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每个学生班主任工作案例杨丽辉

《关爱每个学生》

——班主任工作案例

杨丽辉

青龙县祖山总校山神庙小学

手机:[1**********]

我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做好班主任,没有爱心不行。爱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斯霞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做好班主任,要舍得花时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只要舍得花时间,没有干不好的事,没有管不好的学生。

一、 让关爱走进每一个学生心中

俗话说“良言一去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做好每一位队员的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使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班中有一个叫樊玉莹同学,她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文静、沉默,学习上也是中等。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通过家访,我知道她是处于一个单亲家庭,她随母亲生活,母亲出外打工,和年迈的姥姥一起生活,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这个孩子在家里很能干,很懂事,但内心深处却有一些自卑,在学校里我基本没见过她说话。我默默关注着她。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见班里的地面上有同学弄洒在地上的水,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洒得水。这时,樊玉莹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的拿起拖布,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樊玉莹同学,并尽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樊玉莹性格中闪光的地方,例如值日时总是来得很早,认真做值日,而且并不计较干多干少,谁来的早点晚点,还经常热心帮助别人,通过观察到这些,我每次都及时给予表扬,使她的质朴的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

完成得尤其好,原本学习能力一般,而且学习方法很不恰当的她学习成绩也

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为班级卫生委员。学期结束时,我把进步的奖状送到了她的家里,向她的母亲报告喜讯,告知她近来的变化。樊玉莹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目光,喜悦挂在母女俩的脸上。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教师的爱应是全面的,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使他们学好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和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还要关注他们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发展,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而圣洁的爱,是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的情感态度,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她不同于母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超出血缘和家庭关系,是一种博大的爱。师爱不同于友爱,教师给学生的爱是宽容而不失原则,积极主动而不求回报的。师爱更不同于情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毫无选择的,冷静的,无私的,教师的爱是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对于不同的学生集体,教师都要一如既往的付出爱心,“师爱”是一种冷静、无私、广博、高尚的爱,有事业的延续,有理想的传递,有社会的信任,有家长的寄托,她高于男女情爱,大于情爱。

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已近十年,遇到的学生也各具特点,有聪明伶俐的,有活泼可爱的,有内向少语的,有脑子愚笨的,有家庭富裕的,也有生活困难的,有家中的“小太阳”,也有家中的小“倒霉蛋”。今天我说的是一个蒋洪恩的学生的事。

蒋洪恩的妈妈前两年因脑出血离开了他,父亲在外地打工。在家里和姐姐生活,起初我不了解,当孩子在学校犯错误或出现问题时,我会与家长沟通,但每当我与说到妈妈说他时,蒋洪恩就不吭声,表现出极强的逆反心理,效果很差,见此,我反思了自己的做法,鉴于孩子特殊的家庭情况,于是我就调整了教育他的方法,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会主动询问他的情况,找到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约定,蒋洪恩犯了错误我不再和他的爸爸说,而直接与他谈,在爸爸面前尽量只表扬,而不告状,充分相信它能够改正缺点,我的做法孩子喜欢极了,他毕恭毕敬地向我表示,一定改掉毛病,果真,他在一天一天的进步,我们的关系也亲密多了。

对蒋洪恩的教育的成功,我想这几点是可取的。

注重双向交流,虽然老师的话都是为学生好,但要注意方法的选择,教师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

力创造民主、平等的交流情境,获得学生的信任,而当老师对家长和学生发出的信息孩子不接受时,要调整信息内容,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寻找一条易于被学生接受的交流方法,从而达到与学生的顺畅沟通。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首要目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知识技能。要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爱他人,爱社会的人,是不是让学生背背日常行为规范?或者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关爱每个学生》

——班主任工作案例

杨丽辉

青龙县祖山总校山神庙小学

手机:[1**********]

我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做好班主任,没有爱心不行。爱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斯霞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做好班主任,要舍得花时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只要舍得花时间,没有干不好的事,没有管不好的学生。

一、 让关爱走进每一个学生心中

俗话说“良言一去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做好每一位队员的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使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班中有一个叫樊玉莹同学,她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文静、沉默,学习上也是中等。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通过家访,我知道她是处于一个单亲家庭,她随母亲生活,母亲出外打工,和年迈的姥姥一起生活,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这个孩子在家里很能干,很懂事,但内心深处却有一些自卑,在学校里我基本没见过她说话。我默默关注着她。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见班里的地面上有同学弄洒在地上的水,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洒得水。这时,樊玉莹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的拿起拖布,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樊玉莹同学,并尽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樊玉莹性格中闪光的地方,例如值日时总是来得很早,认真做值日,而且并不计较干多干少,谁来的早点晚点,还经常热心帮助别人,通过观察到这些,我每次都及时给予表扬,使她的质朴的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

