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案例浅析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题目:通过案例浅析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姓名:

性别:

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传真及电子邮箱:

通过案例浅析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文摘要: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它起到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儿童的身心健康都与家庭密切相关。而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家庭中经常被忽视,很多家庭的家长都过分注重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以及物质生活上面的满足,却忘记了真正健康的孩子不仅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强调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使更多的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儿童 家庭 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在生理上不断成长,身高变高,体重增加。与此同时,在心理方面也会出现快速的成长,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变多,记忆力开始增强,逻辑思维更加缜密,语言变得丰富,个性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奠定了孩子未来的性格养成,也对孩子一生的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家庭所起的作用是关键的。

然而,在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状况也是比较复杂的,很多儿童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下面笔者将引入几个案例:

一、儿童心理问题案例

儿童的心理疾病经常出现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其中大体包括:抑郁、情感冲动和恐惧这三大类。

(一)抑郁

抑郁的表现:

抑郁是一种过度伤感的情绪表现,消极情绪会主导儿童的心理状态,导致孩子整日愁容满面,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自我评价降低,甚至会有自卑和自责的表现。由于抑郁是一种大脑皮层活动的抑制表现,因此会导致儿童思维能力下降,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可能影响到身体功能,使儿童食欲不振,体重减轻,难以入睡。

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失落,大多发生在失去所爱之物的时候;第二种是自尊心受损,经常表现为自卑自责,不愿意面对一些事物;第三种是自我冲动情绪的“内射”,经常会将本该对外发泄的一些愤怒和攻击对内发泄,出现一些自毁倾向。孩子抑郁经常存在来自各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通过简单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

15岁患儿姜某某,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中。小学时出类拔萃,各方面发展都比较突出,成绩优异,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赞美,性格内向,但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朋友。升学之后,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由于周围同学都是曾经班上的尖子生,学习成绩排名变得平平。又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变得没有朋友,更加内向。父母长期在外奔忙,对其期望很高,每次家庭团聚都要询问学习成绩,并严肃的提醒患儿要认真学习,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无法和父母一样有较好的事业和家庭。患儿因此变得忧心忡忡,焦虑紧张。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少有人陪伴,患儿一心想要通过提高学习成绩得到关注和认可,但焦虑的情绪和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导致患儿在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考试中也总是充满紧张感,无法认真答题。患儿的成绩不断下降,导致了父母对患儿的不满,其母性格暴躁,经常打骂患儿,埋怨患儿不认真努力,并威胁说若下次考试没有大的进步就取消原定的暑期旅行。

患儿的焦虑情况更加严重,并表现出了逆反心理,经常顶撞父母,情绪变得偏激,和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良,性情暴躁,不愿学习,对原来感兴趣的活动也变得毫无兴致,对未来感到毫无期待,前途渺茫。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之下,患儿的学习成绩退步更加严重,原定的暑期旅行终于还是没有实现。暑假里,患儿开始染上了网瘾,每天上网时间超过十小时。患儿沉浸在网络游戏和社交平台里,只有在那里才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自我认可。

新学期开始,患儿开始抵触学校,经常借故请假旷课,工作繁忙的患儿母亲开始担忧,于是经常对患儿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安排保姆监督患儿,保证其在上课期间没有溜到学校外面上网。

在这样的情况下,患儿的抑郁情绪更加严重,导致上课几乎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和周围同学相处不和谐。患儿的表现首先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并提醒患

儿家长应该及时寻找措施帮助患儿。

最终在心理分析师和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经常性的参加亲子活动,将心比心的交谈,患儿的抑郁情绪得到了好转。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导致了一些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实现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先从整个家庭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入手,家长应该首先掌握关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并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重视。

(二)情感冲动

情感冲动的表现:

情感冲动中的儿童通常表现为不受理性控制的发泄情绪,此时的儿童经常表现出一些不考虑后果的莽撞行为。轻者表现为打断别人说话,不遵守纪律,重者则是毁坏物件,伤害他人,甚至伤害自己。

案例:

12岁患儿张某某,是经常会因为一些不合自己意愿的事儿大发脾气。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马上得到,若没有得到就会乱哭乱闹,乱发脾气,甚至打骂父母。有一次奶奶和他去逛街,看到了一件他及其喜欢的玩具,但是价格昂贵。当时奶奶没有带够钱,于是跟患儿提出晚些时候再买,患儿当场情绪失控,对奶奶大打出手。

