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和猎狗,谁是英雄?

猎人和猎狗,谁是英雄?

征战数年,天下初定,刘邦开始论功行赏。“功”怎么定?“赏”又是什么尺度?众多功臣意见嘈杂。刘邦最终确定了“猎人”和“猎狗”的不同标准,发出了“奖金”„„

猎人和猎狗,谁是英雄?

西汉5年,刘邦消灭项羽、平定天下,到了按功封赏群臣的时候了。大臣们争夺功劳、众说纷纭,一年多了封赏依然迟迟未定。

刘邦发奖金

刘邦来了个“一刀切”。从他的认知出发,萧何应该功劳最大,于是给他封了酇侯。

群臣哗然:“我们经过几百次战斗浴血攻城,而萧何只是舞文弄墨、口头上的功夫,功劳为何却在我们之上?”刘邦回答:“大家打猎吗?知道猎狗吧。追杀兔子的是猎狗,而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却是人。如今,诸位只是捕获兔子而已,功劳如同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功劳如同猎人。”

封完土地排座次,又有人建议:“平阳侯曹参身负70多处伤,攻城掠地功劳最大,应该排在第一。”高祖虽已力排众议多封了萧何土地,但他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

关内侯了解刘邦的心思:“曹参虽有功劳,却只是一时一事。皇上和项羽打了5年的仗,每当紧急时刻,需要人时萧何总能补充人,需要粮食时也能及时送到一线。这是千秋万代的功劳,所以萧何排第一,曹参排第二。”

刘邦不是简单地用攻城掠地的多少来评价功劳大小,而是用“功人”还是“功狗”的标准。群臣排座次的时候,关内侯也不是简单地按照攻城掠地的标准来

评价,而是用“千秋万代的功劳和一时的功劳”来进行评价。

由于标准的不统一,导致评估出来的结果不同,就会有不公平的感觉。群臣慑于刘邦的地位不敢有二话,但是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应当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评价给员工发奖金?标准是事前制定还是事后制定?

如果没有对这个标准的共同认可,那么操作起来就达不到目的。

群臣不太认可刘邦的标准,虽然勉强接受把萧何排在第一,但心里依然不服。所以评价标准一定要取得企业上下共同认可,按照这个结果发奖金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指哪打哪,还是打哪指哪

那么,刘邦的“奖金”依据究竟是什么?

《史记》中没有说刘邦有没有事先设定好标准,从最后君臣的对话来看,这个标准应该是事前没有设定的。评价标准如果是事后再制定,其存在就基本没有意义。

就像两个人进行打靶比赛,肯定是先有一个标靶,然后射击,看是否射中了目标,最后给出成绩。如果改变次序,先射击再设定标靶,那么,就会变成裁判想要谁获胜谁就可以获胜。所以,标准一定要事先设定好,事后设定没有意义。

很多企业发奖金时候,事先并没有明确标准。最后一纸简单的表格,什么叫工作态度好,什么叫业绩好,统统没有标准。这样的评估,有标准等于没有标准,事先模糊的标准就等于是事后再找一个标准来评价。就像刘邦愿意给萧何排第一,“功人还是功狗”、“一时之功还是万世之功”,都只是一个借口。 要发好奖金,显然要事先制定好标准。那么,这个标准要不要清晰呢? 对这个问题,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要清晰了,否则怎么给员工

解释得清楚呢?”事实上,清晰还是模糊各有利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当我们遇到两难问题的时候都会采取综合的办法,既清晰又模糊。把标准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的标准非常清晰,针对被评估者的主要工作;一类标准比较模糊,针对被评估者的基础工作。

刘邦的“功人还是功狗”、“一时之功还是万世之功”这两个标准是评价群臣主要工作的,应该非常清晰。但是,刘邦没有明确这两个概念。他举例说了萧何运筹帷幄指引了方向,而群臣都受到了这个方向的指引。到底指引到什么样 ,刘邦没有说明白,群臣不服气也在情理之中了。企业在发奖金的过程中不但要事先制定标准,而且有些标准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否则就没有可操作性。 吃饱的标准是什么

有人会说标准肯定是要越明确越好,但“无限的明确”就带来了成本的问题。如果为了评估而导致过高的成本就会得不偿失。开疆掠土当然是大事情,需要仔细评估,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找到一个既明确又有可操作性的标准来评估,然后再按照这个标准激励才更有效果。

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提了个问题:“请客户吃饭,用什么标准可以比较准确的评价出客户吃饱了没有?”“你直接问他,是否吃饱了不就可以了吗?”直接问当然可以,而且容易操作。但客户是中国人,这个问题等于白问,因为客户99%可能会回答:“吃饱了。”因为中国人客气,这个标准显然不好。

于是又有人提出:“看看他吃了多少饭菜,再看看他的体形就知道了。”于是又有人在此君的基础上提出:“对,看看他摄入了多少卡路里的能量,再测量他的血糖。”大家哈哈大笑。最后一位老兄提出:“看他十分钟内伸筷子的频率如何?”这个标准的可操作性就比较恰当,而且比较容易通过简单的观测得到。 有些标准需要明确,有些标准则不需要明确,有人会费解,为什么会这样?

