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
一、抗战70周年
2015年9月3日,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这里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15次大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天安门阅兵,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 重要史实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政府代表终于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 屠呦呦
今年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零的突破,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历史学科
1. 重要史实
●古代中医病理学《黄帝内经》。
●东汉张仲景与临床学《伤寒杂病论》。
●明朝李时珍与药物学《本草纲目》。
●近代鸦片战争后西医的传入与中医的改革。
三、世界互联网大会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18日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办。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全球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互联网与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以及互联网哲学等诸多议题进行探讨交流。
历史学科
1. 重要史实
●历史必修二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互联网的出现和影响。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历史必修三中第三次科技革命。
四、海昏侯
• 丰台二模40. 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
都博物馆开展。
• 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
• 其墓主人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公元前87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承嗣了“昌邑王”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膝下无子嗣,在大将军霍光(汉武帝时期曾任侍中,侍奉汉武帝左右)的操纵下,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公元前63年,刘贺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建海昏国(今江西南昌) 。海昏侯不干预朝政,无军权,仅享有物质特权。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已经出土的文物有: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错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一组绘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的漆器屏风,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1)上述材料能够佐证西汉时期的哪些史实?(8分)
五、亚投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 )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
历史学科
1. 重要史实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二战后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中国加入WTO ,中国积极加强与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的关系。
六、二胎政策
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
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1. 人口史专家命题
●古代历代王朝人口问题,宋之前最盛时人口一般在5000-6000万。
●宋朝人口上亿。
●新航路开辟后外来粮食品种引入与明清人口大增。
●抗战时期说的四万万人口。
●人民公社时期。
长效热点
1.传统文化
• 传统主流思想演变
• 家庭、家风、习俗、礼仪
• 传统科技文学艺术
• ……
•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儒学的各阶段发展(战国、汉、宋、明清)、近代各派如何对待
传统文化(洋务、维新、革命、新文化等)、其他国家和民族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凯末尔、甘地)
• 海淀一模1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
节气通过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 ②体现了我国科学实用性特点
• ③有一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
• ④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海淀一模37. 礼仪
• (1)礼仪反映的中西方治国理念(如中国血缘、欧洲法治)
• (2)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对习俗的影响
• (3)外交礼仪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近代
化进程中的发展与冲突。(近代中国历史)
• 海淀0模37. 中医(与屠呦呦获奖相关)
• 顺义一模37. 饮食文化
2. 健全社会保障
• 相关主题:
• 民生
• 民本
• 社会保障
• 社会福利
• 扶贫等
中国古代民本与民生
老子主张“无为”;
孔子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
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等。
秦汉:汉初“休养生息”。
南北朝:北魏均田制。
隋唐:唐太宗 “存百姓”思想,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宋元: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
中国近现代的民生思想及实践
• 维新派:鼓励工商业发展,发展资本主义
•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1924年提出“新民生主义”,增加了
“节制资本”。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建国初的土地政策。
• 失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必修二物质文化变迁)
世界史知识:
• 1. 埃及:阿里兴修水利;发展近代教育
• 2. 印度:甘地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 3. 土耳其:凯末尔国家主义(现代化)
• 4. 日本:明治维新“四民平等”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 5. 苏俄重视民生:新经济政策;忽视民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造成农
业、轻工业落后,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 6.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
• 7. 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
3. 城市与城市化
(1)中国古代的城市
重要阶段: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
关注内容:都城迁移;重要城市(扬一益二);城市格局(市坊;中轴对称);城市职能(政治、军事、经济)
(2)世界近代的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人口流动、市场与城市化的关系
(3)中国近代城市的曲折发展
促进城市化的因素:外国在华经济活动;近代经济的兴起
近代城市的近代化和半殖民地特征
(4)中国现代的城市发展
4. 京津冀一体化知识梳理
• 北方封国(周)
• 边疆重镇(自秦至宋:军事防守、经略东
北、南进跳板)
• 国家都城(元明清)
• 屈辱、抗争、新生
• 新中国的缩影
• 津冀近代化发展历史(政 经 思)
4. 深化改革-人民币(SDR )
• 2015年底,人民币经IMF 执董会投票成为了SDR 一揽子货币中的一员。这一决定
无论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可持续运行,还是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民币(SDR )相关知识梳理
• 货币:中国秦汉统一货币、唐(柜坊邸店)宋(免役钱、纸币)、明清白银(涉及商
业、票号);殖民扩张(掠夺白银、价格革命);日本明治维新统一货币(货币支付地税);经济危机(金融、罗斯福新政美元贬值);欧元
• 货币体系:英镑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二战前);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