患儿平时喜欢看一些如奥特曼之类的动画片,也喜欢打电子游戏,父母对他非常溺爱,经常无条件满足他的要求,甚至多次代替患儿解决如家庭作业,课后手工等原本应该患儿自己去解决却不愿解决的事情。导致患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对无法实现自己愿望的情况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应对措施,总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在咨询中患儿知道打骂别人乱发脾气的言行是不对的,但是在行为上却严重脱节。

最终在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下,患儿家长抑制了溺爱情绪,减少患儿接触暴力的动画和电子游戏,并在患儿提出无理要求时不予无条件的安慰,乱发脾气时进行冷静教育,通过奖励和督促并行的方式鼓励患儿自己的事自己做,终于使患儿

的情况有所好转。

总结:

这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儿童出现情感冲动大多原因归结于:

一方面,当代家长很溺爱自己的孩子,造成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弱,遇事难以控制不良的情绪的心理缺陷。父母总是纵容孩子的任性,每次出现不良结果时,替孩子承担责任,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却马上尽全力为其实现。家长们过分宠爱孩子,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溺爱会毁了孩子。正确的爱应该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爱,要让孩子幸福就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另一方面,当今信息技术发达,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孩子经常接触一些不良信息是在所难免的,这方面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跟孩子分析信息中的重点所在,很多动画是为了宣扬正义,而非宣传暴力。而处于成长时期的孩子经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暴力上。这一点需要家长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由此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恐惧

恐惧的表现:

恐惧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种普遍寻在现象,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一种认识方式,是健康的,也是必要的一种反应。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加深,很多幼年时的恐惧会慢慢消失。但是,很多儿童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对一些不足以引起恐惧的事情反应过激,难以抑制恐惧反应的异常现象。最常见的就是学校恐惧症。

案例:

患儿黄某某,12岁,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优异。

患儿父母性格均比较内向,对患儿有很高的期望值,比较宠爱孩子,几乎百依百顺。特别是患儿母亲,患儿一旦有身体上的不适就会守在家中照顾患儿。

患儿原先就读于A学校,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后来父母为使其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转学到了一所比较出名的B学校。

在新的学校里,周围的同学学习都比较用功,患儿在其中略显平常,但仍然

比较突出。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课桌上查字典,而患儿却把字典放在桌洞里查,于是老师便批评了他,第二天,患儿上学之前出现了胃痛的情况,于是便请假在家,不去上学。自此患儿去上学时经常出现胃痛,呕吐,出冷汗等不适现象,总是请假旷课,迟到现象也很严重,即便勉强去了学校,也依然无法与老师正视,见到老师就会胃痛,出冷汗,不受控制的流泪。患儿家长多次带患儿去就医,医院检查无器质性问题,属于心理问题。

后来,经过咨询和协调,患儿老师与患儿进行了谈心,并对自己在教育方式上的疏忽进行了自我反省,患儿个门课程的老师互相沟通,平时尽量避免批评患儿;学校鼓励患儿周围的同学共同帮助患儿,与他做朋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患儿父母坚决态度,除非患儿住院,否则就坚持送到学校,并由原来的母亲送其上学变为父亲送患儿上学,并鼓励父母经常与孩子谈心,排解患儿的忧虑,改正患儿对周围环境的错误认知,尽可能的避免患儿看到A学校,触景生情,经常在周末带患儿在B学校的儿童乐园玩耍。

最终,患儿的症状明显缓解,十五周之后,患儿便可以和其余的孩子一样微笑面对学校和老师了。

总结:

孩子的恐惧症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家庭原因占很重要的部分,父母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总是影响着孩子,父母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来的敏感,恐惧常常会感染到孩子。而面对孩子的恐惧,父母的反应也会起到很大影响。一般有恐惧症的孩子都是比较敏感,神经质,害怕被批评的孩子,很多孩子在认知一些事物上存在偏差,父母对其逃避的反应并没有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而是以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为名一味地想让孩子舒适一些,从而越发纵容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

由此可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实施的。

二、家庭如何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要创造和谐美好的关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的争执,成人之间的相处会引导孩子的人际交往习惯,如果家庭成员之间达成一个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儿童也会从中获取好的影响,学会怎么与人和谐相

处。儿童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取决与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父母对生活应该积极向上,充满热情,自然儿童也会受到影响,汲取到更多的正能量。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是主观重要的,因此为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父母也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和调节。

(二)学习良好的教育方式

现代家庭里,很多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成长。父母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对孩子生活过分的干涉,对孩子犯错进行严厉惩罚等都是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鼓励温暖民主的教育方式,保证孩子安全健康的同时不过分的宠爱,倾听孩子心声的同时不强迫孩子做出选择,面对孩子犯错误时采取共同分析共同克服的态度,这样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长。

