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

美国教育问责制及其启

示◇冯瑶

[摘要]20世纪70年代,教育问责制迅速发展,推动了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本文在阐明教育问责制涵义的基础上,介绍美国教育问责制产生的背景、分析美国教育问责制的经验,包括关注教育结果、重视责任共担、强调权责对等、要求信息流通和引入市场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公开教育信息等。机制等,认为我国应实施教育责任管理、

[关键词]美国;教育问责制;启示[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07)08-0031-03

界人士的关注。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法案》(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ESEA)成为了美国现代教育问责制的起点。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补助各地区中小学,对学生实施补偿教育,并规定凡接受补助的学区必须每年实施评价,把年度结果以报告形式递交上级政府。

一、教育问责制的涵义

解释、证明及回答资源是如“问责”即向他人汇报、

何使用的,并达到了什么效果。最初被许多国“问责制”家在经济领域里采用,后来被引入教育领域,即“教育问责制”,对其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莱森格(Lessinger,L)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指“学校系统内对学生教育成就的评估,把学生取得成就的水平与州、社区教职工、纳税人及市的教育目标相联系,与社区内家长、

民的期望相联系”;美国《教育周刊》(EducationWeek)有学者撰文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指“州或者学区要求学校对学生成就负责的政策……学校向公众报告其绩效,并依据其绩效的高低来接受奖惩”;李树峰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指“学校教育者以调动员工最大潜能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目的、以履行对公众的教育承诺为己任、以追求效能为要求、最终接受公众监督的奖惩机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问责制是一项为提升教育质量而要求教育活动参与者对学生的学习负责的制度,该制度包括明确参与教育活动各方的权责,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教育成就进行评估,把评估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大众公开,以及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

20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中小学教育问责制快

速发展。由于美国60年代进行的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美国的公立学校遭遇到公众巨大的信任危机。家长们要求了解小班的规模、实验室的档次、修订了的课程计划与他们的孩子被大学拒绝的事实之间的关系。为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1970年尼克松总统在《教育改革咨文》中,大加赞许教育问责制,要求学校行政人员及教师必须为其工作表现负责;同时,联邦政府开始推行最低表现标准的“问责运动”,要求学校写、算方面的能力负责。到20世纪70年代为学生的读、

晚期,已经有31个州制定了教育问责制的相关法律,获得了普遍认同。“问责运动”

三、美国教育问责制的体系建构

1.构成要素

美国教育问责制主要包括5个要素,即职责、标准、评估、报告和奖惩。

职责,即确定参与教育活动各方(包括立法机关、州董事会和教育部门、学校董事会、学校/学区、校长和管教师、学生、家长、教师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理人员、

等)的具体职责。

标准,即定出学校教育应达到的结果。标准应该包

二、美国教育问责制产生的背景

美国现代意义上的教育问责制起源于企业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期,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麦克纳马拉(McNamara)在接管美国国防部时,将企业管理的严格评价制度引入到政府部门,建立了规划式预算系统。美国社会公共部门的现代问责制由此开始,并引起了教育

31

・基础教育参考・

括两个组成部分:内容标准(描述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标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通常分等级)。表现标准可以分为州、学区、学校和学生四个层级的表现标准。

评估,即考察学校和学生,评价其表现,得出直观数据。美国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因此各州在已定标准的基础上,独立选择评估方式。

报告,即州、学区和学校通过制作报告卡将有关学生成绩的信息呈现给公众。《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规定,报告的信息包括两大方面:评估信息和问责信息。评估信息包括每一被检测的年级和学科中被评估的学生的百分比;各州被确定为熟练水平的学生的信息;最近两年每一学科和年级学生成就的趋向。问责信息包括每一学生群体的事实成就与州确定的年度进步目标之间的比较;州为进步率确定的其他学术指标的总体的和分群体的信息;州用于确定进步率的外加指标的总体信息。

奖惩,即根据评估结果对州、学区和学校进行奖励或惩罚。联邦政府会根据各州的年度表现对各州运用奖励(增加拨款)或惩罚(减少拨款),州对学区和学校实公共认可和增加灵活施奖惩。奖励措施一般包括现金、

