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通选课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生物医药与健康
专业班级 14级法学卓越班
学生姓名 林宇婷
学 号 [1**********]2
指导教师
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生殖健康研究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备受关注,但是目前中国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现状却令人担忧,研究发现22.4%未婚青少年有过性经历,有性经历的女青少年中怀过孕的占 21.3%,反复妊娠的占 4.9%,86%的妊娠最终以人工流产终止,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的比例日益上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由意外妊娠诉诸的人工流产不断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现状、未婚意外妊娠的原因、人工流产的危害以及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 青少年 未婚 意外妊娠 人流 生殖健康
一、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94年,ICPD指出“生殖健康”是青少年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益(联合国,1994)。同时,MDGs也进一步明确,到2015年要实现普遍享有生殖健康
【1】(联合国,2000)。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春发育期和性成熟年
龄逐渐提前。与此同时,初婚年龄则不断推后。然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观念则发生了变化,性氛围日益宽松。因此现代社会婚前性行为越来越普遍,并且首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作为特殊的群体,自身发育刚刚完全,对于“性”有着天生的好奇心理,却又缺乏一定的生殖健康知识,尤其是女青少年,通常在“偷食禁果”的过程中都不懂得保护自己,一旦发生意外妊娠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而出于恐惧心理,采取不恰当的措施,从而严重伤害其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护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特别是未婚意外妊娠的女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是目前社会各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也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
早在 2009 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开展的一项“中国青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政策开发研究”发现,22.4%未婚青少年有过性经历,首次性行为的中位年龄为 20 岁。有性经历的女性青少年中,首次和最近一次性行为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
分别为 53.9%和25.4%。上述研究还发现,有性经历的女青少年中怀过孕的占
【1】21.3%,反复妊娠的占 4.9%,86%的妊娠最终以人工流产终止。而近年来,未
婚人流者数量和比例一直不断攀升、居高不下,并且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 1300 万人次。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 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
【2】 其中高达 91%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重复流产的情况尤为严重。
通过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不可否认,意外妊娠诉诸的人工流产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殖健康的可怕杀手,严重威胁着女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
三、意外妊娠导致人工流产的危害
大多数女性青少年未婚妊娠后,无论选择生产还是人工流产,对于其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创伤,不仅可能歪曲女性青少年对于性的认识,而且可能是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霾,严重影响其日后的成长。
1、生理创伤
与日益开放的性观念相对的是,在中国目前现行的文化背景下,“未婚先孕”仍然被认为是有悖道德伦理,伤风败俗见不得光的事,因此年轻女孩发生意外妊娠后,由于害怕父母的责备和同学歧视的眼光,一般不敢告诉父母、亲人和老师,往往自己选择不正规的私立医院偷偷地进行流产手术,而这些私立医院很可能存在着医疗器械、医生医术和医德、卫生条件等各方面的问题,历年来,由此引发的医疗事故屡见不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青少年未婚妊娠者身体再次受创的可能性,严重者更可能导致不孕不育,甚至危及生命。
人工流产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
【3】败的补救方法,包括负压吸引术、钳刮术、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就像是用勺
子在开了小口的甜瓜里刮瓜瓤,我们无法看到甜瓜内的情况,所以不是瓜瓤没刮干净就是刮掉了皮肉,就像医生没有办法了解子宫内的情况,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操作,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师,也不能保证手术的绝对安全,任何人流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心理健康老师的黄莉莉如是说。
研究表明,人工流产技术具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近期统计的数字显示,全球每年不安全的人工流产有2000万人次,其中,约78000
【4】人直接死于人工流产,还有许多妇女因人工流产遭受终身残疾和病痛。药物流
产常见的副作用有头晕、乏力、胸闷、恶心、呕吐等类似早孕反应症状,由于药物流产后,女性下体出血时间比较长,存在上行性感染和大出血的危险。人工流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三种,术中并发症有人流紧张综合征、漏吸、吸宫不全、子宫穿孔、感染、羊水栓塞和大出血等,近期并发症有宫腔點连、宫腔积血、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和盆腔炎等,同时还有可能引发术后闭经或经量减少,远期并发症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炎和继发不孕等,再次妊娠时可能并发流产、早产、产前产后出血和围生期
【3】【5】死亡等。
即便未婚意外妊娠者没有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而是选择了分娩,青少年早孕的危害也不容忽视,青少年因为生殖器官、骨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过早妊娠可能会导致妊娠高血压症等各种症状,并且早孕者的难产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青少年处在成长发育阶段,自身调节机制不完善,妊娠后极难修复回原来的身体状况,由此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很有可能将伴随终身。
