,还因此得过很多奖杯。邓小平家庭和睦,幸福美好,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经常写着来送给家人。小平先生的生活也简朴,两荤一素一汤。
在这里,我们被祖国各族各地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景仰所深深感动。同时也为当地群众继承伟人遗志,努力建设好广安的决心与毅力所深深地折服。来到这里的,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天南海北,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向小平同志道一句:小平,您好!我们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我们西华师范大学生特有的方式,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