(三)培养孩子的非智力能力

只有了解孩子做事情的动机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也只有正确疏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才能使孩子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家长应多观察儿童的行为方式,对孩子做出选择之前的动机进行了解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学会独立应对生活中的很多情况。

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心灵寄托。这样孩子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起来。

家长要满足孩子对爱的需要,但又不能过分地溺爱。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孩子会变得冷漠孤僻,而过分的溺爱孩子,孩子又会变得任性骄纵。

最后,家长应或多或少地磨练孩子的意志力,这是孩子将来成长中最关键的一种能力。鼓励孩子拥有一些优良的品德,如正直,谦逊,勇敢,独立等。

家庭应该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人并不是单单靠优越的物质条件,优秀的学习成绩就可以健康成长的。一个人的成长是要靠对周围事物的不断了解,不断探索来实现的。很多儿童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多数是由于成人的引导不正确导致的。现代家庭往往更重视儿童的智力发育,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却忽视了一个人得以立足社会的最根本条件——心理健康。通过以上案例,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重视,调整教育的重心,平衡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性格成长和智力发育。

家长应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更多的了解儿童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引导儿童。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并充分纠正自身不良的习惯,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经过调查发现,很多问题儿童的家庭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家长的性格经常会影响到孩子,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成年人都无法保持健康的心理,那么这个家庭中的儿童必将受到影响。

最后,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部分,儿童的心理健康还依赖于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李维,张诗忠.《心理健康百科全书——儿童健康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谭杰群.《谈家庭教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4]中国大百科全书[M].心理学卷

题目:通过案例浅析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姓名:

性别:

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传真及电子邮箱:

通过案例浅析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文摘要: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它起到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儿童的身心健康都与家庭密切相关。而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家庭中经常被忽视,很多家庭的家长都过分注重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以及物质生活上面的满足,却忘记了真正健康的孩子不仅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强调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使更多的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儿童 家庭 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在生理上不断成长,身高变高,体重增加。与此同时,在心理方面也会出现快速的成长,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变多,记忆力开始增强,逻辑思维更加缜密,语言变得丰富,个性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奠定了孩子未来的性格养成,也对孩子一生的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家庭所起的作用是关键的。

然而,在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状况也是比较复杂的,很多儿童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下面笔者将引入几个案例:

一、儿童心理问题案例

儿童的心理疾病经常出现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其中大体包括:抑郁、情感冲动和恐惧这三大类。

(一)抑郁

抑郁的表现:

抑郁是一种过度伤感的情绪表现,消极情绪会主导儿童的心理状态,导致孩子整日愁容满面,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自我评价降低,甚至会有自卑和自责的表现。由于抑郁是一种大脑皮层活动的抑制表现,因此会导致儿童思维能力下降,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可能影响到身体功能,使儿童食欲不振,体重减轻,难以入睡。

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失落,大多发生在失去所爱之物的时候;第二种是自尊心受损,经常表现为自卑自责,不愿意面对一些事物;第三种是自我冲动情绪的“内射”,经常会将本该对外发泄的一些愤怒和攻击对内发泄,出现一些自毁倾向。孩子抑郁经常存在来自各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通过简单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

15岁患儿姜某某,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中。小学时出类拔萃,各方面发展都比较突出,成绩优异,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赞美,性格内向,但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朋友。升学之后,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由于周围同学都是曾经班上的尖子生,学习成绩排名变得平平。又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变得没有朋友,更加内向。父母长期在外奔忙,对其期望很高,每次家庭团聚都要询问学习成绩,并严肃的提醒患儿要认真学习,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无法和父母一样有较好的事业和家庭。患儿因此变得忧心忡忡,焦虑紧张。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少有人陪伴,患儿一心想要通过提高学习成绩得到关注和认可,但焦虑的情绪和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导致患儿在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考试中也总是充满紧张感,无法认真答题。患儿的成绩不断下降,导致了父母对患儿的不满,其母性格暴躁,经常打骂患儿,埋怨患儿不认真努力,并威胁说若下次考试没有大的进步就取消原定的暑期旅行。

患儿的焦虑情况更加严重,并表现出了逆反心理,经常顶撞父母,情绪变得偏激,和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良,性情暴躁,不愿学习,对原来感兴趣的活动也变得毫无兴致,对未来感到毫无期待,前途渺茫。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之下,患儿的学习成绩退步更加严重,原定的暑期旅行终于还是没有实现。暑假里,患儿开始染上了网瘾,每天上网时间超过十小时。患儿沉浸在网络游戏和社交平台里,只有在那里才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自我认可。

新学期开始,患儿开始抵触学校,经常借故请假旷课,工作繁忙的患儿母亲开始担忧,于是经常对患儿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安排保姆监督患儿,保证其在上课期间没有溜到学校外面上网。