2、心理创伤
迫于中国目前文化背景的压力,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大多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潜意识里的负罪感和羞耻感而引发的困惑、焦虑、恐惧、自卑和抑郁等症状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或者事业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冲突、性犯罪、
【6】自杀、伤害他人和报复社会。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特别是在校学生,总感
觉自己和别人不同,因为害怕其他同学的嘲笑,所以变得沉默寡言,交际圈越变越小,缺乏身边朋友的关心和理解,内心长期处于焦虑和迷茫的状态,再加上曾经经受生理的巨大痛楚,往往性格大变,脾气暴躁,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受阻,甚至未来的家庭生活也会因此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四、未婚意外妊娠发生的原因
小时候我们都曾问过爸爸妈妈,我从哪里来,爸爸妈妈总是支支吾吾地回答:垃圾堆里捡来的或者是充话费送的。性和生殖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难以启齿的话题。近年来,中国的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一直停步不前,而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在这一方面,几乎是空白。然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采取宽容态度的人数不断增多,日益开放的性观念和保守的性教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由此引发了各
种问题,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生殖健康。
1、生殖健康知识缺乏
青少年整体缺乏准确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书/杂志、同学/朋友、学校老师、网络以及电影/电视是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五大来源,从知识的获取方式来看,青少年在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时,更多地处于一种“自学”的状态。非正规及非规范化的信息来源成为青少年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而大量的数据表明,青少年从这些非规范化途径,尤其是网络A片、色情电影书刊杂志获得的
【1】生殖健康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很有可能误导青少年,造成严重的后果。最多青
少年知晓的避孕方法是安全套、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而大多数人并不能意识到任何的避孕方法都是百分之百保险的,很多人处于侥幸心理,或者错误的操作导致避孕失败,从而发生意外妊娠,引发人工流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2、生殖健康意识淡薄
(1)个体:
部分青少年在错误生殖健康知识的指导下,盲目乐观,错误地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患上生殖系统疾病、性病和艾滋病等严重疾病,导致了极其淡薄的生殖健康意识。尤其是女性青少年,大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了解正确的避孕方法,不能认识到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危害,更不能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为以后可能造成的伤痛留下了极大的隐患。这部分青少年对于性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慎重的选择,过早开始性行为或者多次进行无保护性行为和多伴侣等不安全性行为,大大增加了意外妊娠、感染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等的风险性。
(2)学校和家庭:
国外的性教育一直以来都发展得较为全面,老师和父母从小给孩子们灌输正确的性与生殖健康观念,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让青少年能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在孩子成人生日时,父母一般会将避孕套当做礼物送给孩子们,让他们时刻懂得保护自己。反观中国的性教育,一直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并没有引起学校和老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父母们大多数采取敏感和抗拒的“鸵鸟”心态,遮遮掩掩,谈“性”色变,尽量在孩子面前回避这一话题。学校和老师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早恋现象的遏制,却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如同蜻蜓点水,一闪而过。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于性有着强烈的
好奇心,老师和父母却不能解决他们的困惑,他们大多数只能通过色情电影、杂志和书籍中获得答案,而这些非规范化途径获得的生殖健康知识大多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青少年非常容易受到误导,发生不恰当的性行为,引发意外妊娠等各种严重的后果。
(3)社会:
不可否认,中国目前并没有一个能够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国内没有建立起专门为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服务的完善的系统,相关的信息、教育和服务的供给并不能满足青少年对于生殖健康的基本权利和诉求。青少年普遍存在信息咨询渠道障碍,一旦遭遇生殖健康问题,往往自行解决,并不知道如何从社会中寻求帮助。尤其是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一旦选择人工流产,身体和内心都将承受巨大的痛苦,迫切需要更多的关爱。但是卫生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和妇幼保健院等都没有针对这一部分特殊人群采取有效的措施,关注她们的生理和心理遭受重创后的恢复和发展。
五、减少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的策略
如何减少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进一步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发展,这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任务。建立一个完善的青少年生殖健康保护体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
1、学校和家庭配合,重视生殖健康教育
改革传统的性教育,父母和老师应当进一步提高对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的重视。父母应抛弃一贯回避和抗拒的态度,消除尴尬,正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关于生殖健康的各种问题。同时父母也需要接受更多更全面的生殖健康培训,以完善自身的知识,从而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教育和指引,提高他们增强生殖健康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应当开设青春期生殖健康系列的课程和讲座,通过主题班会、校刊校报、宣传栏、心理咨询室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尽力解决青少年关于生殖健康的疑惑,同时关注其心理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疏解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保护自己。
