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兵器——钩
钩是一种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戈、钩、戟并用,从卫墓出土的铜钩来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一线钩形,故名钩。
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古战场上用钩者颇多。两晋时,英勇善战的冉闵就“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者三百余级”。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等。技法有推钩、挫钩、撕钩、提钩、钯钩、分钩、搭钩、行钩、云钩、托钩、献月等。演练进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来配合,因此有“钩起浪势”之说。
十八般兵器——斧与钺
斧与钺是罕见的兵器,斧钺在古时候是不分的,长柄巨斧名为钺,也叫大斧,长达2.66米。《古今注》载:“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以断斩”。但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钺还是有所区别的,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者,即为钺。
长柄的斧和钺,古时多为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开山斧”、“偃月斧”、“金蘸斧”、“开山钺”和“压丑钺”等。短柄的斧,有单,双斧之分,为古时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状扁宽,也称为“板斧”。黑旋风李逵使用的就是两把板斧。
斧和钺历史悠久,1972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锏钺,它说明了我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使用青铜的兵器了。陕西出土的秦代“钺”做工相当精致,有刃,有背,上面铸有纹饰。斧和钺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使用方法有劈、剁、搂、抹、云、片等,带刺,带钩的钺则多刺,钩两法,由于斧和钺演练起来比较笨重,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失传濒于失传,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
十八般兵器——钩
钩是一种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戈、钩、戟并用,从卫墓出土的铜钩来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一线钩形,故名钩。
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古战场上用钩者颇多。两晋时,英勇善战的冉闵就“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者三百余级”。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等。技法有推钩、挫钩、撕钩、提钩、钯钩、分钩、搭钩、行钩、云钩、托钩、献月等。演练进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来配合,因此有“钩起浪势”之说。
十八般兵器——斧与钺
斧与钺是罕见的兵器,斧钺在古时候是不分的,长柄巨斧名为钺,也叫大斧,长达2.66米。《古今注》载:“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以断斩”。但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钺还是有所区别的,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者,即为钺。
长柄的斧和钺,古时多为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开山斧”、“偃月斧”、“金蘸斧”、“开山钺”和“压丑钺”等。短柄的斧,有单,双斧之分,为古时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状扁宽,也称为“板斧”。黑旋风李逵使用的就是两把板斧。
斧和钺历史悠久,1972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锏钺,它说明了我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使用青铜的兵器了。陕西出土的秦代“钺”做工相当精致,有刃,有背,上面铸有纹饰。斧和钺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使用方法有劈、剁、搂、抹、云、片等,带刺,带钩的钺则多刺,钩两法,由于斧和钺演练起来比较笨重,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失传濒于失传,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