性。惩罚措施主要有重组、实施教育券制度、允许学生转学和接管。

生、家长、社区等教育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成为问责客体。

(2)问责主体:由谁问责

教育问责制可以分为:学校层面的教育问责制,学区、州和联邦政府层面的教育问责制,家长和社区层面的教育问责制。其中,学校层面的教育问责制是关键,在此,主要讨论学校的问责主体。通常,公立学校对谁负责,谁就有权对它问责,成为它的问责主体。具体来说,公立学校要对以下四类对象负责:财务问责制,对公共资金收支向公众负责;管理问责制,对在校学生纪律和达安全向家长负责;专业标准问责制,对学校资源开发、到专业标准向各地区认证机构和全国教育协会专业组织负责;学业问责制,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向大学招生办公室和学业认证机构负责。

(3)问责内容:问什么责

州董事会和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建立一个问责系统并收集资料;制定标准及工作手册;公布学区的报告卡以及学校的问责结果;评价州范围内学生成就进展;确定低进展学校;对学校和学区提供有效技术援助;向联邦政府递交年度报告。

学区和学校的主要责任: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学术标准;制定学区和学校的进展计划;制定与州基础课程一致的课程;定期对课程基础、学校成员和设备、学校进展状况进行评估;提供年度教育报告;与家长和社区沟通。

家长的主要责任:关注学生学习状况;主动和学校沟通,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社区的主要责任:支持与教育相关的事情;与学校结为伙伴;给学校和学区提供资源。

2.实施过程

美国教育问责制的实施过程是自上而下运作的。联邦政府制定有关教育问责制的法案,向各州提供专项财政拨款,各州接受拨款并递交年度工作报告,联邦政府根据各州的年度表现对其增加或减少拨款。州政府制定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选择评估方式,对学区和学校的年度表现予以评价,并据此施以奖惩。学校是被直接问责的对象,为此,在其内部通常要建立起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责任关系,即内部问责制,以帮助学校有效地利用人财物力,完成预定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州、学区和学校的教育成效会以报告的形式公开,促进了信息的沟通与反馈,在此基础上,教育问责制得到调整和改进,并开始新一轮的问责。

问责主体和问责内容3.问责客体、

(1)问责客体:问谁的责

没有任何个人和组织可以仅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学校和提升学生的表现水平,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为实现教育问责制的既定目标而承担责任,因此,联邦政府、州政府、学区、学校、学校管理者、教师、学

四、美国教育问责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与美国在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美国的教育问责制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就和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其出发点是符合我国教育总体目标和教育改革诉求的,因此,可以从美国教育问责制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提供参考。

1.美国教育问责制的经验

(1)关注教育结果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美国为应付平

权主义者的要求,各级学校大量扩张,教育成本也随之增加,引起纳税人不满。同时,许多儿童学习成绩低下,大量毕业生达不到就业所需学业标准。对此,人们认为不能无视教育资源的浪费,每个孩子都应该学有所获,学

・基础教育参考・

32

校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于是,教育问责运动兴起,并将关注点由教育输入和过程转向了教育结果,即学生的学习成就。

(2)重视责任共担

美国的教育问责制要求联邦政府、州政府、学区、学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教育活动参与校、

者共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承担责任,任何一方都不应游离在责任之外。为此,美国的教育问责制通常以制定专法(如全国范围的《学童教育卓越法》、《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加州的《公立学校问责制法》,肯塔基州的《肯塔基教育改革法》等)的形式对于教育系统中的各参与者给予了明确的责任划分,并结合外部激励措施以确保各参与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此外,各参与者之间明确的责任关系也保证了问责过程中奖惩对象的清晰,提高了系统效率。

(3)强调权责对等

美国的教育问责制强调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被要求承担某种责任的同时,也被赋予承担该责任所需的权力;而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被赋予某项权力的同时,也被要求承担起使用该项权力的责任。比如,在要求学校教师为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负责时,也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和专业发展机会;校长被赋予了一定的办学自主权,那么当他浪费了教育资源,未能实现合理的教育投入产出比例时,他就要接受公众的质询和弹劾。

(4)要求信息流通

学区和州每年都要向美国的教育问责制规定学校、

上级管理部门递交年度工作报告,还要向社会公布有关学生成就的信息。这样,信息在学校、学区、州、联邦政府、家长和社区之间得到了自由的流通,既有利于教育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也便于家长和社区了解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状况,更好地与其合作、对其监督。

(5)引入市场机制

美国的特许学校实行了市场导向的教育问责制,这类学校作为选择性学校,直接面对教育的消费者———家长和学生,家长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让孩子进入此类学校,学校的办学资金乃至生存取决于学校能否吸引和留住学生,因此,特许学校必须注重学生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

规定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责任以及问责主体,使得各教育参与者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形成各教育参与者共同努力、责任共担的局面;同时,也使得责任追究有法可依,得到真正落实。

