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组培育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所述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环境消毒(2)外植体准备,(3)培养基准备(4)播种(5)培养室培养(6)大棚练苗(7)林下练苗(8)移植大田(9)收获。本发明白芨育苗种植简单方便,能克服自然环境对白芨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萌芽生长,带长到一定长度后移出到大棚内生长,适应后在移入土壤进行自然生长,不仅成本低廉,且大大提高了白芨的生活率。

【专利说明】白芨组培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物植物育苗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白芨在无菌环境下 组培育苗及出瓶后的练苗的繁殖小苗方法。

[0002] 背景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假鳞茎块根状,白色,肥厚,有指状分歧有花朵,花大而美丽,紫红 色。主要应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其球茎 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 烫伤、疔疮等。花美丽,栽培供观赏,白芨是一种濒危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白芨日趋枯竭,而 且种子萌发的条件苛刻,幼苗期较长,对环境敏感,因此在自然环境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 长,随着白芨野生资源的枯竭,白芨药材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已突破400元/kg大关,在如 此高价刺激下,最后的残存野生白芨资源预计将在不长时间内耗尽,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人 开始寻求白芨人工栽培,但由于种苗极为匮乏,很难规模发展,甚至不能启步。必须解决白 芨种苗繁育技术问题,才能打破白芨种苗瓶颈限制。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白芨苗培育的方法,打破了白芨育苗繁 殖的技术瓶颈。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所述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台放 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 外植体准备:选用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在每年的10?11月蒴 果由淡黄到褐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取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 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 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果壳备用; (3) 培养基准备,用1/2MS培养基配方加入30 g/Ι白糖,80ml/l 土豆汁另加入0. 5mg/ 1NAA激素,6g/l琼脂,装入培养瓶,120度高温蒸汽灭菌20分钟后冷却备用 (4) 播种,做好器具及双手消毒后,取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瓶,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 菌操作要求打开瓶盖,用镊子夹取适量上述准备好的种子,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 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

[0005] (5)培养室培养:对温室内消毒后,培养室米用突光灯进行光照,控制温度在 20_25°C,湿度60%以上,一个月即萌发,两个月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基瓶营养耗尽,2个月 后需更换培养基瓶进行分瓶,更换培养基瓶后继续3-4个月即出瓶可炼苗; (6)大棚炼苗:将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80(Γ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清洗2-3次,将 根部的培养基洗掉,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将种好白芨苗的苗盘放入练苗大棚内培育 2-3个月,采用潮汐式灌溉;并定期喷施叶面肥。

[0006] (7)出棚林下练苗:大棚内培育2-3个月后移出大棚搬出到树林内培育两个月; (8) 移植:经林下培育两个月后将其移植入土自然生长; (9) 收获:3_5年后即可收获。

[0007] 在步骤(6)中的培养土分为底层培养土和上层培养土,底层植料的制取:挖取松 树林里的腐殖土,然后添加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使得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混合怄制 一个月形成发酵肥即为底层培养土,培养盘装好厚度3公分底层培养土后将椰壳粉铺在底 层培养土上面厚3公分制成培养苗盘。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白芨组培小秒出瓶生长的营养土分为上下两层,改变原有 的培养土的成分,下层采用直接在松树林挖取的腐殖土,添加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的混 合怄制的发酵肥培养土,成本低,一年四季均可取材,且底层透气性好,有利于白芨根部生 长,而上层培养土则米用的是椰壳粉,椰壳粉中的化学成分椰子壳含灰分0. 61%,木质素 36. 51%,纤维素53. 06%,戊聚糖29. 27%,纤维素含戊聚糖20. 54%,灰分中主成分为氢氧化 钾,质地均匀细腻,能和刚出瓶的小苗幼嫩根部很好偶合,适合小苗根系的生长,前期白芨 苗的培育在温室无菌培养瓶内进行,长出苗后再移植到苗盘中,在大棚中,和树林下进行生 长,环境变化的梯度均匀,小苗能很好适应,可提高白芨练苗的出苗率,并且移植后的幼苗 可以在田地里健康的生长。