看看李广的故事。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为何李广难封?

纵观李广的生平,虽然有很多英勇的事迹,但是他到死为止都没有被封侯。而李广的堂弟李蔡,当年和李广一起侍奉汉文帝,到汉武帝的时候,做到了代国的国相。李广的部下很多也封了侯。他们的名声和才干都不如李广。

若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避刀剑,身先士卒,大概没有人敢和李广比肩,这是个有点像李逵似的人物,但其在深陷绝境时表现出的机智和胆略又远高出李逵。李广缺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智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后,他竟然挣不到可以封侯的杀敌之数!

猎人与猎狗,究竟谁是英雄?

答案就是在标准的制定和标准下发的时间上。

李广就是因为没有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数量”这个钢性指标而未能封候,成为千古一叹。

猎人和猎狗,谁是英雄?

征战数年,天下初定,刘邦开始论功行赏。“功”怎么定?“赏”又是什么尺度?众多功臣意见嘈杂。刘邦最终确定了“猎人”和“猎狗”的不同标准,发出了“奖金”„„

猎人和猎狗,谁是英雄?

西汉5年,刘邦消灭项羽、平定天下,到了按功封赏群臣的时候了。大臣们争夺功劳、众说纷纭,一年多了封赏依然迟迟未定。

刘邦发奖金

刘邦来了个“一刀切”。从他的认知出发,萧何应该功劳最大,于是给他封了酇侯。

群臣哗然:“我们经过几百次战斗浴血攻城,而萧何只是舞文弄墨、口头上的功夫,功劳为何却在我们之上?”刘邦回答:“大家打猎吗?知道猎狗吧。追杀兔子的是猎狗,而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却是人。如今,诸位只是捕获兔子而已,功劳如同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功劳如同猎人。”

封完土地排座次,又有人建议:“平阳侯曹参身负70多处伤,攻城掠地功劳最大,应该排在第一。”高祖虽已力排众议多封了萧何土地,但他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

关内侯了解刘邦的心思:“曹参虽有功劳,却只是一时一事。皇上和项羽打了5年的仗,每当紧急时刻,需要人时萧何总能补充人,需要粮食时也能及时送到一线。这是千秋万代的功劳,所以萧何排第一,曹参排第二。”

刘邦不是简单地用攻城掠地的多少来评价功劳大小,而是用“功人”还是“功狗”的标准。群臣排座次的时候,关内侯也不是简单地按照攻城掠地的标准来

评价,而是用“千秋万代的功劳和一时的功劳”来进行评价。

由于标准的不统一,导致评估出来的结果不同,就会有不公平的感觉。群臣慑于刘邦的地位不敢有二话,但是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应当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评价给员工发奖金?标准是事前制定还是事后制定?

如果没有对这个标准的共同认可,那么操作起来就达不到目的。

群臣不太认可刘邦的标准,虽然勉强接受把萧何排在第一,但心里依然不服。所以评价标准一定要取得企业上下共同认可,按照这个结果发奖金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指哪打哪,还是打哪指哪

那么,刘邦的“奖金”依据究竟是什么?

《史记》中没有说刘邦有没有事先设定好标准,从最后君臣的对话来看,这个标准应该是事前没有设定的。评价标准如果是事后再制定,其存在就基本没有意义。

就像两个人进行打靶比赛,肯定是先有一个标靶,然后射击,看是否射中了目标,最后给出成绩。如果改变次序,先射击再设定标靶,那么,就会变成裁判想要谁获胜谁就可以获胜。所以,标准一定要事先设定好,事后设定没有意义。

很多企业发奖金时候,事先并没有明确标准。最后一纸简单的表格,什么叫工作态度好,什么叫业绩好,统统没有标准。这样的评估,有标准等于没有标准,事先模糊的标准就等于是事后再找一个标准来评价。就像刘邦愿意给萧何排第一,“功人还是功狗”、“一时之功还是万世之功”,都只是一个借口。 要发好奖金,显然要事先制定好标准。那么,这个标准要不要清晰呢? 对这个问题,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要清晰了,否则怎么给员工

解释得清楚呢?”事实上,清晰还是模糊各有利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当我们遇到两难问题的时候都会采取综合的办法,既清晰又模糊。把标准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的标准非常清晰,针对被评估者的主要工作;一类标准比较模糊,针对被评估者的基础工作。

