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营养元素功能列表 铁 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 参与血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促进生长;铁还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人的颜面泛出红润之美,离不开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发生小细胞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和新陈代谢紊乱;如果铁质不足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使人的脸色萎黄,皮肤也会失去了美的光泽。
1 动物体铁元素的来源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 许多食物都富含铁 以动物血、肝、肾含铁较高 其次为瘦肉、 蛋黄、鱼、虾等以及植物中的豆类。此外 一些水果、蔬菜如杏、桃、李、樱桃、葡萄干、红枣、 核桃、菠菜、芹菜、油菜也富含铁。动物性食物中的铁较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易吸收和利用 虽然 有些蔬菜富含铁 但其鞣酸含量也高 阻碍铁的吸收 如菠菜、扁豆、苋菜、空心菜等 其吸收 率不足2%。补铁的同时还要注意维生素C 可促进铁的吸收 而茶、咖啡、奶类等影响铁的吸收 不宜与富含铁的食物或药物同食[1]。
2 铁的生物结构与功能
2.1铁的生物结构
2.1.1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
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主要为亚铁血红蛋白、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后两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 肝脏、网织内皮细胞和骨髓中。血清铁蛋白 Ferritin 是人体内分子量较大的蛋白 它与体内铁 的转运、贮存以及铁代谢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铁在人体内的主要贮存形式。肝脏是储存铁的 主要部位 以肝实质细胞中含量最多。体内铁过载和许多疾病关系密切 而肝脏作为储存铁最多 的部位 而成为铁过多所致损的主要靶器官。
2.1.2 铁的主要贮存形式
铁蛋白是体内最重要的铁源 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中。铁蛋白不仅是铁的主要贮存形式 还是血浆正常成分之一。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血清铁平行 血清铁蛋白水平反映了铁的贮存情况。
摄入铁量增加 铁蛋白亦增加。可见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可以作为肝铁过载的重要指
标 而肝铁。
过载可引起两种严重的病理后果 肝纤维化和肝细胞肿瘤 而肝纤维化可发展为肝硬化
[4]
。
2.2主要功能
铁的主要功能为参与合成血红蛋白 少数用来合成肌红蛋白。此外 铁还参与线粒体的电子
传递、儿茶酚胺代谢及DNA 合成 许多酶的合成也需要铁。进入血浆的铁被运铁蛋白带到骨髓及
其他组织中 过多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中 在
铁代谢平衡的情况下 储存铁很少动用。血清铁蛋白是反映储存铁含量很敏感的指标 正常情况
下血清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储存铁量有密切关系。
3 缺乏对机体的影响
3.1 贫血
严重时可增加儿童和母亲死亡率 使机体工作能力明显下降。
3.2 行为和智力方面
铁缺乏可引起心理活动和智力发育的损害及行为改变。铁缺乏 尚未出现贫血时的缺乏 还可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 而且在以后补充铁后也难以恢复。动物试验表明 短时期缺乏可使幼小动物脑中铁含量下降。以后补充铁可纠正身体内铁储存 但对脑中铁没有作用。长期铁缺乏会明
显影响身体耐力。Finch 等进行动物实验表明 铁缺乏对动物跑的能力的损害与血红蛋白的水平
无关 而是因为铁缺乏肌肉中氧化代谢受损所至。
3.3 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方面 人及动物实验皆记实缺铁的一项特点是抗感染能力降低。
1 体温调节方面 缺铁性贫血的另一特点是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的能力受损。 本研究发现实验犬腹腔注射高铁血红素2天后 SOD 已有明显升高 制作体温过低症模型将
两组动物肛温降至30℃时 高铁血红素组SOD 、TB 高于对照组 GOT 、LDH 、CK 、CKMB 、IL-6、TNF-α低于对照组 表明高铁血红素诱导后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同时低温导致
的肝脏、心脏损伤较对照组减轻 提示高铁血红素作为诱导剂对低温损伤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6]。
2 铅中毒方面 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缺铁会增加铅的吸收。
3 有的妊娠后果 汗多浒病学研究表明妊娠早期贫血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胎儿死亡有关。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许多酶的重要成分 在组织呼吸和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孕妇体内缺铁会造成低血红蛋白性贫血 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5]。 孕妇因妊娠期血液稀释 胎儿生长发育至孕妇对铁的需要量增加 故孕妇易患缺铁性贫血。 3.4 铁缺乏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 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减弱。
2 降低免疫细胞从静止---临战的反应速度。
3 使抗氧化生化酶活性降低。
4 抗体的生产停止或以很慢的速度进行。
5 缺铁性贫血 细胞供氧不足。其结果是整天无精打采 疲劳而倦怠 比较容易被感染。
4 铁缺乏症症状包括皮肤苍白 舌部发痛 疲劳或无力 食欲不掁以及恶心。+ 4 展望
通过以上综述可知 今后铁元素的生理功能研究大概会在以下几方面发展
1 通过控制动物体对铁元素的摄入量改造动物体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
2 通过研究铁元素对机体某些反应的催化效应控制某些生化反应 从而控制动物体的生长发
育。
3 研究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铁元素转化成铁蛋白等含铁有机物的效率的
影响因素。
4 找到更便捷有效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