[0009] 本发明的种植简单方便,能克服自然环境对白芨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无菌环境下 进行萌芽生长,无菌环境下萌芽生长,克服环境的影响,提高幼苗出苗成活率,带小苗长到 一定长度后移出种植到苗盘在大棚内生长,适应后在移入树林进行自然生长,最后得到的 白蓝苗品质优良健壮,大大提1? 了白蓝的大田生广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 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1] 如实施例所示,本发明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环境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 台放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 外植体准备,白芨新鲜蒴果中有大量的种子,并且新鲜蒴果的消毒较方便,污染率 低,另一方面用种子作为外植体操作容易,并且组培过程中萌发率高,培养的幼苗生长迅 速,因此,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应用广泛,大部分白芨的组培都选用种子 作为外植体,适宜作为组织培养外植体的白芨种子,在每年的10?11月蒴果由淡黄到褐 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此时的种子成熟好,萌发率高,白芨新鲜蒴果的消毒比较简单,取 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 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 果壳备用; (3) 培养基准备,用1/2MS培养基配方加入30 g/Ι白糖,80ml/l 土豆汁另加入0. 5mg/ 1NAA激素,6g/l琼脂,装入培养瓶,120度高温蒸汽灭菌20分钟后冷却备用; (4) 播种,做好器具及双手消毒后,取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瓶,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 菌操作要求打开瓶盖,用镊子夹取适量上述准备好的种子,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 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 (5) 培养室培养:对温室内消毒后,培养室采用荧光灯进行光照,控制温度在20-25°C, 湿度60%以上,一个月即萌发,两个月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基瓶营养耗尽,2个月后需更换 培养基瓶进行分瓶,更换培养基瓶后继续3-4个月即出瓶可炼苗; (6) 大棚炼苗:将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80(Γ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清洗2-3次,将 根部的培养基洗掉,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将种好白芨苗的苗盘放入练苗大棚内培育 2-3个月,采用潮汐式灌溉;并定期喷施叶面肥。

[0012] (7)林下练苗:大棚内培育2-3个月后移出大棚搬出到树林内培育两个月; (8) 移植:经林下培育两个月后将其移植入土地自然生长; (9) 收获:3-5年后即可收获。

[0013]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环境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 台放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 外植体准备,白芨新鲜蒴果中有大量的种子,并且新鲜蒴果的消毒较方便,污染率 低,另一方面用种子作为外植体操作容易,并且组培过程中萌发率高,培养的幼苗生长迅 速,因此,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应用广泛,大部分白芨的组培都选用种子 作为外植体,适宜作为组织培养外植体的白芨种子,在每年的10?11月蒴果由淡黄到褐 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此时的种子成熟好,萌发率高,白芨新鲜蒴果的消毒比较简单,取 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 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 果壳备用。

[0014] (3)培养基准备,用1/2MS培养基配方加入30 g/Ι白糖,80ml/l 土豆汁另加入 0. 5mg/lNAA激素,6g/l琼脂,装入培养瓶,120度高温蒸汽灭菌20分钟后冷却备用 (4)播种,做好器具及双手消毒后,取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瓶,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 菌操作要求打开瓶盖,用镊子夹取适量上述准备好的种子,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 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

[0015] (5)培养室培养:对温室内消毒后,培养室米用突光灯进行光照,控制温度在 20_25°C,湿度60%以上,一个月即萌发,两个月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基瓶营养耗尽,2个月 后需更换培养基瓶进行分瓶,更换培养基瓶后继续3-4个月即出瓶可炼苗; (6)大棚炼苗:将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80(Γ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清洗2-3次,将 根部的培养基洗掉,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将种好白芨苗的苗盘放入练苗大棚内培育 2-3个月,采用潮汐式灌溉;并定期喷施叶面肥。

[0016] (7)林下练苗:大棚内培育2-3个月后移出大棚搬出到树林内培育两个月; (8) 移植:经林下培育两个月后将其移植入土地自然生长; (9) 收获:3-5年后即可收获。

[0017] 本发明的种植简单方便,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萌芽生长,能克服自然环境对白芨种 子萌发的影响,,带长到一定长度后移出到大棚内生长,适应后在移入土壤进行自然生长, 不仅成本低廉,且大大提高了白芨的成活率。

【权利要求】

1. 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环境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 台放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 外植体准备:选用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在每年的10?11月蒴 果由淡黄到褐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取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 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 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果壳备用; (3) 培养基准备,用1/2MS培养基配方加入30 g/Ι白糖,80ml/l 土豆汁另加入0. 5mg/ 1NAA激素,6g/l琼脂,装入培养瓶,120度高温蒸汽灭菌20分钟后冷却备用; (4) 播种:做好器具及双手消毒后,取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瓶,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 菌操作要求打开培养瓶的瓶盖,用镊子夹取适量上述准备好的种子,将镊子伸进瓶口,用 镊子尖后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拿出超净工作台备 用; (5) 培养室培养:对温室内消毒后,培养室采用荧光灯进行光照,控制温度在20-25°C, 湿度60%以上,一个月即萌发,两个月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基瓶营养耗尽,2个月后需更换 培养基瓶进行分瓶,更换培养基瓶后继续3-4个月即出瓶可炼苗; (6) 大棚炼苗培:将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80(Γ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清洗2-3次,将 根部的培养基洗掉,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将种好白芨苗的苗盘放入练苗大棚内培育 2-3个月,采用潮汐式灌溉;并定期喷施叶面肥; (7) 林下练苗:大棚内培育2-3个月后移出大棚搬出到树林内培育两个月; (8 )移植:经林下培育两个月后将其移植入土地自然生长; (9)收获:3-5年后即可收获。