2、开创青少年生殖健康友好服务模式【7】
将青少年生殖健康友好服务纳入卫生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日常工作中,为青少年提供适宜、
具体、方便和可及的服务,包括生殖健康教育、信息咨询、医疗服务等,有效解决他们的生殖健康需要,保障青少年的隐私权、保密权和知情同意权,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未婚妊娠者要最大限度地给予尊重,尽可能提供专业知识的宣教、心理辅导以及技术支持,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
3、制定和完善保护青少年生殖健康的政策和措施
一直以来,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重中之重主要在于已婚育龄人群,特别是 20~49 岁的已婚育龄妇女,而作为育龄人群一部分的未婚青少年则被有意无意排除在计划生育网络之外。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保护青少年生殖健康的政策和措施,拓宽人口计划生育系统的服务范围,做出整合性和跨部门的决策和制度安排,弥补管理和服务上的这种缺位【6】,充分发挥政策在保护未婚青少年年避免意外妊娠和预防性传播疾病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结语
当今社会,性教育的匮乏与性观念的开放之间的对比越来越鲜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缺乏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正规的教育和引导,不仅是造成青少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也是突破青少年生殖健康发展瓶颈的最大障碍。保障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权利,减少未婚意外妊娠,是整个社会应当承担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郑晓瑛,陈功等(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100871)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6卷,第3期POPULATION&DEVELOPMENT Vol.16,No.3,2010
【2】 人流低龄化:伤害的不只是身体,不仅是个体,宋利彩,中国妇女报/2015 年/3 月/3日/第 A03 版 ,女报调查
【3】人工流产危害生殖健康(综述)王明慧,中国城乡企业卫生[临床医学]013 年 12 月第 6 期( 总第 158 期)
【4】人工流产与妇女生殖健康,刘秀芳.[[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4(19):409-411.
【5】未婚人流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胡平成,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6】中国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亟待纳入政策议程,胡玉坤 郑晓瑛 陈 功 张 蕾,国际生殖健康 / 计划生育杂志 2010 年 11 月第 29 卷第 6 期
【7】青少年与生殖健康,冯宁,金曦Reproductive Health in Youth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October 2014,Vol. 30,No. 10FENG Ning,JIN Xi[文章编号]1002 -9982 ( 2014) 10 -0916 -05
本科生通选课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生物医药与健康
专业班级 14级法学卓越班
学生姓名 林宇婷
学 号 [1**********]2
指导教师
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生殖健康研究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备受关注,但是目前中国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现状却令人担忧,研究发现22.4%未婚青少年有过性经历,有性经历的女青少年中怀过孕的占 21.3%,反复妊娠的占 4.9%,86%的妊娠最终以人工流产终止,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的比例日益上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由意外妊娠诉诸的人工流产不断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现状、未婚意外妊娠的原因、人工流产的危害以及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 青少年 未婚 意外妊娠 人流 生殖健康
一、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94年,ICPD指出“生殖健康”是青少年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益(联合国,1994)。同时,MDGs也进一步明确,到2015年要实现普遍享有生殖健康
【1】(联合国,2000)。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春发育期和性成熟年
龄逐渐提前。与此同时,初婚年龄则不断推后。然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观念则发生了变化,性氛围日益宽松。因此现代社会婚前性行为越来越普遍,并且首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作为特殊的群体,自身发育刚刚完全,对于“性”有着天生的好奇心理,却又缺乏一定的生殖健康知识,尤其是女青少年,通常在“偷食禁果”的过程中都不懂得保护自己,一旦发生意外妊娠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而出于恐惧心理,采取不恰当的措施,从而严重伤害其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护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特别是未婚意外妊娠的女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是目前社会各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也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
早在 2009 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开展的一项“中国青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政策开发研究”发现,22.4%未婚青少年有过性经历,首次性行为的中位年龄为 20 岁。有性经历的女性青少年中,首次和最近一次性行为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
分别为 53.9%和25.4%。上述研究还发现,有性经历的女青少年中怀过孕的占
【1】21.3%,反复妊娠的占 4.9%,86%的妊娠最终以人工流产终止。而近年来,未
婚人流者数量和比例一直不断攀升、居高不下,并且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 1300 万人次。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 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
