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1

《登岳阳楼 》

教学设计 周霞

课题 授课人

登岳阳楼 周霞

课时 单位

1

课型 阳罗中心校宝三中学

新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赏析,讨论学习本诗表达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品味意境

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方法 2、引导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准备:朗读带,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通读全文,思考问题

阶段 活动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1)江南有哪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 被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 2.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 1.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屈 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3.刘长卿: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4.许 棠: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5. 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通过情景激 发学生,快速 融入课堂,导 入新课

6. 杜 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那么同学们, 这首诗到底描写了作者登上岳阳楼后看到了 洞庭湖怎样的景色呢?并且作者又借这景色抒发了什么情感 呢,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诗人一起来登岳阳楼吧。 1, 听录音范读,然后齐读 2, 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解,试着把这首诗歌译成白话文 3,完成名师学案 1.2.3 题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 合作探究,老师引导,讨论以下问题 1, 从首联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 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上 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其实此时的诗人, 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 感交集。 2, 这种情感是通过那几个字眼表现出来的? 明确:是通过“昔闻”和“今上”表现的,虚实交错,今昔 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 酝酿气氛。 3, 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你认为那两个词最具表现 力,并说说其妙处。颔联中的景和情有什么特点?他们之 间的关系是什么? 4, 颈联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面的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 可以看出? 6,从内容、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内容:通篇是

“登岳阳楼”诗,却又不局限于写“岳阳楼” 与“洞庭水” 。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 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 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此时的杜甫呢?他 是穷也胸怀天下,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还 可以从哪些诗句感受到呢?明确: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 名师学案第四题,第七题。 课堂检测 活学活用

自主学习

能锻炼学生 的自学能力 通过讨论交 流得出的答 案,能更深层 次的理解。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加强感悟 升华情感

背诵全诗。结课 总结 巩固背诵

《登岳阳楼 》

教学设计 周霞

课题 授课人

登岳阳楼 周霞

课时 单位

1

课型 阳罗中心校宝三中学

新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赏析,讨论学习本诗表达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品味意境

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方法 2、引导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准备:朗读带,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通读全文,思考问题

阶段 活动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1)江南有哪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 被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 2.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 1.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屈 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3.刘长卿: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4.许 棠: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5. 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通过情景激 发学生,快速 融入课堂,导 入新课

6. 杜 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那么同学们, 这首诗到底描写了作者登上岳阳楼后看到了 洞庭湖怎样的景色呢?并且作者又借这景色抒发了什么情感 呢,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诗人一起来登岳阳楼吧。 1, 听录音范读,然后齐读 2, 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解,试着把这首诗歌译成白话文 3,完成名师学案 1.2.3 题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 合作探究,老师引导,讨论以下问题 1, 从首联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 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上 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其实此时的诗人, 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 感交集。 2, 这种情感是通过那几个字眼表现出来的? 明确:是通过“昔闻”和“今上”表现的,虚实交错,今昔 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 酝酿气氛。 3, 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你认为那两个词最具表现 力,并说说其妙处。颔联中的景和情有什么特点?他们之 间的关系是什么? 4, 颈联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面的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 可以看出? 6,从内容、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内容:通篇是

“登岳阳楼”诗,却又不局限于写“岳阳楼” 与“洞庭水” 。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 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 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此时的杜甫呢?他 是穷也胸怀天下,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还 可以从哪些诗句感受到呢?明确: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 名师学案第四题,第七题。 课堂检测 活学活用

自主学习

能锻炼学生 的自学能力 通过讨论交 流得出的答 案,能更深层 次的理解。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加强感悟 升华情感

背诵全诗。结课 总结 巩固背诵


相关文章

  • 有感于[游岳阳楼记]3-副本
  • 有感于<游岳阳楼记>一文的比较阅读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洞中学 郭 勇 735000 摘要:语文教学中,同类文本的比较阅读是很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因人而异,学习结果也千差万别,我们应该充分的重视和引导学生阅 ...查看


  • 登岳阳楼(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课题 登岳阳楼(赛课教案)三维目标 1.背诵本诗.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3.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4.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 ...查看


  •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 登岳阳楼 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杜甫及本诗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题. 2.品味诗歌宽阔宏伟意境,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 ...查看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获奖)(2)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设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九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 ...查看


  •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1三维目标
  •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1三维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重点难点 重点: 重点: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 ...查看


  •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二
  •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 ...查看


  • (免费)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岳阳楼记]教学实录
  •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 教师:江南有三大名楼,同学们知道吗? 生甲:黄鹤楼. 教师:我们学过跟黄鹤楼有关的一首非常有 名的诗,它是-- 生:崔颢的<黄鹤楼>. 教师:能背诵一下吗? 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查看


  • 登岳阳楼教案 1
  • 登岳阳楼 杜甫 教学目的: 1. 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2. 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岳阳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因位于洞庭之滨 ...查看


  • 登岳阳楼说课稿(评委版)
  • <登岳阳楼>说课稿 洞口一中 欧阳桂华 一. 说教材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历经沧桑,年老多病,独登此楼,感慨万千.其身世之悲,家国之忧,浩浩渺渺,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写景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