2. 根据权利要求书所述白芨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的培养土分为 底层培养土和上层培养土,底层植料的制取:挖取松树林里的腐殖土,然后添加农家肥及磷 酸钾和磷肥,使得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混合怄制一个月形成发酵肥即为底层培养土,培 养盘装好厚度3公分底层培养土后将椰壳粉铺在底层培养土上面厚3公分制成培养苗盘。

【文档编号】A01H4/00GK104145816SQ[1**********]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胡思宏 申请人:郎溪县紫兰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所述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环境消毒(2)外植体准备,(3)培养基准备(4)播种(5)培养室培养(6)大棚练苗(7)林下练苗(8)移植大田(9)收获。本发明白芨育苗种植简单方便,能克服自然环境对白芨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萌芽生长,带长到一定长度后移出到大棚内生长,适应后在移入土壤进行自然生长,不仅成本低廉,且大大提高了白芨的生活率。

【专利说明】白芨组培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物植物育苗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白芨在无菌环境下 组培育苗及出瓶后的练苗的繁殖小苗方法。

[0002] 背景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假鳞茎块根状,白色,肥厚,有指状分歧有花朵,花大而美丽,紫红 色。主要应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其球茎 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 烫伤、疔疮等。花美丽,栽培供观赏,白芨是一种濒危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白芨日趋枯竭,而 且种子萌发的条件苛刻,幼苗期较长,对环境敏感,因此在自然环境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 长,随着白芨野生资源的枯竭,白芨药材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已突破400元/kg大关,在如 此高价刺激下,最后的残存野生白芨资源预计将在不长时间内耗尽,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人 开始寻求白芨人工栽培,但由于种苗极为匮乏,很难规模发展,甚至不能启步。必须解决白 芨种苗繁育技术问题,才能打破白芨种苗瓶颈限制。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白芨苗培育的方法,打破了白芨育苗繁 殖的技术瓶颈。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所述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台放 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 外植体准备:选用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在每年的10?11月蒴 果由淡黄到褐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取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 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 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果壳备用; (3) 培养基准备,用1/2MS培养基配方加入30 g/Ι白糖,80ml/l 土豆汁另加入0. 5mg/ 1NAA激素,6g/l琼脂,装入培养瓶,120度高温蒸汽灭菌20分钟后冷却备用 (4) 播种,做好器具及双手消毒后,取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瓶,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 菌操作要求打开瓶盖,用镊子夹取适量上述准备好的种子,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 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

[0005] (5)培养室培养:对温室内消毒后,培养室米用突光灯进行光照,控制温度在 20_25°C,湿度60%以上,一个月即萌发,两个月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基瓶营养耗尽,2个月 后需更换培养基瓶进行分瓶,更换培养基瓶后继续3-4个月即出瓶可炼苗; (6)大棚炼苗:将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80(Γ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清洗2-3次,将 根部的培养基洗掉,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将种好白芨苗的苗盘放入练苗大棚内培育 2-3个月,采用潮汐式灌溉;并定期喷施叶面肥。

[0006] (7)出棚林下练苗:大棚内培育2-3个月后移出大棚搬出到树林内培育两个月; (8) 移植:经林下培育两个月后将其移植入土自然生长; (9) 收获:3_5年后即可收获。

[0007] 在步骤(6)中的培养土分为底层培养土和上层培养土,底层植料的制取:挖取松 树林里的腐殖土,然后添加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使得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混合怄制 一个月形成发酵肥即为底层培养土,培养盘装好厚度3公分底层培养土后将椰壳粉铺在底 层培养土上面厚3公分制成培养苗盘。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白芨组培小秒出瓶生长的营养土分为上下两层,改变原有 的培养土的成分,下层采用直接在松树林挖取的腐殖土,添加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的混 合怄制的发酵肥培养土,成本低,一年四季均可取材,且底层透气性好,有利于白芨根部生 长,而上层培养土则米用的是椰壳粉,椰壳粉中的化学成分椰子壳含灰分0. 61%,木质素 36. 51%,纤维素53. 06%,戊聚糖29. 27%,纤维素含戊聚糖20. 54%,灰分中主成分为氢氧化 钾,质地均匀细腻,能和刚出瓶的小苗幼嫩根部很好偶合,适合小苗根系的生长,前期白芨 苗的培育在温室无菌培养瓶内进行,长出苗后再移植到苗盘中,在大棚中,和树林下进行生 长,环境变化的梯度均匀,小苗能很好适应,可提高白芨练苗的出苗率,并且移植后的幼苗 可以在田地里健康的生长。