在这样的情况下,患儿的抑郁情绪更加严重,导致上课几乎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和周围同学相处不和谐。患儿的表现首先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并提醒患

儿家长应该及时寻找措施帮助患儿。

最终在心理分析师和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经常性的参加亲子活动,将心比心的交谈,患儿的抑郁情绪得到了好转。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导致了一些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实现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先从整个家庭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入手,家长应该首先掌握关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并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重视。

(二)情感冲动

情感冲动的表现:

情感冲动中的儿童通常表现为不受理性控制的发泄情绪,此时的儿童经常表现出一些不考虑后果的莽撞行为。轻者表现为打断别人说话,不遵守纪律,重者则是毁坏物件,伤害他人,甚至伤害自己。

案例:

12岁患儿张某某,是经常会因为一些不合自己意愿的事儿大发脾气。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马上得到,若没有得到就会乱哭乱闹,乱发脾气,甚至打骂父母。有一次奶奶和他去逛街,看到了一件他及其喜欢的玩具,但是价格昂贵。当时奶奶没有带够钱,于是跟患儿提出晚些时候再买,患儿当场情绪失控,对奶奶大打出手。

患儿平时喜欢看一些如奥特曼之类的动画片,也喜欢打电子游戏,父母对他非常溺爱,经常无条件满足他的要求,甚至多次代替患儿解决如家庭作业,课后手工等原本应该患儿自己去解决却不愿解决的事情。导致患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对无法实现自己愿望的情况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应对措施,总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在咨询中患儿知道打骂别人乱发脾气的言行是不对的,但是在行为上却严重脱节。

最终在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下,患儿家长抑制了溺爱情绪,减少患儿接触暴力的动画和电子游戏,并在患儿提出无理要求时不予无条件的安慰,乱发脾气时进行冷静教育,通过奖励和督促并行的方式鼓励患儿自己的事自己做,终于使患儿

的情况有所好转。

总结:

这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儿童出现情感冲动大多原因归结于:

一方面,当代家长很溺爱自己的孩子,造成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弱,遇事难以控制不良的情绪的心理缺陷。父母总是纵容孩子的任性,每次出现不良结果时,替孩子承担责任,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却马上尽全力为其实现。家长们过分宠爱孩子,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溺爱会毁了孩子。正确的爱应该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爱,要让孩子幸福就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另一方面,当今信息技术发达,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孩子经常接触一些不良信息是在所难免的,这方面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跟孩子分析信息中的重点所在,很多动画是为了宣扬正义,而非宣传暴力。而处于成长时期的孩子经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暴力上。这一点需要家长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由此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恐惧

恐惧的表现:

恐惧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种普遍寻在现象,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一种认识方式,是健康的,也是必要的一种反应。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加深,很多幼年时的恐惧会慢慢消失。但是,很多儿童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对一些不足以引起恐惧的事情反应过激,难以抑制恐惧反应的异常现象。最常见的就是学校恐惧症。

案例:

患儿黄某某,12岁,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优异。

患儿父母性格均比较内向,对患儿有很高的期望值,比较宠爱孩子,几乎百依百顺。特别是患儿母亲,患儿一旦有身体上的不适就会守在家中照顾患儿。

患儿原先就读于A学校,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后来父母为使其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转学到了一所比较出名的B学校。

在新的学校里,周围的同学学习都比较用功,患儿在其中略显平常,但仍然

比较突出。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课桌上查字典,而患儿却把字典放在桌洞里查,于是老师便批评了他,第二天,患儿上学之前出现了胃痛的情况,于是便请假在家,不去上学。自此患儿去上学时经常出现胃痛,呕吐,出冷汗等不适现象,总是请假旷课,迟到现象也很严重,即便勉强去了学校,也依然无法与老师正视,见到老师就会胃痛,出冷汗,不受控制的流泪。患儿家长多次带患儿去就医,医院检查无器质性问题,属于心理问题。

后来,经过咨询和协调,患儿老师与患儿进行了谈心,并对自己在教育方式上的疏忽进行了自我反省,患儿个门课程的老师互相沟通,平时尽量避免批评患儿;学校鼓励患儿周围的同学共同帮助患儿,与他做朋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患儿父母坚决态度,除非患儿住院,否则就坚持送到学校,并由原来的母亲送其上学变为父亲送患儿上学,并鼓励父母经常与孩子谈心,排解患儿的忧虑,改正患儿对周围环境的错误认知,尽可能的避免患儿看到A学校,触景生情,经常在周末带患儿在B学校的儿童乐园玩耍。