(2)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要让学校为学生成绩和办学效益负责,就应当给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就政府而言,要转变职能,将角色定位于资源提供者和规则制定者,改变对学校事务管得过宽、过死和随意干涉的局面。就学校而言,要不断完监事善和健全学校法人治校机构,即学校设立校董会、会和校长管理层,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和有效制衡的学校管理机构。

(3)公开教育信息

公开教育信息,就是要让公众拥有对教育的知情权。学校要定期地将学校实施管理的基本策略,经济、人教学各项工作的流程,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达到目事、

标的时间表等信息形成书面报告对外公布。政府部门要承担起构筑教育信息平台的职能,使个人获得充分的教育信息,解决好教育提供者与教育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吸收家长和社区参与教育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多是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负社区对教育的参责,学生的教育需求得不到回应,家长、

与权也被忽视。为此,应尝试引入教育竞争机制,让学校社区负责;要建立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直接对家长、

的有效机制,发挥社会公众的办学积极性,从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高耀丽.英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J].高等

教育研究,2005(11):103-107.

[2]李树峰.建立中国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2006.

[3]李树峰.教育问责制: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

教育研究,2006(4):67-71.

[4]张喜军.美国教育问责制探析[D].上海:上海师

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

[5]张斌.美国教育问责报告制度及其启示[J].当代

教育科学,2006(16):20-23.

[6]丰继平.美国特许学校教育绩效责任制初探[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4.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责任编辑

王永康)

2.美国教育问责制的启示

(1)实施教育责任管理

实施教育责任管理,就是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33

・基础教育参考・

美国教育问责制及其启

示◇冯瑶

[摘要]20世纪70年代,教育问责制迅速发展,推动了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本文在阐明教育问责制涵义的基础上,介绍美国教育问责制产生的背景、分析美国教育问责制的经验,包括关注教育结果、重视责任共担、强调权责对等、要求信息流通和引入市场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公开教育信息等。机制等,认为我国应实施教育责任管理、

[关键词]美国;教育问责制;启示[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07)08-0031-03

界人士的关注。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法案》(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ESEA)成为了美国现代教育问责制的起点。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补助各地区中小学,对学生实施补偿教育,并规定凡接受补助的学区必须每年实施评价,把年度结果以报告形式递交上级政府。

一、教育问责制的涵义

解释、证明及回答资源是如“问责”即向他人汇报、

何使用的,并达到了什么效果。最初被许多国“问责制”家在经济领域里采用,后来被引入教育领域,即“教育问责制”,对其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莱森格(Lessinger,L)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指“学校系统内对学生教育成就的评估,把学生取得成就的水平与州、社区教职工、纳税人及市的教育目标相联系,与社区内家长、

民的期望相联系”;美国《教育周刊》(EducationWeek)有学者撰文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指“州或者学区要求学校对学生成就负责的政策……学校向公众报告其绩效,并依据其绩效的高低来接受奖惩”;李树峰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指“学校教育者以调动员工最大潜能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目的、以履行对公众的教育承诺为己任、以追求效能为要求、最终接受公众监督的奖惩机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问责制是一项为提升教育质量而要求教育活动参与者对学生的学习负责的制度,该制度包括明确参与教育活动各方的权责,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教育成就进行评估,把评估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大众公开,以及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

20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中小学教育问责制快

速发展。由于美国60年代进行的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美国的公立学校遭遇到公众巨大的信任危机。家长们要求了解小班的规模、实验室的档次、修订了的课程计划与他们的孩子被大学拒绝的事实之间的关系。为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1970年尼克松总统在《教育改革咨文》中,大加赞许教育问责制,要求学校行政人员及教师必须为其工作表现负责;同时,联邦政府开始推行最低表现标准的“问责运动”,要求学校写、算方面的能力负责。到20世纪70年代为学生的读、

晚期,已经有31个州制定了教育问责制的相关法律,获得了普遍认同。“问责运动”

三、美国教育问责制的体系建构

1.构成要素

美国教育问责制主要包括5个要素,即职责、标准、评估、报告和奖惩。

职责,即确定参与教育活动各方(包括立法机关、州董事会和教育部门、学校董事会、学校/学区、校长和管教师、学生、家长、教师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理人员、

等)的具体职责。

标准,即定出学校教育应达到的结果。标准应该包

二、美国教育问责制产生的背景

美国现代意义上的教育问责制起源于企业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期,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麦克纳马拉(McNamara)在接管美国国防部时,将企业管理的严格评价制度引入到政府部门,建立了规划式预算系统。美国社会公共部门的现代问责制由此开始,并引起了教育