[0009] 本发明的种植简单方便,能克服自然环境对白芨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无菌环境下 进行萌芽生长,无菌环境下萌芽生长,克服环境的影响,提高幼苗出苗成活率,带小苗长到 一定长度后移出种植到苗盘在大棚内生长,适应后在移入树林进行自然生长,最后得到的 白蓝苗品质优良健壮,大大提1? 了白蓝的大田生广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 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1] 如实施例所示,本发明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环境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 台放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 外植体准备,白芨新鲜蒴果中有大量的种子,并且新鲜蒴果的消毒较方便,污染率 低,另一方面用种子作为外植体操作容易,并且组培过程中萌发率高,培养的幼苗生长迅 速,因此,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应用广泛,大部分白芨的组培都选用种子 作为外植体,适宜作为组织培养外植体的白芨种子,在每年的10?11月蒴果由淡黄到褐 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此时的种子成熟好,萌发率高,白芨新鲜蒴果的消毒比较简单,取 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 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 果壳备用; (3) 培养基准备,用1/2MS培养基配方加入30 g/Ι白糖,80ml/l 土豆汁另加入0. 5mg/ 1NAA激素,6g/l琼脂,装入培养瓶,120度高温蒸汽灭菌20分钟后冷却备用; (4) 播种,做好器具及双手消毒后,取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瓶,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 菌操作要求打开瓶盖,用镊子夹取适量上述准备好的种子,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 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 (5) 培养室培养:对温室内消毒后,培养室采用荧光灯进行光照,控制温度在20-25°C, 湿度60%以上,一个月即萌发,两个月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基瓶营养耗尽,2个月后需更换 培养基瓶进行分瓶,更换培养基瓶后继续3-4个月即出瓶可炼苗; (6) 大棚炼苗:将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80(Γ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清洗2-3次,将 根部的培养基洗掉,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将种好白芨苗的苗盘放入练苗大棚内培育 2-3个月,采用潮汐式灌溉;并定期喷施叶面肥。

[0012] (7)林下练苗:大棚内培育2-3个月后移出大棚搬出到树林内培育两个月; (8) 移植:经林下培育两个月后将其移植入土地自然生长; (9) 收获:3-5年后即可收获。

[0013]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环境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 台放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 外植体准备,白芨新鲜蒴果中有大量的种子,并且新鲜蒴果的消毒较方便,污染率 低,另一方面用种子作为外植体操作容易,并且组培过程中萌发率高,培养的幼苗生长迅 速,因此,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应用广泛,大部分白芨的组培都选用种子 作为外植体,适宜作为组织培养外植体的白芨种子,在每年的10?11月蒴果由淡黄到褐 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此时的种子成熟好,萌发率高,白芨新鲜蒴果的消毒比较简单,取 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 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 果壳备用。

[0014] (3)培养基准备,用1/2MS培养基配方加入30 g/Ι白糖,80ml/l 土豆汁另加入 0. 5mg/lNAA激素,6g/l琼脂,装入培养瓶,120度高温蒸汽灭菌20分钟后冷却备用 (4)播种,做好器具及双手消毒后,取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瓶,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 菌操作要求打开瓶盖,用镊子夹取适量上述准备好的种子,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 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

[0015] (5)培养室培养:对温室内消毒后,培养室米用突光灯进行光照,控制温度在 20_25°C,湿度60%以上,一个月即萌发,两个月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基瓶营养耗尽,2个月 后需更换培养基瓶进行分瓶,更换培养基瓶后继续3-4个月即出瓶可炼苗; (6)大棚炼苗:将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80(Γ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清洗2-3次,将 根部的培养基洗掉,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将种好白芨苗的苗盘放入练苗大棚内培育 2-3个月,采用潮汐式灌溉;并定期喷施叶面肥。

[0016] (7)林下练苗:大棚内培育2-3个月后移出大棚搬出到树林内培育两个月; (8) 移植:经林下培育两个月后将其移植入土地自然生长; (9) 收获:3-5年后即可收获。

[0017] 本发明的种植简单方便,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萌芽生长,能克服自然环境对白芨种 子萌发的影响,,带长到一定长度后移出到大棚内生长,适应后在移入土壤进行自然生长, 不仅成本低廉,且大大提高了白芨的成活率。