【2】 其中高达 91%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重复流产的情况尤为严重。
通过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不可否认,意外妊娠诉诸的人工流产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殖健康的可怕杀手,严重威胁着女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
三、意外妊娠导致人工流产的危害
大多数女性青少年未婚妊娠后,无论选择生产还是人工流产,对于其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创伤,不仅可能歪曲女性青少年对于性的认识,而且可能是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霾,严重影响其日后的成长。
1、生理创伤
与日益开放的性观念相对的是,在中国目前现行的文化背景下,“未婚先孕”仍然被认为是有悖道德伦理,伤风败俗见不得光的事,因此年轻女孩发生意外妊娠后,由于害怕父母的责备和同学歧视的眼光,一般不敢告诉父母、亲人和老师,往往自己选择不正规的私立医院偷偷地进行流产手术,而这些私立医院很可能存在着医疗器械、医生医术和医德、卫生条件等各方面的问题,历年来,由此引发的医疗事故屡见不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青少年未婚妊娠者身体再次受创的可能性,严重者更可能导致不孕不育,甚至危及生命。
人工流产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
【3】败的补救方法,包括负压吸引术、钳刮术、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就像是用勺
子在开了小口的甜瓜里刮瓜瓤,我们无法看到甜瓜内的情况,所以不是瓜瓤没刮干净就是刮掉了皮肉,就像医生没有办法了解子宫内的情况,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操作,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师,也不能保证手术的绝对安全,任何人流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心理健康老师的黄莉莉如是说。
研究表明,人工流产技术具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近期统计的数字显示,全球每年不安全的人工流产有2000万人次,其中,约78000
【4】人直接死于人工流产,还有许多妇女因人工流产遭受终身残疾和病痛。药物流
产常见的副作用有头晕、乏力、胸闷、恶心、呕吐等类似早孕反应症状,由于药物流产后,女性下体出血时间比较长,存在上行性感染和大出血的危险。人工流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三种,术中并发症有人流紧张综合征、漏吸、吸宫不全、子宫穿孔、感染、羊水栓塞和大出血等,近期并发症有宫腔點连、宫腔积血、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和盆腔炎等,同时还有可能引发术后闭经或经量减少,远期并发症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炎和继发不孕等,再次妊娠时可能并发流产、早产、产前产后出血和围生期
【3】【5】死亡等。
即便未婚意外妊娠者没有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而是选择了分娩,青少年早孕的危害也不容忽视,青少年因为生殖器官、骨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过早妊娠可能会导致妊娠高血压症等各种症状,并且早孕者的难产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青少年处在成长发育阶段,自身调节机制不完善,妊娠后极难修复回原来的身体状况,由此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很有可能将伴随终身。
2、心理创伤
迫于中国目前文化背景的压力,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大多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潜意识里的负罪感和羞耻感而引发的困惑、焦虑、恐惧、自卑和抑郁等症状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或者事业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冲突、性犯罪、
【6】自杀、伤害他人和报复社会。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特别是在校学生,总感
觉自己和别人不同,因为害怕其他同学的嘲笑,所以变得沉默寡言,交际圈越变越小,缺乏身边朋友的关心和理解,内心长期处于焦虑和迷茫的状态,再加上曾经经受生理的巨大痛楚,往往性格大变,脾气暴躁,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受阻,甚至未来的家庭生活也会因此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四、未婚意外妊娠发生的原因
小时候我们都曾问过爸爸妈妈,我从哪里来,爸爸妈妈总是支支吾吾地回答:垃圾堆里捡来的或者是充话费送的。性和生殖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难以启齿的话题。近年来,中国的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一直停步不前,而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在这一方面,几乎是空白。然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采取宽容态度的人数不断增多,日益开放的性观念和保守的性教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由此引发了各
种问题,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生殖健康。
1、生殖健康知识缺乏
青少年整体缺乏准确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书/杂志、同学/朋友、学校老师、网络以及电影/电视是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五大来源,从知识的获取方式来看,青少年在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时,更多地处于一种“自学”的状态。非正规及非规范化的信息来源成为青少年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而大量的数据表明,青少年从这些非规范化途径,尤其是网络A片、色情电影书刊杂志获得的
【1】生殖健康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很有可能误导青少年,造成严重的后果。最多青
少年知晓的避孕方法是安全套、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而大多数人并不能意识到任何的避孕方法都是百分之百保险的,很多人处于侥幸心理,或者错误的操作导致避孕失败,从而发生意外妊娠,引发人工流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2、生殖健康意识淡薄
(1)个体:
部分青少年在错误生殖健康知识的指导下,盲目乐观,错误地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患上生殖系统疾病、性病和艾滋病等严重疾病,导致了极其淡薄的生殖健康意识。尤其是女性青少年,大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了解正确的避孕方法,不能认识到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危害,更不能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为以后可能造成的伤痛留下了极大的隐患。这部分青少年对于性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慎重的选择,过早开始性行为或者多次进行无保护性行为和多伴侣等不安全性行为,大大增加了意外妊娠、感染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等的风险性。