31

・基础教育参考・

括两个组成部分:内容标准(描述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标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通常分等级)。表现标准可以分为州、学区、学校和学生四个层级的表现标准。

评估,即考察学校和学生,评价其表现,得出直观数据。美国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因此各州在已定标准的基础上,独立选择评估方式。

报告,即州、学区和学校通过制作报告卡将有关学生成绩的信息呈现给公众。《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规定,报告的信息包括两大方面:评估信息和问责信息。评估信息包括每一被检测的年级和学科中被评估的学生的百分比;各州被确定为熟练水平的学生的信息;最近两年每一学科和年级学生成就的趋向。问责信息包括每一学生群体的事实成就与州确定的年度进步目标之间的比较;州为进步率确定的其他学术指标的总体的和分群体的信息;州用于确定进步率的外加指标的总体信息。

奖惩,即根据评估结果对州、学区和学校进行奖励或惩罚。联邦政府会根据各州的年度表现对各州运用奖励(增加拨款)或惩罚(减少拨款),州对学区和学校实公共认可和增加灵活施奖惩。奖励措施一般包括现金、

性。惩罚措施主要有重组、实施教育券制度、允许学生转学和接管。

生、家长、社区等教育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成为问责客体。

(2)问责主体:由谁问责

教育问责制可以分为:学校层面的教育问责制,学区、州和联邦政府层面的教育问责制,家长和社区层面的教育问责制。其中,学校层面的教育问责制是关键,在此,主要讨论学校的问责主体。通常,公立学校对谁负责,谁就有权对它问责,成为它的问责主体。具体来说,公立学校要对以下四类对象负责:财务问责制,对公共资金收支向公众负责;管理问责制,对在校学生纪律和达安全向家长负责;专业标准问责制,对学校资源开发、到专业标准向各地区认证机构和全国教育协会专业组织负责;学业问责制,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向大学招生办公室和学业认证机构负责。

(3)问责内容:问什么责

州董事会和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建立一个问责系统并收集资料;制定标准及工作手册;公布学区的报告卡以及学校的问责结果;评价州范围内学生成就进展;确定低进展学校;对学校和学区提供有效技术援助;向联邦政府递交年度报告。

学区和学校的主要责任: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学术标准;制定学区和学校的进展计划;制定与州基础课程一致的课程;定期对课程基础、学校成员和设备、学校进展状况进行评估;提供年度教育报告;与家长和社区沟通。

家长的主要责任:关注学生学习状况;主动和学校沟通,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社区的主要责任:支持与教育相关的事情;与学校结为伙伴;给学校和学区提供资源。

2.实施过程

美国教育问责制的实施过程是自上而下运作的。联邦政府制定有关教育问责制的法案,向各州提供专项财政拨款,各州接受拨款并递交年度工作报告,联邦政府根据各州的年度表现对其增加或减少拨款。州政府制定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选择评估方式,对学区和学校的年度表现予以评价,并据此施以奖惩。学校是被直接问责的对象,为此,在其内部通常要建立起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责任关系,即内部问责制,以帮助学校有效地利用人财物力,完成预定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州、学区和学校的教育成效会以报告的形式公开,促进了信息的沟通与反馈,在此基础上,教育问责制得到调整和改进,并开始新一轮的问责。

问责主体和问责内容3.问责客体、

(1)问责客体:问谁的责

没有任何个人和组织可以仅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学校和提升学生的表现水平,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为实现教育问责制的既定目标而承担责任,因此,联邦政府、州政府、学区、学校、学校管理者、教师、学

四、美国教育问责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与美国在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美国的教育问责制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就和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其出发点是符合我国教育总体目标和教育改革诉求的,因此,可以从美国教育问责制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提供参考。

1.美国教育问责制的经验

(1)关注教育结果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美国为应付平

权主义者的要求,各级学校大量扩张,教育成本也随之增加,引起纳税人不满。同时,许多儿童学习成绩低下,大量毕业生达不到就业所需学业标准。对此,人们认为不能无视教育资源的浪费,每个孩子都应该学有所获,学

・基础教育参考・

32

校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于是,教育问责运动兴起,并将关注点由教育输入和过程转向了教育结果,即学生的学习成就。

(2)重视责任共担

美国的教育问责制要求联邦政府、州政府、学区、学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教育活动参与校、