各种营养元素功能列表 铁 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 参与血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促进生长;铁还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人的颜面泛出红润之美,离不开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发生小细胞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和新陈代谢紊乱;如果铁质不足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使人的脸色萎黄,皮肤也会失去了美的光泽。
1 动物体铁元素的来源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 许多食物都富含铁 以动物血、肝、肾含铁较高 其次为瘦肉、 蛋黄、鱼、虾等以及植物中的豆类。此外 一些水果、蔬菜如杏、桃、李、樱桃、葡萄干、红枣、 核桃、菠菜、芹菜、油菜也富含铁。动物性食物中的铁较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易吸收和利用 虽然 有些蔬菜富含铁 但其鞣酸含量也高 阻碍铁的吸收 如菠菜、扁豆、苋菜、空心菜等 其吸收 率不足2%。补铁的同时还要注意维生素C 可促进铁的吸收 而茶、咖啡、奶类等影响铁的吸收 不宜与富含铁的食物或药物同食[1]。
2 铁的生物结构与功能
2.1铁的生物结构
2.1.1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
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主要为亚铁血红蛋白、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后两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 肝脏、网织内皮细胞和骨髓中。血清铁蛋白 Ferritin 是人体内分子量较大的蛋白 它与体内铁 的转运、贮存以及铁代谢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铁在人体内的主要贮存形式。肝脏是储存铁的 主要部位 以肝实质细胞中含量最多。体内铁过载和许多疾病关系密切 而肝脏作为储存铁最多 的部位 而成为铁过多所致损的主要靶器官。
2.1.2 铁的主要贮存形式
铁蛋白是体内最重要的铁源 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中。铁蛋白不仅是铁的主要贮存形式 还是血浆正常成分之一。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血清铁平行 血清铁蛋白水平反映了铁的贮存情况。
摄入铁量增加 铁蛋白亦增加。可见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可以作为肝铁过载的重要指
标 而肝铁。
过载可引起两种严重的病理后果 肝纤维化和肝细胞肿瘤 而肝纤维化可发展为肝硬化
[4]
。
2.2主要功能
铁的主要功能为参与合成血红蛋白 少数用来合成肌红蛋白。此外 铁还参与线粒体的电子
传递、儿茶酚胺代谢及DNA 合成 许多酶的合成也需要铁。进入血浆的铁被运铁蛋白带到骨髓及
其他组织中 过多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中 在
铁代谢平衡的情况下 储存铁很少动用。血清铁蛋白是反映储存铁含量很敏感的指标 正常情况
下血清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储存铁量有密切关系。
3 缺乏对机体的影响
3.1 贫血
严重时可增加儿童和母亲死亡率 使机体工作能力明显下降。
3.2 行为和智力方面
铁缺乏可引起心理活动和智力发育的损害及行为改变。铁缺乏 尚未出现贫血时的缺乏 还可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 而且在以后补充铁后也难以恢复。动物试验表明 短时期缺乏可使幼小动物脑中铁含量下降。以后补充铁可纠正身体内铁储存 但对脑中铁没有作用。长期铁缺乏会明
显影响身体耐力。Finch 等进行动物实验表明 铁缺乏对动物跑的能力的损害与血红蛋白的水平
无关 而是因为铁缺乏肌肉中氧化代谢受损所至。
3.3 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方面 人及动物实验皆记实缺铁的一项特点是抗感染能力降低。
1 体温调节方面 缺铁性贫血的另一特点是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的能力受损。 本研究发现实验犬腹腔注射高铁血红素2天后 SOD 已有明显升高 制作体温过低症模型将
两组动物肛温降至30℃时 高铁血红素组SOD 、TB 高于对照组 GOT 、LDH 、CK 、CKMB 、IL-6、TNF-α低于对照组 表明高铁血红素诱导后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同时低温导致
的肝脏、心脏损伤较对照组减轻 提示高铁血红素作为诱导剂对低温损伤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6]。
2 铅中毒方面 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缺铁会增加铅的吸收。
3 有的妊娠后果 汗多浒病学研究表明妊娠早期贫血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胎儿死亡有关。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许多酶的重要成分 在组织呼吸和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孕妇体内缺铁会造成低血红蛋白性贫血 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5]。 孕妇因妊娠期血液稀释 胎儿生长发育至孕妇对铁的需要量增加 故孕妇易患缺铁性贫血。 3.4 铁缺乏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 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减弱。
2 降低免疫细胞从静止---临战的反应速度。
3 使抗氧化生化酶活性降低。
4 抗体的生产停止或以很慢的速度进行。
5 缺铁性贫血 细胞供氧不足。其结果是整天无精打采 疲劳而倦怠 比较容易被感染。
4 铁缺乏症症状包括皮肤苍白 舌部发痛 疲劳或无力 食欲不掁以及恶心。+ 4 展望
通过以上综述可知 今后铁元素的生理功能研究大概会在以下几方面发展
1 通过控制动物体对铁元素的摄入量改造动物体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
2 通过研究铁元素对机体某些反应的催化效应控制某些生化反应 从而控制动物体的生长发
育。
3 研究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铁元素转化成铁蛋白等含铁有机物的效率的
影响因素。
4 找到更便捷有效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