(2)学校和家庭:
国外的性教育一直以来都发展得较为全面,老师和父母从小给孩子们灌输正确的性与生殖健康观念,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让青少年能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在孩子成人生日时,父母一般会将避孕套当做礼物送给孩子们,让他们时刻懂得保护自己。反观中国的性教育,一直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并没有引起学校和老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父母们大多数采取敏感和抗拒的“鸵鸟”心态,遮遮掩掩,谈“性”色变,尽量在孩子面前回避这一话题。学校和老师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早恋现象的遏制,却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如同蜻蜓点水,一闪而过。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于性有着强烈的
好奇心,老师和父母却不能解决他们的困惑,他们大多数只能通过色情电影、杂志和书籍中获得答案,而这些非规范化途径获得的生殖健康知识大多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青少年非常容易受到误导,发生不恰当的性行为,引发意外妊娠等各种严重的后果。
(3)社会:
不可否认,中国目前并没有一个能够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国内没有建立起专门为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服务的完善的系统,相关的信息、教育和服务的供给并不能满足青少年对于生殖健康的基本权利和诉求。青少年普遍存在信息咨询渠道障碍,一旦遭遇生殖健康问题,往往自行解决,并不知道如何从社会中寻求帮助。尤其是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者,一旦选择人工流产,身体和内心都将承受巨大的痛苦,迫切需要更多的关爱。但是卫生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和妇幼保健院等都没有针对这一部分特殊人群采取有效的措施,关注她们的生理和心理遭受重创后的恢复和发展。
五、减少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的策略
如何减少青少年未婚意外妊娠,进一步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发展,这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任务。建立一个完善的青少年生殖健康保护体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
1、学校和家庭配合,重视生殖健康教育
改革传统的性教育,父母和老师应当进一步提高对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的重视。父母应抛弃一贯回避和抗拒的态度,消除尴尬,正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关于生殖健康的各种问题。同时父母也需要接受更多更全面的生殖健康培训,以完善自身的知识,从而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教育和指引,提高他们增强生殖健康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应当开设青春期生殖健康系列的课程和讲座,通过主题班会、校刊校报、宣传栏、心理咨询室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尽力解决青少年关于生殖健康的疑惑,同时关注其心理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疏解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保护自己。
2、开创青少年生殖健康友好服务模式【7】
将青少年生殖健康友好服务纳入卫生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日常工作中,为青少年提供适宜、
具体、方便和可及的服务,包括生殖健康教育、信息咨询、医疗服务等,有效解决他们的生殖健康需要,保障青少年的隐私权、保密权和知情同意权,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未婚妊娠者要最大限度地给予尊重,尽可能提供专业知识的宣教、心理辅导以及技术支持,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
3、制定和完善保护青少年生殖健康的政策和措施
一直以来,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重中之重主要在于已婚育龄人群,特别是 20~49 岁的已婚育龄妇女,而作为育龄人群一部分的未婚青少年则被有意无意排除在计划生育网络之外。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保护青少年生殖健康的政策和措施,拓宽人口计划生育系统的服务范围,做出整合性和跨部门的决策和制度安排,弥补管理和服务上的这种缺位【6】,充分发挥政策在保护未婚青少年年避免意外妊娠和预防性传播疾病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结语
当今社会,性教育的匮乏与性观念的开放之间的对比越来越鲜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缺乏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正规的教育和引导,不仅是造成青少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也是突破青少年生殖健康发展瓶颈的最大障碍。保障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权利,减少未婚意外妊娠,是整个社会应当承担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郑晓瑛,陈功等(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100871)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6卷,第3期POPULATION&DEVELOPMENT Vol.16,No.3,2010
【2】 人流低龄化:伤害的不只是身体,不仅是个体,宋利彩,中国妇女报/2015 年/3 月/3日/第 A03 版 ,女报调查
【3】人工流产危害生殖健康(综述)王明慧,中国城乡企业卫生[临床医学]013 年 12 月第 6 期( 总第 158 期)
【4】人工流产与妇女生殖健康,刘秀芳.[[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4(19):409-411.
【5】未婚人流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胡平成,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6】中国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亟待纳入政策议程,胡玉坤 郑晓瑛 陈 功 张 蕾,国际生殖健康 / 计划生育杂志 2010 年 11 月第 29 卷第 6 期
【7】青少年与生殖健康,冯宁,金曦Reproductive Health in Youth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October 2014,Vol. 30,No. 10FENG Ning,JIN Xi[文章编号]1002 -9982 ( 2014) 10 -09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