【权利要求】

1. 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环境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 台放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 外植体准备:选用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在每年的10?11月蒴 果由淡黄到褐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取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 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 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果壳备用; (3) 培养基准备,用1/2MS培养基配方加入30 g/Ι白糖,80ml/l 土豆汁另加入0. 5mg/ 1NAA激素,6g/l琼脂,装入培养瓶,120度高温蒸汽灭菌20分钟后冷却备用; (4) 播种:做好器具及双手消毒后,取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瓶,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 菌操作要求打开培养瓶的瓶盖,用镊子夹取适量上述准备好的种子,将镊子伸进瓶口,用 镊子尖后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拿出超净工作台备 用; (5) 培养室培养:对温室内消毒后,培养室采用荧光灯进行光照,控制温度在20-25°C, 湿度60%以上,一个月即萌发,两个月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基瓶营养耗尽,2个月后需更换 培养基瓶进行分瓶,更换培养基瓶后继续3-4个月即出瓶可炼苗; (6) 大棚炼苗培:将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80(Γ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清洗2-3次,将 根部的培养基洗掉,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将种好白芨苗的苗盘放入练苗大棚内培育 2-3个月,采用潮汐式灌溉;并定期喷施叶面肥; (7) 林下练苗:大棚内培育2-3个月后移出大棚搬出到树林内培育两个月; (8 )移植:经林下培育两个月后将其移植入土地自然生长; (9)收获:3-5年后即可收获。

2. 根据权利要求书所述白芨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的培养土分为 底层培养土和上层培养土,底层植料的制取:挖取松树林里的腐殖土,然后添加农家肥及磷 酸钾和磷肥,使得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混合怄制一个月形成发酵肥即为底层培养土,培 养盘装好厚度3公分底层培养土后将椰壳粉铺在底层培养土上面厚3公分制成培养苗盘。

【文档编号】A01H4/00GK104145816SQ[1**********]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胡思宏 申请人:郎溪县紫兰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相关文章

  • 研发费用专项审计
  • 贵州致顺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贵致审字(2014)第110号 关于**********************有限公司 研究开发费用的专项审计报告 ***************有限公司: 我们接受委托,对***************** ...查看


  • 贵州省中药材企业汇总
  • 贵州省中药材企业汇总 瓮安县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种植绞股蓝.天麻 绿贵中药材种值专业合作社 地区: 贵州省大方县文阁乡,海坝村说地 合作社主要种植天麻,苦金盆,半夏. 主要经营 天麻,苦金盆,半夏等.. 盘县民主镇红星中药材种植合 ...查看


  • 发明专利第三次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答复实例)
  • 意见陈述书 尊敬的审查员: 首先感谢您对本发明专利细致的审查,申请人仔细地研读了通知书,针对审查意见所指出的问题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并陈述意见如下: 一.关于创造性 通知书引用的对比文件中,对比文件3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相同,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相近 ...查看


  • 魔芋组培育苗技术
  • 魔芋组培育苗技术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约有170个种,我国有21个,其中至少有13个种为我国特有.因其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葡甘聚糖而在食品.医药.化工和农业中被广泛运用.近年来由于魔芋的大量推广种植,用种量的增加使得传统的 ...查看


  • 枸杞组培快繁技术
  • 枸杞为茄科植物,是茄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全世界约有80种,我国有7种3变种,枸杞营养成分丰富,鲜果中可溶性固形无质量分数为15%~20%,总糖8%~12%,有机酸0.45%~0.55%,粗脂肪1.87%,粗蛋白3.13%,粗纤维1.62%,氨 ...查看


  • [园林苗圃]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 <园林苗圃>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园林苗圃>是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内容广泛,涉及园林苗圃的建立.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播种育苗.营养繁殖育苗.设施 ...查看


  •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LI] 摘要:20世纪后半叶,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十分迅速,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良无性系,并可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物质:细胞融合可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障碍,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性的 ...查看


  • 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研究进展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研究进展 系 部: 生物技术工程系 专 业: 园林技术专业 学 号: [1**********]5 学生姓名: 刘兴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目 录 1. ...查看


  • 果树快繁可免除嫁接的繁琐及缩短时间
  • 果树快繁可免除嫁接的繁琐及缩短时间 果树快繁可免除嫁接的繁琐及缩短时间 2006-11-7 一株桃苗的传统培育,从播种到嫁接成苗大约需要1周年,在寒冷的北方气候条件时,因热资源少,甚至需要两年,不仅周期长,而且操作极为繁琐.如果遇到天气不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