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热点事件
一、抗战70周年
2015年9月3日,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这里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15次大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天安门阅兵,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 重要史实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政府代表终于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 屠呦呦
今年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零的突破,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历史学科
1. 重要史实
●古代中医病理学《黄帝内经》。
●东汉张仲景与临床学《伤寒杂病论》。
●明朝李时珍与药物学《本草纲目》。
●近代鸦片战争后西医的传入与中医的改革。
三、世界互联网大会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18日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办。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全球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互联网与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以及互联网哲学等诸多议题进行探讨交流。
历史学科
1. 重要史实
●历史必修二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互联网的出现和影响。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历史必修三中第三次科技革命。
四、海昏侯
• 丰台二模40. 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
都博物馆开展。
• 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
• 其墓主人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公元前87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承嗣了“昌邑王”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膝下无子嗣,在大将军霍光(汉武帝时期曾任侍中,侍奉汉武帝左右)的操纵下,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公元前63年,刘贺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建海昏国(今江西南昌) 。海昏侯不干预朝政,无军权,仅享有物质特权。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已经出土的文物有: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错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一组绘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的漆器屏风,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1)上述材料能够佐证西汉时期的哪些史实?(8分)
五、亚投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 )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
历史学科
1. 重要史实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二战后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中国加入WTO ,中国积极加强与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的关系。
六、二胎政策
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
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1. 人口史专家命题
●古代历代王朝人口问题,宋之前最盛时人口一般在5000-6000万。
●宋朝人口上亿。
●新航路开辟后外来粮食品种引入与明清人口大增。
●抗战时期说的四万万人口。
●人民公社时期。
长效热点
1.传统文化
• 传统主流思想演变
• 家庭、家风、习俗、礼仪
• 传统科技文学艺术
• ……
•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儒学的各阶段发展(战国、汉、宋、明清)、近代各派如何对待
传统文化(洋务、维新、革命、新文化等)、其他国家和民族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凯末尔、甘地)
• 海淀一模1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
节气通过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 ②体现了我国科学实用性特点
• ③有一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
• ④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海淀一模37. 礼仪
• (1)礼仪反映的中西方治国理念(如中国血缘、欧洲法治)
• (2)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对习俗的影响
• (3)外交礼仪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近代
化进程中的发展与冲突。(近代中国历史)
• 海淀0模37. 中医(与屠呦呦获奖相关)
• 顺义一模37. 饮食文化
2. 健全社会保障
• 相关主题:
• 民生
• 民本
• 社会保障
• 社会福利
• 扶贫等
中国古代民本与民生
老子主张“无为”;
孔子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
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等。
秦汉:汉初“休养生息”。
南北朝:北魏均田制。
隋唐:唐太宗 “存百姓”思想,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宋元: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
中国近现代的民生思想及实践
• 维新派:鼓励工商业发展,发展资本主义
•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1924年提出“新民生主义”,增加了
“节制资本”。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建国初的土地政策。
• 失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必修二物质文化变迁)
世界史知识:
• 1. 埃及:阿里兴修水利;发展近代教育
• 2. 印度:甘地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 3. 土耳其:凯末尔国家主义(现代化)
• 4. 日本:明治维新“四民平等”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 5. 苏俄重视民生:新经济政策;忽视民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造成农
业、轻工业落后,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 6.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
• 7. 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
3. 城市与城市化
(1)中国古代的城市
重要阶段: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
关注内容:都城迁移;重要城市(扬一益二);城市格局(市坊;中轴对称);城市职能(政治、军事、经济)
(2)世界近代的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人口流动、市场与城市化的关系
(3)中国近代城市的曲折发展
促进城市化的因素:外国在华经济活动;近代经济的兴起
近代城市的近代化和半殖民地特征
(4)中国现代的城市发展
4. 京津冀一体化知识梳理
• 北方封国(周)
• 边疆重镇(自秦至宋:军事防守、经略东
北、南进跳板)
• 国家都城(元明清)
• 屈辱、抗争、新生
• 新中国的缩影
• 津冀近代化发展历史(政 经 思)
4. 深化改革-人民币(SDR )
• 2015年底,人民币经IMF 执董会投票成为了SDR 一揽子货币中的一员。这一决定
无论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可持续运行,还是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民币(SDR )相关知识梳理
• 货币:中国秦汉统一货币、唐(柜坊邸店)宋(免役钱、纸币)、明清白银(涉及商
业、票号);殖民扩张(掠夺白银、价格革命);日本明治维新统一货币(货币支付地税);经济危机(金融、罗斯福新政美元贬值);欧元
• 货币体系:英镑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二战前);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
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