完成得尤其好,原本学习能力一般,而且学习方法很不恰当的她学习成绩也

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为班级卫生委员。学期结束时,我把进步的奖状送到了她的家里,向她的母亲报告喜讯,告知她近来的变化。樊玉莹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目光,喜悦挂在母女俩的脸上。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教师的爱应是全面的,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使他们学好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和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还要关注他们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发展,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而圣洁的爱,是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的情感态度,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她不同于母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超出血缘和家庭关系,是一种博大的爱。师爱不同于友爱,教师给学生的爱是宽容而不失原则,积极主动而不求回报的。师爱更不同于情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毫无选择的,冷静的,无私的,教师的爱是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对于不同的学生集体,教师都要一如既往的付出爱心,“师爱”是一种冷静、无私、广博、高尚的爱,有事业的延续,有理想的传递,有社会的信任,有家长的寄托,她高于男女情爱,大于情爱。

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已近十年,遇到的学生也各具特点,有聪明伶俐的,有活泼可爱的,有内向少语的,有脑子愚笨的,有家庭富裕的,也有生活困难的,有家中的“小太阳”,也有家中的小“倒霉蛋”。今天我说的是一个蒋洪恩的学生的事。

蒋洪恩的妈妈前两年因脑出血离开了他,父亲在外地打工。在家里和姐姐生活,起初我不了解,当孩子在学校犯错误或出现问题时,我会与家长沟通,但每当我与说到妈妈说他时,蒋洪恩就不吭声,表现出极强的逆反心理,效果很差,见此,我反思了自己的做法,鉴于孩子特殊的家庭情况,于是我就调整了教育他的方法,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会主动询问他的情况,找到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约定,蒋洪恩犯了错误我不再和他的爸爸说,而直接与他谈,在爸爸面前尽量只表扬,而不告状,充分相信它能够改正缺点,我的做法孩子喜欢极了,他毕恭毕敬地向我表示,一定改掉毛病,果真,他在一天一天的进步,我们的关系也亲密多了。

对蒋洪恩的教育的成功,我想这几点是可取的。

注重双向交流,虽然老师的话都是为学生好,但要注意方法的选择,教师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

力创造民主、平等的交流情境,获得学生的信任,而当老师对家长和学生发出的信息孩子不接受时,要调整信息内容,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寻找一条易于被学生接受的交流方法,从而达到与学生的顺畅沟通。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首要目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知识技能。要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爱他人,爱社会的人,是不是让学生背背日常行为规范?或者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相关文章

  • 班主任工作研修
  • 班主任工作研修 高青县实验中学 邢春林 引言:我总结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我在课堂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 ...查看


  • [在一起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 "做,总比不做好"
  • "童伴妈妈"任丽在陪着孩子做手工.(南方周末记者 陈露/图) "童伴妈妈",这是一个饱含苦心的公益项目.它企盼用有组织的服务,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上的缺憾. 它也意识到:"留守儿童是一个经济发 ...查看


  • 做个孝敬的好孩子
  • 做个孝敬的好孩子 五年级三班杨丽娟 一. 活动背景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 ...查看


  • 个体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社交恐惧症案例分析
  •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初级)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中心:____ ...查看


  • 期末总结会讲话
  • 期末工作总结表彰会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时逢隆冬.春节将至,在这里,我校特举行这次大会,表彰奖励本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成绩优异的科任教师并对本学期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希望之星"和善管理.讲协作.爱集体的优秀学生干部 ...查看


  • 播种爱的种子
  • 播种爱的种子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杨丽 心中装满了爱,你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心中播种了爱,你便收获了整个世界. --自语 个案基本情况: 陈嘉琦: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二年级由我接手做班主任开始,便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斗智斗勇的历程. 问题 ...查看


  • 当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道德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 当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道德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内容摘要]如今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较大,一些大学生在这样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和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党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前途.随着 ...查看


  • 八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跨越代沟 第一课 走进父母 第1课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所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增 ...查看


  • 初中班主任案例分析
  • 爱与坚持的力量 爱与坚持的力量 转眼间,来到太和三中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两年了,回想与学生在一起的这两年,有欢笑,有泪水,有激动,有幸福.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力.因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