最终,患儿的症状明显缓解,十五周之后,患儿便可以和其余的孩子一样微笑面对学校和老师了。

总结:

孩子的恐惧症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家庭原因占很重要的部分,父母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总是影响着孩子,父母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来的敏感,恐惧常常会感染到孩子。而面对孩子的恐惧,父母的反应也会起到很大影响。一般有恐惧症的孩子都是比较敏感,神经质,害怕被批评的孩子,很多孩子在认知一些事物上存在偏差,父母对其逃避的反应并没有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而是以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为名一味地想让孩子舒适一些,从而越发纵容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

由此可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实施的。

二、家庭如何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要创造和谐美好的关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的争执,成人之间的相处会引导孩子的人际交往习惯,如果家庭成员之间达成一个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儿童也会从中获取好的影响,学会怎么与人和谐相

处。儿童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取决与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父母对生活应该积极向上,充满热情,自然儿童也会受到影响,汲取到更多的正能量。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是主观重要的,因此为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父母也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和调节。

(二)学习良好的教育方式

现代家庭里,很多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成长。父母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对孩子生活过分的干涉,对孩子犯错进行严厉惩罚等都是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鼓励温暖民主的教育方式,保证孩子安全健康的同时不过分的宠爱,倾听孩子心声的同时不强迫孩子做出选择,面对孩子犯错误时采取共同分析共同克服的态度,这样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长。

(三)培养孩子的非智力能力

只有了解孩子做事情的动机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也只有正确疏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才能使孩子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家长应多观察儿童的行为方式,对孩子做出选择之前的动机进行了解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学会独立应对生活中的很多情况。

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心灵寄托。这样孩子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起来。

家长要满足孩子对爱的需要,但又不能过分地溺爱。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孩子会变得冷漠孤僻,而过分的溺爱孩子,孩子又会变得任性骄纵。

最后,家长应或多或少地磨练孩子的意志力,这是孩子将来成长中最关键的一种能力。鼓励孩子拥有一些优良的品德,如正直,谦逊,勇敢,独立等。

家庭应该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人并不是单单靠优越的物质条件,优秀的学习成绩就可以健康成长的。一个人的成长是要靠对周围事物的不断了解,不断探索来实现的。很多儿童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多数是由于成人的引导不正确导致的。现代家庭往往更重视儿童的智力发育,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却忽视了一个人得以立足社会的最根本条件——心理健康。通过以上案例,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重视,调整教育的重心,平衡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性格成长和智力发育。

家长应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更多的了解儿童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引导儿童。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并充分纠正自身不良的习惯,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经过调查发现,很多问题儿童的家庭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家长的性格经常会影响到孩子,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成年人都无法保持健康的心理,那么这个家庭中的儿童必将受到影响。

最后,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部分,儿童的心理健康还依赖于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李维,张诗忠.《心理健康百科全书——儿童健康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谭杰群.《谈家庭教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4]中国大百科全书[M].心理学卷


相关文章

  •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浅析
  • 班级单亲学生教育案例 [摘要]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缺乏完整的亲情及家庭教育,往往成为班级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隐患".笔者结合自身任职班主任期间对班上几位不同单亲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分析并总结了一些教育经验. [案例再现] ...查看


  • 特殊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8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
  • 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 摘 要: 幼儿观察力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缺乏稳定性:持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缺少观察方法.文章认为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应着重抓几个方面: 明确观察目的, 正确定位观察内容; 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查看


  •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浅析
  •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0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说明: 一.学科类别分别为:1.中学语文 2.中学数学 3.中学英语 4.中学物理5.中学化学 6. 中学生物 7.中学政治 8. 中 ...查看


  • 浅析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原因及解决对策
  • 目 录 一.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和特点 二.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弊端 三.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原因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据2011年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 ...查看


  • 浅析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方略
  • 摘要 交通安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中小学生安全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并不完善,交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交通安全教育属于智育.德育和纪律教育的范畴.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查看


  • 浅析家庭暴力原因及其对策
  • 浅析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近几年来,我一直有对家庭暴力的起因进行调查的想法,但始终没有成行,今年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在多年的信访接待中发现,婚姻家庭矛盾且伴有家庭暴力伤害的案件始终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全县角度看,因家庭暴力重伤.致残甚 ...查看


  • 惠山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学校安全管理管理内容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惠山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学校|安全管理|管理内容论文选题题目 惠山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小学学 ...查看


  • 浅析当今社会的赏识教育毕业论文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附件一 深 圳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目: 浅析当今社会的赏识教育 院 别 专 业 姓 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2007 年 11 月 16 日 附件二 深圳大学师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