刘邦的“功人还是功狗”、“一时之功还是万世之功”这两个标准是评价群臣主要工作的,应该非常清晰。但是,刘邦没有明确这两个概念。他举例说了萧何运筹帷幄指引了方向,而群臣都受到了这个方向的指引。到底指引到什么样 ,刘邦没有说明白,群臣不服气也在情理之中了。企业在发奖金的过程中不但要事先制定标准,而且有些标准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否则就没有可操作性。 吃饱的标准是什么

有人会说标准肯定是要越明确越好,但“无限的明确”就带来了成本的问题。如果为了评估而导致过高的成本就会得不偿失。开疆掠土当然是大事情,需要仔细评估,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找到一个既明确又有可操作性的标准来评估,然后再按照这个标准激励才更有效果。

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提了个问题:“请客户吃饭,用什么标准可以比较准确的评价出客户吃饱了没有?”“你直接问他,是否吃饱了不就可以了吗?”直接问当然可以,而且容易操作。但客户是中国人,这个问题等于白问,因为客户99%可能会回答:“吃饱了。”因为中国人客气,这个标准显然不好。

于是又有人提出:“看看他吃了多少饭菜,再看看他的体形就知道了。”于是又有人在此君的基础上提出:“对,看看他摄入了多少卡路里的能量,再测量他的血糖。”大家哈哈大笑。最后一位老兄提出:“看他十分钟内伸筷子的频率如何?”这个标准的可操作性就比较恰当,而且比较容易通过简单的观测得到。 有些标准需要明确,有些标准则不需要明确,有人会费解,为什么会这样?

看看李广的故事。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为何李广难封?

纵观李广的生平,虽然有很多英勇的事迹,但是他到死为止都没有被封侯。而李广的堂弟李蔡,当年和李广一起侍奉汉文帝,到汉武帝的时候,做到了代国的国相。李广的部下很多也封了侯。他们的名声和才干都不如李广。

若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避刀剑,身先士卒,大概没有人敢和李广比肩,这是个有点像李逵似的人物,但其在深陷绝境时表现出的机智和胆略又远高出李逵。李广缺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智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后,他竟然挣不到可以封侯的杀敌之数!

猎人与猎狗,究竟谁是英雄?

答案就是在标准的制定和标准下发的时间上。

李广就是因为没有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数量”这个钢性指标而未能封候,成为千古一叹。


相关文章

  • 混血豺王读后感400字
  • 篇一:混血豺王读后感 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混血豺王>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它描写了母豺达维娅与猎狗洛戛的混血儿白眉儿跌宕起伏的一生. 白眉儿的母亲达维娅虽然在临死前绞尽脑汁让白眉儿成为了豺群的一员,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白眉儿还是成为 ...查看


  • 猎人与猎狗启示
  • 猎人与猎狗 一.关于动机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 ...查看


  • 关于管理哲学的智慧故事
  • 之一 前言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和兔子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 ...查看


  • 猎人与狗励志故事
  • 猎狗与兔子 目标 ====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 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 ...查看


  • (2013年宁波)阅读答案
  • (2013年宁波)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 ...查看


  • 关键人才的考核与激励
  •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关键人才的考核维度: ● 掌握关键人才的激励方法: ● 理解激励关键人才的几大理论. 关键人才的考核与激励 一.关键人才的考核维度 考核导向分为三种:一是结果导向,二是行为导向,三是潜能导向. ...查看


  • 动物故事_第三章
  • 43.野猪和马 野猪生性懒惰,不爱清洁,全身上下长着棕褐色的粗毛,两只獠牙丑恶地突出在外,耳朵和尾巴都很短小.总的说来就是不美观,不太惹人喜爱. 马是一种很优雅的动物,高昂挺拔的身躯,漂亮的鬃毛,匀称的四肢,奔跑起来英姿飒爽.让野猪和马站在 ...查看


  • 分析环境描写
  • 分析环境描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后的篝火●邴继福 小兴安岭的冬天,白天大雪纷飞,夜晚滴水成冰.政府虽然明令封山,保护生态,劝告并帮助村民改行谋生,但以此为生的少数几个人目光还是盯在林子里.猎人就是其中一个. 猎 ...查看


  • 猎狗和兔子
  • 猎狗和兔子 猎人养了一只很棒的猎狗,每次猎人带着它出去,总会收获很多. 入冬的一天,下了一夜的大雪,大地白茫茫的一片.这时,出来觅食的动物最容易把自己的脚印留在雪地上,这样的话,猎人就会很容易发现它们.于是,雪刚停,猎人就带着心爱的猎狗出去 ...查看


热门内容