者共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承担责任,任何一方都不应游离在责任之外。为此,美国的教育问责制通常以制定专法(如全国范围的《学童教育卓越法》、《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加州的《公立学校问责制法》,肯塔基州的《肯塔基教育改革法》等)的形式对于教育系统中的各参与者给予了明确的责任划分,并结合外部激励措施以确保各参与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此外,各参与者之间明确的责任关系也保证了问责过程中奖惩对象的清晰,提高了系统效率。

(3)强调权责对等

美国的教育问责制强调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被要求承担某种责任的同时,也被赋予承担该责任所需的权力;而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被赋予某项权力的同时,也被要求承担起使用该项权力的责任。比如,在要求学校教师为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负责时,也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和专业发展机会;校长被赋予了一定的办学自主权,那么当他浪费了教育资源,未能实现合理的教育投入产出比例时,他就要接受公众的质询和弹劾。

(4)要求信息流通

学区和州每年都要向美国的教育问责制规定学校、

上级管理部门递交年度工作报告,还要向社会公布有关学生成就的信息。这样,信息在学校、学区、州、联邦政府、家长和社区之间得到了自由的流通,既有利于教育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也便于家长和社区了解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状况,更好地与其合作、对其监督。

(5)引入市场机制

美国的特许学校实行了市场导向的教育问责制,这类学校作为选择性学校,直接面对教育的消费者———家长和学生,家长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让孩子进入此类学校,学校的办学资金乃至生存取决于学校能否吸引和留住学生,因此,特许学校必须注重学生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

规定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责任以及问责主体,使得各教育参与者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形成各教育参与者共同努力、责任共担的局面;同时,也使得责任追究有法可依,得到真正落实。

(2)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要让学校为学生成绩和办学效益负责,就应当给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就政府而言,要转变职能,将角色定位于资源提供者和规则制定者,改变对学校事务管得过宽、过死和随意干涉的局面。就学校而言,要不断完监事善和健全学校法人治校机构,即学校设立校董会、会和校长管理层,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和有效制衡的学校管理机构。

(3)公开教育信息

公开教育信息,就是要让公众拥有对教育的知情权。学校要定期地将学校实施管理的基本策略,经济、人教学各项工作的流程,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达到目事、

标的时间表等信息形成书面报告对外公布。政府部门要承担起构筑教育信息平台的职能,使个人获得充分的教育信息,解决好教育提供者与教育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吸收家长和社区参与教育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多是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负社区对教育的参责,学生的教育需求得不到回应,家长、

与权也被忽视。为此,应尝试引入教育竞争机制,让学校社区负责;要建立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直接对家长、

的有效机制,发挥社会公众的办学积极性,从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高耀丽.英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J].高等

教育研究,2005(11):103-107.

[2]李树峰.建立中国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2006.

[3]李树峰.教育问责制: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

教育研究,2006(4):67-71.

[4]张喜军.美国教育问责制探析[D].上海:上海师

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

[5]张斌.美国教育问责报告制度及其启示[J].当代

教育科学,2006(16):20-23.

[6]丰继平.美国特许学校教育绩效责任制初探[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4.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责任编辑

王永康)

2.美国教育问责制的启示

(1)实施教育责任管理

实施教育责任管理,就是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33

・基础教育参考・


相关文章

  •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 2010年7月高教发展与评估 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July,2010No.4,V01.26第26卷第4期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胡松年 (铜陵学院公共管理系,安徽铜陵244 ...查看


  • 美国儿童死亡教育及其启示
  • Jan. ,20042004年1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第17卷 第1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 Vol. 17 ...查看


  •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学科融合趋势及其启示
  • 2007年03月第4卷 第1期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Vol.4 No.1Mar. 2007 ・教育与教学研究・ 文章编号:06-206(2007)01-0040-04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学科融合趋势及其启示 陈 颖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 ...查看


  • 国外中小学校的理财教育及其启示
  • 国外中小学校的理财教育及其启示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乔晓丽 航耐丛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 育,以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除此之外,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指标,学生在校期间的企业规划和理财能力也应该写进毕业简历当中. ...查看


  • 特殊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8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作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作用 作者:王洪丽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3期 摘 要: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 ...查看


  •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及启示
  • ·2853· ·世界全科医学工作瞭望·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及启示 闫婧,黄国伟,张竞超,贾真琳,姚智,刘建国,李文庆,陈娇 [摘要] 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有机地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将有利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 ...查看


  •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_吴琼
  • 2010年第11期(总第233期 ) EDUCAT I O N E XPLORAT I O N N o 11, 2010 Ser i a lN o 233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吴 琼, 林筱彬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查看


  •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选题题目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小学|教育教学|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